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电站扩建改造工 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完整版)_第1页
水车电站扩建改造工 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完整版)_第2页
水车电站扩建改造工 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完整版)_第3页
水车电站扩建改造工 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完整版)_第4页
水车电站扩建改造工 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 车 电 站 扩 建 改 造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1 目 录 1 综合说明 . 3 . 4 . 5 国民经济评价 . 5 . 5 2 水文 . 8 . 8 . 9 . 9 . 13 . 17 . 17 . 17 . 20 . 20 容量选择 . 23 . 23 4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24 . 24 . 25 5 水力机械、电工及金属结构 . 28 . 28 . 28 . 30 . 31 气二次 . 32 流系统 . 34 用电系统 . 35 6 工程 管理 . 36 . 36 . 36 7 施工组织设计 . 37 . 37 . 37 . 37 . 38 . 38 8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 39 . 39 . 39 . 40 2 . 40 . 40 . 44 9 工程投资估算 . 46 9. 1取费标准 . 46 . 47 资主要指标 . 47 金筹措 . 48 体投资表: . 48 10经济评价 . 68 10 1 概述 . 68 造资金筹措 . 68 数取值说明 . 69 民经济初步评价 . 69 3 1 综合说明 车电站位于 县城 53水车 古城河上筑坝拦水,引水 2160 水车电站由 X 县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于 1979 年 5月破土动工, 1980 年 8 月建成投产发电。电站大坝控制集雨面积49用流量 s,设计水头 22m。电站装机 1 100 1125组各一台,共 2 台 225站设计设备年利用小时 2222 小时,多年平均发电量 度。电站投产时即就地并入 X 县地方电网运行, 1986 年水车 35 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时,即 通过 10 千伏线路在水车变电站并入地方电网运行至今。 电站 1980年 8月建成投产时,共投入资金 建成大坝、渠道、前池、压力管道等拦引水工程,建厂房一座,安装水轮发电机组 2 台共 225坝为浆砌石坝,坝高 3m,坝顶长 19.5 m, 大 坝控制集雨面积 49 平方公里;引水渠长 2160m,矩形断面, 大部分未衬砌,断面不规则, 断面尺寸 都在 右,其中渡槽 2 条计40m;前池长 14m,宽 5m、深 6m;压力管道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由当地的 X 县水电预制厂制造,直径 道全长 90m,厂房一栋,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电站建设投产时,属水车公社社办企业,水车镇组建水电公司后,电站产权属于水车镇水电公司。 2008 年 12月,电站改制使电站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4 成为私有制企业,现在,水车电站是一个有 28 个股东的私有股分制电站。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电站的经济效益,经 水车 电站 各股东和有关水电部门的技术人员调查研究分析, 决定 对电站进行扩建, 本次 设计 有关资料 全部 由 水车 电站提供,我院编制完成 水车 水电站 扩建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程改造的主要内容 为了消除电站设备、设施的隐患,充分利用 水车电站 的水能资源和发挥 水车电 站 的工程效益,对电站的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进行 扩建改造 。工程 扩建 改造的具体内容分为水工和机电两部分: 水工部分: 拦河坝 : 大坝坝体加固; 引水渠:原浆砌石渠三面砼加固处理。 机电部分: ( 1)电气部分:将原有 2 台 2 125轮机组 、变压器、进水闸门等 进行更新。 更换成 1 160 250水轮机组, 按照水能计算成果和农村小水电管理的要求,选择具有效率高、运行性能好、维护简单方便的新型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套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实现现代化管理功能的配电装置和检测、控制、操作装置。 ( 2)进水闸、 冲砂闸的控制改造,进水闸能实现快速关闭。 ( 3)设置水位自动观测装置。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5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 元,动态总投资 元,其中:建筑工程 元,机电设备及安装 、 金结设备及安装工程 时工程 元,其它费用 元。 