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元氏县基础资料_第1页
河北省元氏县基础资料_第2页
河北省元氏县基础资料_第3页
河北省元氏县基础资料_第4页
河北省元氏县基础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元氏县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与井陉县接壤,西南邻赞皇县,南与高邑县相接,东部与赵县、栾城区相邻,北与鹿泉区相邻。东西向 39 千米,南北向 28 千米。元氏县下辖 15 个乡镇、208 个行政村,人口约 42 万(2010 年),总面积 668.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54 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 107 国道纵贯南北,与周围县市相连的公路四通八达。建制沿革由来战国初,元氏县属中山国,赵国灭中山国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县由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为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把边境的地方设置作“县” 。元氏县这一带就是当时赵国的边疆,北边滹沱河对岸就是中山国的地方。公子元就将他的封地叫作元氏县。这就是元氏县的由来。沿革古代周初分封诸侯,槐水流域建有诋国,封龙山南麓建在飞龙邑。战国时属中山国都城灵寿(平山三汲);赵国时,赵国公子元封于此,元氏县由此而得名。秦朝属钜鹿郡。西汉初设置为县。汉代设恒山郡,郡治元氏故城,汉文帝时避文帝讳(刘恒)称常山郡。汉景帝时称常山国。西晋时常山郡治由元氏迁往真定(今石家庄北东古城一带)。隋复置恒山郡,治真定。近现代1943 年 1 月获鹿县路南区域并入元氏县改称元获县,1949 年 8 月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 年 5 月元氏高邑两县合并为高元县,同年 12 月改称元氏县。1960 年 5 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元氏县改属石家庄市,1961 年复设石家庄专区,元氏复属之。1962 年 3 月三县(元氏、高邑、赞皇)分置,元氏县恢复原建置。地理环境区域位置元氏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南部。距首都北京 315 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 28公里。县政府驻常山路 89 号。3 气候元氏县属北温带,亚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2013 年平均气温 12.9。2013 年元氏县县平均生长期 240 天,平均无霜期 209 天。元氏县平均年降水量 500.6 毫米。自然资源植物资源元氏县西部山区盛产核桃、无核黑枣、大红袍柿子、满天红石榴。东部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红薯以及蔬菜、瓜果等。4 矿产资源元氏县西部山区、中部丘陵蕴藏蛇纹石储量 1500 万吨,石英石储量 150 万吨,铬矿石储量 300 万吨,硅矿石储量 4 亿吨,大理石储量 1000 多万吨,高岭土储量 28000 万吨,石灰石储量 5520 万立方米,县城北部有储量 6000 万吨的优质煤层。交通元氏县 2013 年境内拥有京赞公路、石邢公路、 107 国道等道路。京珠高速纵贯南北,青银高速、井元公路、元赞线连接东西,交通路网四通八达。5 元氏县 2013 年建有各种等级公路达 57 条,其中高速公路 2 条、国道 1 条、省道 3 条、县道 6 条、乡道 45 条,总里程 816.88 公里,二级以上客运站 1 个、货运站 1 个,火车站1 个,铁路专线 6 条。通车里程总长 640.6 公里。人口信息2010 年末元氏县总人口 41.8466 万人,比 2009 年增长 1.48%,其中城镇人口 75295人,农村人口 326643 人。元氏县 2010 年人口出生率 11.53。死亡率 5.01,自然增长率 6.52。经济第一产业2013 元氏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 27.38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4.1%,其中现价农业产值 10.96 亿元,增长 4.17%,现价牧业产值 16.14 亿元,增长 3.9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10 万元,增速持平。粮食生产总产量达到 27.7 万吨,比 2012 年增加了 0.5 万吨,粮食亩产 402 公斤,增加 5 公斤。 4 2013 年,元氏县石榴、核桃等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 19.3 万亩;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场达 21 个,奶牛存栏 2.63 万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4.2 万亩。4 2013 年,元氏县农用机械总动力为 61.12 万千瓦,增长 5.5%。大中型拖拉机 1370台,增长 4.6%。机耕面积 25333 公顷,机播面积 3.4 万公顷,机收面积 2.1 万公顷。农村用电量 1 亿千瓦时,增长 10.6%。6 第二产业2013 年元氏县规模以上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83.33 亿元,同比增长 3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 9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48,276 万元,增长4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82,215 万元,增长 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63,732 万元,增长 11.92%。