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火隔板规范篇一:新版防火规范与旧规的区别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 XX 年 5 月 1 日执行。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比,新版的变动较大,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注意了! 新版进行了哪些变化和调整? 一、增加了两个章节,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新版建规合并了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同时,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并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不仅如此,新建规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还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并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二、外保温系统的 5 个关注点 1.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 级。 注释:A 级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很低,不会导致火焰蔓延,因此在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尽量选用A 级保温材料。 2.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3.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4.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 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除采用 B1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 B1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 米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小时。 5.在保温系统中每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 300 毫米且燃烧性能为 A 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 毫米,其它层不应小于 5 毫米。三、独设的“灭火救援设施”专章,补充了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供消防人员救援进入的窗口等内容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2.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1 台,并对消防电梯的技术指标等提出要求; 3.补充的灭火救援设施内容: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 l/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 4 米; 2)建筑高度不大于 50 米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和场地的总长度要符合规范规定。 3)对于建筑高度大于 50 米的建筑,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20 米和 10 米,其他高层建筑,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15 米和 10 米。 4)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其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 1 米,间距不宜大于 20 米,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个,窗口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篇二: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4-XX最新版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4XX (自 XX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1 总 则 为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证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质量符合防火设计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应按装修材料种类划分为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及其他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简称装修施工)应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装修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写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理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并应按本规范附录 A 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 装修施工前,应对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技术交底。 进入施工现场的装修材料应完好,并应核查其燃烧性能或耐火极限、防火性能型式检验报告、合格证书等技术文件是否符合防火设计要求。核查、检验时,应按本规范附录 B 的要求填写进场验收记录。 装修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见证取样检验。装修施工过程中,装修材料应远离火源,并应指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 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对各装修部位的施工过程作详细记录。记录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的要求。建筑工程内部装修不得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功能。装修施工过程中,当确需变更防火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 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分阶段对所选用的防火装修材料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对隐蔽工程的施工,应在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进行抽样检验。现场进行阻燃处理、喷涂、安装作业的施工,应在相应的施工作业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 3 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纺织织物可分为天然纤维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 纺织织物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1、B2 级纺织织物; 2 现场对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 下列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 1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纺织织物,每种取 2m2 检验燃烧性能; 2 施工过程中受湿浸、燃烧性能可能受影响的纺织织物,每种取 2m2 检验燃烧性能。 主控项目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阻燃处理记录。 现场进行阻燃施工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阻燃剂必须完全浸透织物纤维,阻燃剂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来自: 小龙 文档 网:防火隔板规范)。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的多层纺织织物,应逐层进行阻燃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隐蔽层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纺织织物不应受污染。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阻燃处理后的纺织织物外观、颜色、手感等应无明显异常。 检验方法:观察。 4 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木质材料可分为天然木材和人造板材。 木质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木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木质材料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1 级木质材料; 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 下列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 1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木质材料,每种取 4m2 检验燃烧性能; 2 表面进行加工后的 B1 级木质材料,每种取 4m2 检验燃烧性能。 I 主控项目 木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阻燃处理施工记录。 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前,表面不得涂刷油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木质材料在进行阻燃处理时,木质材料含水率不应大于 12。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现场进行阻燃施工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木质材料涂刷或浸渍阻燃剂时,应对木质材料所有表面都进行涂刷或浸渍, 涂刷或浸渍后的木材阻燃剂的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木质材料表面粘贴装饰表面或阻燃饰面时,应先对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木质材料表面进行防火涂料处理时,应对木质材料的所有表面进行均匀涂刷,且不应少于 2 次,第二次涂刷应在第一次涂层表面干后进行;涂刷防火涂料用量不应少于 500g/m2。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时,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木质材料不应受污染。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木质材料在涂刷防火涂料前应清理表面,且表面不应有水、灰尘或油污。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阻燃处理后的木质材料表面应无明显返潮及颜色异常变化。 检验方法:观察。 5 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橡胶及橡塑材料。 高分子合成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1、B2 级高分子合成材料; 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泡沫塑料应进行抽样检验,每种取检验燃烧性能。 I 主控项目 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 B1、B2 级高分子合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检验方法:观察。 对具有贯穿孑 L 的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必须使泡沫塑料被阻燃剂浸透,阻燃剂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抽样检验报告。 顶棚内采用泡沫塑料时,应涂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宜选用耐火极限大于 30min 的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或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湿涂覆比值应大于 500gm2。涂刷应均匀,且涂刷不应少于 2 次。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塑料电工套管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1 B2 级塑料电工套管不得明敷; 2 B1 级塑料电工套管明敷时,应明敷在 A 级材料表面; 3 塑料电工套管穿过 B1 级以下(含 B1 级)的装修材料时,应采用 A 级材料或防火 封堵密封件严密封堵。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对具有贯穿孔的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时,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避免其他工种施工。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泡沫塑料经阻燃处理后,不应降低其使用功能,表面不应出现明显的盐析、返潮和变硬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 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泡沫塑料不应受污染。