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_第1页
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_第2页
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_第3页
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_第4页
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文 献 综 述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 邵林敏 指导教师 彭武珍分 院 信息分院 专业名称 统计学班 级 10 统计 2 班 学 号 10204302312013 年 12 月 10 日1 引 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差别现象日益突出,呈现出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果。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 “三农”问题突出。因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而实现这些目标,以何种方式实施都缺少不了金融的支持。这就需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支农的力度以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因此研究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有必要。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通过运用各种实证方法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将借鉴国内、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深入国内文献,具体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概括。2 国内外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农业融资政策对农村发展有着正向的影响。Edinburgh(2010)通过研究发现尼日利亚政府虽然在农业政策上做出努力,但是却无法将资金按照计划的预算进行分配,导致农村发展的目标一直无法实现。其认为应建立适当的政府农业融资政策,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简化信贷操作流程以增强农村资金的支持。在资金的支持下,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率,增加农业产量的竞争力。Saifullahi Sani Ibrahim (2013)认为强劲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没有金融深化的,尤其是在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居住的农村社区。由于没有人运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过该方面,所以他运用1980-2011年尼日利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动态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协整检验揭示了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并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得出结论,提高农村生产力的信贷可以减免弱势创业者的负担,并且降低农村生产信贷的障碍可以使其对经济增长做出最大的贡献。2.2国内文献国内学者在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由于研究的具体方面不同,结论得出也不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第一,从农村金融体制方面来看,金融体制的缺陷会导致农村经济的落后。因此,改革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于仰南,孙艳春(2012)认为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经历过数次变革,目前已基本形成各金融组织相结合的金融体系,有效的推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三农”领域的资金缺口巨大,农村正规金融正在远离实体经济。这就需要,深化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修正农村金融发展方向。林卓(2012)认为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经济学原理,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来分析农村金融制度的有效性,揭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存在缺陷,金融供需失衡,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因此需要改革创新并提出了改革的政策建议,以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淑凤(2010)论述了造成农村合作社资金短缺的原因在于现行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不力,民间融资困难等方面,并提出要完善金融信贷扶持的农村金融机制,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的建议。第二,从农村信贷投入和资金到位角度来看,金融支农的效率不够、资金的缺位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 1979 年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始终不能内生吸引信贷资金,而通过杨栋(2007)通过建立农业信贷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方程误差修正模型,测算了信贷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长期信贷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由此,国家应促进信贷支农,内生吸引资金,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与银行业的良性互动。同时,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服务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水平。裴辉儒(2010)利用描述性统计和 Panel Data 模型分析了 31 个省份 1978-2007 年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经济服务较差,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不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从制度引导和市场调节上切实改善这一局面。县域经济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所以马驰(2008)试图通过浙江省农业信贷和农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做出相关性分析。采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取用双对数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发现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浙江农业信贷绩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政府应加强信贷支农力度、加强农业贷款的贷后监督管理以及引导民间金融以提高绩效。张月飞(2011) ,运用 DEA 模型,利用 2005-2009 年的数据对浙江县域支农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各样本的金融支农绩效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金融机构总体还没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第三,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正向性,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角度,论证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内在关系。马晨(2011)运用 19982009 年的荆州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荆州农村金融支农程度的高低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没有任何的积极影响,但是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起到了“供给主导”的作用。说明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直接支持力度较弱。徐冯璐(2013)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浙江省 1980-2010 年的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对农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效率和结构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但长期来看,金融支农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需优化农业贷款结构与农村生产结构相适应,激发消费潜力。同时,国晓丽(2011)研究了我国金融支农水平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基本模型,运用 1980-2009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双向格兰杰原因。并且金融支农水平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因此需要强化我国的金融支农水平,提高总体的金融支农规模,并且要优化金融支农结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实力。陆旭辉(2011)深入研究了我国金融支农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选取了 1980-2009 年的时间序列,建立了 VAR 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误差修正。研究发现金融支农规模和效率因子与农村经济增长因子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金融支农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馈机制。说明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对农业经济的服务能力较差,需要从制度引导和市场调节上切实改善这一局面。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为依据构建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并与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相结合进行关联分析。应枢廷(2011)发现这两类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高于金融发展结构。进一步表明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推进作用就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优化,建立适合的农村金融体系。3 总结梳理以往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发现金融发展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需要更加细化的研究,从金融视角出发,研究金融支农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合作性、商业性、政策性等金融市场主体在资金融通和调配中的作用。只有我们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1 Saifullahi Sani Ibrahim. Does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Spur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Nigeria. Katsina State, Managements & Social Sciences Federal University Dutsin-ma2Malik Zia ud Din. Microfinance Services for rural agriculture in Pakistan and BangladeshD. Swedish,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1:1-573于仰南,孙艳春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3(5):48-514林卓.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有效性研究基于供给与需求视角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1-605范淑凤.农村金融如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扶持J.中国林业经济,2010, (3):38-406杨栋,郭玉清.中国农业贷款效率基于双方程误差修正模型J.金融研究,2007, (9):151-1597裴辉儒.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基于 1978-2007 年31 个省份的 Panel Data 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2):31-408马驰,张忠明.浙江农业信贷与农业总产值的相关性分析J.调查与思考,2008:118-1209张月飞,张伦.县域金融支农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部分县域2005-2009 年数据J.货币银行,2011:53-5610徐冯璐.农村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1980-2010 年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4(3):21-2811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