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裙房防火规范_第1页
高层裙房防火规范_第2页
高层裙房防火规范_第3页
高层裙房防火规范_第4页
高层裙房防火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裙房防火规范篇一:高层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GB 50045-95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5 年 11月 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5265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 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 1995年 11月 1日起施行。 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 同时废止。 在执行本规范个别规定如确有困难时,应在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主持下,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当地消防监督机构协商解决。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 年 5月 3日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 总平面布局和布置5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6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7 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 8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 9 电气 附录 A各类建筑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附录 B本规范用词说明 1 总 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居民用建筑(以下简称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臵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 1032 建筑高度超过 24m的公共建筑。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 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5 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 250m时,建筑设计防火应对特殊的防火措施进行专题研究,并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106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201 裙房 skirt buildng 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成高度不超过 24m的附属建筑。 202 建筑高度 bui1ding altitude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203 耐火极限 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 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04 不燃烧体 non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05 难燃烧体 hard-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 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206 燃烧体 combustible component 用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07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 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208 商住楼 businessliving building 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 209 网局级电力调度楼 largescale power dispatchersbuilding 可调度若干个省(区)电力业务的工作楼。 2010 高级旅馆 highgrade hotel具备星级条件的且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 2011 高级住宅 high-grade residence 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 2012 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important office building ,laboratory,archive 性质重要、建筑装修标准高,设备、资料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2013 半地下室 semi basement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 12 者。 2014 地下室 basement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2015 安全出口 safety exit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2016 挡烟垂壁 hang wall 用不燃烧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 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活动挡烟垂壁系指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它控制设备的作用,自动下垂的挡烟垂壁。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01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宜符合表 301 的规定。建筑分类 表 301 302 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 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 302 的规定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 A确定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表 302 篇二:XX 新防火规范解读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XX)解读 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XX)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XX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XX年版)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XX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XX 年版),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多、高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1、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详见下表: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2、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合并,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详见表(原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仅分为一、二级) 。且耐火要求更加完善,如条: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当房间的面积不大于 100时,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又如条:二、三级 耐火等级建筑内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3、合并了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详见下表; 4、合并了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耐火极限一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分区面积有所增加,详见下表的规定增加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倍计算;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要求确定。 5、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的建筑防火要求更为清晰、完善,如建筑物内的中庭、回廊;建筑面积大于 XX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餐饮、商店等商业设置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建筑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6、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防火措施应符合:(1)应设置高度不小于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不应小于。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但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低于,单、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2)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户开口间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小于时,应在开口之间设置突出外墙不小于的隔板;(3)实体墙、防火挑檐和隔板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相应等级建筑外墙的要求。 2)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7、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8、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2)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3)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墙和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m3,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墙与发电间分隔;确需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5)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6)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9、民用建筑安全疏散(住宅建筑): 9-1、住宅建筑的安全出口设置: 1)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m。 