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遥感物理基础u2.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u2.2 地物的光谱特性u2.3 大气和环境对遥感的影响2.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v电磁波及其特性v电磁波谱v电磁辐射源一、电磁波及其特性 波的概念 : 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2. 机械波: 声波、水波和地震波3. 电磁波 (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气中传播。演示 电磁波 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传播的:原理 电磁辐射 :这种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称为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 :这种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称为电磁辐射。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电磁波具有 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这就是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v波动性: 电磁波是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因此具有波动性v粒子性: 它是由密集的光子微粒组成的,电磁辐射的实质是光子微粒的有规律的运动。 电磁波的粒子性,使得电磁辐射的能量具有统计性v波粒二象性的程度与电磁波的波长有关: 波长愈短,辐射的粒子性愈明显;波长愈长,辐射的波动特性愈明显 。二、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 : 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 (或频率 )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电磁波谱示图 紫外线: 0.01-0.38m , 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可见光: 0.4-0.76 m , 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红外线 (IR) : 0.76-1000 m 。近红外 0.76-3.0 m ;中红外 3.0-6.0 m ;远红外 6.0-15.0 m ;超远红外 15-1000 m 。(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 ) 微波: 1mm-1m。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2、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的特性三、电磁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太阳辐射 : 太阳是被动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在大气上界和海平面测得的太阳辐射曲线 如图所示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其中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其中0.38 - 0.76 m的可见光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的可见光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5%,最大辐射强度位于波长,最大辐射强度位于波长 0.47 m左右;左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 0.3 -3.0 m波段波段,经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有很大的衰减;,经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有很大的衰减;各波段的衰减是不均衡的。各波段的衰减是不均衡的。三、电磁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地球的电磁辐射 : 小于 2.5m 的波长主要是太阳辐射的能量;大于 6m 的波长,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 2.5-6m 之间,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都要考虑。人工辐射源主动式遥感的辐射源 ,被称为 雷达探测 ;分为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微波辐射源: 0.8-30cm、优点 激光辐射源: 激光雷达 测定卫星的位置、高度、速度、测量地形等。2.2 地物的光谱特性v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v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v地物的透射光谱特性 地物的反射率 (反射系数或亮度系数) : 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 。影响地物反射率大小的因素:l入射电磁波的波长l入射角的大小l地表颜色与粗糙度地物的反射率总是小于等于 1一、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地物的反射光谱: 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 长变化的规律。 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 根据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而绘成的曲线。地物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是遥感识别地物性质的基本原理。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植被、 土壤、水体、岩石 的光谱曲线 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 。 不同植物 ; 植物病虫害 地物的光谱特性具有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q时间特性q空间特性 同物异谱,异物同谱阅读课本 41页 2.3.4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 黑体: 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 1( 100%)的物体。 黑体辐射 (Black Body Radiation ): 黑体的热辐射称为黑体辐射。二、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3、黑体辐射定律(1)普朗克热辐射定律表示出了 黑体辐射通量密度 与 温度 的关系以及按 波长 分布的规律。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是不相交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2)玻耳兹曼定律即黑体 总辐射通量 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 辐射通量密度 很大的变化。是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总辐射通量:各波段辐射通量之和或辐射通量的积分值温度 300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波 长 9.66 5.80 2.90 1.45 0.97 0.72 0.58 0.48 0.41(3)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4、实际物体的辐射 地物发射率: 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 W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 W黑 的比值。它也是遥感探测的基础和出发点。 影响地物发射率的因素:地物的性质、表面状况、温度(比热、热惯量):比热大、热惯量大,以及具有保温作用的地物,一般发射率大,反之发射率就小。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把地物分为:黑体或绝对黑体:发射率为 1,常数。灰体 (grey body):发射率小于 1,常数选择性辐射体:反射率小于 1,且随波长而变化。 基尔霍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地物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W和吸收率之比,对于任何物体都是一个常数,并等于该温度下同面积黑体辐射通量 W黑。5、黑体的微波辐射 任何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不仅向外发射红外辐射,也发射微波辐射。二者基本相似。但微波是地物低温状态下的重要辐射特性,温度越低,微波辐射越明显。 微波辐射比红外辐射弱得多,但技术上可以经过处理来接收。 瑞里 金斯公式黑体辐射的微波功率与温度成正比,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4) 微波波段与红外波段发射率的比较结论:一些在红外波段不容易识别的地物,在微波波段中则容易识别。6、地物的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 发射光谱曲线:按照发射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 透射率: 入射光透射过地物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百分比。 透射率随着电磁波的波长和地物的性质而不同。 可见光、红外、微波的透射能力。三、地物的透射光谱特性2.3 大气和环境对遥感的影响 大气的成分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众参与市场分析与展望
- 安顺社区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课程评估体系与老年学员学习效果提升
- 因材施教提升民办高职装备制造学生综合素质
- 水厂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告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时代会计学课程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构建
- 排污许可更新与评估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机制
- 家庭与学校协作对美术素养提升的策略探讨
- 高职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有效策略
- 威士忌培训课件
- 内瘘球囊扩张术护理查房课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黄帝内经课件
- 《我喜欢的动物》
- 2023下半年重庆巫溪县机关事业单位遴选27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沙坪公园完整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
- 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计算300道(可直接打印)
- 特殊教育的基础理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