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一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一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一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一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一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综合说明1.1 项目区概况冷碛镇黑沟村一组位于泸定县城以南,距县城约 32 公里,属半高山地段,垂直气温差异不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5.6,年降水量 619.9 毫米,无霜期 280 天。该村居住着 23户 115 人。共有耕地面积 180 余亩,该村引用水源来自黑沟冒水洞处浸水,该组主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油菜、时令蔬菜等经济作物,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等干果类和苹果、梨等水果类。1.2 工程建设条件黑沟系潘沟支流,流向由北向南。天然落差280米。沟长约3.8公里,在原铁厂处汇入潘沟。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砂、石料等天然建筑材料在冷碛镇就近采购,运距较近;水泥可采用兴隆镇山盛水泥厂或冷碛镇泸定桥水泥厂生产的水泥,钢筋、管材、阀体、配件等可在泸定或成都购买。1.3 供水范围、对象本工程设计解决冷碛镇黑沟村一组的饮水安全,共解决 23 户、115 人饮水安全。根据水源方案综合分析及现场踏勘,并经水源水量平衡调节计算,水源供水能力满足供水量要求,决定从黑沟冒水洞浸水处取水,经过输水管道向黑沟村一组供水。1.4 工程总体布置冷碛镇黑沟村一组供水工程,水源为黑沟冒水洞浸水,设进水池 1 个,经 700m50mmPE管(1.6Mpa)至蓄水池再供水至各农户。2该工程选用 100 级 5020mmPE 管,压力等级均选用1.6Mpa,共需安装各类管材 4600m;其中 50mmPE管1150m、25mmPE管 660m、20mmPE管 2790m。1.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该工程项目特点在建设期只有管网工程一个施工区。管网工程主要为供配水管道的管沟开挖、管道安装、土石方回填等的建设。根据工程设计,该工程管网管沟开挖时有少数青苗补偿均由受益村组自行解决。管道安装后,管沟全部回填,不存在占地问题。总工期为 3 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工程扫尾期 1 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 2 个月。施工总进度:1)施工准备期计划半个月,主要准备有:施工机具、管材、配件等,水泥、砂石、砖等材料料场堆放场地安排。2)主体工程工期安排:本工程施工期安排为 2 个月。输配水管网铺设工期安排 2 个月,当年 4 月至当年 5 月底完成。弃碴处理及工程试运行扫尾工作安排半个月,即当年 6 月底结束。31.6 工程建设和建后管理1.6.1 建设管理一、建设管理机构为保证黑沟村一组集中供水工程顺利实施,在建设前由县水务局工程技术人员和冷碛镇人民政府联合成立工程指挥部,由县水务局和镇主管领导负责,共同组织该工程的实施,使该项目的实施在技术上和协调方面得到保证。其主要职责是:一、编制解决农村饮水用水计划和工程设计,并对设计进行审查、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及工程运行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二、对参加工程建设的单位及项目责任主体或业主进行监督管理。三、县水务局主要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建筑材料的供给和支付技工工资。镇政府主要负责工程用地协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解决征地用地及建设过程中的民事纠纷.为工程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建设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 六制” 管理,推行群众参与式管理模式。保 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受益群众参与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使工程建设好、管好,真正发挥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1.6.2 运营管理4工程建成后,将由泸定县水务局实行行业管理,交黑沟村一组村委会对黑沟村一组供水工程进行管理,村委会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化验,对工程进行管护,能保证工程的长久运行,保证饮水水质的质量。1.7 主要工程量、设计概算和水价本工程经概算总投资 13.36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5.14 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6.61 万元,临时工程 0.2 万元,独立费用 1.42万元。该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 523.6m3、石方开挖 224.4m3、土石方填筑 431.25 m3、砼及钢筋砼 8.29m3、M7.5浆砌块石40.8m2、M10 抹面 41.44m2、模板制作 41.44m2,需水泥 5.84t、钢筋0.121t、炸药 109.96kg、河沙 18.96m3、碎石 6.71m3、块石44.06m3、PE 管安装 4600m。