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绿川水保生态有限责任公司2010 年 03 月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11 综合说明1.1 项目区位置、建设依据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项目区,位于武川县城以北12km,属可镇所辖。地理位置为东经 11125511113308 ,北纬 4109564115,海拔 16251739m。项目区地处波状丘陵区武川盆地东部,属黄河水系大黑河一级支流抢盘河、卯独庆河流域的上游。流域总面积 80km2。根据水利部 2008 年 11 月下发的“关于近期水土保持工作建设有关前期工作要求”文件的精神,内蒙古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内蒙古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总体方案,并得到水利部的批复。呼和浩特市批复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为小流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和淤地坝工程三大项。本区实施的工程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1.2 项目所在县基本情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 项目所在县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地处北纬40474123,东经 1103111153。辖区总面积 4885 ,县2km境东西长约 110km,南北宽约 60km。(2)自然概况武川县境内山区约占总面积的 47%,主要山脉即阴山山脉的中段大青山,绵亘于县境的西、南、东部边缘,使此三面地势陡峭高耸。大青山山脉的北坡,地势渐趋平缓,从中低山、低山地形向高原低山丘陵、高原坡状丘陵过度,可分为西部和中北部两个丘陵区。中北部丘陵区在县境的中部和北部,也称武川盆地。地形波状起伏,丘盆相间,海拔 15301800m,相对高差在 100m 以下,坡度在 5 以下。武川县位于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原地带,属中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降雨量少,温差大,日照充足,多风沙和寒潮。县境内土壤种类多数为浅层砂质淡栗钙土,土壤的物理性状好,土质疏松,通气性强,土壤孔隙度 48.81%,耕层 30cm 左右,56 月土壤含水量 1015%,土壤无渗透问题,便于机械化作业,土壤有机质 1.21.5%。境内主要河流有八条,内、外河流各四条,分属内陆河塔布河和外陆河黄河支流大黑河两大水系。内陆河均向北流,外陆河均向南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流河,水量不大。外陆河进入山区后,才有地表径流。内陆河则是雨大山洪爆发,天旱河床干涸。境内地下水资源量21530.3 万 ,可开采量 6701.6 万 ,主要由潜水和承压水两部分3m3m组成。地下水的水质比较优良。水位埋深因地形而异,在八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 13m,丘陵区 515m,南部山区 2050m。进入九十年代,武川县积极挖掘利用地下水资源,共打井 1985眼,其中:深井 326 眼,井深在 80100m,大口井 1659 眼,平均井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3深 10m。有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六座。现有水浇地 15 万亩,其中: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面积 8 万多亩。(3)经济社会状况武川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全县辖 5 乡 3 镇,92 个行政村,964 个自然村,户籍人口 17.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 万人。总土地面积 4885 。县域总土地面积中,实有耕地面积2km233.53 万亩,草场 373 万亩。种植业以小麦、莜麦、马铃薯、油菜籽、荞麦为主。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马铃薯,莜麦荞麦知名度较高。养殖业主要以奶牛,肉羊为主,特别是肉羊繁殖数量大。20009 年,全县粮食产量 13.9t(灾年) ,6 月末牲畜总头数达到 56.1 万头(只) ;20008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37.4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 2.115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196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00 元,位居全市倒数第一,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县境内有省道 S311 和 S104S101,武川县至呼和浩特市仅33km,现有二级柏油公路相通,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县域内生产生活用电方便,邮政通讯发达。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使武川县重点坡耕地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状况受到明显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坡式梯田“坡改梯”的建设及配套生态建设,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3 项目区选择及建设条件(1)项目区选择原则和依据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急需治理。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地方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水土资源。(2)项目区建设条件自然概况项目区位于武川县县城以北,距县城可镇不足 12km,属可镇所辖。