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十一五”农村公路总体汇报材料_第1页
歙县“十一五”农村公路总体汇报材料_第2页
歙县“十一五”农村公路总体汇报材料_第3页
歙县“十一五”农村公路总体汇报材料_第4页
歙县“十一五”农村公路总体汇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歙县农村公路“村村通”硬化改造工程实施情况工作总结国家“十一五 ”期间安排我 县通村公路硬化建 设里程956.5 公里( 其中村道 785.5 公里、县乡道土路 171 公里),328个项目,计划硬化行政村 313 个(并村前村数)。到 2010 年年底,我县将全面完成“ 十一五” 农村公路建 设任务,为“十二五”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做好农村公路“村村通” 硬化工程建 设工作,我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把农村公路“村村通” 工程作为交通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明确“ 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对农村公路“村村通” 工作,我 县 从强化管理,规范程序, 严格执行工程“四制” ,落 实“ 五级” 质量保证体系,把好造价关、施工 单位准入关、路基验收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所实施的项目,我局分片区加强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对每个项目,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招标指导价,并全程参与监督招投标过程。对以往存在建设质量差,合格率低,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的施工企业不允许参与我县农村公路“村村通 ”工程招投标。每个项目路面水泥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现场对施工单位的机械到位情况、人员组织情况、砂、石材料检测情况、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级配情况全面进行检查,并督促指导施工2单位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比、搅拌,严格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点组织施工。项目实施的具体做法为:1、质量监管每个建设项目要对路基进行整平、压实。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水泥稳定层补强并通过验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前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必须到现场检查施工机具,且拌和场地必须硬化。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要指导、监督每个建设项目设立公示牌,明示项目名称、项目业主、工程规模、质量标准、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监督电话等。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路面宽度不小于 3.5M,板厚不少于 18cm,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 强度不低于 4.0,并严格按配合比配制水泥混凝土。各片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按照各自片区进行现场指导和现场监理,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加大取样和抽检频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工作指令要求整改,对确实不能履行合同、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公路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施工单位,责成业主立即发出停工令,并建议将其清除出场。对施工单位要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至少 1 年的质量缺陷责任期,以及收取施工合同额 5%的质量保证金。凡在缺陷责任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负责修复,并承担相应费用。对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群众反响大或在上级抽检质量差的施工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列入歙县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黑名单,2年内不准进入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32、安全生产管理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乡镇业主与施工单位必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安全警示牌,施工人员施工作业要戴安全帽。同时明确乡镇指派的项目负责人和群众义务监督员即是质量监督员,也是安全监督员。要切实负起质量和安全监督、检查的责任。分片工程负责人和监理人员随身携带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本,在日常检查中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内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立即通知整改到位。安保方面,对“村村通 ”安保工程(标志牌、防护栏、防护桩、错车道)要设置全面、合理,安保工程不齐全的将不予竣工验收。3、资金拨付每个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开工后,乡镇业主凭施工合同、配合比试验报告、施工许可、质量责任登记表等资料,按每公里 8 万元申请拨付开工预付款。中期按进度拨款,工程完工并经交(竣) 工 验收合格后,拨付至工程合同款的90。保留 10作为质量缺陷保证金,待质量缺陷责任期满经复验合格后结清余款项。特别是加强中期支付管理,对于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进度缓慢以及档案资料不完备的项目,在未整改前暂缓拨付工程款。资金拨付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工地监理人员签认,经交通局分片技术负责人签认后,由局领导审签后拨付。44、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档案,一路一档。各片区技术负责人在加强质量监管的同时要指导、督促乡镇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省、市关于“ 村村通” 项目建设 的要求配合我局按农村公路“村村通 ”内业 档案收集资料内容做好档案 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档案资料规范齐全。农村公路“村村通 ”硬化工程为老百姓 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经有关经济学家测算,“村村通”工程每投入 1 元,就在当地产生 10 元的经济效益。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9 年我县“村村通 ”工程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受益人口达20 余万人,为农民增收、农民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公路交通运输环境,具体体现在:1、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帮助农民走上快速致富路。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村村通”让农民兄弟的梦想成为现实,如我县长陔乡谷丰村地处深山,以前路不通,群众的生活物质全靠肩挑背托,走出大山需走 4 个小时山路,山上的农副产品运不出来,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村通” 修通后,由于交通环境大为改善,车辆运输只需半个小时,村民购买运输车辆运送农副产品,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同时村里大力发展林木业、高山有机茶,村民致富步伐大大加快了,大多数家庭都盖上小楼房,小伙子开着轿车、5摩托车去相亲;三阳乡高山村通上水泥路后,山核桃产业迅猛发展,山核桃基地有 300 亩提高到 500 亩,农民人均增收1600 多元;岔口镇治安村原传统产业为木竹、茶叶,在路通后大力发展菊花种植基地,每年仅菊花种植人均就增收 1200多元。 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如我县郑村镇黎明村地处县效结合部,水泥路建成后,村里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产业调整,大规模养鸡、养鱼、种蔬菜,村里在原有养殖示范区、华鑫牌粉丝基地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金银花生产基地 500 亩和黎明玫瑰农家乐生态园 200亩,新建了体育场、卫生室,实施了路灯亮化、绿化工程。现在黎明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一排排小楼拔地起,一片片大棚春意旺,一台台大货车运输忙,成了全县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被安徽省政府评为“千村百 镇”示范村,黄山市“新 农 村建 设示范村 ”。农村公路“村村通”硬化改造工程带来的不 仅仅是我县农村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也带动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许多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转向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需求方向发展,一个个农民经济人、季节性务工族都应运而生,在提高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