通过测算水价为 2.36 元/ m 3。详见工程特性表冷 碛 镇 黑 沟 村 一 组 供 水 工 程 特 性 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备注一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1 设计年限 a 152 供水规模 m3/d 51.733 年供水量 万 m3/a 1.2594 供水受益行政村数 个 两个村民小组5 供水受益村民人数 人 3746 受益学校 所7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L/人d 1008 最小服务水头 m9 时变化系数 K 时 2.510 日变化系数 K 日 1.55二 主要工程及设备 1 取水工程2 输水工程4 配水工程 50PE管 1150m5 入户工程 2520PE 管 3450m,球 阀 32 只,水龙头、水表各 23 只。三 工程概算1 建筑工程费 万元 5.142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万元3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万元 6.614 临时工程 万元 0.25 独立费用 万元 1.426 基本预备费 万元7 总概算 万元 13.36四 水价分析1 供水成本 元/m 3 2.112 建议水价 元/m 3 2.36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区自然概况冷碛镇黑沟村一组位于泸定县城以南,距县城约 32 公里,属半高山地段,垂直气温差异不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5.6,年降水量 619.9 毫米,无霜期 280 天。该村居住着 23户 115 人。共有耕地面积 180 余亩,该村引用水源来自黑沟冒水洞处浸水,主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油菜、时令蔬菜等经济作物,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等干果类和苹果、梨等水果类。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冷碛镇幅员面积 72.82 平方公里,辖 12 个行政村 25 个村民小组、2 个街道居委会,境内居住有汉、藏、彝、回、蒙古等少数民族。全镇总人口 8524 人,农村总户数 2908 户,农业人口 6191 人,6非农业人口 2333 人。有耕地 7688 亩(其中水田 459 亩,水浇地475 亩,旱地 7229 亩)。2010 年实现社会总产值 2947 万元,农业总产值 134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911.46 元,粮食作物产量1875 吨。黑沟村一组共有 23 户,人口 115 人。黑沟村一组现有耕地面积约 180 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粮食作物为主,辅以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核桃、樱桃、苹果、板栗等经济林木。2.3 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黑沟村一组人饮供水工程修建于 90 年代,管网采用黑胶管或钢管,已严重老化,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户饮用水需要,还 有部分农户接引农灌堰的水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农灌堰内污染严重,牲畜粪便以及树叶、虫子经常落入水中,常常是牲畜、住户共饮一水,这种极不卫生的用水状况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虽然村两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定期检查、安装水表、分片区放水等,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近年来虽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对稳定藏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农村人口饮水工程建设发展很平衡,一是由于地广、人稀,农村居住分散,修建饮水工程量大,投资大,而解决的面和人数甚少。二是泸定县地方财政拮据,修建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少,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匹配。三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材料全部从内地拉运,材料设备运输远,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投资。四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水灾、泥石流、7山体滑坡频繁,饮水工程设施常被冲毁,年年都需要恢复,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利部制定的中国水行动计划,其中第一项就是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量、水质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安全饮水的要求比其他任何需求都更加迫切。