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培育大产业硕果累累_第1页
淮安培育大产业硕果累累_第2页
淮安培育大产业硕果累累_第3页
淮安培育大产业硕果累累_第4页
淮安培育大产业硕果累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产业腾飞 台资高地崛起 淮安培育大产业硕果累累 特钢产业:打造全国特钢产品生产基地2007 年,淮安特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224亿元,利税 18.9亿元,利润 10.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 20.7%、16.5%、21%,全市已形成 300万吨钢、180 万吨铁、300 万吨材、150 万吨钢管的生产能力。淮安特钢产业经过 30多年的发展,凭借良好的产业规模、装备水平、工艺技术、管理水平,成为淮安三大千亿元产业之一。淮钢大桥西侧,以淮钢为核心的特钢物流园正在紧张建设中,一大片蓝白相间的标准厂房在初秋阳光的映照下异常醒目。厂区没有想象那般充斥着污浊的空气、机器的轰鸣。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向人们展示着无处不在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淮安特钢产业的龙头老大,江苏淮钢特钢有限公司 2007年成为淮安首家销售超百亿元的企业,工业税收撑起了淮安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十五”以来,我市特钢产业的发展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先进设备,加大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力度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淮钢首创的电炉铁水热装工艺与低纯度氧、二次燃烧技术在电炉上的应用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的两项专题;淮钢拥有从意大利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70吨超高功率电炉精炼炉连铸热送/热装连轧“四位一体”的短流程生产线、可生产直径 380500毫米的世界最大圆坯生产线及与之配套的直径90250毫米特钢大棒材生产线,其高炉100 吨转炉钢包精炼连铸连轧长流程生产线具备国内先进水平。淮钢作为江苏省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突出发展的四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意大利达涅利公司世界优秀示范工厂,在与沙钢重组后,企业规模和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大推动了全市特钢产业的发展。已是淮安特钢产业龙头的淮钢特钢公司, 2007 年全年产钢 202.84万吨,同比增长 25.75%,产钢材 185.44万吨,同比增长 13.53%,产铁 187.61万吨,同比增长 58.05%,实现销售收入 102.51亿元,同比增长 20.29%,实现利税 11.37亿元,同比增长 87.98%,其中利润 7.07亿元,从而成为淮安首个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跻身全国特钢行业前三强。淮安市振达钢管有限公司 2007年生产钢管 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20亿元,实现利税 1.5亿元,率先成为县区年产值超过 20亿元的企业。江苏凡力钢管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9亿元。“最终成为全国重要的特钢产品生产基地”是淮安特钢产业发展的主打方向。围绕这一发展方向,淮安将以建设特钢产业物流园区,培育特钢生产重点企业并按规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支撑体系,最终实现“到 2010年,形成年产 300万吨特钢、300 万吨钢管、10 万吨金属制品的规模,销售收入达到 550亿元,至 2015年实现销售超 1000亿元的特钢产业目标”。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作为世界 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商的富士康科技集团 2006年进入淮安经济开发区投产运转后,淮安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到 2007年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61亿元。富士康的成功引进,也使集聚效应得以显现达方电子、苏杭科技、振维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户淮安。如今,富士康科技城一期已建成,随着二期、三期等项目的实施,富士康集团在淮安总投资将达 22亿美元,主要研发、生产、加工用于计算机及计算机周边设备、服务器、网络通讯设备、音像设备以及汽车电气系统的电子接插件、线缆组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仪表元器件、高密度电路板、精密模具等。目前富士康集团已注册富誉、宏恒胜、富准、富盟和富星电子科技等五家公司。受富士康集团影响来淮安落户的达方电子,是由台湾明基集团投资组建的,一期总投资一亿美元,主要生产片式变压器、电脑键盘元件、印刷线路板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30亿元。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富士康、达方电子、苏杭科技等重点 IT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富士康、达方电子作为世界著名企业,其电子元器件及整机产品享誉全球。淮安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独特的产业转移等优势,2007 年 9月被认定为苏北惟一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淮安市留学生创业园,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今年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苏北惟一的“国字号”淮安出口加工区,填补了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配套空白,苏北惟一的淮安市高教园区,也成为淮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化基地。今后,淮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以富士康和明基电脑的产业链和产品为主,扩大企业的带动效应,集聚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延长产业链条。同时,通过打造富士康科技产业园、培育更多的重点企业、按规划实施 17项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等,实现“到 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 560亿元,建成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盐化工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势形成多重产业格局岩盐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之一,主要产于淮安盐盆和洪泽盐盆,范围涉及清浦、淮阴、楚州和洪泽四县区,已探明岩盐资源储量 1300亿吨;芒硝也是我市重要矿产之一,已探明资源储量 35亿吨。