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_第1页
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_第2页
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_第3页
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_第4页
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校环保教育培训资料环境环境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量,超过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变化,出现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的结果。十大环境问题球气候变暖 平流层臭氧损耗 生物物种锐减 酸雨蔓延 资源短缺 淡水资源短缺 化学品扩散 水环境、海洋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肆虐 固体废弃物成灾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原因: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的过程中,释放出温室气体 :CO2CH4Nox森林破坏导致吸收 CO2的量减少。影响:两极冰川融化;频繁的暴风雨;生物物种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升温 1.5-4.5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20-165cm,使沿海低地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地球上 50%人口居住在沿海 50公里之内)2.平流层臭氧损耗1977 年南极上空出现空洞, 2000年 9月观察到历史上最大的空洞,近 3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南极大陆面积的 2倍。20 亿年内形成的臭氧层,在 1.5个世纪中被破坏了 60%。相应的平流层在中的 Cl自由基的浓度从 2ppb增加到了 3ppb。原因:人类过多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FC S)以及排放其它臭氧损耗物质,破坏了臭氧层中氧原子(O)、氧分子(O 2)和臭氧(O 3)减少。影响:太阳紫外线增加,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人类将会增加皮肤癌及白内障的发病率。3.生物物种锐减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速度快 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 100万倍。从每天1个加快到每小时 1个。有 593种鸟,400 种兽,209 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 20000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森林砍伐及其非可持续利用:全球近 50年已经减少 30%。从 1975年到 2000年间,全世界物种损失将达 50-100万种,其中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4.酸雨蔓延成因:人类活动排放的 SO2NOx;影响:损害农作物;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遭受破坏。5.资源短缺1)矿产资源消耗速度增加未来 50年,消耗石油储量的 80%某些贵金属资源已经消耗殆尽2)土地荒漠化与退化耕地资源紧张:全世界现有农田 30.31亿公顷,过去几十年,每年损失500700 万公顷6.淡水资源短缺50年前,没有一个国家面临灾难性缺水。目前,全世界约有 100多个国家缺水,全球 50%的人口受到缺水的威胁,平均每天只能得到 50升水。据预测,30 年后清洁饮用水将发生危机。7化学品扩散目前,全球生产的化学品约有 10万种,年产量共计约 35 亿吨特别是能扰乱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环境激素,会使胎儿大脑、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受到危害,成为先天性疾病,终身无法治愈。日本列举了 67种被怀疑是环境激素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二恶英,PCB,双酚 A,邻苯二甲酸酯以及 DDT等 42种农药。8、水环境、海洋污染严重河流、湖泊或水量减少(如黄河断流)直至干涸,或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发生赤潮、鱼群死亡、海面遍布垃圾等,并有扩展到全球的趋势。9、大气污染肆虐TSP:呼吸道疾病光化学烟雾:头痛、眼病、呼吸困难10、固体废弃物成灾占用土地垃圾围城污染空气、水体放射性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水体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城市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减少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伦理道德的人,使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环境价值观。建立环境教育组织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发展的环境教育课程渗透模式发挥学生德育整体功能,实现多元环保教育格局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学校中环境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学校环境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即所有学科都应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应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对教师环境教育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不足只有 25.7%的教师在职前(高等教育中)接受过环境教育,其中 9.9%的人是在选修课中学的,6.5%在专业课中学的,在公共课和讲座中学习的人数分别为4.9%4.0%。女教师在职接受环境教育培训的人数只有 13.3%,其中 4.9%是通过自修的方式学习的。行动滞后于意识如果教育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可以大大促进教师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使环境意识转化为行动。渗透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涉及各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环境教育向学科教育的渗透是以现有的学科为主要载体,在不改变现行教材体系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加以补充、扩展和更新,结合相关学科进行渗透教学。 根据学科的特点灌输环保意识,如:理化生等学科,可在金属物铝、镉、镍等,非金属如硫、氮、氧化物以及高分子等,在引导学生掌握其实用性的同时,科学地认识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性。 思品:渗透环保知识、规范环保行为、倡导环保人生环保知识知多少?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 100 件小事,谁最爱护学习用品,谁最爱惜粮食、把旧课本捐给山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号召学生用心灵去贴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数学:根据数学学科渗透绿色教育“隐形”性的特点,认为渗透应遵循“适时渗透”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有关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实例和数据,这样不仅能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采用图片、录像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情景教学;自然:采用观察、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美术:则通过“观察与感受激发情感动手创作” 达到环境教育渗透的目的。 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化学:挖掘课堂教材、增强环保意识 ,如硫、汞、镉等化学物质就结合八大公害探讨实验操作、树立环境道德,如浓 HNO3 与 Cu 片反应,改用铜丝等讨论解题方法、渗透环保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生物:苏北的一位蒋孟强老师任教时最喜爱的就是讲生物链的课,讲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是一环扣一环的,其中的哪一环破坏掉了,它都不能生存。他的学生有 100 多篇有关昆虫及生物链的习作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他说:“看到农药的大量使用,有毒的药物被庄稼吸收,人蓄吃了以后引发的各种疾病,我就想我应该做点什么了!” 体育:游戏课:400 米提水活动:寓教于乐,通过看、游、管、查、做,多个途径来丰富学生的环保实践。科技环境课,专科教学科技环境课,专科教学开展环境教育,单靠各学科的渗透教学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材料分散,不利于学生学到系统的环境科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概念。科技、环境课的教学,既可为渗透教学作准备,又能弥补渗透教学的不足。