饮水安全的最初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决水量不足的问题,发展到现阶段,饮水安全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水质的问题,这种变化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障饮水安全,减少疾病,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水平,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要求。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关系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和两个文明建设,是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生工程” 。2.5 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该供水工程主要解决冷碛镇黑沟村一组不安全饮水人口 115人的安全饮水。设计年限 15 年,设计水平年 2027 年。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主要供水标准计算。3 工程建设条件83.1 区域水资源概况黑沟系潘沟支流,流向由北向南。天然落差280米。沟长约3.8公里,在原铁厂处汇入潘沟。3.2 地质情况项目区地质位置属康滇地轴北缘,南北挤压带东侧,处在攀西地质缝合线古裂谷的中北部,境内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极为发育,区内广泛出露有各地质时代的各类岩层。主要出露地层有侏罗纪、白垩纪和第四系的泥质岩类与砂岩类交替的韵律层沉积岩。项目区内大部分地区多为棕紫色砂质泥岩、石英砂岩、棕紫色厚泥岩、泥质粉砂岩等。项目区属川西地槽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区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峰峦重叠,沟壑纵横交错,地势起伏大,西高东低,新构造运动强烈,形成典型的高中山峡谷地貌。支沟与大渡河呈正交分布,在其交汇处形成洪积扇和洪积锥地貌,地面切割程度大,沟系从形成“V”形谷,谷 缘到谷底的相对高差较大。3.3 建筑材料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砂、石料等天然建筑材料在黑沟村一组就近采购,运距较远;水泥可采用兴隆镇山盛水泥厂或冷碛镇泸定桥水泥厂生产的水泥,钢筋、管材、阀体、配件等可在泸定或成都购买。3.4 对外交通、通讯情况黑沟村一组距泸定县城约 32 公里,有乡村公路到达该区,交9通十分方便,各种建材可直接运到施工工地。项目区内已建成移动基站,通讯方便,均可使用手机联络。3.5 组织机构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泸定县人民政府确定项目业主为泸定县水务局。并成立“泸定县农村安全饮水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 任组长,分管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水务局、发改、卫生局、计委、财政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在县水务局设立“农村人口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抽调精干人员,开展具体工作。各项目实施乡镇也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的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办事机构。在项目区实行乡镇领导分片联系责任区域的办法。县政府与各项目乡镇政府,县水务局与项目乡镇实行双向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保证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任务的完成,明确项目、建设期管理的主要职责,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并为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协调解决征地和社会治安问题。县政府承诺配套相应资金实施该项目。3.6 群众参与情况根据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资金已不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随着近几年中央对农村各项有利政策的实施,当地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增收已成普遍现象,当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大步迈向小康,对物质生活条件进10一步改善的要求,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最大愿望。农民群众饮水安全的迫切要求,项目区群众强烈要求实施该工程,并愿意投工投劳和解决自筹资金,且承诺只要能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也有能力承担水费。4 设计依据和原则4.1 设计依据泸定县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冷碛镇黑沟村一组现在饮水不安全人口 115 人,农户要求急需解决。相关规范、规程: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给排水工程设计手册水工设计手册4.2 设计原则 坚 持 可 持 续 性 发 展 原 则 ,保 证 村 镇 、居 民 安 全 饮 用 水 的 可 持续 。保 证 水 资 源 、工 程 、管 理 的 可 持 续 性 。 