电站 扩建改造 完成后,多年平均发电量 kwh,比原来增加 kwh,年财务收入 元,单位投资 6956 元 / 经过经济分析,该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年限等指标均满 足合理要求。经济评价计算指标如下: 国民经济评价 经计算年财务内部收益率 8% 财务净现值 元 0 投资回收年限 P(t)=套 工程建设的 可行性与 必要性 程建设的可行性 一、 扩建改造 积极性高。电站 事务会 扩建改造 工程有很高的积极性,决心抓住这次项目机遇,彻底改善电站的硬件设施差的状况 ,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 。 二 、 配套工程 基础较好。 水车电站 有较好的水 利 条件,水 量 有保证 ,开发利用 X 的水能资源,加强小水电建设,推动农村电气化,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6 能加快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 扩建改造 工程 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三 、 配套设施 潜力大 。 电费收入 是 水车电站 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电站的 扩建改造 完成之后, 水车电站 每年增加发电收入 多 元。 一、 扩建改造 是改变工程现状的迫切需要 : 电站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末 八十年代初 ,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社会经济技术非常落后,工程从设计到建设都存在许多不足,大坝、引水渠和发电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存在不少缺陷和安全隐患,限于当时设备制造等 及年代久远的原因 ,水轮机选型与水头不配套,水轮机标牌出力 125 过多年的运行老化, 单机实际最大出力只有 70右 ,尤其是机电设备运行 近 30 多年来 ,发电机定、转子绝缘强度降低,在春、夏季节,停机超过 24 小时,定子绝缘电阻值下降到 2次开机并网需要一段较长的干燥时间,存在安全隐患 , 效率逐渐下降。 原配电装置技术落后,直流电源采用交流整流方式,一旦厂用电消失,直流电源也随之消失,严重影响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继电保护和检测装置都比较原始,速动性、灵敏性、准确性都很低。许多设备已被淘汰,原型号的机电产品现在无法从市场上采购,两台发电机组的生产厂家已转行,对机组的零配 件更换和维修造成困难。 设施和设备存在许多难以处理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引水坝坝基冲刷淘空,溢流面侵蚀严重。发电厂房屋顶盖为木屋架挂小平瓦,许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7 多平瓦破碎,屋顶漏水严重,而市场再没有生产相同的平瓦,处理漏水必须整体改造。厂房没有设置行车、检修主机吊装困难。主阀操作纯手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启闭时间长。水轮机前、后盖磨损严重,转轮汽蚀多次焊补破坏了原叶片形状。主轴弯曲变形,轴承运行温度偏高等。 主厂房的噪音大,夏、秋季节厂房内温度高,最高达到 40。 在冬季室内温度又很低,加上机组风叶,飞轮转动驱动的冷风寒风刺骨,运行人员的值班条件非常艰苦。 上述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电站效益的发挥,潜在的安全隐患更是危及着电站的生存,电站设备的更新改造非常必要。 二 、 电费收入 是 水车电站 的 全部 经济 收入来源,电站的 扩建改造完成之后, 水车电站 的年发电量将比过去提高 100 多万度,每年增加发电收入 多 元。电站的设备焕然一新,为实现现代管理从客观上具备了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提高,极大 地促进 单位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灌区的新农村建设。 三 、 扩建改造 是 X 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需要: X 县域的水能资源丰富,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X 的经济社会非常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开发利用 X 的水能资源,加强小水电建设,推动农村电气化,早已是 X 县委、县政府为摆脱贫困、实现工业强县战略和小康 X 的具体举措。 扩建改造 后的 水车电站 必将为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8 2 水文 域概况 我县位于湘中部偏西,地理坐标北纬 27. 31 28 东经 111 . 41。东北至东南与涟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与新邵、隆回县为邻;西至西北与淑浦县接壤,北与安化县毗连。资水从南往北呈 Z 形把全县分东、西两大片,俗有河 东、河西之称。 我县全境均属资水流域,县内主要由油溪河、大洋江、渠江三个流域控制。