课题(如噪声)、调研(如水源)、实验(吸烟)实现多元环保教育格局实现多元环保教育格局开展以环保教育为特色的课外教育活动 利用纪念日开展活动、校园环境日活动、广播的环境热线 、校园科普节 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为环境教育作为铺垫 在班级管理中反映环境教育的要求 学校环境教育走向社区、走向社会 一年当中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一年当中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2 月 2 日 国际湿地日3 月 12 日 中国植树节(世界林业节)3 月 22 日 世界水日3 月 23 日 世界气象日4 月 7 日 世界卫生日4 月 22 日 世界地球日5 月 31 日 世界无烟日6 月 5 日 世界环境日6 月 17 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6 月 25 日 中国土地日6 月 26 日 国际禁毒日7 月 11 日 世界人口日9 月 16 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 月 27 日 世界旅游日10 月 4 日 世界动物日10 月 16 日 世界粮食日12 月 29 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 113 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 10 月,联合国大会第 27 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以后,每逢“世界环境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世界环境日”作用在于唤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做出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 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 年 人类居住1976 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 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休和滥伐森林1978 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 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 年 新的 10 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 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尖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 年 纪念斯德 尔摩人尖环境会议 10 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 年 管理和处轩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的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 年 沙漠化1985 年 青年、人口、环境1986 年 环境与和平1987 年 环境与居住1988 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 年 警惕,全球变暖1990 年 儿童与环境1991 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 年 只有一个地还球-齐关心、共同分享1993 年 贫困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 年 一个地球 、一个家庭1995 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 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 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 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 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 年 2000 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2001 年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 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2003 年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2004 年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引发着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深刻变革和广泛的行动,特别在工商业界,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为自身应有的责任义务,进行着改变原有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实践。企业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自愿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科技中学科技中学环保内容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通过技能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环保培训教师环境知识的扩充环保夏令营培训环境道德观念寒假学生公民道德实践组织“环保小卫士”的实践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环境道德伦理观念建立青少年环境公约 6 个必须做到 5 个尽量做到开展近岸海域环境调查加深师生对海域污染危害的认识第一幼儿园第一幼儿园节约用水 节约用电引导幼儿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利用废物制作玩具和工艺品,让幼儿明白废物再利用的好处引导幼儿认识大自然如参观、户外活动、饲养动物、种树种花老师用废物制作精美工艺品绿色学校绿色学校厦门市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活动实施办法 1999 年厦门市教育委员会、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活动的通知评估指标:组织管理 23 分、课内教育 20 分、课外教育 16 分、教育效果 23分、校园环境 18 分、加分 25 分创建绿色学校影响深远创建绿色学校影响深远 对教师的影响 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必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相对来说,中小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能力都很低,如果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尽管参与了各种实践活动,但大多都只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而教师自身如果没有形成系统的环保知识体系,甚至对环保内容的一知半解,只会误人子弟。所以绿色学校的创建,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各学科教师只有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积累有关的环保知识,认识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增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感,才能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和各科教育活动,渗透环境知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绿色学校”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参观、社会实践等知道全球的生态破坏、温室效应、水土资源日渐短缺等环境事实,从而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或通过各学科教师结合本课程有的放矢、融情于理、以理服人、深入人心地把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环境教育中;或通过环保知识竞赛、橱窗展览、黑板报、书画廊的举办;或通过观阅环保类图书资料、音像、网上的环境资讯;或通过进入环保实验室、地理园、生物园、气象站、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环保的科学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更无形地强化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对学校的影响 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各学校无一例外地都成立了领导机构。这既有利于促进创建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也给了领导者以责任,又有利于校方所有人等的团结协作,更好地加强了校风、学风的建设。“绿色学校”都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环境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师生生活的信念,对教育的希望和对自己存在的理解,是有巨大潜在的教育功能。因此说,师生无论在“绿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或是面对已有的优美环境时,都会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道德水平。对社会的影响“绿色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区别就在于“绿色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师生都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积极参加各种环保的监督及宣教活动。一间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初有成效或正在进行中,它们都会在一定区域内对当地民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许多学校都以一定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在附近社区中开展活动,或搞清洁卫生,或植物绿化,不一而足。这样,“绿色学校”给予附近民众的感受就是教育学生有成效,“绿色学校”的师生的言行举止也就无形中对民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