项目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武川盆地。盆地内丘陵起伏,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高原坡状丘陵地形和堆积的河(沟)谷洼地地形。武川盆地除分布孔隙裂隙潜水外,还分布承压水。项目区内河流为降雨补给性河流,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多年平均径流深抢盘河流域为 31.8mm,卯独庆河流域35.36mm。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主要在汛期 69 月份发生,尤以 78 月份发生频率最大。项目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降雨量小,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候严寒,农业多灾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3.3,最低温度-37,最高温度 3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958.7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 343.4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1501450mm,无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5霜期年平均日数 117 天,多年平均风速 3.13.9m/s,最大风速达到18 m/s。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以栗钙土为主,栗钙土是在干旱草原生物气候带下形成的土壤。成土母质有各种基岩的残积物坡积物,也有少数的砂砾岩的残积物。土层厚度 12m。项目区地处中温带干旱生物气候带,树种、草种主要以耐干旱、耐贫瘠的种类为主,地带性植被为干旱草原植被。主要天然植被为草本植物,以小针茅,蒿类,羊草为主。人工林地主要是 6070 年代种植疏林地,树种为杨树。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属武川县可镇所辖,涉及 3 个行政村,20 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 3279 人,均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 2186 个。项目区总土地面积 8000 。其中,耕地 3570 ,林地 233.7 ,草地 3948.52hm2hm2hm人均耕地 1.09 。农作物以马铃薯、小麦、莜麦为主。根据222008 年统计资料计算,项目区内各业总产值为 1393.58 万元,人均年产值 4250 元,人均年纯收入 2125 元。水土流失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 71.6 。占流域总面积的 90%。受降雨、2hm地形、地貌、气候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流域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春季伴有轻度的风力侵蚀。根据野外调查,土壤侵蚀多发生在上坡坡面和沟道,分为面蚀和沟蚀,平均侵蚀模数为 6430t/ a 2hm。1.4 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及规模(1)建设目标:一是治理水土流失,项目实施后使流域的治理度由 9.8%,增加的 49.12%;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各项措施实施后林草覆盖率由 5.9%增加的 44.17%;三是发展农村经济,项目实施后人均发展水浇地 2.06 亩,平均粮食产量达到 1057.8 万 kg,人均总产值每年达到 6777 元,人均纯收入达到 3389 元。(2)任务及规模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完成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面积 2816 ,即2hm发展坡式梯田 2816 ;节水灌溉面积 450 ,采用低压管道和滴灌2hm2hm灌溉技术;新打灌溉机电井 30 眼;修建土谷坊 87 座;修建农田作业道路 140.8km。1.5 工程设计原则、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工程总体布局1.5.1 工程设计原则(1)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面治理。实现建一片、成一片、保一片。(2)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互配套,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科学配置,逐步调整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使农、林、牧、副业协调发展。(3)以预防为主,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按照在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4)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7已有的水土保持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经验,以提高治理开发速度和质量。(5)坚持集中,连续治理的原则。1.5.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耕地面积由 3570 减少到 3475 。建设2hm2h坡式梯田 2816 。其中:兴建节水灌溉农田 450 ,1000 调整2hm2m为饲草料基地;林业用地由 233.7 增加到 1033.7 ;草地由 2372增加到 2500 ;交通运输用地由原来的 72 增加到 102 ;2h2 2h2h城镇及工矿用地由原来的 157 增加到 177 ;其它用地未做调整。2hm土地利用结构由现在的农、林、牧所占总土地面积的44.63%、2.92%、2.96%,调整为 43.43%、12.92%、31.25%。使土地利用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具体见附表土地利用现状及调整表。1.5.3 工程总体布局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统筹、科学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治坡和治沟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布局和设计。