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汉规范字字典_第1页
通用汉规范字字典_第2页
通用汉规范字字典_第3页
通用汉规范字字典_第4页
通用汉规范字字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汉规范字字典篇一:向通用规范汉字表说明求索向“通用规范汉字表说明”求索 并向电脑汉字软件制作专家求助 XX0812,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征求意见稿) ,XX0605,国务院以国发XX23 号文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 在“说明”中有:“六、本表对社会上出现的在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之外的内退简化字进行了严格甄别,仅收录了符合本表收字原则且已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闫、 、 等 226 个简化字。 七、本表在以往相关规范文件对异体字调整的基础上,又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皙、喆、淼、昇、 等45 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 ” 但除“闫、 、”3 字外,并未将其余 223 个类推简化字全部列出;除“皙、喆、淼、昇、”5 字外,也未将其余 40 个异体字全部列出。让人无法直截了当一目了然的知道是哪 226 个简化字和哪 45 个异体字转为规范字。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也太吝啬了吗,8105 个汉字出现两次、“对照表”也出现 2546 个字,共有 18756 个字,就少那263 个字需要用纸的经费? 为弄清还有哪 223 个类推简化字和哪 40 个异体字转为规范汉字,笔者用通用规范汉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六版, 新华字典第 10 版、第 11 版,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康熙字典等作了比对,还在网上作过找寻,都不理想。现将我比对情况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1. 通用规范汉字表比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增收 1110 个汉字。如 6502 尢、6504 卬、6506 、6507 毌、6508 邘、6510 圢?8098 籥、8101 玃、8103 齇、8104 觿。(由於有 1110 个,为不占篇幅,仅举首尾几个字。 ) 在增加的 1110 个字中, 汉语大字典无:7375 、7533 锪、7537 、7937 、75955 个字;中华字海无 7375 、7537 、7937 ,而有 7533 锪、7595 ; 康熙字典也无:7375 、7533 锪、7537 、7937 、75955 个字;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有 7375 、7533 锪、7537 、7937 ,无 7595 ;新华字典第 10 版也是有 7375 、7533 锪、7537 、7937 ,无 7595 。 2. 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 1110 个汉字中就有已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类推简化字 259 个,比 226 个多 33 个。具体为: 4004 、4052 、4242 钣、4293 、4493 眬、4631訚、4945 阇、5031 绱、5218 媭、5236 鲀、5246 颎、5453跶、5487 锜、5490 锩、5977 觯、6119 镠、6143 鲴、6245镡、6276 鲼、6278 鳀、6339 、6355 鳐、6434 黪、6473镵; 6538 伣、6546 闫、6551 、6553 、6557 、6576 、6582 杩、6586 、6607 飏、6612 、6613 、6616 、6623 、6628 、6629 屃、6638 纮、6639 驲、6640 、6643 、6670 、6688 、6730 、6731 、6737 、6739 、6744 、6745 迳、6747 、6749 、6750 、6752 、6785 荙、6791 、6820 、6845 钜、6846 、6847 、6848 、6854 、6872 飐、6918 骃、6919 、6920 、6921 、6922 、6932 、6937 、6958 桠、6959 、6967 、6976 、6977 辀、6978 辁、6995 、6996 帱、6999 、7000 崄、7004 、7006 、7008 、7019 、7039 、7053 、7070 、7079 、7093 、7094 、7095 绤、7097 、7114 、7135 梼、7146 跶、7153 龁、7161 、7166 、7177 、7178 、7180 、7181 铖、7182 铘、7183 、7186 铴、7209 、7234 、7241 、7249 、7250 、7254 、7255 、7260 、7273 、7274 、7275 、7276 、7277 绹、7278 、7279 、7280 骕、7281 、7299 、7326 、7327 鹀、7334 、7343 、7344 辌、7346 龂、7347 、7361 、7367 、7373 、7375 、7377 、7378 、7379 锊、7382 、7399 、7405 、7408 、7414 、7421 、7423 、7425 、7427 溁、7456 、7457 、7459 缐、7460 骙、7503 、7508 、7511 辒、7512 、7513 、7528 锖、7529 、7531 锳、7533 锪、7534 、7536 锬、7537 、7541 