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6 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复合材料,可包括不同种类材料按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 篇三:新防火规范要点 XX在“建筑构造”专章中。根据建筑墙体构造情况,分别对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防护层厚度,防火隔离带,以及外窗耐火完整性等做出规定。如, 1、设置,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 级。2、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1)住宅建筑: ? ? ? 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 建筑高度大于 27 米,但不大于 100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建筑高度不大于 27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 级。 2): 建筑高度大于 50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级。 建筑高度大于 24 米,但不大于 50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建筑高度不大于 24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 级。 3、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建筑高度大于 24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级。 建筑高度不大于 24 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4、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 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 除采用 B1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4 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 B1 级保温 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7 米的住宅建筑外, ? ? ? ? ? ? ? ? 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小时。 在保温系统中每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 300 毫米且燃烧性能为 A 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 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毫米,其它层不应小于 5 毫米。 修改完善了原版规范中等有关规定. 如,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32 米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 于 10 米且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 平方米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1 台, 并对等提出要求; 如: 1. 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 l/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 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 4 米. 2. 但建筑高度不大于 50 米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 布置,但间隔距离和场地的总长度要符合规范规定。 3.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 50 米的建筑,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20 米和 10米,其他高层建筑,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15 米和 10 米。 其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 1 米,间距不宜大于20 米,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个,窗口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消防设施应设置在相对安全的位置或采取防护措施,户外广告牌不应遮 挡外窗,不应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如, 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1500 平方米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 平方米的商店. 3. 展览、财贸金融、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4. 以及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 平方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等场所.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 ? 单罐容量大于 1000 立方米的固定顶罐应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罐壁高度小于 7 米或容量不大于 200 立方米的储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其他储罐宜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石油库、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灭火系 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 规定了的设置范围,如, ? 餐厅建筑面积大于 1000 平方米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 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 ? 食品工业加工场所内有明火作业或高温食用油的食品加工部位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的高层建筑,将楼板耐火极限从小时提高到 2 小时,并规定防火间距不能因采取了防火措施而减少; ? 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 米. 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 米。 ? ? 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 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等; ? ? 对医疗建筑增加了避难间的要求,如, 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按照护理单元设置避难间,? 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 2 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 25 平方 米确定。 避难间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并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 增加了和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 平米的老年人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大型、中型幼儿园和老年人建筑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规定; 要求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1 小时。 ? ? 将住宅建筑由原来按层数划分高层,改为按高度划分, ? ? ? 超过 27 米为高层住宅建筑, 其中,超过 54 米为一类高层建筑, 不超过 54 米的为二类高层建筑; 完善了的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配置、商业服务网点等相关内容: 在住宅建筑耐火极限和消防车道设置等方面与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相协调; 将高层建筑中住宅与非住宅之间的楼板耐火极限从小时提高到 2 小时; 规定超过 100 米的住宅建筑设置避难层,超过 54 米的住宅建筑户内设置一间安全条件更高的房间; 对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剪刀楼梯间及其前室的设置、住宅户门可以开向前室的数量及防火等级提出了要求; 对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和户内如何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出了规定等。 ? ? ? ? ? 针对物流建筑不同的使用情况作出了具体规定。如: ? 当建筑功能以分拣、加工等作业为主时,应按规范有关厂房的规定确定,其中仓储 部分应按中间仓库确定; 当建筑功能以仓储为主或建筑难以区分主要功能时,应按规范有关仓库的规定确定: 但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完全分隔时,作业区和储存区的防火要求可分别按本规范有关厂房和仓库的规定确定, 其中,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完全分隔且符合规范对储存物规定的条件时,储存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规范表的规定增加 3 倍。 ? ? ? 1.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 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均不应小于本规范对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 求且不应小于 9 米; 3. 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 可开启门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外墙面积的一半。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 300 米; 4.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 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300 平米; 5.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其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 小时。 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 米、耐火极限不低于 1 小时的实体墙;当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为多个楼层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均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 6. 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楼 板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 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7. 步行街的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6 米,顶棚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并宜采用 常开式的排烟口,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 25%。常闭式自然排烟设施应能在火灾时手动和自动开启; 8.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 30 米设置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 龙,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课件阐述怎么写的
- 物资管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自我介绍写作教学课件
- 比亚迪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质生产力机遇和挑战
- 2025年智慧物流园区资金申请与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报告
- 2025年老年旅游定制服务行业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物联网智能物流课件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国企投资岗笔试题目
- 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新生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政治论文2000字范文
- 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 JTS∕T 159-2021 水运工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2024年(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题库大全(含真题、典型题等)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征求意见稿)
- 历史有关的书籍
- 2024年度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课件
- 精度班组安全标准化汇报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法学类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