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材型式报告模板_第1页
铜材型式报告模板_第2页
铜材型式报告模板_第3页
铜材型式报告模板_第4页
铜材型式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材型式报告模板篇一:铜铅锌矿计价方法国际贸易中有色金属矿产品的一般计价方法 在一般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计价一般都有其固定的交易惯例,即以其相应的 LME 金属牌价为基础,乘以其金属含量,再乘以其一定的回收率(或一定的含量扣减) ,再减去其对应的加工费来计价。以下就以常见的铅、锌、铜精矿的计价方法作以简单叙述: (来自: 小 龙 文档网:铜材型式报告模板)铅精矿 1.应 付(Payables): 铅价 = LME 铅价(铅含量95%)或(铅含量3%) 银价 = LME 银价(银含量95%)或(银含量50克) 金价 = LME 金价(金含量95%)或(金含量1克) 2.应 减 (Deduction) : 铅加工费(TC):98 年我司 所做的西班牙铅精矿加工费为$180/干吨。XX 年总体水平为$90120/干吨,目前市面上已有贸易商报价 $70/干吨。 银精炼费(RC):=(银含量95%)或(银含量50克)$/ 金精炼费(RC):=(金含量95%)或(金含量1 克)$5/ 杂质超标时的减罚(Penalty):视具体情况而定。 精矿单价=应付应减 锌精矿 1.应 付:锌价 =LME 锌价(锌含量85%)或(锌含量8%) (注:通常锌精矿中含银超过盎司时,超出部分才与以计价,其计价方法与铅精矿中含银的计价方法相同) 2. 应 减: 锌的加工费: XX 年平均水平为$170180/干吨左右。目前贸易商报价水平为$120140/干吨(均指硫化锌精矿)杂质超标时的减罚(Penalty): 视具体情况而定。 3.锌精矿的单价= 应付应减 铜精矿 1.应付: 铜价 =LME 铜价(铜含量1%) 银价 = LME 银价(银含量50 克) 金价 = LME 金价(金含量1 克) 2. 应减: 铜加工费:1998 年总体水平为$8090/干吨左右,XX年总体水平为$6070/干吨。目前的成交水平为$3040/干吨。 铜精炼费:通常为铜加工费的千分之一,即 TC 为$90/干吨,则 RC 为$/磅铜,计价方法如下:铜精炼费(铜含量1%) 银精炼费:$(银含量30 克) 金精炼费:$(金含量1 克) 杂质超标时的减罚(Penalty):视具体情况而定。 3.铜精矿单价=应付应减 以上所述为铅、锌、铜精矿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般计价方法。由于矿产品通常是凭规格交货的产品,所以,视其计价元素及杂质元素的含量的不同,具体的计价系数有时也会发生变化,以上计价方式仅供参考。 篇二:第八章 铜合金承力索第八章 铜合金承力索 第一节 需求一览表 1 需求 2.数量供投标参考,最终采购量以施工现场需要的工程量为准。 2服务需求:食宿、往返火车或飞机票及当地交通费用,该报价需纳入总价,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支付。 3推荐易损件、备件及专用工具: 第二节 主要技术规格 1应用范围 用于对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单相 50HZ、25kV 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承力索。 2. 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1)最高温度:40 (2)最低温度:25 (3)最大运行风速:30m/s (4)结构风速:40m/s (5)覆冰厚度:5 mm (6)雷暴级别:多雷区 (7)地震烈度:度 (8)最高行车速度:120km/h (9)承力索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10)承力索额定工作张力: 20kN (JTM150); 15 kN (JTM95) 3.采用标准 本技术规格书的有关技术条件均引自 TB/T 3111-XX。 4.承力索规格 承力索规格见表 1 5.技术要求 材料 铜绞线用单线应采用 GB/T3953-1983 中的 TYT 型特硬圆铜线制造。 铜合金绞线所用铜合金化学主成分范围如表2 所示。 表 2 铜合金化学主成分 规格、尺寸及性能 铜及铜合金绞线的规格尺寸及性能列于表 3 中。 表3 规格、结构、尺寸及性能 振动试验长度为 6m 的试样,在本条规定张力条件下,经受振幅 35mm、频率 24Hz、2106 次的振动试验(波形为正弦波)后,应无断股。试验额定张力(试验时应考虑接触网张力增量系数): 15kN 适用的绞线型号为: JTM95;20kN 适用的绞线型号为: JTM150。 