以 解 决 生 活 供 水 为 重 点 ,充 分 利 用 已 有 水 利 工 程 ,有 效 降 低工 程 建 设 投 资 和 运 行 费 用 。 通 过 现 场 踏 勘 ,设 计 经 济 合 理 的 供 水 工 程 方 案 ,解 决 黑 沟 村11一 组 的 饮 水 安 全 。 综 合 当 地 自 然 条 件 ,经 济 条 件 的 社 会 发 展 情 况 ,合 理 确 定 用水 标 准 的 供 水 规 模 ,以 解 决 当 前 群 众 饮 水 需 要 为 主 ,同 时 兼 顾 长 远发 展 的 需 要 。5 工程规模5.1 供水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该供水工程主要解决冷碛镇黑沟村一组不安全饮水人口 115人的安全饮水。设计年限考虑 15 年,基准年以 2010 年县统计局年报为准,设计年限 15 年,设计水平年 2027 年。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主要供水标准计算。5.2 需水量预测该工程解决黑沟村一组 115 人安全饮水。供水标准:按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并结合实际,生活用水 100/人.天,根据该村人口自然增长计算,人口率取 9。按 15 年设计。人口预测公式为 :10pkpn)(式中:p规划期末人口数(人);p0现状人口数;k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9计;p1人口机械增长率,不计;n规划年限(年);12经计算黑沟村一组至 2027 年总人口为 132 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采用下式计算:(1)居住区生活用水量(w 1)Q1= pq1/1000式中:Q 1居民生活用水量,m 3/d;p1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 q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 100L/人.天。经计算,黑沟村一组居民生活用水量(Q 1)为 13.2m3/d。(2)饲养牲畜用水量(Q 2)饲养大牲畜主要为耕牛、马、骡、 。用水定额根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饲养牲畜用水量定额取 40L/头只d。该村饲养大牲畜 18 头只。饲养小牲畜主要为猪、羊。用水定额根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饲养畜用水量定额取 20L/头只d。该 村饲养小牲畜 52 头只。经计算,黑沟村一组饲养畜禽水量(Q 2)为 1.76m3/d(3)公共建筑用水量(Q 3)因公共建筑用水较少,不计取此项用水量。(4)消防用水量(Q 4)不单独计取消防用水量。13(5)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计算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 510%计,该项目区用水指标取6。Q5=(Q1+ Q2)6%经计算 Q5=0.9m3/d。根据前述用水量计算,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Qd=Q1+Q2+Q3+Q4+Q5Qd =15.86m3/d。5.3 供水规模的确定为保证远期(2026 年)用水,水源供水规模确定为 15.86m3/d。最高日平均时和最高时用水量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 CP)QCP= Qd/T式中:T 日工作 时间,以 24h 计。经计算,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 CP)为 0.661m3/h。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max)Qmax= KhQCP式中:K h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以 2.3 计。经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max)为 1.52m3/h。取水管网设计总流量(Q C)QC= Qmax经计算,取水管网设计总流量(Q C)为 1.52m3/h。14年平均供水量(Q y)Qy= 365 Qd /Kd式中:K d日变化系数,以 1.5 计。经计算,年平均供水量(Q y)为 0.386 万 m3。黑沟村一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采用国家制定规范的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89)、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100 升。设计年限 15 年,抗旱天数采用 200 天,供水保证率要求达到 99%。 6 水源选择6.1 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泸定县已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经验和目前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分布情况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水源有保证、符合饮用标准的、不易受污染的高山山泉和地下水作为首选水源点,以减少水处理的程序,条件不够的地方选用地表水。所选择的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符合标准的水质才作为供水水源。6.2 水源论证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15冷碛镇政府领导与泸定县水务局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对黑沟冒水洞浸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实地勘察。