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民用防盗设计规范篇一:入户门技术标准要求钢质入户门技术标准 一、 制作要求 1. 门扇 电镀锌钢板/冷轧钢板(必须经过酸洗、淋化处理) ,板厚按照各项目需求不低于表一规定。 门扇在内部和周圈应设有网状钢骨架,纵横向间距均不大于 600mm,骨架所用 钢板厚度不低于。在锁具和铰链位置加焊厚加强板。门扇表面钢板应与内部骨架应采取可靠连接,表面平整。 门扇内部填充材料应为块状珍珠岩防火保温材料、可溶纤维板等对人体无毒无 害材料(严禁含甲醛类粘合材料或其制品,玻璃纤维、岩棉、硅酸铝纤维等材料) 。 门体构造:门扇设计厚度应不低于 50mm。门扇的内外门板和骨架应相互咬合, 并形成约 13mm宽的防撬边(双止口) ,使门缝不直接外露。 门镜采用 200度广角防火门镜。 表一 2. 门框 采用的电镀锌钢板/冷扎钢板,板厚按照需方需求不低于表一规定。门框规格应 不小于 50mm85mm。 门框应设有楔形槽,用于镶嵌密封胶条(防火胶条) 。门框三边均要求设置 EPDM (三元乙丙)密封胶条。 铰侧门框应焊有至少两个防撬销,防撬销与门扇销孔定位应准确,不得出现顶 堵、擦边现象。 门框须带底槛,材质选用不锈钢(标号不得低于304) ,钢板厚度不小于, 底槛高度不得低于 50mm,应根据现场室内地坪实际完成面标高适当放大门槛高度(防止门扇开启不便) ,并设置密封胶条。底槛与门框应连接顺滑,不得出现锈蚀。 3. 门锁 门锁必须符合 GA/T73-1994机械防盗锁A 级(含A级)以上标准,及防 火门 (GB12955-XX)附录 A的规定(经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合格) ,厂家必须提供锁体品牌及系列以及防盗、防火检测报告。带 AB钥匙( 要求 A钥匙 2把,B 钥匙至少 4把)。门锁的锁闭点个数加上门框与门扇间其它锁闭点个数总和应不低于表一要求。 采用拉丝不锈钢直把手和面板。内活动执手,外固定执手。内门锁体面板上需 安装内保险装置,内保险关闭后,门外用钥匙不能打开门锁。 钥匙插入锁孔后应转动灵活,锁舌应伸缩自如,无卡滞现象;不得出现锁舌与 锁槽错位的现象。锁具锁闭后,门扇前后晃动间隙。 4. 铰链 选用 4*4吋明装式不锈钢轴承铰链,3mm 厚;每个门扇应安装三个铰链,铰链 采用不锈钢螺丝固定。 铰链安装处应设有 3mm厚加强板,起到固定铰链以及防撬防冲击作用。 门扇铰链应转动灵活,在 49N的拉力下,门扇应能灵活启闭,无阻滞现象。 所有钢质零部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铰链、插销等五金配件防火门 (GB12955-XX)附录 B的规定。 5. 涂装 表面涂装采用热转印工艺或喷涂工艺或 PVC覆膜工艺。喷涂工艺应满足钢门窗 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JG 1998) ,涂膜厚度应60um; “喷涂”产品,表面涂层附着力 0级,耐冲力50kg,均达到相关标准高级; 复塑膜产品,表面复塑经高温热压与钢板本身结合平整; 无论采用何种涂装方式门扇及门框表面应均匀、平整、光滑,无麻点、气泡、起 鼓和碰伤划痕。 所有门的表面效果均以需方最终认定的封样色板为准。 6. 成品保护 门框和门扇应分别由聚苯泡沫块包装固定,表面由PE保护膜包装后运输至项 目现场,保护层视现场具体需要适时拆除; 门框及门扇安装完毕后应做成品保护,用 PE保护膜粘贴于门框表面,用硬纸 壳(板)粘贴于门扇表面,验收前或入伙前由安装单位统一拆除。 在安装过程中及工程验收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污损框扇及五金。 锁具及把手安装完毕后,应采取对装饰面板及把手的保护措施,防止表面划伤、 磕碰。 带下框的门框安装完成后,如土建方仍在施工,应做好下框防护,保证无划伤、 踩踏变形等现象。 投标时,厂家需提供具体的划痕修复方案(费用及工期) 。厂家应于施工现场按批次向总承包商移交已完工进户门,移交前门厂家应完成 对已破损的门体保护膜的恢复工作。 7. 有防火要求入户门的门扇材料(包括门扇填充材料、胶粘剂等)必须达到 GB/T 20285-XX 规定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ZA2级要求。 二、性能要求 1. 防盗要求:入户门门体、五金配件应保证满足门体、五金配件应保证满足 GB17565-XX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丁级要求。2. 防火要求: 在满足防盗工程的同时,必须满足 GB12955-XX防火门相应设计等级防火门要求,门内填充硅酸铝棉,门锁采用防火锁芯,采用防火胶条和防火铰链,无门铃,防火门镜。 3. 耐腐蚀性能:正常使用状态下 5年之内不得出现脱漆、锈蚀、褪色现象(转动摩擦 接触面除外) 。 4. 防寒要求:入户门防寒保温性能应符合 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 JGJ134-XX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进户门传热系数 K/(m2k) 。 5. 隔音性能:入户门隔音性能应符合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 法和指标体系中对达到 A级住宅要求,即进户门隔声量不小于 20分贝。 6. 外观要求:门体外观以现场确定实体样品为准。 三、安装要求 1. 安装:采用膨胀螺栓时,应采用内膨胀螺栓(无突出墙面的螺杆,方便粉刷),尺寸 要求参见 GB50210-XX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2. 尺寸要求 门扇和门框的高度、宽度允许误差为,门扇厚度允许误差(+2mm,-1mm) ,对角线允许误差为; 门扇与门框的贴合面间隙:门扇与上门框、门扇与锁侧门框间隙;门扇与铰侧门框;门扇与底槛或地面活动间隙。 子母门门扇之间缝隙 。 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2mm。 门框垂直度允许误差;门扇表面扭曲度允许误差;门扇平面度允许误差/m2;门扇高度方向弯曲度允许误差。 门扇安装完毕后,必须完全挤压密封条,关门严密(观察检查,如门扇变形,密封条相对松懈) 。 3. 出厂时都由一个锁芯对所有门进行调试,出厂时锁芯不安装在门上,门到现场安装完毕后由工人将锁芯安装到门上,B 钥匙放回黑袋,装入纸壳盒,标上房号,交给甲方。厂家应备存一定量的钥匙胚以备现场丢失损坏补配。 四、产品质量应同时符合以下国家标准,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地方规范: GB17565-XX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2955-XX防火门 JG/钢门窗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 GB50210-XX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20285-XX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五、检验: 要求入户门供应商中标后 3个月内出具所推产品的检验报告(应符合 GB17565-XX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2955-XX防火门 ) ,必须涵盖所有采购指标。并安排在入户门大批量进场后抽样复试。 由需方或工程监理单位随机进驻供方加工场所进行检验,并保留现场破坏性抽检的权利(每 400樘抽检 1樘,不足 400樘抽检 1樘) 。 抽检项目:门框、门板、骨架钢板厚度(用游标卡尺) ;保温性能(传热系数 K/(m2k));门扇平整度;加强钢板是否符合我方确认的图纸要求;表面处理检测(涂层附着力,硬度,抗冲击性,耐久性)送交各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费用:由厂家承担,如检测不合格按厂家违约论处,需方保留进一步追溯责任权利。 安装完毕后,由监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整改完毕后移交物业,物业在接收前进行至少两遍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根据本技术标准。 