2)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的建筑,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 650,或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个; 3)建筑高度大于 27m、不大于 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 650,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建筑高度大于 54米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个; 9-2、建筑高度大于 27m,但不大于 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9-3、住宅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不大于 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任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2)建筑高度大于 21m、不大于 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3)建筑高度大于 33m的住宅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同一楼层或单元的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开向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 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9-4、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距离不大于 10时,可采用剪刀楼梯,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 3)楼梯间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4)楼梯间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且短边不应小于; 5) 、两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宜合用;合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9-5、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 注:a 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 5m;b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户门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 5m;当户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 2m;c 住宅建筑内部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距离可按本表及注 a的规定增加 25%;d 跃廊式住宅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可按水平投影长度的倍计算。2)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层数不超过 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 15m处; 3)户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跃层式住宅,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水平投影长度的倍计算) 9-6、住宅建筑户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应经计算确定,且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度不小于。建筑高度不大于 18m的住宅中一边设置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 10、建筑高度大于 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1)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内、外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宜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的防护窗; 二、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三、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1、建筑外墙采用内保温系统时,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 A级的保温材料; 2)对于其他场所,应采用低烟、低毒且燃烧性能不低于 B1级的保温材料; 3)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 B1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10mm。 2、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腹复合保温结构体时,该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当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 B1、B2 级时,保温材料两侧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应小于 50mm。 3、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级。 4、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4-1、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 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 27m,但不大于 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级;4-2、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 建筑高度大于 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 建筑高度大于 24m,但不大于 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级; 3) 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级。 5、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 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B1级; 6、除上述第 2条规定的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第 4条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 B1、B2 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采用 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 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2)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 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 300mm。 7、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上述第 2条规定的情况外,当按上述第 4条采用 B1、B2 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mm,其它层不应小于 5mm。 8、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9、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级,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时,不应低于 B1级。采用 B1、B2 级保温材料和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10mm。 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保温系统均采用 B1、B2 级保温材料时,屋面和外墙间应采用宽度不小于 5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 10、电气线路不应穿越或敷设在燃烧性能为 B1或 B2级的保温材料中;确需穿越或敷设时,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周围采用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设置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的部位周围应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 11、建筑外墙的装饰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 A级的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 50m时可采用 B1级材料; 四、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 篇三:GB50016-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XX)出台,自 XX年 5月 1日起实施。 新规范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XX)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XX 版本) ) ,新规范与上述两规范的的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 、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另相关专家-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给出如下详细解读: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高规 ) ,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 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 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 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 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 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 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 高规在 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这句话划掉了,但是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如确定专用或是兼用,都应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 建规和高规合并后,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本规范条文规定应一致而不一致的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为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XX(以下简称新建规 ) 。