河东油溪河流域为低山丘陵、山岗溶蚀地,区内石灰岩广布,占全区总面积的 ,岩溶十分发育,暗河纵横,洼地成串,溶洞万千,渗漏严重,加之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河谷深切,岸坡陡峻,田高水低。大洋江流域为低山、丘岗地,控制中和南部。流域内主要分布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高差变化大,海拔高程在 160 1622m 之间。其流域上游主要以中山为主,森林覆盖较好,降雨充足;下游以灰岩为主溶蚀地貌,植被条件差。 水车 电站 位于 云 溪河 上 水车 镇 古城 村 , 距 X 县城 53 公里 ,控制集 雨面积 49 平方公里 ,坝址以上干流长 里 ,流域地形为高山狭谷,植被良好,干流平均坡降 15 。 上世纪八十年代 至现在 ,为了开发利用 云 溪河的水能资源, 水车电站 上游开发了 七节洞 、龙湘、龙湘三级等 电站 ,下游开发了双江口 、炉观坝 等电站 。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9 象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气温 ,出现在 1971 年7 月 26 日,极端最低气温为 ,出现在 1977 年元月 30 日。高温一般出现在 7 8 月,低温一般出现在 1 2 月。 2、蒸发: 实测最大年蒸发量 为 X 站蒸发器口径为 20现在 1963 年;最小年蒸发量为 现有 1989 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3、风速:最大风速实测为 28m/s,出现在 1980 年 7 月 22 日。 4、降雨:流域内降水以各测站多年算术平均值为 测日最大降水量 现在 1971 年 6 月 21 日。 流 X 县所有河流均为资水水系,在本县境内直接汇入资水的集雨面积为 3097 平方公里;通过渠江从溆浦、安化二县汇入资水的集雨面积为 521 平方公里。 水文基本资料统计至 2000 年底,水力资源统计资料截止时间为 2001 年底。本流域无实测的长系列水文资料,但在其下游 18金滩水文站是云溪河一个实测资料较长的水文站, 1962 年 5 月设站,1983 年撤消。由于在其上游修建了半山水库和 43 处小一、二型水库,4798 座山塘,水文站的一致性遭到了破坏。因此,金滩水文站不宜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0 选作参证站,炉观磨石湾水文站 1960 年设站,仅观测了两年就撤消了,也不宜选为参证站。 与之相近的有有渠江流域的 杨德溪水文站,杨德溪水文站 , 在流域内上游设有水车、双林二个雨量站。在流域内下游设有岩山湾、止波塘、报木 、土坪四个雨量站。在流域附近有 X 气象站的降水、蒸发等气象资料。杨德溪水文站集雨面积 568 平方公里, 1959 年设站至 2000 年,积累了 41 年的降雨、径流、洪水等资料。渠江流域多年平均流量为 18.2 S。 杨德溪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水位、降雨量与时间关系图”见图 。 图 2 1 渠江扬德溪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水位、降雨量与时间关系图 而渠江杨德溪水文流域属山区、尤其中、上游是高山区,境内农田稀少,森林茂密,雨量充沛,可知渠江流域单位集雨面积的径 流250 1000 200 800 150 600 100 400 50 20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月) 降雨量(毫米) 流量(方 /秒 ) 172 171 170 169 168 水位(米)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1 量在 X 县境内应是最大的。鉴于渠江流域人类活动影响小,水文变化的代表性较好,故选用杨德溪水文站作为主要 参证站。渠江流域水力资源复查的水文气象、径流系列资料,直接采用杨德溪水文站的基本资料,按各验证站集雨面积比换算。 借近本流域的渠江流域溆浦两江口乡境内的杨德溪水文站,杨德溪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 568 平方公里, 1959 年设站至 1998 年,积累了 40 年的降雨,径流、洪水等长系列实测资料。杨德溪水文站位于本流域西部的渠江流域,尽管杨德溪站不在本流域内,但相隔很近,降水气候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地形及植被情况均基本相同 ,两站控制面积也基本相近,可以选用杨德溪水文站作为参证站。 据杨德溪水文站 1959 年 4 月至 1998 年 3 月平均流量频率统计,多年平均流量 18.1 m3/s,离差系数 用皮尔逊型线, 绘年平均流量频率曲线。结果理论点与实测点配合较好,符合计算要求。年平均流量频率为 10%、 50%和 90%时,相应的年平均流量分别为 25.1 m3/s、 18.2 m3/s、 13.0 m3/s。 水车电站 的径流依据杨德溪的径流用集雨面积比加以推求,再考虑两流域的产流条件加以修正。其计算公 式为: Q 水 F 水 /F 杨 Q 杨 式中: Q 水 : 水车电站 坝址径流量 m3/s。 Q 杨 :杨德溪站径流量 m3/s F 水 : 水车电站 坝址控制集雨面积 F 杨 :杨德溪站控制集雨面积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2 :因产流不同的径流修正系数。 