该处水源一年四季不断,春冬季变化不大,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标准,按照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水源水 质标准划分,水源地表水属于二 级水源标准,即水质经常规净化处理后,其水质即可达到 GB5749-85 规定,可供生活饮用,因此决定选择该处水源作为黑沟村一组的饮水水源。2.水量平衡分析本工程设计最大供水规模为日供水 15.86m3,年需水量为0.386 万 m3,项目区内黑沟冒水洞浸水水源点的供水量,完全能够保证黑沟村一组安全饮水供水供给。3.水源水质分析黑沟冒水洞浸水的水源经泸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源水取样化验分析,该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 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CJ3020)要求。该水源主要有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这些指标按常规水处理,能达到农村实施 准则的农 村生活饮用水要求,可作为该供水工程水源。6.3 水源的确定根据水源方案综合分析及现场踏勘,并经水源水量平衡调节计算,水源供水能力满足供水量要求,决定在黑沟冒水洞浸水处取16水,将水引入进水池,再经输水主管分送至蓄水池,再向各农户供水。7 工程总体布置7.1 总体布置原则冷碛镇黑沟村一组供水工程,水源为黑沟冒水洞浸水,设进水池 1 个,经 700m50mmPE管(1.6Mpa)至蓄水池再供水至各农户。该工程选用 100 级 5020mmPE 管,压力等级均选用1.6Mpa,共需安装各类管材 4600m;其中 50mmPE管1150m、25mmPE管 660m、20mmPE管 2790m。7.2 供水系统方案比较由于黑沟村一组境内有黑沟水流过,但该沟水质含矿物质较高,不能作为饮用水水源,冒水洞处浸水水质无污染可作为饮用水水源,故进行供水系统方案比较选择冒水洞水源作为黑沟村一组饮用水水源。7.3 水源及取水工程黑沟村一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为黑沟冒水洞水源,在水源点处设进水池一口。水源经自流至进水池后再经 50mmPE管 700m 送至蓄水池,再进入供水管道供水至各农户。7.4 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177.4.1 输水线路选择县水务局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镇政府分管领导、村两委人员对黑沟村一组管线走向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选出了最优方案,从进水池经主管送至蓄水池再供水至各农户,此方案可解决黑沟村一组 23 户、115 人饮水安全。7.4.2 管材选择根据工程地形、地貌,确定最优管道走向,结合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质情况,确定采用 100 级 PE 管和镀锌钢管两种管材,由于PE 管和镀锌钢管相比,具有比较经济,安装简单的优点,除冲砂管采用钢管外,输供水管道的管材选用,在 PE 管适用的范围内的优先选用 PE 管。该工程选用安全饮水专用聚氯乙烯 100 级 PE 管50 20mm管,压 力等级均选用 1.6Mpa,共需安装各类管材4600m;其中 50mm管 1150m、25mm管 660m、20mm管2790m。7.5 净配水厂总体设计本工程引用水源水质良好,下雨后的浊度有一定变化,加之细菌种类超标,原水浊度长期低于 1000NTU。瞬间不超过2000NTU,由此采用一般净水工艺进行水质处理,所以只需进行简单的净水设计。1)进水池一口:取水容积 2.25m3,净空尺寸为1.5m1.5m1m,墙 体采用 0.5m 厚 M7.5浆砌块石直立墙,内壁用18M10 砂 浆抹面防渗,池底先用 0.2m 厚浆砌块石铺砌,再浇 0.1m 厚C20砼提浆防渗,池顶盖用 C20钢筋砼预制板封盖。2)蓄水池:新建蓄水池 1 口,容积 10.8m3,净空尺寸为3.0m2.0m1.8m 一口 采用 M7.5浆砌筑 边墙,池底先用 M7.5浆砌块石砌筑 0.3m 后,并 浇筑 0.2m 厚混凝土提浆抹面防渗,水池顶盖采用现浇 C20钢筋混凝土,厚 0.2m。8 工程设计8.1 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8.1.1 工程等级及类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C2522000)规定,该工程供水量小于 200m3/d,工程等 级为 V 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5 级,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分类为 V 型。8.1.2 工程设计标准8.1.2.1 水质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要求,或符合 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CJ3020)的要求。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农村供水规范3.2.1 要求。19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 90%,其他地区不低于 95%。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结论: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时,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8.1.2.2 用水方便程度该工程为集中供水管新建工程,能够供水到每家每户。