“421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9.15定稿_第1页
“421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9.15定稿_第2页
“421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9.15定稿_第3页
“421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9.15定稿_第4页
“421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9.15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城 县“421 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水城县农业特色产业“421 工程” ,根据六盘水市“3155 工程”“三 线六带”农业特色 产业规划,结合水城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建设、扶贫攻坚为指引,以市场为导向,以精准扶贫为推手,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 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发展、标 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为手段,以打造“ 三线六带”八百里长廊、百万亩产业的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带为突破口,立足资源,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猕猴桃、茶叶、中药材和精品果蔬等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全县农业特色产业“421 工程” 的实施。二、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水城县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扶持和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市 场主导,项目带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鼓励和调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生 态治理,产业扶 贫:充分发挥林果产业特色,进行退- 2 -耕还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扶贫生态化,使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示范带动,产业提升: 充分发挥种植业主和农业部门的优势,形成示范引领,推进规模发展,促进产业建设的提档升级。-重点突破,产业聚集: 以猕猴桃、茶叶、核桃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提高产业聚集度。-群众参与,规模发 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产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形成小群体、大规模,从而推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水城县自然条件、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特色产业基础,按照六盘水市“3155 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的要求,重点建设以猕猴桃、核桃、茶叶、刺梨、中药材、精品果蔬等为主导产业的“ 农业特色产业” 经济示范带。新建“421 工程”“ 三线六带” 产业 15.59 万亩,其中2014 年新建 5.99 万亩,2015 年新建 9.6 万亩;提升改造“421工程”“ 三线 六带”产业 26.8 万亩。 “三线 六带”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产业 9.2 万亩。实现“ 通道产业全覆盖、园区产业标准化、面上实现满栽插”。(二)农业特色产业“421 工程” “三线六带”产业布局。水城县“421 工程 ”“三线六带”主要布局在包括陡箐、化乐、金盆、董地、纸厂、玉舍、都格、发耳、营盘、龙场、顺场、- 3 -花戛、野钟、米箩、阿戛、蟠龙、猴场、杨梅、勺米等乡镇。2014-2015 年新建猕猴桃 14603 亩、茶叶 51931 亩、核桃23205 亩、蔬菜 11550 亩、中药材 10800 亩、红豆杉 11998 亩、油茶 3680 亩、刺梨 10450 亩、草地 4200 亩、其它 13500 亩。其中:1、贵州屋脊核桃产业带建设猕猴桃 3100 亩、核桃9250 亩、蔬菜 700 亩、中药材 7100 亩、红豆杉 6600 亩、油茶 2500 亩、刺梨 5700 亩、草地 1000 亩、其它 3500 亩、合计39450 亩。改造提升猕猴桃 6613 亩、茶叶 5400 亩、核桃25103 亩、蔬菜 3350 亩、中药材 4150 亩、红豆杉 4330 亩、刺梨 6700 亩、草地 9200 亩、其它 1300 亩、合计 66146 亩。2、牂牁江百里凉都圣果产业带建设猕猴桃 8753 亩、茶叶 4731亩、核桃 5455 亩、蔬菜 2400 亩、中药材 1600 亩、红豆杉 998亩、油茶 280 亩、刺梨 400 亩、草地 200 亩、其它 1000 亩、合计 25817 亩。改造提升猕猴桃 31935 亩、茶叶 11126 亩、核桃 34925 亩、蔬菜 33710 亩、中药材 4273 亩、红豆杉 595 亩、油茶 13370 亩、刺梨 500 亩、其它 20000 亩、合计 150434 亩。3、娘娘山高山富硒茶生态产业带建设猕猴桃 2750 亩、茶叶47200 亩、核桃 5000 亩、蔬菜 8450 亩、中药材 1100 亩、红豆杉 1000 亩、油茶 900 亩、刺梨 4200 亩、草地 3000 亩、其它8000 亩、合计 81600 亩。改造提升猕猴桃 3210 亩、茶叶33170 亩、核桃 6060 亩、蔬菜 2980 亩、中药材 80 亩、红豆杉 70 亩、油茶 600 亩、草地 1500 亩、其它 700 亩、合计48370 亩。4、城郊精品水果产业带建设核桃 3500 亩、中药材 1000 亩、红豆杉 3400 亩、刺梨 150 亩、其它 1000 亩、合计 9050 亩。改造提升猕猴桃 1048 亩、茶叶 200 亩、核桃- 4 -1000 亩、蔬菜 400 亩、中药材 500 亩、合计 3148 亩。 (详见附表)(三)农业园区工作目标。全县“三线六带” 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产业 9.2 万亩。其中:猕猴桃 5 万亩、茶叶 2 万亩、蔬菜 1 万亩、刺梨 1.2 万亩。(四)年度建设目标。产业建设新建 155917 亩,其中2014 年 59960 亩、2015 年 95957 亩。改造提升 268098 亩。园区产业建设 9.2 万亩、其中:2014 年 6.3 万亩、2015 年 2.9万亩。四、重点工作(一)抓好主体培育。以服务农业特色产业“421 工程”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创新经营机制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421 工程” 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省、市、 县各类招商平台,加强对我县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具有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唯一性优势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推介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优强企业,输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和联结市场,带动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投向“三 线六带” 产业建设。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做好本土以煤矿企业为代表的非公经济的转产投资农业的引导工作,鼓励本地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产业。