工程措施有将缓坡坡耕地全部建成坡式梯田,并在有水源的坡式梯田区,通过新建机电井发展节水灌溉农田。沟道内修建土谷坊拦蓄水土;在梯田区内的作业路两侧栽植防护林。1.5.4 措施数量及工期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建设期为三年。完成坡式梯田建设 2816 ,低压管道灌溉农田 405 ,滴灌农田 45 ,新2hm2hm2hm打机电井 30 眼,架设高低压线路 29.2km 修建土谷坊 87 座,修建农田作业路 140.8km,完成农田防护林 112.64 。2hm分年度实施情况请详见表 8-1,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进度安排表。1.6 水土保持监测对项目执行进度与质量,投资与效益进行现状监测、动态监测,跟踪调查和后期监测,收集整理项目执行信息,对项目实施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和组织管理上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确保项目如期实现目标。1.7 项目管理武川县水务局为该项目工程建设的主管单位,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项目副局长为主要责任人,在其领导下按照“三项制度”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进行项目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实施、资金负责。通过招标投标在项目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承包人实施项目。实施建设监理制使项目建设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91.8 投资概算、资金筹措方案1.8.1 工程总投资和分年度投资(1)工程总投资武川县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程概算总投资为4127.30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 3566.94 万元,林草措施费 112.94万元,独立费用 327.21 万元,基本预备费 120.21 万元。(2)分年度投资本项目建设期为 3 年。第一年完成投资 1386.11 万元,第二年完成投资 1717.21 万元,第三年完成投资 1023.91 万元。1.8.2 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总投资为 4127.30 万元,其中,资金来源按国家投资、地方配套等多种投资形式筹措,各部分具体投资额根据下达的计划执行。1.9 效益分析结果。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年人均收入达到 3389 元,每年共可拦蓄泥沙 8.25 万 t 以上,蓄水、保水 33.33 万 ,将大量减少入黄泥沙,3m保证下游安全,将发挥显著的防洪效益,大大减轻自然灾害,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实现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次实施方案成果有:、 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位置图;、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图;、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措施总体布置图。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112 项目背景与设计据2.1 项目背景2.1.1 项目背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生态环境建设为期中一项。国家加大了水土保持的投入,以尽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根据水利部 2008 年 11 月 19 日“关于近期水土保持工作建设有关前期工作的要求”精神,呼市水土保持站按照内蒙水利厅给呼市下达的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指标,完成了“呼和浩特市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呼和浩特市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是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诣的生态文明为重点,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措施,增加基本农田,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次规划的实施范围为呼市辖区的九个旗县区,均属于黄河流域。建设期为三年。重点工程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保持整治工程和淤地坝工程三大项。本实施方案实施的工程项目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理试点工程。2.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首先,武川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自然灾害严重。全县现有耕地面积 15.57 万 hm2, 其中水浇地只有 1.23 万hm2,而现有耕地几乎均为山地丘陵,故而跑水、跑土、跑肥、水土流失严重,同时水、旱、风、冻及病虫各种灾害频繁,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次,武川县水利设施,由于该县水资源严种不足,且径流分布不均,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工程单一,数量少,使仅有的水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流失浪费严重。第三,武川县林业建设,森林覆盖率低,分布不合理,人工造林树种少,造林成活率低。全县现有林地面积,71800hm 2,森林覆盖率仅为 14.7%,林业生态效益还远未得到发挥。