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民政局 2016 年社会救助执行情况汇报县民政局 2016 年社会救助执行情况汇报加 强社会救助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出发点,社会救助担负着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发展任务。为此我县坚持将社会救助纳 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社会救助资金 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实现了与卫生计生、教育、规建住保、人力资源等部门救助信息互通,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开展社会救助。一、2015 年社会救助执行情况(一)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2015 年 7 月 1 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为 400 元/月/ 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为 220 元/月 /人,全县城市居民 低保对象 累计月人均补助从 195 元提高到 230 元;农村居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从 90 元提高到 110 元。2015 年全县农村低保累计保障 46249 人次,发放 资金 420 万元,城市低保累计保障13830 人次,发放资金 278 万元,累计保障人数包括了2015 年 7 月 1 日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前低保保障人数。(二)特 困人员供养救助。2015 年将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 550 元/人/月,全县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 105 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 234 人 ,供养标 准 280 元/人/月。全县五保老人、城镇三无人员、孤儿由民政医疗救助金解决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医保 ,医疗费用全部由民政医疗救助给予解决。(三 )受灾人员救助。采取主动发现与个人申请原则,将因灾、因病、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困难群众纳入临时救助范围。2015 年全县临时救助 3570 人次,救助 300 万元,其中:温暧过冬临时救助 1999 户 3466 人次 ,救助资金 270万元。(四) 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落实农村低保对象“一占式”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及时到位,同时做好其他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全县城乡医疗救助 12054 人次,救 助 525 万元,其中:累计住院救助 3639 人次,救助资金 436 万元。2015 年全县资助参合人员 8389 人,资助救助资金 84 万元。2015 年 12 月将 城市低保 184 户 192 人全部纳入城镇医疗参居资助范围,资助资金 84480 元。(五) 慈善爱心社会组织救助。2015 年争取社会组织参与慈善救助行动,六个社会组织慈善救助爱心行动 ,筹集社会救助资金 43.8 万元,资助困难群众 184 人, 其中:受心宝马基金资助困难学生 5 人,金额 2.5 万元;天行健帮困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 9 人,金额 3.3 万元;福彩助学行动 20 人,资助金额 8 万元;前海 人寿助学行动资助困难学生 5 人,金额 2.5 万元;“万向心浙江情 ”慈善援助因难群人众 115 人,金额 23 万元;“四川慈善情暧万家”行动救助困难群众 30 人,金额 4.5 万元。(六)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县民政救助站全年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331 人,救助资金 30 万元。同时指导乡镇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下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 60 万元,专项用于基层乡镇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七)殡葬改革救助。2015 年全年申请殡葬救助 10人,救助资金 13500 元,其中:生态葬救助 2 人,救助资金 6100 元。(八)优抚对象救助:为 1025 名城乡优抚对象资助参合参保,资助金额 10.73 万元,全年优抚对象医疗救助173 人,救助金额 21.54 万元 ,对 25 名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困难进行救助,救助资金 2.8 万元。二、主要做法(一 )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制 定出台了xx 县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 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组织救助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实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 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县民政局综合协调县卫生计生局、县教育局、县规建住保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司法局、县扶贫移民局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建 立完善最低生活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 、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等“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落实联络人员和协商制定救 助申请、受理、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及时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沟通交流工作情况, 分析“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及改进措施,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平台。在各乡镇 、社区 的便民服务大厅 ,设立统一、规范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和社会救助项目、申请、办理程序公示栏。专人负责受理和转办社会救助申请事项 ,并开展政策咨询、引 导办理,确保社会救助对象求助有门、及时受助。