8.1.2.3 服务水压该工程供水管网经水力计算,供区供水压力均大于 5.3m。8.1.3 工程防洪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以及防洪标准(GB5020 9)的有关 规定,本供水工程为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 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8.1.4 工程抗震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局 1990 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图,本供水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为 8 度,抗震设计为度。8.2 取水构筑物设计水源工程项目是引流至进水池后经主管送入蓄水池,再进入输水管道。在水源点处设进水池一口。取水容积 2.25m3,净空尺寸20为 1.5m1.5m1m,墙体采用 0.5m 厚 M7.5浆砌块石直立墙,内壁用 M10 砂浆 抹面防渗,池底先用 0.2m 厚浆砌块石铺砌,再浇 0.1m厚 C15砼提浆防渗,池顶盖用 C20钢筋砼预制板封盖。盖板为活动式,以便于取水池的检修及清洗。设置放水、冲砂、溢流等设施。详见设计图。8.3 输水管(渠)道设计输水管沿线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岩石比例较低,若选用焊接钢管安装,工程投资偏高,施工难度大,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选用 PE 管安装,可节省工程投资,降低输水成本。故输水管道管材选用 PE 管。管道敷设:管道沟开挖要求大弧度平整,管道线选线尽量平直,管槽开挖断面为梯形,上口宽 0.6m,下口宽 0.4m,槽深 0.5m;管道埋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防止在农民耕种时对管道造成破坏。在铺设管道时,在转折处和管道局部临空段设置砼镇墩、支墩。所以地埋管道埋深不低于 0.5m。管道管径按照经济流速法确定。为了防止管内流速过快,出现水锤事故;又避免管内流速过小,水中杂质在管中沉淀,同时考虑到管网建设与管理的经济性,在确定管径时,经济流速取 1.0m/s。计算公式如下:D=4Q/(v)0.5式中:Q取水管网设计总流量为 m3/h.。D取水管管径 mm。21根据该工程管道走向经计算该工程引水管道采用以下管径50、25、20的 PE 管。8.4 净(制)构筑物8.4.1 混合设计及絮凝剂投加方式工程区效益为 115 人。通过水量平衡计算,水源来水量满足效益区供水要求,但是用水高峰期时段内,水源的来水量不能满足用水的需要,因此必须修建蓄水池预蓄水量调节。8.4.1.1 蓄水池容积确定因各水源水量均满足工程引水要求,蓄水池的有效容积按照日调节计算:V=250(1+0.015)151001.15=16.52( m3)本工程住户较分散,水源来水量满足工程区供水要求,但是用水高峰期时段内,水源的来水量不能满足用水的需要,因此必须修建蓄水池预蓄水量调节。故设 1 个蓄水池,蓄水池容积取 10.8m3。8.4.1.2 蓄水池布置因工程区出露的灰岩强度较好,是良好的天然建筑材料,可开采块石、片石,制作料石和制作碎石、砂。蓄水池修建位置,选择在效益区背后的山上,保证农户的水龙头最大静水压力不超过40m。8.4.1.3 蓄水池位置的选择原则蓄水池基础地质条件好,位于效益区相对中心点;最大供水压22力不超过 40m;砂石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尽可能近。根据工程效益区地形,村民居住现状等条件综合考虑,拟新建蓄水池 1 个,蓄水池容积 10.8m3,满足设计要求。8.4.1.4 蓄水池结构设计蓄水池设计为矩形,顶部设 0.2m 的安全超高,底部设 0.1 死水位,采用计算成果设计。详见蓄水池设计图。蓄水池为矩形。墙体为梯形,结构尺寸按稳定要求计算确定,采用 M7.5浆砌筑边墙 ,池底先用 M7.5浆 砌块石砌筑 0.3m 后,并浇筑 0.2m 厚钢筋混凝土提浆抹面防渗,水池顶盖采用现浇从 C20钢筋混凝土,厚 0.1m。蓄水池配有进水、溢流、放水、冲砂及闸阀等设施。 (详见蓄水池设计图)。8.4.2 反应池设计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引用的水源不需要进行药物处理,所以没有设计反应池。8.4.3 沉淀池设计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引用的水源较清洁,不需要进行沉淀处理,所以没有设计沉淀池。8.4.4 过滤池设计本工程供水以水位差自流供水。制水工艺流程为简易自流式(沉淀池),本县所建的工程普遍采用上述方式供水。供水工程的水处理措施为在取水口下设置过滤网和过滤池。8.4.5 消毒设计及投加方式23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引用的水源较清洁,不需要进行抽水、加压、药物、沉淀处理,所以不需要进行消毒设计设计。8.5 调节构筑物设计本工程无调节构筑物。8.6 配水工程及入户工程设计配水管网布置成树枝状,供水管总长 4600m。1、管网水力计算输配水管道采用下列公式进行水力计算:h=h1+h2h1=iLPE 管单 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式i=0.00095Q1.774/d4.774钢管单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式i=0.000912V2(1+0.867/s)0.3/d1.3 (当 v1.2m/s 时)i=0.00107 V2/ d1.3 (当 v1.2m/s时)式中:h总水头损失 m;h1沿程水头损失 m;h2局部水头损失 m;局部水头损失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m ;L计算管段的 长 度 m;i单位管长的损失 m/m;Q管段流量 m3/s;24d管道内径 m;V管内流速 m/s; 配水管网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时变化系数采用 2.0,支管流量计算以支管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定额确定。