篇二:最新设计弱电设计规范标准 XX最新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标准大全 XX 年 5月 一、 入侵报警系统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被动式玻璃破碎报警器 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微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振动入侵探测器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二、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三、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94) (GA/T 70XX) (GB 50348XX) (GB 50348-XX) (GA/T 74XX) (GB XX) (GB/T XX) (GB XX) ( GB 1996) (GB 50396-XX) (GB 15209XX) (GB50174-XX) (GB 12663XX) (YD5032-XX) (GB 50343-XX) (GBT50311-XX ) (GB50352-XX (GB 50394XX) (GA/T368XX) (GB XX) (GB 50373-XX) (GB XX) (GB XX) (GB/T 16571XX) (GA 27XX) (GB/T 16676XX) (GY/T106-1999) (GYT_221-XX) (GB/T XX) (GB/T 50314XX) (GB XX) (GB 50395XX) (GB 50314XX) (GB 50348XX) (GB 50396XX) (GB/T 50314XX) (GB 50348XX)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四、 可视对讲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五、 电子巡查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六、 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七、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XX 版)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库设计规范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消防词汇 第 1部分:通用术语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12663XX) (GB/T 16571XX) (GB/T 166761996) (GB/T 50314XX) (GB 50348XX) (GB 12663XX) (GB/T 16571XX) (GB/T 166761996) (GB/T 50314XX) (GB 50348XX) (GA/T 644XX) (GB/T 50314XX) (GB 50348XX) (GB 50058XX) (GB 5019393) (GB 5004595) (GB 50229XX) (GB 4717XX) (GB/T 4718XX) (GB 50116XX) (DB32/T 1198-XX) ( GB 50140-XX) (GB 5022295) (GB 50016XX) (GB 50151XX) (GB 50156XX) (GB 5006797) ( GB 50098-XX) (GB 50160XX) ( GB 50074-XX) (GB 50183XX) (GB 5021995) ( GB 5907XX) (GB 4327XX) (GB/T 50314XX) (GB 50084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八、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九、 智能化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十、 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第 9部 分:电源设备通用 规范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十一、 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系统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十二、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十三、 音视频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十四、其它 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1998 年 9月 1日执行) (GB/T 50314XX) (GB/T 50314XX) (GB 50348XX) (JGJ/T 16XX) (GB 5020094) (GB/T 96) (GYJ 4189) (GY/T 10699) (GB/T 50314XX) (GB 50371XX) (JGJ 16XX) (GYJ 4189) (GY/T 10699) (CECS 6294) (GB/T 50314XX) (GB 50311XX) (GB/T 50314XX) (CECS 119XX) (GB50464-XX) (GB50524-XX) (GB50526 -XX) (GB50635-XX) (GB50799-XX) (SJ/T11141-XX) (EIATIA568A) (GB 50019-XX) (GB50054-95) (GB4943-XX) 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十三、 弱电常用图像符号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电工术语 消防文件用设备图形符号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 导体颜色或数字标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技术制图 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 验收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验方法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6510-84) (GB50371-XX) (GB50464-XX) (XX 版修编征求意见稿) (09DX001) (GB/T 2900) (GB/T 4327XX) (GB/T 4718XX) (GB/T 4728) (GB XX) (GB/T 6988) (GB 7947XX) (GB 50311XX) (YD/T 5015XX) (GA/T 74XX) (GAT 2291999) (GB/T XX) (GB_50462-XX) (GB50303-XX) (GB50169-XX) (GB 50793-201) (YD5033-XX) (GB 50166XX) (GB50303-XX) (GB 50261XX) (GB 50263XX) (GB 50374-XX) (GY_5073-XX) (GB 50339-XX) (GB50093-XX) (GB 50093-XX) (GB 50312-XX) 篇三: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 一般规定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 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 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 20m / 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 15m / 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 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 10m / s。 第二节 自然排烟 21 除建筑高度超过 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3)长度不超过 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 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2。 (5)净空高度小于 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 5。 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 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第三节 机械防烟 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 。 3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1 至表4 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 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表1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 / h) 20 层32 层 3500040000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 表2 系统负担层数 送风部位 加压送风量(m3 / h) 合用前室 1XX16000 20 层32 层 防烟楼梯间 XX025000 合用前室 180002XX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 表4 系统负担层数 回压送风量(m3 / h) 20 层32 层 280003XX 注:表1 至表4 的风量按开启的双扇门确定。当采 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 应乘以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 / s。 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33 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34 剪力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两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 设置。35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30m3/h计算。 36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37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烟楼梯间为 50Pa。 (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 25Pa。 38 楼梯间宜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39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 第四节 机械排风 41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 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 6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 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 12m的中庭。(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 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 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42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 60m3 / 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 7200m3 / h) 。 (2) 负担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120m 3/h计算。 (3) 中庭体积小于 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 / 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 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 4次 / h 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 于 10XXm3 / h。43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国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机械排烟设施,其排烟量按前室每平方米不小于 60m 3/ h计算。 44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45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46 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 47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 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48 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49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 150mm的距离。 410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411 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 50。 412 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 第五节 通风和空气调节 51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导游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速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英语必考试题及答案
- 职教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优化与实践路径
- 2025产品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方剂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 AI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堂互动模式及其优化
- 森林公园游客行为与偏好分析
- 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提升物流效率
- 智能家居及智能终端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电力机车钳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智联招聘银行试题及答案
- 安置点管理制度
- 麻醉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 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中职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探索试题
- 2025年辽宁省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香港 信托合同范本
- 少先队活动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课件
- 阀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