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1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2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3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4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 一 、 血清学反应(一 )定义: 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抗体主要来自血清,因此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 血清学反应 或 免疫血清学技术 。(二)血清学试验的特点:1. 特异性与交叉性 血清学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如抗猪瘟病毒的抗体只能与猪瘟病毒结合,而不能与口蹄疫病毒结合。这是血清学试验用于分析各种抗原和进行疾病诊断的基础。但若两种天然抗原之间含有 部分共同抗原 时,则发生 交叉反应 。交叉反应是区分血清型和亚型的重要依据。2、用已知测未知: 用已知抗原(抗体)监测未知抗体(抗原)。3、最适比与带现象:最适比: 抗原与抗体结合需要适当比例才能出现可见反应。带现象: 如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很难形成,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4、反应的可逆性: 正常:温度: 0-40度, PH: 4-9。当 T60度, PHpH8 2)中 带负电荷 ,在电场中 向正极移动 ,而抗体球蛋白带电荷弱,在琼脂电泳时,由于电渗作用,向相反的负极泳动。将抗体置正极端,抗原置负极端,电泳时抗原抗体相向泳动,在两孔之间形成沉淀带。 琼脂凝胶制备 选用优质琼脂(或琼脂糖),浓度为 1 -2, pH通常用 pH8.2-8.6的巴比妥缓冲液,离子强度为 0.025-0.075molL, 并加 0.01硫柳汞作防腐剂 。极-+极AbAgAbAbAgAg试验操作 制备琼脂凝胶玻板、打孔,挑去孔内琼脂后,将 抗原置负极一侧孔内 , 抗血清置正极侧孔 。加样后电泳 30-90min观察结果。试验操作 制备琼脂凝胶玻板、打孔,挑去孔内琼脂后,将 抗原置负极一侧孔内 , 抗血清置正极侧孔 。 加样后电泳 30-90min观察结果。本法优点 a.敏感 较双扩散敏感 10-16倍;b.快速 仅需 1h左右,大大缩短了沉淀带出现的时间。c.用途 适用快速诊断检测。如乙型肝炎抗原的快速检测,猪传染性水泡病和口蹄疫等的快速确诊, IBD、 MD的快速检测等。3、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是应用可溶性抗原,与相抗体结合后,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结合补体,但这一反应肉眼不能察觉,如再加入致敏红细胞 (溶血系 ),可根据是否出现溶血反应判定反应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参与补体结合反应的抗体称为 补体结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 IgG和 IgM。通常是利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 4、 中和试验根据 抗体能否中和病毒的感染性 而建立的免疫学试验称为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极为特异和敏感, 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病毒分离株的鉴定、不同病毒株的抗原关系研究、疫苗免疫原性的评价、免疫血清的质量评价和测定动物血清抗体的检测等 。中和试验的基本过程 先将 抗血清与病毒混合 ,经适当时间 作用 。 然后 接种于宿主系统 以检测混合液中的病毒 感染力 。宿主系统可以是鸡胚、动物或细胞培养等,目前大多采用细胞中和试验。根据其产生的保护效果的差异,可判断该病毒是否已被中和,并根据一定方法计算中和的程度 (中和指数 ),即代表中和抗体的效价。种类 根据测定中方法的不同,中和试验主要有两种。一是测定能使动物或细胞死亡数目减少至 50 (半数保护率, PD50)血清稀释度,即终点法中和试验。二是测定使病毒在细胞上形成的空斑数目减少至 50时血清稀释度,即空斑减少法中和试验。毒素和抗毒素 亦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基本相同。 5、 标记抗体技术抗体、抗原分子小,在含量低时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是不可见的。有一些物质即使在超微量时也能通过特殊的方法将其检查出来,如果将这些物质标记在抗体分子上,可以通过检测标记分子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此种根据 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和 标记分子的敏感性 建立的技术,称为标记抗体技术高敏感性的标记分子主要有 荧光素、酶分子、放射性同位素三种,由此建立 荧光抗体技术、酶标抗体技术 和 同位素标记抗体技术 。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远远超过常规血清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鉴定、传染病的诊断、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表达产物分析等 。荧光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显微镜下的荧光荧光显微镜( 1)荧光抗体技术 直接法:荧光染料 +已知抗体 监测未知抗原。 间接法:荧光染料标记在抗抗体上检测未知抗原 ( 2)免疫酶标抗体技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特异的催化作用,显色而建立起来的免疫检测技术。酶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上的酶在遇到相应的底物时,能催化底物分解,并使底物中的供氢体呈现颜色反应。常用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作用底物为过氧化氢。供氢体: 3, 3-二氨基联苯胺(棕色沉淀) 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邻苯二胺(橙色可溶物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法:1 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酶标抗体 +被检抗原洗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