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2_第1页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2_第2页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2_第3页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2_第4页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 遥感制图 课程本章主要内容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太阳辐射与大气窗口 地物的光谱特性及其测试原理和方法电磁波发现过程的几个事件 1820年 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 发现电生磁 1831年 英国实验大师 法拉第 发现磁生电 1876年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1889年德国青年赫兹用电磁振荡的方法产生了电磁波电磁波的性质 横波,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每秒 30万公里 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波长愈短的电磁波粒子性越明显,波长愈长的电磁波波动性越明显。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叫做电磁波谱电磁波谱的特性1、各种类型的电磁波,由于波长(频率)的范围不同,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别,如在传播的方向性、穿透性、可见性和颜色等方面的差别。2、各个波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实际上从宇宙射线到工业电波,整个电磁波谱都是连续的。遥感技术使用的电磁波分类名称和波长范围 紫外线 0.010.38微米 可见光 0.380.76微米 红外线 0.761000微米近红外 0.76 3微米远红外 3 1000微米 微波 1毫米 1米毫米波 1 10毫米厘米波 1 10厘米分米波 10 厘米 1米遥感应用的各波段特性1、紫外线遥感中摄影紫外波段用得不多,因大多数地物在该波段的反差比较小,只有荧光物质较为敏感。例如荧石和石油分别在 0.035微米和0.3 0.4微米波段可出现异常的反差亮度,因系在石油勘探中,紫外遥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另外,大地层中臭氧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与散射作用,所以紫外遥感通常在 2000米高度一下的范围处进行。遥感应用的各波段特性2、可见光波长为 0.38 0.76微米,该波段的电磁波能对人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产生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光。可见光能使摄影底片感光,它是遥感中最常用的波段。多波段遥感主要是将可见光分割为更小的不同波段的遥感。可见光还可以采用扫描方式遥感。遥感应用的各波段特性3、红外线波长为 0.76 1000微米,按照距可见色光的远近,把红外线划分为近红外和远红外。1)近红外:波长 0.76 3微米,其在性质上与可见光类似,所以又称光红外。近红外遥感可以采用扫描方式和摄影方式。近红外也是常用的遥感波段,因为叶绿素对近红外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而水体对近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2)远红外,波长 3 1000微米。它是产生热感的原因,又称为热红外。它是采用热感应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因此在白天与夜间均可进行遥感,称为全天时遥感。遥感应用的各波段特性4、微波波长为 0.001米 1米,又可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微波的波长比地面上一般物体的尺寸要小,当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像光线一样被反射回来,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制成方向性极高的天线系统,发生微波并接受返回的回波信息,这种装置就是雷达。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红外线长,受大气中云、雾的干扰要小,所以能全天候进行遥感。由于微波不受可见光影响,白天、晚上都可以进行,所以又称全天时遥感。由于地面对微波的反射能量较小,故常采用主动遥感的方式获取信息。大连舰艇学院海洋与测绘科学系太阳系九大行星 ?太阳辐射强度曲线太阳辐射光谱是一条连续的光谱,其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中紫外到中红外波段,以可见光部分为最强。大气成分 大气的成分主要有: 气体分子(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微粒(水汽 /气溶胶 /尘埃) 它们对电磁辐射具有吸收与散射作用透过率 大气衰减可以用透过率来衡量; 透过率是通过地球大气的太阳辐射能与入射的太阳辐射能之比; 透过率大小取决于大气路径长度、大气的散射率和吸收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