杨德溪和云溪河的自然地理、地质和植被等条件基本相近,据云溪河上游的水车站、双林站雨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杨德溪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溪河多年平均降雨量是杨德溪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的 ,故 水车电站 较杨德溪站的径流修正系数取 则 水车电站 的多年平均流量为: Q 水 =49/568 .6 m3/s 此数据与 与原设计平均年径流 数据完全吻合。 根据水 车 、双林、止波塘、报木、下团、半山六个测站 1959 年至 1998 年 40 年实测降水资料,计算杨德溪流域面雨量 H 年=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流年内分配,采用典型年法确定径流年内分配。按照水文水利计算的要求,选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从杨德溪实测径流资料中选用。 2001 年 11 月至 2002年 10 月为丰水年,年径流频率接近 10%,年平均流量为 25.1 m3/s,洪峰高,洪量大,汛期明显而集中; 1967 年 11 月至 1968 年 10 月为平水年,年径流频率接近 50%,年平均流量为 18.2 m3/s,径流年内分配接近多年平均情况,年降水量也接近多年平均值; 1991 年 11 月至1992 年 10 月为枯水年,年径流频率接近 90%,年平均流量为 13.0 m3/s,年降水量的频率都接近 90%,且 7 月至 8 月的来水量仅占全年的 具有明显的枯水期。三年平均流量为 m3/s,与多年平均流量 18.1 m3/s 基本相等。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3 水车 电站 各种典型年的径流年内分配如表 2 22 水 水电站装机容量为 410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工程等别为 等工程,属小 1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5 级,次要建筑物为 5 级。 引水渠工程属小 (二 )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 五 级,次要建筑物为五级, 按规范要求水电站设计洪水标准 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 50年一遇 。 本工程属小型引水式电站、低坝挡水,拦河坝对洪水的调节作用甚微,因此,对洪量和洪水过程可以不予考虑计算,本次不再复核洪水。 表 2 水车电站 丰水年( P=10%)径流年内分配表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4 月 旬 旬平均流量 ( m3/s) 月平均流量 ( m3/s) 月 旬 旬平均流量 ( m3/s) 月平均流量 ( m3/s) 11 上 5 上 中 中 下 下 12 上 6 上 中 中 下 下 1 上 7 上 中 中 下 下 2 上 8 上 中 中 下 下 3 上 9 上 中 中 下 下 4 上 10 上 中 中 下 下 表 2 水车电站 平水年( P=50%)径流年内分配表 旬 旬平均流量 月平均流量 月 旬 旬平均流量 月平均流量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5 ( m3/s) ( m3/s) ( m3/s) ( m3/s) 11 上 5 上 中 中 下 下 12 上 6 上 中 中 下 下 1 上 7 上 中 中 下 下 2 上 8 上 中 中 下 下 3 上 9 上 中 中 下 下 4 上 10 上 中 中 下 下 表 2 水车电站 枯水年( P=90%)径流年内分配表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6 月 旬 旬平均流量 ( m3/s) 月平均流量 ( m3/s) 月 旬 旬平均流量 ( m3/s) 月平均流量 ( m3/s) 11 上 5 上 中 中 下 下 12 上 6 上 中 中 下 下 1 上 7 上 中 中 下 下 2 上 8 上 中 中 下 下 3 上 9 上 中 中 下 下 4 上 10 上 中 中 下 下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7 X 县是全省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县之一,是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革命老区县、柘溪水淹库区县,也是全国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和全国 “十一五 ”农村电气化县。 X 县曾经是国家电网、地方电网并存供电的县,为了顺利完成第三批农电网改造, 2007 年元月, X 县人民政府与娄底市电力局签订了地方电网由国家电网代管的协议,国家电网正式对地方电网实行了兼并。 X 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较差。 2006 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 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 元,工业总产值为 元,全县粮食总产 吨,农村人平纯收 。 X 县水力资源丰富,全县集雨面积在 10 平方公里以上,支流长度在 5 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 94 条,水能蕴藏量 术开发量 发电量 济可开发量为 发电量 已开发 装机 56处 81 台,年发电量 一、 扩建改造 积极性高。