大力培育和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上下游产业互动的企业集群。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在增加数量的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能力、壮大实力、提高质量上来,发展一- 5 -大批“有壳有 实” ,运 营机制完善、示范 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积极引导种养大户参与“三线六带” 农业特色产业建设,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民。建立起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的利益联盟,分享产业建设成果,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二)抓好资金筹措。围绕“三线六带” 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的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抢抓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发 2号文件的政策机遇,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积极争取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扶贫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支持“ 三线六带” 产业建设。要加大发改、财政、农业、水利、林业、扶贫、国土、住建、交通、环保、经信、商务、科技、教育、气象、供销、质监等部门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形成“政策集成、 产业集成、项目集成、资金集成” 的发展格局。各 级各相关部 门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引领作用,利用好当前国家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政策,加大金融资本对“三线六带 ”的支持力度;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线六带” 产业 建设,切实帮助产业建设业主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三)抓好苗木保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苗木保障工作作为“ 三线六带 ”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各 产业要根据产业建设年度建设任务,合理安排苗木生产,重点要加强猕猴桃、茶叶、核桃、刺梨等产业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逐步提高“421 工程 ”建设苗木自 给率,为“三线六带”建设提供优质、安全的苗木,确保“421 工程” 稳步健康发 展。切实加强动植物检疫检验工作,防止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疫病随着种苗、种禽- 6 -(种畜)购进而传到境内,对我县“421 工程” 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造成危害。(四)抓好设施配套。加强项目的整合,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建 设六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抓好宣传发动。县直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要把“ 三线 六带” 建设 作为推进整个“421 工程”的关键环节来部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横幅等宣传工具,把“ 三 线六 带” 建设的重大意 义、建设的重点及方向、扶持政策送到群众手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把宣传发动工作下移,重点做好涉及“三线六带” 建 设的乡(镇)、村、组群众发动工作,动员广大农户关心支持和参与“三线六带” 建设,尽快在全市形成社会参与、农户为主的强大合力。加大“三线六带” 建设 中先进典型宣 传报道力度,激 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正能量。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精心指导、县乡全力实施” 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 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县“421 工程”“ 三线六带” 方案等进行审定、批准、督促检查实施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全县“421工程”“ 三线 六带”建 设的统筹协调。县农业局、林业局、扶贫- 7 -局、科技局、绿产中心、草地中心等部门根据各自负责指导的产业,成立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或服务小组),抓好产业的规划布局、行业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乡镇境内“421 工程”“三线六带” 建设任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要进一步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优化方案设计。县直产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各个产业的“三 线六带” 实施方案,明确 产业布局、年度推进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认真实施;各县级产业主管部门要对乡镇、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重点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强化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各乡(镇)要结合“三 线六带” 建设,制定工作措施, 细化产业推进方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做好施工设计,明确专班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加大面上督促检查,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强化综合协调服务,优化“三 线六带” 建设的软硬环境。(三)构建服务体系。结合“三线六带” 的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县、乡、业主联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逐步形成以乡(镇)农技人员为基础、以专业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开展特色产业研发、育种、生产、市场、劳务等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整形剪枝、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服务,逐步搭建良种(苗)繁育、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产品设计、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各类农业生- 8 -产性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特色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四)加强资金、物资保障。农业特色产业”421 工程”“三 线 六带 ”建设有关部 门、乡镇和实施 业主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筹集资金,用于产业建设。同时对产业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