因此,主管均选用 PE 管,设计工作压力 1.6Mpa,主管管径采用 63 mm的 PE 管道,可满足其水量、水压要求。本工程管网主管 50mmPE管 1150 米,分支管 25mmPE管600 米、20mmPE 管 2790 米。8.7 加压泵及机电设备设计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蓄水池与农户的高差较大,能够满足供水的需要,不需要进行抽水、加压,所以不需要进行加压泵及机电设备设计。8.8 水厂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本工程供水规模较小,供水设施简单,所以不需要进行水厂及附属构筑物设计。8.9 建筑设计1、设计等级:消防、建筑物设计等级二级;2、建筑布局及设计原则:建(构)筑物的设计以满足生产工艺及相关专业的要求为原则,外观美观大方,线条简洁明快。3、建筑尺寸:建筑物的几何尺寸,在满足工艺,电气设备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采用扩大模数。258.10 结构设计1、地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采用。2、基础:取水头部、进水池基础;蓄水池根据工艺要求按筏板基础考虑。3、结构形式: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墙采用 M7.5浆砌块石,内衬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M 10 砂浆抹面防渗处理。4、结构设计标准截面设计除承载力外,并按裂缝开展宽度进行预算,对小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按裂度验算。5、抗震设防裂度:构筑物抗震烈度 8 度设防。8.11 供配电设计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蓄水池与农户的高差较大,能够满足供水的需要,不需要进行抽水、加压、厂房和附属建筑物的建设,没有供电的需要,工程建设所需的用电,可以架设临时的线路解决,所以不需要进行加压泵及机电设备设计。8.12 自动控制、仪表及通讯设计本工程由于设计工艺流程简单、无用电的需求,所以不需要进行自动控制、仪表及通讯设计。8.13 水质检验仪器及设备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引用的浸水水源较清洁,按照农村安全饮水的规范要求,只需要配备常规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即可,如要进行大的项目检查可请甘孜州或泸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269 概算投资与水价分析9.1 工程投资概算9.1.1 编制依据根据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要求,在本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中工程概算编制采用四川省水利厅川水发200720 号颁发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要求执行,以 2011 年 4 季度价格水平年进行编制。为此,本次预算编制的依据为:1)、2007 年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2007 年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3)、2002 年水利部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4)、2002 年水利部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5)、安装工程参照四川省市政 2004 安装工程预算定额。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则;设计文件和图纸。9.1.2、人工预算单价本工程人工预算单价按照 2007 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引(排)水工程人工单价计算。本工程属七类工资区,经计算其人工工时预算单价为工长 7.14 元/工时,高级工 6.73 元/工时,中级工 5.92 元/工时,初 级工 3.64 元/ 工时 。279.1.3 费率标准取费标准表9.1.4、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进入建筑工程单价中的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根据 2011 年 4 季度价格水平进行预算投资。9.1.5、电、水单价施工用电按 0.86 元/kw.h,施工用水 1.00 元/m 3,风 0.21 元/m3。9.1.6、其他费用1、工程勘测设计费按200210 号文执行,按建安工作量的 2.66%计算计列。2、其他费用(1)工程质量检测费按建安工作量的 0.08%计列;(2)工程安全监督费按建安工作量的 0.08%计列;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基础土石方工程砌石工程 砼工程 模板工程其他 工程一直接工程费 (一)+(二)+(三)(一) 直接费 定额(二) 其它直接费 直接费 2.5 2.5 2.5 2.5 2.5(三) 现场经费 直接费 4 2 3 3 3二 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