由于上述主要矛盾的存在,导致该县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是水土流失面积大,治理面积小,全县面积 4885km2,水土流失面积达4302.9km2,占总面积的 88.08%,截至目前治理面积仅为 90.89km2占总面积的 1.86%,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若不采取大面积生态宗合治理,将严重威协该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必要性和可行性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施行统一规划、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山、田、路、林、防洪、灌溉等统筹规划,从而达到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目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13是通过节约用水、合理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促进农业生产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投资符合国家扶持“三农”的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发展当地区域经济,改变项目区农民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最有效的途径,是深得民心的工程。该项目工程主要以坡耕地改造坡式梯田为主,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节水灌溉工程,并施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该项目区是县域内比较丰富的水源区,100mm 左右的深管井昼夜涌水量在15002000 m3之间,且水质较好,符合农田水质灌溉要求。项目区内大多为沙壤土,土层厚度 1m2m,土壤容重 1.45g/cm3,田间持水量24%左右,有机质含量适中,适宜种植莜面、大豆、荞麦等武川的品牌作物,通过水保重点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发挥“武川土豆”的名牌产品的优势,生产出市场青睐的绿色产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武川县已被列为国家坡改梯建设的重点县,已有多年建设坡改梯项目的经验。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改变武川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变该县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农田,对保证粮食安全,使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及减少水土流失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2.2 项目区选择2.2.1 项目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1)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急需治理所选项目区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的重点治理区之一,项目区总土地面积 80km2,水土流失面积 71.6km2,占土地面积的 90%,大量的水土流失,耕地地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区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制约着当地农村及各业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集中连片综合治理项目区地处武川盆地坡状丘陵区,坡耕地集中连片,土层厚,适宜于坡改梯,易于机械化作业。而且于已建项目相连接,形成较大的规模效益, ,有利于项目的实施管理。(3)地方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坡改梯水土保持工作,各级领导曾多次亲临实地考察,调查和研究,进行分析决策,决心力度很大,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为实施项目奠定组织领导基础。当地群众具有较高的治理水土流失增加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对实施坡改梯增加水浇地,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有深刻的认识,积极投入项目建设,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和参于技能,具备项目建设的能力。(4)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15本次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以坡耕地改造为坡式梯田为主,同时,在水资源有保证地区,配套建设相应的节水灌溉工程,并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区地处武川盆地地下水比较丰富,发展坡改梯旱改水条件具备。2.2.2 项目区确定根据项目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武川县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选择在位于武川县城以北 12km 处,属可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25511113308 ,北纬 4109564115,海拔 16251739m,相对高差 10110m。项目区涉及可镇一个乡镇,涉及 3 个 行政村,20 个自然村。现有人口 3279 人,均为农业人口,人口密度 41/km2, 农业劳动量 2168个,流域面积 80km2,水土流失面积 71.6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0%,项目建设治理面积 2816hm2。