丰富的岩盐资源为我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依托丰富的岩盐资源,我市盐化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由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农用化工、日用化工、橡胶制品等门类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的化学工业体系,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十五”以来,我市盐化工企业立足自身发展条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先进设备,使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中化集团、华尔润集团、华南玻璃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来淮并购、重组或新建企业,促进了我市盐化工产业的发展壮大。其中,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省级技术中心,成立了盐化工工程研究中心,安邦电化冷冻法盐硝分离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DCS 集散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化工生产装置的自动控制水平;华尔润联碱装置为全国单套最大的装置。2007 年,淮安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有 129户,实现销售收入 194亿元、利税 21亿元。其中,盐化工生产企业 16户,实现销售 49亿元、利税 9.1亿元,分别占 129户化工企业总量的 25.2%、43.5%,在行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全市已形成 180万吨原油加工、15 万吨烧碱、35 万吨纯碱、1000 万套轮胎、270万吨元明粉、300 万吨精制盐、26 万吨硝酸的生产能力。2007 年,清江石化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 4.3亿元,成为行业内惟一销售超 40亿元的企业;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38.6亿元、利税 1.8亿元,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14.03亿元、利税 7159万元,洪泽化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14.2亿元、利税 4.44亿元,成为销售超 10亿元的企业。2007 年,华南玻璃 200万吨纯碱项目落户淮安,这必将为我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今后,我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将以氯碱和纯碱为基础,氯碱深加工与真空制盐、制硝并存,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有序发展橡胶制品和日用化工,以提升淮安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最终实现到“十二五”末,化工产业销售超千亿元的目标。围绕这一方向,我市将把淮安工业园盐化工新区作为实现化工产业销售超千亿元的重要载体,争取 2009年建成投运;到 2010年,争取形成年销售收入超 10亿元企业 12户,其中超 50亿的企业三户,到 2015年,力争形成销售超 10亿元企业 19户,其中超百亿企业六户(清江石化、安邦电化、华尔润、洪泽银珠、井神盐业和华南玻璃),到 2015年,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 1000亿元;“十一五”的后三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7项,“十二五”期间,初步规划实施的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17项的重大项目推进建设上。最终实现到 2010年,销售收入达 500亿元,到 2015年,销售收入达 1000亿元,形成以 600万吨盐(含液体盐)、300 万吨原油加工为基础,120 万吨氯碱、300 万吨纯碱、400 万吨元明粉为标志,以氯碱深加工为发展方向,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重要支撑的上下游一体化、多种系列并重的产业格局。打造苏北台资高地随着 2006年底富士康科技集团的落户,淮安掀起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新批台商投资企业 215家,投资总额 15.5亿美元,实际到账台资 2.7亿美元。淮安正在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又一高地和台资企业密集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我市瞄准这一目标,打造台商、台资集聚高地。像富士康这样的世界 500强企业选择落户淮安,可以说明淮安的投资环境是非常有优势的,所以对于淮安未来的投资前景,众多台商是很看好的。从目前来看,淮安在很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首先,与苏南相比,淮安在劳动力、土地、水电成本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还具备发达的交通网络。其次,与同样拥有第一类优势的地区相比,淮安与苏南同处于一个行政区,亲商、安商的服务理念深入各级政府,具备非常好的软环境优势,而与苏南地区的“挂钩共建”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和谐江苏”、“均衡江苏”等发展理念,也为淮安承接更多投资转移提供了制度优势。淮安出口加工区成为我市吸引台商投资的“金字招牌”和有效载体。富士康、达方电子等 IT行业龙头企业的落户,也是淮安承接更多 IT产业配套企业的优势,有利于淮安实施打造 IT产业高地的战略构想。富士康、明基达方、大同、华南玻璃集团、宏盛皮具等台资企业在淮投资都获得很好的发展空间。台商到淮安投资兴业,在取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促进了淮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招引台资作为突破口,一以贯之地开展对台招商。从 2005年起,开展针对珠三角台资密集区的驻点招商活动,由市外经贸局牵头全市九个县区,先后组织 200余名精兵强将进驻东莞,实施长期集中驻点招商。通过持续三年九轮的招商竞赛活动,累计签约项目 231个,总投资 65.7亿美元,协议外资 21.6亿美元。我市还与深圳、东莞等地的四家台商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邀请 100多名台商来淮参观考察。每年组织参加厦门投资洽谈会,多方面接触台商,洽谈合作项目,并在厦门、泉州、深圳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举办苏北台资论坛,扩大宣传,开展对台招商。2006 年至 2007年,我市举办两届台商企业苏北经济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台湾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宣传我市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淮安在台商中的知名度,增强我市对台商的吸引力,对扩大利用台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年省政府组织的“苏台经贸洽谈会”将由淮安承办。我市将以本届活动为契机,动员全市力量开展对台大招商活动,一方面吸引更多苏南台资企业落户淮安,另一方面,要把活动的影响扩大到台湾岛内,利用台湾加快对大陆开放的有利时机,在台湾形成“淮安热”。让更多台商知道淮安、了解淮安,来淮安考察投资。我市每年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活动,广泛邀请台商来我市参观考察,以美食为媒,开展对台招商活动。继续高质量地办好台商企业苏北经济发展论坛。以论坛为载体,集思广益,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我市利用台资工作的宝贵意见。我市做好现有台资企业的服务工作,成立淮安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在政府和台资企业之间架起沟通服务的桥梁。每逢节日,市外经贸局组织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主动沟通,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