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其它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1页
第十章-其它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2页
第十章-其它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3页
第十章-其它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4页
第十章-其它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道感染细菌呼吸道感染细菌 -2第十章第十章 -第二节第二节 第二节第二节 棒状杆菌属 Corymebacteriumn 革兰阳性n 一端或两端膨大呈 棒状n 无荚膜、无鞭毛,无芽胞n 多为 条件致病菌n 致病菌: 白喉棒状杆菌白喉 棒状杆菌Corymebacterium dephtheriaen 一、生物学特性n 形态与染色:G棒状杆菌 ,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膨大呈棒状n Neisser/Albert染色,染色, -异染颗粒 (metachromatic granule),在鉴定时有重),在鉴定时有重要意义要意义n 培养与生化反应:n 亚碲酸钾培养基上呈 黑色菌落 抵抗力n 对湿热抵抗力弱n 抗寒冷和干燥n 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 白喉外毒素n 为细胞毒素, 棒状杆菌噬菌体 带有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 ,在溶原阶段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即可产n 作用机制 -A亚单位可使细胞延伸因子 -2( EF-2)灭活 -影响细胞蛋白质合成细胞坏死 n 作用特点n 毒性作用大, 1分子能杀一个细胞n 靶细胞 -多种,特别心肌、神经细胞均有毒素受体n 肿瘤细胞对此毒素特别敏感 -生物导向治疗肿瘤潜力 (二)所致疾病 白喉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 患者及带菌者n 传播途径: 飞沫或污染n 感染过程 细菌 -上呼吸道粘膜 - 生长繁殖 -产生 外毒素 -n 外毒素入血 毒血症n 临床表现n 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 引起局部症状:n 炎症,坏死,纤维蛋白渗出 -咽部形成 白色 假膜 , 故名 窒息死亡n 毒素入血 与靶细胞结合所致症状n 外周 N-N炎:膈肌麻痹 -呼吸困难声带麻痹 -声音嘶哑软颌麻痹 -吞咽困难n 心肌 -心肌炎n 抗毒素免疫免疫机制: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阻止 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 A亚单位不能进入细胞 n 感染后机体可感染后机体可 获牢固免疫力-因为外毒素入血,免疫原性很强n 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n 六月以下婴儿 -母亲n 成人 -隐性感染、疫苗n 易感者n 15岁儿童n 成人 -也有可能 (三) 免疫性三、微生物检查法n 标本标本 咽拭子采取n 直接涂片镜检直接涂片镜检 形态,形态, 异染颗粒异染颗粒 n 分离培养分离培养 吕氏血清斜面,亚碲酸钾平板吕氏血清斜面,亚碲酸钾平板n 毒力鉴定毒力鉴定 n 体外法: Elek平板平板 毒力实验毒力实验 (猫胡子实验)(猫胡子实验)n SPA协同凝集试验n 体内法:豚鼠做体内中和试验四、 防治原则n 平时预防n 用白喉类毒素、白百破三联疫苗(小儿)n 紧急预防和治疗n 白喉抗毒素n 生物学性状 n G- 杆菌,有鞭毛、有菌毛, Gimsa染红色n 致病性与免疫性 n 引起 军团病( leginnaire disease, LD) n 免疫机能低下者易感 , 主要症状体征 n 临床类型:n 轻型 -流感样型 -预后良好n 重型 -肺炎型高热咳嗽呼吸衰竭死亡n 肺外感染型菌血症多脏器受累 n 免疫性: 细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为主 n 防治原则 -水源、空调等管道的卫生管理第三节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mophilia n 生物学性状 n G- 杆菌,有鞭毛、有菌毛, Gimsa染红色n 致病性与免疫性 n 引起 军团病( leginnaire disease, LD) n 免疫机能低下者易感 , 主要症状体征 n 临床类型:n 轻型 -流感样型 -预后良好n 重型 -肺炎型高热咳嗽呼吸衰竭死亡n 肺外感染型菌血症多脏器受累 n 免疫性: 细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为主 n 防治原则 : 水源、空调等管道的卫生管理第四节 百日咳鲍氏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n G- 短小杆菌 n 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为 临床特征 n 病程长故名 百日咳n 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卡他期;痉挛咳嗽期;恢复期 n 细菌不入血,病后有牢固免病力,主要是局部黏膜免疫 n 特异性预防:百日咳菌苗诊断与防治分离培养 鼻咽拭或咳碟法接种鲍金培养基预防 “ 白 百 破 ” ( DPT) 三联疫苗主动免疫首选红霉素治疗死疫苗 类毒素第五节、其它一、流感嗜血杆菌n 俗称流感杆菌 怨假错案n G-小杆菌 ,生长 需要 x因子 和 V因子 (呼吸酶的辅基或辅酶 ), 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分离培养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形成“ 卫星现象 ”n 致病性 :流感嗜血杆菌广泛的寄居于人上呼吸道 (健康人鼻咽部带菌率可高达 60 80 )3个月 3岁儿童的抗体水平最低,对该菌最易感。成人可为无症状带菌者,其发病多有免疫缺陷。n 所致疾病:原发感染 :有荚膜菌株引起,小儿多见,为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 鼻咽炎和脑膜炎 等 继发感染 :无荚膜菌株引起,常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结核等感染后引起鼻窦炎、中耳炎、 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等 二、肺炎克雷伯菌( 俗称 肺炎杆菌 )n 1.G-球杆菌, 有荚膜n 2.普通平板培养基上形成黏液型菌落 n 3.人肠道、呼吸道正常菌群 n 4.是 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中最重要的机会致病菌 n 5.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泌尿道感染 n 6.臭鼻亚种 (臭鼻杆菌 )-慢性萎缩性鼻炎For attention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染色与菌体不同培养:利用碲盐形成金属碲黑色白喉 -假膜细 菌的发现与命名n 1976年,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在费城一家旅馆举行年会,会后个把月,与会代表中有 221人得了一种酷似肺炎的怪病,其中 34人相继死亡,病死率达15,震惊美国医学界n 后经研究分析,这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引起的肺炎 ,这种特殊细菌被命名为 嗜肺军团杆菌 n 随后 ,许多有关细菌暂被列入这一属,且追溯研究发现早在 1943年即有军团人员病的病例现已提出了超过 30种军团杆菌,至少 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 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 (占病例的85%90%)军团菌病分布与流行n 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北美及大洋洲 ,呈流行或散发n 据 WHO 资料表明,从本病发现至今,全球已发生 50起暴发流行,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984年曾在荷兰旅游者中暴发流行n 2005年 9月 10月 6日加拿大多伦多 n 我国自 1982年报道首例,陆续在北京、南京、福建、浙江、四川、辽宁等地均有报道嗜肺军团菌症状与体征n 发热、寒颤、咳嗽、胸痛 n 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嗜睡、烦燥、抑郁、谵妄、神志模糊等n 还有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n 胸部 X线检查在疾病早期可见单侧斑片状肺段或大叶性肺泡浸润百日咳肺炎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卫星现象( satellite phenomenon)n 流感嗜血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