2.3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的有关规范和文件:(1 ) 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 ;(2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GB/T16453.116453.62008) ;(3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22008) ;(4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2008) ;(5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157732008) ;(6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2272002);(7 )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8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水总200367 号) ;(9 )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水总200367 号) ;(10)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 L20798;(1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 SL/T15395;(12) 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86;(13)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4)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发展“十一五”规划及 2020 年展望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 ;(15) 呼和浩特市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站) 。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173 基本情况3.1 自然概况3.1.1 项目区位置、地貌类型区武川县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项目区,位于武川县城以北县境武耗,武哈公路之间,距县城可镇不足 12 km,属可镇所辖。地理位置为东经 11125511113308 ,北纬4109564115,海拔 16251739m,相对高差 10110m。项目区地处波状丘陵区,地形呈波状起伏,属黄河水系大黑河一级支流抢盘河、卯独庆河流域的上流。流域总面积 8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 71.6km2。3.1.2 地质、地貌3.1.2.1地质、水文地质一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构造受历次造山运动所控制,各地受其影响不同,形成与多个次级地质单元,有着不同地质沉积和发育过程。(1)大地造构级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台地;级单元为内蒙地轴;级单元境内北及东部为阴山台拱,大青山隆褶。前古生代的造山运动,本区地壳上升由地槽变为陆台,脱离海浸,伴随着运动的发展,厚岩变质,产生强烈的褶皱和岩体侵入,形成阴山主体构造走向呈东西向,并为以后区内构造发展奠定了基础。中生代以后,区内造山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沉降、抬升、断裂,伴随新构造发展,山峰叠起,武川盆地及一些山间拗陷产生。阴山上升区受外力侵蚀,断拗陷河谷沉积。(2)地层中生界( )2M侏罗系(J) ,中下统( )分布在武川县门东沟、蘑菇窑、庙21J儿沟附近,岩性为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互层。上统大青山群( )分布在武川县大兰旗北部,岩性为沙砾岩、t3J粉细砂岩、页岩。白垩系(K) ,下段( ) ,分布在武川盆地下部,岩性为灰绿、1K棕红泥质粗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上段( ) ,分布在武川成奎至马王庙,红山子至后蒙古营子,2流通壕至二分子一带,岩性为灰、灰黑泥岩、砂质泥岩,灰白、桔黄砂砾岩、砂岩互层夹炭质泥页岩。新生界( )2K第三系上新统( )分布在武川盆地,岩性为桔红色泥岩、砂N质泥岩、中灰砂岩及砾岩。第四系各期岩层,分布在大青山以北山丘区,表层主要为全新世坡积、冲洪积物。二 水文地质武川县低山丘陵区内含内陆、大黑河二级流域内的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和地貌为波状丘陵区的武川盆地。武川盆地面积约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191300 ,是主体构造为北东的向斜盆地。盆地东至卯独庆河,南至2km大青山北麓断裂中段,西南和西部至抢盘河山区到中后河。地下水类型: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分布基岩裂隙水,河谷潜水;武川盆地除分布孔隙裂隙潜水外,还分布承压水。盆地内广布的白垩系承压水,分为两组,下组( ) ,含水层岩1K性为半胶结及裂隙发育的砂岩、砂砾岩,总厚度多小于 10m,部分地区 15m,岩层埋深盆地周边薄,盆地中部盈字号附近 100-300m,钻孔出水量一般 3040 /d,水位降深40m,富水性差。白垩系上组(3m)承水压顶板埋深由盆地周边到中部由 1025m,增至 50m。岩层21k厚度 100300m,含水层占 2050%,含水层隔水层不稳定。富水性一般由南而北增大,涌水量 2351583 /d,水位降深3m36.8213.28m。承压水位埋深 13m 至 2030m,流向由南而北,主要接受东、西两侧基岩裂隙水潜流,盆地南部垂直入渗,除开采外,以潜流排泄给内陆流域及境外。第三系上新流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上秃亥至哈乐一线以北,岩层厚 5090m,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岩,厚度 1040m,单位涌水量1043 /dm,含水层、隔水层不稳定,出水量变化大。主要由盆3m地边缘地区降水入渗,东西侧侧向补给,沿地下水流向由南而北排泄。水化学类型:本区除内陆河下游局部地区外,均为 3HCOCaMg 及 CaNaMg 型,潜水矿化度小于 0.5g/I,承压水3HCO1g/。三 水质评价(1) 潜水的水质评价本区潜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份一般均佳。多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灌溉系数大于 18,一般均适于饮用和工业用水,并完全适合农业灌溉用水。