电站 事务会 扩建改造 工程有很高的积极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8 性,决心抓住这次项目机遇,彻底改善电站的硬件设施差的状况,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 二、配套工程基础较好。 水车电站 有较好的水利条件,水量有保证,开发利用 X 的水能资源,加强小 水电建设,推动农村电气化,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 扩建改造 工程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三、配套设施潜力大。电费收入是 水车电站 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电站的 扩建改造 完成之后, 水车电站 水电的年发电量将比过去 提高100 多万度,每年增加发电收入 多 元。 一、 扩建改造 是改变工程现状的迫切需要: 电站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末 ,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社会经济技术非常落后,工程从设计到建设都存在许多不足,大坝、引水渠和发电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存在不少缺陷和安全隐患,限于当时设备制造等 及年代久 远的原因 ,水轮机选型与水头不配套,水轮机标牌出力 125经过多年的运行老化, 单机实际最大出力只有 70其是机电设备运行 近30 多年来 ,发电机定、转子绝缘强度降低,在春、夏季节,停机超过 24 小时,定子绝缘电阻值下降到 2次开机并网需要一段较长的干燥时间,存在安全隐患 , 效率逐渐下降。 原配电装置技术落后,直流电源采用交流整流方式,一旦厂用电消失,直流电源也随之消失,严重影响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继电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19 保护和检测装置都比较原始,速动性、灵敏性、准确性都很低。许多设备已被淘汰,原型号的机电产品现在无 法从市场上采购,两台发电机组的生产厂家已转行,对机组的零配件更换和维修造成困难。 设施和设备存在许多难以处理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引水坝坝基冲刷淘空,溢流面侵蚀严重。 引水坝过低,渠道不能按设计正常引水发电。 发电厂房屋顶盖为木屋架挂小平瓦,许多平瓦破碎,屋顶漏水严重,而市场再没有生产相同的平瓦,处理漏水必须整体改造。厂房没有设置行车、检修主机吊装困难。主阀操作纯手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启闭时间长。水轮机前、后盖磨损严重,转轮汽蚀多次焊补破坏了原叶片形状。主轴弯曲变形,轴承运行温度偏高等。 主厂房的噪音大,夏 、秋季节厂房内温度高,最高达到 40。 在冬季室内温度又很低,加上机组风叶,飞轮转动驱动的冷风寒风刺骨,运行人员的值班条件非常艰苦。 上述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电站效益的发挥,潜在的安全隐患更是危及着电站的生存,电站设备的更新改造非常必要。 二、电费收入 是 水车电站 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电站的 扩建改造完成之后, 水车 电站 的年发电量将比过 去提高 100 多万度,每年增加发电收入 多 元。电站的设备焕然一新,为实现现代管 理从客观上具备了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提高,极大地促进单位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灌区的新农村建设。 三、 扩建改造 是 X 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需要: X 县域的水能资源丰富,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X 的经济社会非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0 常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开发利用 X 的水能资源,加强小水电建设,推动农村电气化,早已是 X 县委、县政府为摆脱贫困、实现工业强县战略和小康 X 的具体举措。 扩建改造 后的 水车电站 必将为 站特征水位 压力前池正常水位: 压力前池最高水位: 压力前池最低水位: 正常尾水位: 计水头的确定 电站正常毛水头 力前池正常水位 = 初算压力水管的沿程磨阻损失和拦污栅、闸门槽、喇叭入口、压力管道弯段、分叉管等局部水头损失约 。电站的设计水头 H 设确定为 21 米。 能计算 根据 P=10%丰水年、 P=50%平水年、 P=90%枯水年三个设计典型年的日平均流量、电站设计水头等数据进行出力和发电量计算。水能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1 计算选用设计典型年的旬平均流量。 (原水车电站设计时有详细的水能计算,本次只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机组改造,不再进行详细的水能计算,只采用 典型年的数据加以分析。) 