新建规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解释单位: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天津、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2、新建规条文示例 1)关于前言修订内容 1)的条文示例 条文示例一: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厂房; 2 仓库; 3 民用建筑; 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 5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6 可燃材料堆场; 7 城市交通隧道。 条文示例一的条“民用建筑“一词包括:原建规条包括的的四类建筑: 1、9 层及 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 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24m的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 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半地下建筑() ; 也包括原高规条包括的的两类建筑: 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 2、建筑高度超过 24m的公共建筑。 条文示例二: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 24m的非单层建筑。 “高层建筑“术语的定义,非常明确地规定住宅不按层数而按建筑高度来区分多层建筑或是高层建筑,原因:按建筑高度较为准确,而按层数则会有较大出入。同时也说明了对住宅建筑的要求宽于对公共建筑的要求(住宅建筑为 27m,其他建筑为 24m) ,定义中的其他建筑既包括工业建筑、也包括民用建筑。 为了说明按建筑高度要比按层数准确,示例如下:某工程,无架空层,9 层,每层层高,总建筑高度为:9;而另一工程,有架空层,高度;9 层,每层层高,顶层为跃层,总建筑高度为:9。两工程层数相同都为 9层,而建筑高度两者相差。 条文示例三: 建筑高度大于 250m的建筑,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其防火设计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条文示例三的条来自原高规 ,当年 19901993年编制 95版高规时,突破了高规建筑高度 100m的限制,又设定了建筑高度 250m的上限,当时考虑的理由是:1、火灾次数。高层建筑的火灾次数一般为一次,当建筑物的建筑高度再高,其面积和人数达到建规两次火灾标准时,火灾次数不应再按一次计算。 2、消防电梯速度。消防电梯速度要求在 1min内从底层到顶层,当年消防电梯速度为/s,250m 的高层建筑需时100s,即,已略低于标准要求,但未超过 2min。 3、电源保证。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分别对供电有明确规定,当建筑高度再高时,电源保证的要求更高,当时在我国难以做到。 4、工程案例。当时国内已建、拟建的建筑,建筑高度一般均在 250m以下。建筑高度超过 250m的高层建筑,有称为超限建筑(指超过上限值的高层建筑) ,有称为超超建筑的(指超过超高层建筑的高层建筑) ,国内尚未统一,本人较为倾向于称为超限建筑。一般认为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也有有称为超高层建筑的。达到 152m的称为摩天大楼。建筑高度为 250m1000m 的高层建筑怎么命名,也是一个问题。 条文示例四: 商业服务网点。其定义为: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条文示例四的条对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m2,是总面积还是分隔单元面积作了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2)关于前言修订内容 2)的条文示例 条文示例五: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条文示例五的条,意味着消防电梯今后有可能不只一台,而是有可能为多台。这就涉及电梯井底的排水问题,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当兼作消防电梯时,也应按消防电梯要求进行排水。还涉及消防电梯和兼作消防电梯的客梯或货梯排水泵专用、共用的问题。 条文示例六: 直升机停机坪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在停机坪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 条文示例六的条与以前规范规定停机坪设置消火栓较为详细,条文所指的适当位置指不影响直升机的升降和有利于消火栓的防冻、灭火的位置。 条文示例七: 新建规新增了第 8章,第 8章共有 5节,章节名称如下: 8 消防设施的设置 一般规定(该节相当于现建规节“室外消防用水量、消防给水管道和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系统(该节相当于现建规节“室内消火栓等的设置场所“) 自动灭火系统(该节相当于现建规节“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防烟和排烟设施 条文示例八: 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 3000m3的戊类厂房,居住区人数不超过 500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条文示例八的条规定了设或不设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条件,消火栓系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灭火设施,室外地面和上消防车的屋面都要设。耐火等级不低、建筑体积不大、生产火灾危险性低、人数少且建筑层数低的场所可不设。条文规定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沿用现有条文,而第二段是新增加的。有的建筑裙房屋顶可以上消防车,这有利于高出裙房部分高层建筑消防。 室外消火栓用途有: -通过消防车加压直接用于建筑物下层的火灾扑救(不限于建筑高度 24m) -向邻近建筑物淋水降温,防止火灾蔓延 -向水泵接合器送水,通过水泵接合器 -向建筑物的上层供水 条文涉及的消火栓系统不单指消火栓单体,而是指室外消火栓、管道、阀门、供水设施等。 条文示例九: 建筑外墙设置有玻璃幕墙或采用火灾时可能出现墙体脱落的建筑材料时,供灭火救援用的水泵接合器、消火栓等室外消防设施,应设置在与建筑外墙一定距离的相对安全位置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条文示例九的条与现行规范的规定不相同,现行规范考虑水泵接合器、消火栓等室外消防设施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一般为 5m。考虑建筑物上部有坠落物下坠时,不致伤及消防队员。而现在考虑建筑物的墙体外倾等因素,“与建筑外墙一定距离“难以规定具体数字,改为与建筑外墙一定距离的相对安全位置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置雨 蓬等措施。规定相对安全位置的目的是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包括玻璃、广告牌、霓虹灯、幕墙、墙体装饰材料等) 。 条文示例十:下列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1 单台容量在 40MVoA及以上的厂矿企业油浸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在 90MVoA及以上的电厂油浸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在 125MVoA及以上的独立变电站油浸电力变压器; 2 飞机发动机试验台的试车部位; 3 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 注:设置在室内的油浸变压器、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可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 条文示例十的条,区别在于加了一个注,即关于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采用的规定,这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第一次上建规 ,上通用标准。既表示细水雾灭火系统得到认可,也表示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前程坎坷。因为没有单列条文,而仅仅只是一条注。但回过头来,列上总比不列要好。不管怎么说这是细水雾第一次列入建规条文,也是第一次在消防母规范中对细水雾作出肯定。细水雾灭火系统有比水喷雾灭火系统更突出的优点,但该条文规定适用范围较窄。 条文示例十一: 餐厅建筑面积大于 1000m2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 食品工业加工场所内有明火作业或高温食用油的食品加工部位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 条文示例十一的条规定了餐馆或食堂的防火。原来规定厨房建筑面积,现在规定餐厅建筑面积,更便于操作。现时的厨房,烹饪设备是高能量输入的高效烹饪设备;食用油是高自燃温度的食用油。厨房火灾特点是:起火次数频繁,油温高,不易扑灭,易复燃,因此灭火必须加强。灭火装置为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细水雾灭火装置或泡沫灭火装置,都为瓶组式。 3)关于前言修订内容 4)的条文示例 条文示例十二: 撤销第 9章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第 9章及第 9章有关节的名称如下: 9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室外消防用水量、消防给水管道和消火栓 室内消防用水量及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 条文示例十二的第 9章如一经撤销,有关内容,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相应国家标准即消规 、喷规等有关专用标准。 4)关于前言修订内容 6)的条文示例 条文示例十三: 当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步行街进行疏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7 步行街内沿两侧的商铺外每隔 50m应设置 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条文示例十三的条补充了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 3、要关注新建规其他章节的内容 条文示例十四:厂房内设置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