(2) 承压水的水质评价承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份一般较为良好,一般适于饮用和工业用水,并适于农业灌溉用水。3.1.2.2项目区地貌单元及分布项目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武川盆地。盆地内丘陵起伏,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高原波状丘陵地形和堆积的河(沟)谷洼地地形。项目区呈北高南底地形,南北长 10.5km,东西宽 8.5km。1项目区地面坡度组成情况地面坡度组成分别为:5 的面积 1840 ,占总面积的2hm23%;58 的面积为 3200 ,占总面积的 40%;815 的面积为2h2400 ,占总面积的 30%;1525 的面积为 400 ,占总面积的2hm2h5%;2535 的面积为 160 ,占总面积的 2%。详见附表 2-地面坡2度组成表。2项目区坡耕地组成情况坡耕地坡度组成:58 的面积为 1897 ,占坡耕地总面积的2hm60%;815 的面积为 1170 ,占坡耕地总面积的 37%;15252h的面积为 95 ,占坡耕地总面积的 3%。详见表 3-1 坡耕地组成表。2hm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1表 3-1 坡面情况统计表项 目 区 土地 其中坡耕地面积(hm) 1840 5占总面积(%) 23 坡 面积(hm) 3200 189758占总面积(%) 40 60面 面积(hm) 2400 1170815占总面积(%) 30 37情 面积(hm) 400 951525占总面积(%) 5 3况 面积(hm) 160 2535占总面积(%) 2 合计 (hm) 8000 31623.1.3 水文、气象 1水文 项目区境内河流为降雨补给性河流,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多年平均径流深抢盘河流域 31.18mm,卯独庆河流域35.36mm。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主要在汛期 69 月份发生,尤以 78 月份发生频率最大。2气象项目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因境内地形变化较大,小区气候亦有明显差异。具有降雨量小,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候严寒,农业多灾等特点。 气温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 3.3。年内气温最低为一月份,最低温度达到-37,气温最高七月份,最高温度达到 34。 日照项目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958.7 小时,其中五月份最长为 292.2小时,十二月份最短为 200.7 小时。总辐射量 133.84 千卡。 降雨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343.4mm。最多的 1992 年为 471.5mm,最少的 1987 年 246.5mm,年平均大到暴雨日数 1.7 天,暴雨年平均日数0.5 天,一日最大降雨量 78.3mm,一小时 最大降雨量 35.6mm。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于 69 月份,占年降雨量的 69%82%,春季降雨量很少。 蒸发项目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1501450mm(E601),由东向西递增。年内以春季 47 月份蒸发最为强烈,占全年蒸发量的 60%左右。 霜期降霜一般在 9 月初,终霜在翌年五月下旬,无霜期年平均日数117 天。 风多年平均风速 3.13.9m/s,冬季盛行西北风,45 月份多大风,每年出现大于等于八级大风日数为 23.3 日,最大风速达到 18m/s。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33.1.4 土壤、植被3.1.4.1土壤类型及理化指标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以栗钙土为主,栗钙土是在干旱草原生物气候带下形成的土壤。成土母质有各种基岩的残积物坡积物,也有松散的砂砾岩的残积物。土层厚度 12m。1土壤物理特性从项目区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情况分析,耕地土壤容重偏大,孔隙度偏小,导致土壤紧实,通气透水性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养分转化速度慢,土壤毛细管作用强,土壤水分易蒸发,所以土壤供肥供水能力不强。2化学特性项目区土壤表层 020cm 有机含量在 1.03.3%之间,平均含量在 1.72%,最高值 10.61%,最低值 0.27%,耕地有机含量偏低。土壤含氮量在 0.050.18%之间,平均为 0.119%最高值 0.743%,最低值0.028%,氮含量不高,属中等和低等。土壤表层全磷含量在 0.060.2%之间,平均为 0.126%,高者达到 0.725%,低者达到 0.012%,属缺磷范围。土壤 PH 值一般在7.18.9,平均 PH 值为 8.54,一般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3土壤肥力现状项目区耕作土壤自然肥力不高,表层土壤质地偏砂,以砂壤,轻壤居多,农耕地土层薄,含有石砾,结构不良,土壤供水供肥能力和保肥保水性均差,土壤水分不足,经常遇旱减产。土壤养分除钙、钾较丰富外,有机质、氮、磷均较缺乏。造成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壤侵蚀严重,二是土壤风蚀沙化,另外,土壤养分收支失调。 3.1.4.2植被项目区地处中温带干旱生物气候带,树种、草种主要以耐干旱、耐贫瘠的种类为主,地带性植被为干旱草原植被。主要天然植物为草本植物,以小针茅、蒿类、羊草为主。天然草地均为荒草地,覆盖度在 1020%,高度只有 1015cm,产量较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工草地主要为紫花苜蓿、草木犀等。人工林地主要是六、七十年代种植疏林地,树种为杨树。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为 5.9%。3.2 社会经济状况3.2.1 人口与劳力项目区属武川县可镇所辖,涉及 3 个行政村,20 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 3279 人,均为农业人口,人口密度 41 人/ ,农业劳动总量2hm2186 个。