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支气管炎妙方_第1页
治慢性支气管炎妙方_第2页
治慢性支气管炎妙方_第3页
治慢性支气管炎妙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慢性支气管炎妙方1 顺气消食化痰丸【来源】 清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 【歌诀】 顺气消食化痰丸,青陈星夏菔苏攒,曲麦山楂葛杏附,蒸饼为糊姜汁丸。【组成】 胆南星、姜半夏各 500 克,青皮、陈皮、生莱菔子、炒苏子、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葛根、杏仁、制香附各 30 克。【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生姜汁和蒸饼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每次服 9 克,开水送服。近代【用法】:各适量,亦作汤剂,水煎服。【功效】 消食顺气,化痰止咳。【方解】 凡饮食不节,酒湿食积所伤,均可导致脾虚生痰为病。盖脾属土而主湿,过用或久用酒食甘肥滋腻伤中,则脾湿不运,影响及肺,肺失肃降,聚湿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治宜消食顺气,化痰止咳。故方用胆南星、姜半夏燥湿祛痰;青皮、香附、陈皮、杏仁、苏子降肺顺气理肺化痰,宽胸顺气,能除胀满;麦芽、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中,以畅达中焦运转之枢机,使其脾升胃降而肺金顺下;配以葛根,解酒湿而苏脾胃,升清阳而爽神志,以姜汁为丸,共奏消食醒脾,顺气化痰之功。【主治】 酒食湿积生痰,症见痰多而粘、胸膈胀闷、早晨咳嗽等症。可用于痰湿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或酒后胸胃多种不适等病症。【加减】 若酒食伤中,可加葛花、枳椇子,效果更好。2 导痰汤【来源】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 【歌诀】 导痰汤中半夏星,苓甘枳姜化橘红,燥湿化痰兼行气,内伤咳嗽效称奇。【组成】 半夏 6 克,制南星 3 克,枳实 3 克,茯苓 3 克,化橘红 3 克,甘草 1 5 克,生姜 3 克。【用法】 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功效】 燥湿祛痰,行气开郁。【方解】 本方系由二陈汤加南星、枳实、生姜而成。方用二陈汤燥湿化痰;配以天南星加强祛痰之功;枳实理气,生姜暖胃。合而用之,共奏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之功。【主治】 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或肝风夹痰、呕不能食、头痛眩晕、甚或痰厥、舌苔白润、脉滑。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听神经瘤、咽喉肿痛、上肢麻木等病症。【加减】 若见咳嗽痰黄、小便短赤,加黄芩、杏仁、瓜蒌仁;咳嗽痰白清稀,加桂枝、细辛、干姜;恶心、呕吐,加竹茹;头痛眩晕较甚,加天麻、白术、川芎、石菖蒲。3 竹沥达痰丸【来源】 明龚信古今医鉴 【歌诀】 竹沥达痰半夏陈,参术苓甘川大黄,黄芩沉香青礞石,慢支良方效堪奇。【组成】 半夏、陈皮、白术、大黄、茯苓、黄芩各 60 克,甘草、人参各 45 克,青礞石30 克,沉香 15 克。【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以竹沥、姜汁为丸。每服 6 克,日服 2 次。或改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可按常规剂量酌减。【功效】 清热化痰,健脾燥湿。【方解】 盖脾虚失运,脾不化津则聚湿生痰,结于胸膈,郁久化热,累及于肺,肺失肃降,诸症随作,治宜标本兼治,清热化痰与健脾燥湿并施。因此,方用竹沥、青礞石清热涤痰;配以白术、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大黄、黄芩清热燥湿;沉香降气;人参、甘草益气培中,且甘草兼调和诸药,标本兼治。【主治】 痰结胸膈,症见吐咯不出、脘闷痞塞、不思饮食、或咳喘痰稠、或眩晕耳鸣、或癫狂昏迷、或不寐、或腹中有块、苔黄腻、脉弦滑数。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眩晕、精神分裂症等病症。【加减】 若继发感染,加桑白皮、贝母、瓜蒌;咯痰腥臭,加鱼腥草、薏苡仁;胸痛,加郁金,丝瓜络。