发电流量的确定:考虑引水渠的最大引水流量,当天然来水量大于 3.8 m3/s 时,引用流量为 3.8 m3/s,其它流量作弃水处理,发电流量等于引用流量减去引水渠损失水量(按水利用系数 虑),再减去灌溉流量,当天然来水量小于 3.8 m3/s 时,引用流量取天然来水流量。 电站出力按下式计算: N= 发 H 设 式中: N:设计发电出力( : 机组效率( %),水机效率取 电机效率取 发:发电流量( m3/s) H 设:电站设计水头( m) H 设 =21m 水车 电站水能计算成果表如表 : 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 h) 水车 电站水能计算成果表 序号 流量范围 平均流量 出现天数 发电净流量 发电净水头 1160发电出力 1 250发电出力( 发电量 备 注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2 ( m3/s) ( m3/s) (天) ( m3/s) ( m) (1 6 1 160 250 1、 设计水头为21m; 2、 3、 4、 机组效率 =水发 5、 W 2 9 1 160 250 3 8 1 160 250 4 2 1 120 250 5 7 1 52 250 6 5 1 220 7 7 1 120 8 0 1 75 9 7 1 59 10 1 50 11 合计 365 从上述水能计算可知,多年平均发电量为 度。 未扩建前,水车电站从 2002 年股份制以来至 2009 年的发电量为: 62、 60、61、 60、 62、 52、 50、 62万 均年发电为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3 根据 水车现有情况和 水能计算成果 ,本次 扩建改造 采用 我国现行的水轮发电机组产品系列选择装机容量为 1 160 250年可增加发电收入 元。 程规模 为了消除电站设备、设施的隐患,充分利用 水车 电站 的水能资源和发挥 水车 电站 的工程效益,对电站的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进行增容改造。工程改造的具体内容分为水工和机电两部分: 水工部分: 拦河坝:( 1)大坝坝体加固; 引水渠:原浆砌石渠三面砼加固处理。 机 电部分: ( 1)电气部分:将原有 2 台 2 125轮机组 、变压器、进水闸门等 进行更新。 更换成 1 160 250水轮机组, 按照水能计算成果和农村小水电管理的要求,选择具有效率高、运行性能好、维护简单方便的新型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套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实现现代化管理功能的配电装置和检测、控制、操作装置。 ( 2)进水闸、冲砂闸的控制改造,进水闸能实现快速关闭。 ( 3)设置水位自动观测装置。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4 4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水电站装机容量为 410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工程等别为 等工程,属小 ( 1) 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4 级,次要建筑物为 5 级。 引水渠工程属小 (一 )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四级,次要建筑物为五级,设计洪水为 20 年一遇;校核洪水为 50 年一遇。 按规范要求水电站设计洪水标准 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 50 年一遇。 范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179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小型水电站技 术改造规程( 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 (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 (水闸设计规范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5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根据 X 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 4 度。 本工程由拦河坝枢纽、引水渠、压力前池、电站厂房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根据实际情况,需对拦河坝、 引水渠、机电设备进行改造。 一 、大坝坝体加固工程 大坝改造 大坝做如下改造: 1、在大坝现有基础上,加高 大坝高达到 2、根据大坝现在严重漏水的情况,彻底处理大坝漏水。 从大坝现迎水面长度清基,清到基础后,在大坝迎水面 浇筑 用混凝土止漏墙彻底解决大坝严重漏水问题。 3、现在大坝库内淤严重,水车电站上游为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解决淤沙问题,水库极容易填满。为此必须加建大坝冲砂闸。为解决此问题,在大坝左侧加 砂闸门。 X 县 水 利 水 电 勘 测 设 计 院 26 道 一、引水明渠的水力要素确定 电站引水渠全长 2160m,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引水渠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