、7543 筼、7548 鹎、7557 鲉、7559 鲌、7562 、7569 馌、7579 阘、7580 、7595 、602 、7609 鹔、7610 、7617 、7618 、7650 、7654 、7667 、7678 、7679 锺、7681 锽、7682 、7700 鲕、7701 、7704 鲘、7706 、7707 、7708 、7712 、7737 、7746 、7748 麹、7761 鹝、5 镆、6 镈、9 、7790 镕、7798 鹟、7799 、7801 鲪、7802 鲬、7805 鹠、7810 鹢、7817 澛、7824 、7828 、7831 、7841 、7854 、7855 、7856 、7870 、7872 、7873 、7874 、7878 篯、7886 鲯、7888 鲺、7889 鲹、7890 、7891 亸、7894 、7916 、7918 、7937 、7939 、7940 、7943 、7944 、7945 、7946 、7958 、7961 、7962、7963 、7966 鳂、7967 鳈、7968 鳉、7974 、7979 、7980 、7987 、7991 鹲、8005 酂、8017 鹱、8030 、8042 、8043 、8044 鳚、8049 彟、8072 骦、8073 、8082 鳠、8083 鳡、8092 鹴、8096 鳤、8100 。 上面这 259 个类推简化字除有 54 字以外的 205 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新 华字典第 10 版都有,而这 54 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新华字典第 11 版也已 经有了。但这 259 个字在笔者的电脑的字库中确有158 个找不到,打不出来,不得不利用 电脑的“造字程序” ,自己造(拼凑)出来。 上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新华字典第 11版有,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 五版、 新华字典第 10 版无的 54 字是: 6538 伣、6546 闫、6640 、6670 、6688 、6730 、6731 、6739 、6744 、 6745 迳、6747 、6820 、6847 、6848 、6854 、6921 、6922 、6959 、 6967 、6976 、6995 、7008 、7019 、7053 、7097 、7177 、7209 、 7249 、7250 、7254 、7276 、7278 、7299 、7326 、7378 、7382 、 7414 、7503 、7580 、7595 、610 、7654 、7679锺、7682 、7737 、 9 、7828 、7854 、7916 、7940 、7943 、7944、7945 、8073 。 到底哪 226 个字是新收的类推简化字?还请教育部、国家语委明示,免得乱猜。 3.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 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说明说:“对在部分 义项和用法上不简化的瞭、乾、藉、麽等字加注予以说明” , “对在部分义项和用法上 可作规范字使用的仝、甦、堃、脩等异体字,加注说明其适用范围和用法。 在其后的备注处可见有 52 个加注。笔者将其细分为16 个小项,具体为: 1)读“某音不简化作某”的字有:瞭、乾、藉、麽 2)用于姓氏人名:昇、甯、仝、甦、邨、堃、犇、龢、絜、喆、秘、谿、筦、瀓 3)用于姓氏人名读某音时:耑、氾、釐、叚、吒 4)用于姓氏人名、地名:迺、陞、菉、淼 5)用于姓氏人名,但须类推简化:颺、麴、訢、線、頫、勣、貲(飏、麹、欣、缐、 、 、 ) 6)用于姓氏人名、地名,但须类推简化:鉅、逕(钜、迳) 7)用于“某义读某音”时:衹、袷、剋、徵、藉 8)用于科技用语,不作异体:椀、劄 9)表某义不作异体:脩、扞、蒐 10)用于地名不作异体:阪 11)表某义不作简化:夥12)用于姓氏人名、地名、科技用语,但须类推简化:椏(桠) 13)用于某义,但须类推简化:讎(雠) 14)用于科技用语,但须类推简化:鑪( ) 15)用于姓氏人名,可简化:鍾(钟) 16)表植物名时可类推简化:蘋( ) 上面 1) 、2) 、3) 、4) 、7) 、8) 、9) 、10) 、11)共 9项相加有 38 个字。 二级字表明确不再作“异体字”而转作规范字的有:皙、瞋、噘、蹚,4 个字; 三级字表明确不再作“异体字”而转作规范字的有:凓、勠,且“” 读 作化学名词 用字时,不再作“恶”的繁体字,意即“” 也转作规范字。则有 3 个字。 这样,384345。 网上有帖说,这就是所说的45 个异体字转正作规范字。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是误导! 上面 38 个字中除“夥、” 外的 36 个字,按这次“加注说明”其在某一特定范围(区 域)可作为规范字,而除此以外又作为另一字的异体字,即这 36 个字还不是完整意义的“规 范字” ,何况“7669 夥”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是作为“0745 伙的繁体字,并不是异 体字;就是在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中,也是将“夥”作为“伙”的繁体字,并加注说“作 多解的夥不简化” ;同样, “瞭、乾、麽” 在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中也是作为“了、干、 么”的繁体字,不是异体字。另在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也是把“噁”作为“恶”的繁 体字,而不是异体字。即 “夥、 、瞭、乾、麽”并非是“异体字” 。所以,要说成“45 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 ,并不准确。如要说成“45个不规范字调整为规范字”还说得过去, 可算是正确的。