【附记】 本方泻火逐痰之力很强,需注意不可多用,应中病即止。体质虚弱者及孕妇,均应慎用。4 澄清饮【来源】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歌诀】 澄清饮里天南星,二母半夏白矾随,清热化痰又软坚,肺逆可平效果奇。【组成】 天南星、蚌粉、知母、贝母、半夏、白矾各等份。【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 9 克,加生姜 5 片,水煎服。也可改用饮片,按常规剂量,作汤剂水煎服。【功效】 清热肃肺,化痰软坚。【方解】 方用南星、半夏燥湿化痰,肃肺止咳;配以知母、贝母、蚌粉、白矾清热化痰,澄清软坚。【主治】 各种痰嗽证,服他药不效者,症见咳嗽痰多。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病症。【加减】 如偏热者,加金银花、南沙参、黄芩;发热者,加生石膏、连翘;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咯血较多者,加旱莲草、侧柏叶、仙鹤草、阿胶;胸闷者,加旋覆花、瓜蒌。5 二母散(汤)【来源】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歌诀】 二母散汤白茯苓,人参桃仁有杏仁,活血降逆止咳喘,产后咳喘服之灵。【组成】 知母 15 克,贝母 15 克,茯苓 15 克,人参 15 克,桃仁 0 3 克,杏仁 0 3 克。【用法】 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 9 克,水煎服,日服 2 次。也可用饮片,按常规剂量,汤剂水煎服。【功效】 活血降逆,止咳平喘。【方解】 凡因产后恶露上攻引起的痰咳喘息之证,治宜活血降逆,止咳平喘。方用桃仁活血;贝母、杏仁化痰止咳;知母清热养阴;人参、茯苓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标本同治,虚实兼调,合而用之,可达益气活血,化痰止咳之功。【主治】 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症见咳嗽痰多、或觉气急、腹痛。可用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加减】 若非产后,体质尚可者,可去人参、桃仁,合二陈汤;气急喘促,加桑白皮、苏子、马兜铃。【附记】 证治要诀类方 所载二母散,即由知母、贝母、生姜【组成】;功能清热,化痰、止咳;【主治】遇冷或遇热咳嗽。方名同,但【主治】各异。6 射干麻黄汤【来源】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 射干麻黄款冬花,细辛五味制半夏,紫菀姜枣同剂煎,温肺化痰平喘咳。【组成】 射干 6 克,麻黄 9 克,生姜 9 克,细辛 3 克,紫菀 6 克,款冬花 6 克,大枣 3枚,半夏 9 克,五味子 3 克。【用法】 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功效】 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解】 痰饮咳喘,治宜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用麻黄、细辛、生姜温肺化饮;配以射干清热利咽;紫菀、款冬花、半夏止咳平喘;姜枣暖胃培中;五味子合麻黄,宣中有敛,开中有合;射干合细辛,寒热并用。【主治】 痰饮咳喘,症见咳而上逆、喉中有水鸣声、痰白而粘或稀薄多沫、苔白滑、脉浮紧。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加减】 喘逆甚者,可加苏子、葶苈子、白芥子、莱菔子之类;咯痰不畅者,加桔梗、瓜蒌仁;痰多,加南星、竹沥;肾虚者,加菟丝子、狗脊、补骨脂。7 半贝丸【来源】 清金兰生格言联壁 【歌诀】 半贝丸中川贝母,法半夏用姜汁丸,燥湿化痰治咳嗽,随症【加减】效更宏。【组成】 川贝母 180 克,法半夏 120 克。【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生姜煎汁泛丸。每服 6 克,日服 2 次,凉开水送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可按常规剂量酌定。【功效】 燥湿,化痰,止咳。【方解】 方用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佐以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咳。药仅两味,而【功效】不凡。【主治】 咳嗽多痰。可用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