7 第三产业贸易业2013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8 亿元。共有商品交易市场 16 个,其中消费品市场 14 个,生产资料市场 2 个。8 旅游业2013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 40 万人次,增长 0.2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1568 万元,增长 0.1%。金融业2010 年末,元氏县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 40.6 亿元,比年初增加 4.6 亿元。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余额 33.5 亿元,比年初增加 3.6 亿元。金融机构本币贷款余额 19.8 亿元,比年初增加 325 万元。社会科技事业截止至 2013 年,元氏县取得科技成果 9 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 项,国内先进水平6 项,全年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1 项。全年申请专利 12 项,授权 8 项,分别比上年增长 20%和30%。2013 年有科技人员 5410 人,其中高职 153 人,中职 1620 人;民营科技企业 23 家,技工贸总收入 1.5 亿元。技术贸易机构 15 家,技术交易总额 570 万元。3 教育事业截止至 2013 年,元氏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241 所,其中小学 192 所,初中 34 所,普通高中 3 所,私立学校 9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职教中心 1 所,幼儿园 6 所,校舍建筑面积 38.6 万平方米,共有学生 92,429 人,教职工总数 4479 人,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 100%、95.5%。5 社会保障截止至 2013 年,元氏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 10379 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 8340 人。失业保险覆盖率为 8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5871 人。元氏县有16658 人参加了职工医疗保险,增长 5%,医疗保险覆盖率达 88%,比 2012 年提高了 5个百分点。元氏县共有 7765 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文化事业2012 年末共有文化馆、影剧院 3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图书馆总藏书 4.6 万册。广播综合覆盖率 99.3%,有线电视综合覆盖率 60%。县内有文化馆、文化宫、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图书馆各 1 座,各乡镇建有文化站。有线电视台,开通了综合 1 套、2 套、点播频道和影视频道。元氏县拥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武术、棋类、老年人、农民、信鸽等专业体育协会 14 个,在文化宫广场西侧建有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占地 1000 平方米,装设 18 套健身器械。9 卫生事业2012 年元氏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23 个,其中医院 8 个,防疫站 1 个,妇幼保健院 1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 636 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 480 张,均增加。2012 年元氏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814 人,其中执业医师 320 人,执业助理医师 76 人,注册护士 196 人。药剂师 55 人。通讯事业2012 年元氏县邮政线路总长为 580 公里,可同 168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170 多个城市开展互办特快专递业务。县内程控电话网可与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700 多个城市、县进行直播通讯,数字移动电话实现了与国内大部分省市自动漫游。旅游封龙山封龙山又名飞龙山、西接太行、东邻平原。山上有汉碑、石窟、卧佛、封龙书院、义军山寨、禅房院、修真观、老龙潭、八仙堂等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已完成了封龙书院图纸设计,新修了环山公路,修复了修真观及西石堂前殿等景点。11 蟠龙湖蟠龙湖位于潴龙河上游。湖南岸有蟠龙寺遗址。蟠龙湖旅游区已建成了工商行度假村、吉达度假村、经贸会议中心、民政培训中心等十几家宾馆和疗养基地,一次可接待游客3000 多人。区内游乐设施完善,垂钓、划船、游泳、登山、大型冲水梯、高速摩托艇、水空飞人、湖心泳池、碰碰船等水上游乐项目颇有名气。11 民俗文化元氏乐腔乐乐腔是传承于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它在表演形式上与京、评、梆子等剧种相仿。乐乐腔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口传,能向上追溯 9 代。乐乐腔演唱的主要乐器有主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