制订服务标准,统一窗口标识,规范窗口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做到窗口标识明显,救助政策上墙、工作职责上 墙、监督投诉电话上墙。积极拓展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功能 ,各乡镇、社区社会救助窗口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 、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 助外,还要协助受理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等工作 。对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主管部门的,积极帮助办理或者转介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 理。三是统一救助程序、加强沟通协同,采取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救助与申请救助相结合,实行一表登记申请救助,服务窗口具体转办落实,跟踪检查督 办等措施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二 )落实“8+1” 救助政策,做好民生社会救助帮扶五项具体工作1、 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一是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实施惠民工程,落实“走基层、化矛盾、办实事”,实施惠民 工程,推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规范实施、推动基层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促进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的目标,彻底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 的“人情保 ”、“错保”、“关系保 ”、“特殊保”“政策保 ”等问题,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还原了低保政策本来面貌,基层干部群众对 低保政策救助程序有了清晰认识。经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后,到 2015 年 12月全县农村低保 357 户 416 人,城市低保 184 户 192 人。二 是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15 年 7 月 1 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从 330 元/月/ 人调整为 400 元/ 月/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从 165 元/月/ 人调整为 220 元/ 月/人,全县城市居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差从 195 元提高到 230元;农村居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差从 90 元提高到 110 元。三是建立常态的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制度 。坚持核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变,申请评议审核公示程序不减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与排查筛选相结合确 定拟享受城乡低保对象,分类处理与集中办理相结合的方式,将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及时将生活困难成年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中因重 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群众、家庭因突发性事故造成家庭生活因难的 、已纳入精准扶贫困难对象,按城乡低保程序进行申请审批享受低保,2015 年底经个人申请、 评议、公示新增低保 233 户251 人。2、 及时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是落实农村低保对象“一占式”救助 ,确保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及时到位。全额救助精神类病人的全部医疗费,同时做好其他困难群众 医疗救助。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及残疾人参合,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医报销的困难,2016 年城市低保全部纳入了参居医疗资助范围。三是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全年 度最高医疗救助标准达到 8000 元/人,全县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比例达69%。3、 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采取主动发现与个人申请原则,将因灾、因病、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困难群众纳入临时救助范围,临时救助按照 1000 元、2000 元、3000 元三个等级进行救助,经申请、评议、核实分类进行救助,确保临时救助面广、及时 、主动、适当。做好 2015-2016 年春荒冬令救济,筹集 资金 270 万元,下拔春荒冬令救济 270 万元和物资(棉被 1500 床、电热毯 400 床,棉衣200 件 ),对全县 1999 户 3466 人次困难群众提供过冬救 助帮助。4、 实施困难残疾人多项救助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全县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符合低保条件困难群众 360 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15 年全县建立了一、二 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300 人 170 万元,其中一级残补贴 80 元/月/人,二级残补贴 50 元/月/人,形成一、二 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量服帮困四个方面互补救助制度。5、 完善养老救助帮扶体系建设。一是 2015 年完成3 个农村敬老院 1 个社会福利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提升了全县养老服务水平,启动了民营养老院建设,完成 100张床位任务。二是依托村委会建设完成了 8 个农村幸福院建设,补助资金 24 万元。三是为 3389 名 80 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农村实行村老协会 负责提供必要服务,城市规划区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组织实施。