因为新出联19924 号文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说:已简化的繁体 字和 1955 年淘汰的异体字都是不规范汉字。 至此,上面 45 个字除去 “夥、 、瞭、乾、麽”5字,只有 40 个所谓“异体字转正” , 还差 5 个又是谁呢?前面笔者所列小项中还有 5)、6)两项的 9 个字用于姓氏人名地名时转 为规范字,又该落到谁的头上呢?笔者无能猜知。所以,到底是哪“45 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只好请求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专家不吝赐教,并以某种形式公开,也让关心 此事的国民知晓。笔者在此先行谢谢,谢谢!(由于国家语委原为正部级、后降为副部级, 挂靠在教育部,并由教育部一副部长兼语委主任。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作教育部副部 长时就兼任国家语委主任。所以,权利和责任主要还在教育部。不知此说对否。 )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41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的规定,本公民特斗胆向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提 1、 从通用规范汉字表附录 1 摘录 4 字如左。 笔者建议将“1829 恶”的一繁体字“噁” 、及“0675 克”的繁体字“剋”去掉。因为“噁、剋”已另立字头作为规范字 了。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说明中有“本表在以往相关规范文件对异体字调整的基础上”之说,为什么又不将这两处作出调整呢? 2、教育部、国家语委应向电脑汉字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至少将这次由国务院公布的 8105 个通用规范汉字全部纳入电脑汉字软件。当然越多越好。因为据有关资料讲, 汉语大 字典收录有 54678 个汉字, 康熙字典收录有57557 个汉字, 中华字海收录有 85568 个汉字。就算把 8105 个通用规范汉字全部纳入电脑汉字软件,也只有全部汉字的 1/ 1/。如果不将这 8105 个通用规范汉字全部纳入电脑汉字软件,不仅对使用电脑的人在 工作上带来很大不便,而且是对继承和发扬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和具有辉煌灿烂的 汉文化的重大损失,也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的重大过失。笔者有这样的经历,从 1997 年至 XX 年共收集了由238 个基本汉字组成的 420 个重 叠汉字,打印时,就有 360 多个在我的电脑汉字软件的字库头找不到,不得不用“造字程 序”自己造出来,可上传到网上时,网络不支持,凡是在自己造的字的地方,就出现空白, 是个“口” (框框)占位,让文档失去应有的作用。(后来才知道,用图片形式上传,可解 决这个问题。 )又如,笔者花 10 年时间,在有限的资料中找到中华姓氏 13053 个(与中国 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历时 40年,参阅 1475 部书目,收集 23813 个 姓氏相比差得太远了。 )在打印时,就有上千个姓氏字在我的电脑字库头找不到,也只好自 己造。就是写现在这篇文章,也自造了 162 个汉字。 所以,笔者在这里向电脑汉字软件制作专家求助:请专家们在制作电脑汉字软件时, 一定要将这次由国务院公布的 8105 个通用规范汉字全部纳入汉字软件,同时,尽量纳入更 多的汉字,以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汉文化,也解除用电脑找不到要用汉字的困难。 3、将“可用于姓氏人名、地名,但须类推简化作”一句,改成“可用于姓氏人名、地 名,也可类推简化作” 。即将“但须”换成“也可” 。 为什么?因为 XX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18 次会议通 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 17条“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的第(二)款规定:姓氏中的异体字。即是说:虽是繁体字、异体字,但当作姓氏使用时, 可以保留或使用。这样,在“加注说明”中的“颺、麴、訢、線、頫、勣、貲、鉅、逕” 等 9 个字,在作姓氏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就可以直接 使用“颺、麴、訢、線、頫、勣、貲、鉅、逕”本字,而不“一定要(或务必) ”使用“规 范字” (简化字) ,但可以按简化字总表第二表“简化偏旁”的规定,类推简化成“飏、 麹、欣、缐、 、 、 、钜、迳” 。 (中华字典1999 版第 534 页有:须 x 务必; 一定要。 新华字典第 11 版第 557 页有:须 x 必须,必得,应当。 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第 1468 页有:须 x 须要。 )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的,虽经国务院同意公布,也只能算 作一个“法规” ,还未立法,不能算作“法” 。他的法律效力当然不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高、大。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专家,都是语言文字的行家里手,顶尖 人才, “可以”和“须”不会是同一程度吧? 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 要求,还是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准, “姓氏中的异体字,可以保 留和使用” 。