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doc_第1页
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doc_第2页
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doc_第3页
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doc_第4页
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根据中共 xxxx 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5年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庚即进行自查,现将扶贫攻坚农民增收情况汇报如下。一、扶贫开发攻坚农民增收工作情况2015 年 110 月,我县实施 xxxx 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1 个,整村推进项目 1 个,产业扶贫项目 1 个,贫困村建设项目 1 个。项目总投资 4203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达到2498 万元,县级配套 21 万元,整合各类资金 616 万元,农户自筹资金 1068 万元。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 3363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达到 2000 万元。通过以上项目实施,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通过产业扶持直接增加了贫困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农村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在 1600 元左右,减少贫困人口 5992 人。(一)xxxx 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2014 年 xxxx 扶贫攻坚项目计划总投资 1800 万元 ,其中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800 万元。规划项目为新建农房 21 户,改建农房 11 户,硬化村组道 30.51 公里,新建泥碎石路14.11 公里,联户路建设 2.74 公里,集中供水 3 处,解决安全饮水 630 人,沟渠修建 2.4 公里,公益性渡口 2 处,茶叶种植 994.7 亩,乌骨鸡养殖 25383 只,仔猪养殖 675 头。截至目前,完成投资 1546.0825 万元 ,占目标任务的 85.89%。新建农房 21 户,改建农房 11 户,联户路建设 2.74 公里,集中供水 3 处,沟渠修建 2.4 公里,公益性渡口 2 处 ,解决安全饮水 30 人,茶叶 994.7 亩,仔猪 675 头,乌骨鸡养殖25383 只,硬化路建设部分正建,其余正在准备建设。 项目建成后,人均年增加纯收入 1193 元。(二)整村推进项目整村推进项目计划总投资 850 万元,其中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350 万元。规划项目硬化村组路 8.94 公里,新建村组泥碎石路 9.5 公里,解决安全饮水 150 人,新建农房 21户,改建农房 10 户,种植茶叶 500 亩,中秋酥脆枣 60 亩,魔芋 74 亩,胭脂脆桃 135 亩,种植珍稀苗木(槐树、台湾甜象草、大果红花油茶)125 亩,养殖山羊 200 只,种羊100 只。截至目前,完成投资 792 万元,占目标任务的93.17%。硬 化村组路 10.24 公里 ,新建村组泥碎石路 1 公里,已解决安全饮水 150 人,人饮工程管道安装 1 万米,新建农房 32 户 ,改建农房 11 户,中秋酥脆枣 60 亩,魔芋 74 亩,种植胭脂脆桃 333 亩, 养殖山羊 379 只 ,茶叶 500 亩。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 1657 元。(三 )产业扶贫项目项目总投资 545.505 万元 ,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300万元。规划为新建茶园 2654 亩,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耕作道 16.7752 公里,灌溉渠 2692.4 米,蓄水池 95 口共 950立方米 。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 380 万元,占总投资的70%。目前,新建优质茶叶基地 2154 亩,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耕作道 12 公里,灌溉渠 2000 米,蓄水池 95 口共750 立方米。项目投产后,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 ,年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 1381 元。(四)贫困村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979.977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698.12 万元。规划为硬化通组道 10.8 公里 ,新建通组泥碎石路 17 公里,生产道 2.4 公里 ,联户路 3 公里,新建农房 52户,改建农房 96 户,种植茶叶 608.5 亩。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 58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9%。目前,硬化通组道 4.8公里,新建通组泥碎石路 7 公里,生产道 2.4 公里,联户路3 公里,新建农房 50 户,改建农房 86 户,种植茶叶 608.5亩。项目投产后,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年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 2281 元。二、存在问题虽然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面临的主要因素是:一是发展基础条件严重不足。贫困地区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差,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水利设施、基本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保障能力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跟不上现代发展需要。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 ,在家的 80 后新生代基本不会务农。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妇女,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缺乏技术,只能依靠传统技术发展传统产业,大多数家庭处于简单再生产维持。三是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多方掣肘。除基础设施制约外 ,边远贫困地区信息闭塞 ,农业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农民自我判断,“跟风”现象严重,传统农业十分普遍,现代农业较少,且发展示范引导不足。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农产品价格的定价权不在农产品价值本身,而在中间商或经销商。目前,虽然城市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农民得利甚微。四是自然灾害等因素已成为返贫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因病 、子女读书是目前单个农村家庭返贫的普遍原因。三、下步打算及保障措施(一)做好做实扶贫项目规划。严格按照“责任、权利、资金、任务”四到县要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做好扶贫项目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落地性和针对性 。抽调专门力量组成规划编制组,进村入户,帮助村级组织找准自身比较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一个符合村情特点、体现村民意愿、能实在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发展规划,生成一个项目清单。(二)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整合。以扶贫项目为抓手 ,充分整合县级涉农项目和资金,形成资金和项目聚集“洼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放大效应。重点将项目和资金投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房建设、路 、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面 ,改善村容村貌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提供产业支撑。(三 )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度。按照中央、省市安排,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重新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实施差异化扶贫,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真扶贫,扶真贫,并实行动态管理,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资金的使用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四)健全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一是落实扶贫资金监管责任。县委、县政府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纳入乡镇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绩效考核管理重要内容,成立由县监察局牵头,县纠风办、县扶贫移民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发改经信局、县残联等单位参与的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联席会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实行每季度召开例会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专题研究,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二是创新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建立与“四到县”制度相适应的监管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责任,制定xxxx 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细化项目申报立项、县级审批、上报备案、项目实施、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后续管护、监测评价等细则并抓好落实。(五)开展帮扶,增强帮扶实效。把省市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定点扶贫、对口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