四是完成了 1 个农村 2 个城市日间照料建设,补助资金 21 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功能,提 升服务水平,为留守老人、儿童、残疾提供更好服务。五是提高集中供养五保标准,2015 年将供养标准由原来 400 元/人/ 月,提高到 550 元/ 人/月。六 是落实高龄津贴制度,2015 年全县纳入高龄补贴3507 人,累计发放高龄补贴 222 万元。形成了政府集中供养、个人分散养老、民营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 务、日间照料服务五位一体养老体系。(三)精准帮扶精准救助困难群众,推动生活困难群众灾后重建和精准扶贫双攻坚1、 抓好“4.20”灾后重建中农房重建困难户重建帮扶。帮扶 750 户因难群众农户重建按期完成了灾后农房重建,红会为 750 户困难群众提供 2 万元/户重建帮 护资金 ,资助资金 1500 万元;完成 48 户特困群众农房重建,除享受重建补助资金,政府全额资助代建 ,全县资助特困户建房资金 203 万元,并筹集资金 30 万元购置生活所需家具用品。同时动员基层干部为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差 48 户重建户投工投劳帮助建房。2、落实扶贫攻坚政府兜底政策。将符合城乡低保、五保、城市三无、孤儿、重度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政府兜底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据统计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全县已纳入扶贫攻坚兜底户 398 户605 人,落实医疗救助扶贫 372 户 391 人。三、存在主要问题虽 然我县在社会救助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救助水平、救助方式、救助标准离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困难群众经济收入核定难度较大,农村低保 还未实现分类补差,目前农村低保补差标准还是统一的 110元/人/月;二是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规定不 适应当前困难群众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救助标准,救助 方式,救助程序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低保保障线与扶贫线有差距,呈现“二元化”状态,虽然 2015 年 7 月 1 日全市调整了低保保障线,由原来 1980 元/ 年调整为 2640 元/ 年,但离扶贫线 2800 元/年还差 160 元/ 年 ,客观上造成了个别精准扶贫户无法纳入政府兜底范围。四是大病医疗救助还未有实质性进 展, 2012 年我县就已经纳入全省 31 个县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县,同时出台了xx 县重特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 23 种重特大病纳入了重特大医疗救助范 围,救助标准从 1 万元到 10 万元不等,但由于医疗救助资金不足 ,相关救助政策不明确,重特大医疗救助开展缓慢 ,目前救助还是主要参照一般医疗救助标准最高 8000 元封底救助。还有部份困难群众要求就医前进行医疗救助,但是受现有救助政策和救助资金管理规定限制,开展就医前医疗救助无政策依据,存在救助难的 问题。五是困难群众对殡葬改革救助意识不强,虽然县上出台了殡葬改革救助文件,民政部门和各乡镇大力进行宣传,但是到乡镇和民政部门申请殡葬改革救助还很 少,困难群众传统土葬理念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一) 建立困难群众经济状况核查与评估鉴定中心,实现困难群众信息救助互通。2016 年民政部门将进一步与县卫生计生局、县教育局、县规建住保局、县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局、县公安局、县扶贫移民局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协同救助。建立完善最低生活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 救助等“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互联互通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市上信息互通平台,设立困难群众经济状况核查鉴定中心,统一对困难群众经济收入进行核查评估认 定,实行困难群众台帐化管理,数据化比对,规范化审批入库,标准化救助帮护,确保困难群众信息共享。(二) 将救助服务项功能向基层社区、村延伸,确保困难群众救助及时到位。实行就近申请和救助全覆盖原则,为方便群众申请救助,保证救助及时到位,在 7 个社区和有 条件的村便民服务站设立社会救助申请窗口,统一印制救助申请单,方便困难群众就近申请救助。探索无户籍或非本县户籍救助管理办法,采取特殊情况事前救助与事后补充完善手续多种形式救助手段 ,确保社会救助及时有效和全覆盖。加强与社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合作,建立城市低保“一占式”医疗救助平台,开通县内医院 、卫生院“一占式”救助服务平台。(三) 提高最低生活救助保障线,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全面落实扶贫攻坚政府兜底,在 2016 年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线与扶贫线的统一,市上就提 高低保保线标准已征求各县区,最低生活保障线将由 220元/月/人提高到 260 元/ 月/ 人以上,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将达到 3120 元/年以上,提高城乡低 保保障水平,城镇低保平均补差标准达到 260 元/人/ 月,农村 低保平均补差标准达到 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做好一个新人汇报
- 沈阳市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6届吉林省白山市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德阳市德阳市第五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后勤管理者工作总结
- 202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石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金融分析师面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6届廊坊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监狱公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绿植租赁协议(简易版)
- T-AOPA0062-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规范
- 《三级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课件-第四课:教学活动策划
- 2024年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