3.2.2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3.2.2.1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 80 ,其中耕地 3570 ,占总土地面积2km2hm44.63%;林地 233.7 ,占总土地面积 2.92%;草地 3948.5 ,占h 2hm总土地面积 49.36%;交通运输用地 72 ,占总土地面积 0.90%;其2它用地 18.8 ,占总土地面积 0.24%。人均土地 2.44 ,人均耕2 2地 1.09 。hm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53.2.2.2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农地均为旱坡耕地,草地多为荒草地,未能合理利用,没用充分发挥现有土地的生产潜力。(2)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农林牧业荒地用地比例失调。(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低,林草植被稀疏,饲草料基地建设不能满足畜牧业生产发展需要。3.2.3 农村经济状况(1)农村产业结构根据武川县 2008 年统计局资料计算,项目区内各业年总产值为1393.58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905.83 万元,占总产值的 65%;林业产值为 139.36 万元,占总产值的 10%;牧业产值 278.72 万元,占总产值 20%;副业年产值 69.68 万元,占总产值 5%。人均年产值 4250 元,人均年纯收入 2125 元。(2)农业生产项目区内农作物以土豆、小麦、莜麦为主,粮田面积为3570 ,农作物平均单产 1200kg/ ,粮食总产 428.38 万 kg,人2hm2hm均占有粮食 1306kg。农业耕作以传统的方式经营为主,耕作粗放,习惯于广种薄收,虽然有一些农业灌溉措施,但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处境。水土流失区发展农业的潜力很大,实践证明,只要把坡耕地改造成坡式梯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节水灌溉,增加水浇地,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农民致富是有保证的。(3) 林业生产项目区内林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林地面积 233.7 ,均为人工2hm林。树种有杨树、柠条等,目前林木长势良好。(4) 牧业生产项目区内牧业以牛、羊为主,有猪和少数骡、马。放牧以天然草地为主,人工草地只有 237 。天然草场由于过度放牧,已逐步退2hm化为荒草地。目前,牲畜饲草料来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秸秆和灌木嫩枝条。(5) 副业生产现有的青壮劳力除跑运输外,基本都在外地打工,年副业收入69.68 万元,占各业总产值的 5%。3.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内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有县境武耗、省道 S103 通过,有乡村路贯穿于各村,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10kv 供电线路通至各村,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电;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信号覆盖整个项目区,通讯极为方便。3.3 水土流失状况3.3.1 水土流失状况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 71.6 ,占流域总面积的 90%。受降雨、2km地形、地貌、气候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流域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春季伴有轻度的风力侵蚀。根据野外调查,土壤侵蚀多发生在武川县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7上坡坡面和沟道,分为面蚀和沟蚀,坡面中上部较为严重,坡面下部有侵蚀沟发育,平均侵蚀模数为 6430t/ a。2km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技术监测结果,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为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轻度侵蚀面积为 2.1,占总面积的 2.9%;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桶瓶装水销售渠道入股协议书6篇
- 小学数学画图课题申报书
- 商业物流智能管理软件合作协议
- (完整)封阳台安装合同6篇
- 2025-2030中国长租公寓价格敏感度测试与动态定价模型
- 2025-2030中国电子签名司法认可度提升与行业渗透率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健身镜内容订阅转化率与硬件补贴策略效果分析
- 2025-2030中国智慧公寓技术应用场景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报告
- 2026九江银行秋季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嵩明中学招聘劳务派遣制初中教师(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计量安全防护
- DB35T 2054-2022 智慧消防 信息平台通用技术要求
- 食品生物技术原理课件
-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 北京印刷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情况管理类附有答案
- 初中团员培训课件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课件
-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优化研究案例报告(数据图表论文)7400字】
- 垃圾中转站运营管理投标方案
- 公司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