轴向疲劳试验 经受振动试验后长度为 6m 的试样,在条规定额定张力条件下,经受张力幅为 30规定张力、频率13Hz、5105 次的轴向疲劳试验(波形为正弦波)后,测其拉断力,其值应不小于表 3 中规定值的 90。 用整体拉伸试验方法得到的绞线(各型同心层绞)的拉断力不得小于表 3 规定值。 绞线(各型同心层绞)的拉断力,按测试从绞线上取下矫直后的单线的强度,然后按下式计算出绞线的拉断力 P,其结果不得小于表 3 规定值的 95: Pn(Rm?S) kN -(1) 式中: S实测的单线平均截面积,mm2; Rm-实测的单线平均抗拉强度,MPa; n单线根数。绞线拉断力可用条或条方法测得。其中任一结果不合格,该产品即为不合格。 JTM0、JTM16、JTMH10、JTMH16 型绞线拉断力值不要求检验。如用户与制造厂协商同意,可进行绞线的整体拉断力试验,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表 3 值的 90。 扭转试验:绞线的单线应能经受标距为自身直径 100倍长度的单向扭转 20 次不断裂。 反复弯曲试验:绞线的直径大于的单线应能经受 12次反复弯曲不产生裂纹(单线直径为时,弯曲半径为; 单线直径为大于至时,弯曲半径为;单线直径为时,弯曲半径为) 。 缠绕试验:绞线的单线在与其直径相同的芯轴上紧密卷绕 8 圈,应无裂纹、起皮和开裂。 铜及铜合金单线 20时的电阻率不大于 40 mm2/m。 表面及卷取 单线及绞线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肉眼(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可见的缺陷,例如明显的划痕、压痕等,并不得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成品绞线应整齐紧密地卷绕在线盘上,不得有交叉、跳线和匝间空隙,绞线两端头应牢固固 定在线盘侧板上。 绞制 各种型号绞线的典型结构如表 4 所示。 绞线各相邻层的绞向应相反,最外层绞向为右向。 绞线的绞合节径比应符合表 5 的规定。任一绞层的节径比应不大于相邻内层的节径比。 每层单线或股线应均匀紧密地绞合在下层中心线芯或内绞层上,不得有断股、缺股和跳线。 绞合后所有单线或股线应自然地处于各自位置,当切断时,各单线或股线端部应保持在原位或容易用手复位。 表 4 各种绞线的典型结构 接头绞制过程中,单线根数为 7 根的绞线,单线不允许有接头。 绞制过程中,单线根数大于或等于 19 根的绞线,单线允许有接头。在同一单线或整根绞线中,任何两个接头间的距离,各内层不小于 15 m,最外层不小于 200 m,但接头总数不应超过 3 个。 绞制过程中,单线的接头应采用冷压焊。焊后接头处应修磨圆整,使其直径等于原单线直径,而且不应弯折。制造长度 绞线制造长度应符合合同要求,其偏差范围为030m。 按质量交货时,实际交货质量按表 3 中计算截面积计算,不得超过订货长度与允许制造长度上偏差之和折算质量的 103%。6.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及验收 产品需经制造工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如表 6 所示。 试验类型分为 型式试验:规定为每 3 至 5 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试验: a)产品定型;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出厂试验:对全部产品进行的试验。 每批产品交货时,应按检验规则规定的出厂试验项目提供全面、完整的检验报告。 同一生产条件下交货的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抽样方案按 GB/T 2829-XX 篇三:结构形式代号阀门型号编制方法、阀门编号说明 阀门型号通常应表示阀门类型、驱动方式、连接形式、结构特点、公称压力、密封面材料、阀体材料等要素。阀门型号的标准化对阀门的设计、选用、经销,提供了方便。当今阀门的类型和材料种类越来越多,阀门型号的编制也愈来愈复杂。我国虽然有阀门型号编制的统一标准,但逐渐不能适应阀门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阀门制造厂一般采用统一的编号方法;不能采用统一编号方法的,各生产厂可按自己的情况制订出编号方法。 当阀门还具有其他功能作用或带有其他特异结构时,在阀门类型代号前再加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按下表的规定。 二单元:传动方式 安全阀、减压阀、疏水阀、手轮直接连接阀杆操作结构形式的阀门,本代号省略,不表示; 对于气动或液动机构操作的阀门:常开式用 6K、7K表示;常闭式用 6B、7B 表示; 防爆电动装置的阀门用 9B表示。 三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