不必一定要(或务必要)使用规范字,但可以按规定简化成规范字。 以上建议,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去伪存真 XX1202 篇二:汉字规范汉字规范 (一)汉字规范的定义 汉字规范化,是指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同时,对一些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异成分及用法,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使汉字更好地为社会交际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汉字规范一直与汉字使用相伴随。汉字在 30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动与相对稳定之中,而历朝历代都对用字有基本的规范要求。 史籀篇 、 仓颉篇 、 凡将篇 、 急就篇 、 字样 、 干禄字书 、 龙龛手镜 、字鉴 、 俗书勘误 、 康熙字典及佩文韵字正等,都是历史上厘定当时汉字的文字范本。 (二)汉字规范的途径 汉字的规范有两种途径:顺其自然约定俗成;政令强制法定求同。这两种途径看似矛盾,实则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约定俗成的“规律”借助政策法令加速其社会应用,而政策法令以约定俗成的内容为基础对其因势利导。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汉字简化总体上是好的、成功的。20 世纪以来,在楷书被社会稳定沿用的状况下,汉字规范主要以规范字符为主,而其中一项重要的规范工作,就是应社会使用的“避难就易”而进行的汉字简化。 (三)推行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最大的特点是汉字简化和整理异体字,这还反映了文字自身发展演变中求简的趋势。规范汉字在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规范汉字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已经有 8 亿人是在汉字简化和规范的条件下掌握了文化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推行规范汉字对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功不可没。在推行规范汉字方面,国家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是对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发表了简化字总表 ,整理异体字、更改地名生僻字、统一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规范汉字的查字法、公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配合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国家准备出台规范汉字汇编。 (四)汉字规范仍需延续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是过去规范工作的延续,是我国当今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语文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它对我国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作用意义重大。 通用规范汉字表自立项到研制工作完成,历时 8 年,集中了国内众多文字学家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在研制过程中体现了语言规范应该遵循的科学性、政策性、社会性、稳妥性的原则。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要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走规范化标准化之路,同时为了大众更好地交流与沟通,社会用字也需要规范。从现有资料看, 通用规范汉字表基本体现了现在社会语文生活中通用汉字的字量、字级和字形规范。该表把通用汉字分为三级:分别满足汉字社会应用的基本需求和专门需求,体现了汉字社会应用的层级性和多样性。一级的 3500 字和二 级的 3000 字是通用字,以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用字频率为基础确定收字量,保证了一定字量的社会用字覆盖率,符合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用性质,基本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用字需求。三级的 1800 字作为通用规范字表的补充,所收的字是一些领域的常用通用字,基本满足这些领域的用字需求。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五十多年来汉字规范成果的集大成者。与所有规范标准一样,汉字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跟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发布的汉字规范标准相比, 通用规范汉字表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优化,但它不是完美无缺的,也要适应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因此又是汉字规范工作的新起点。我们要正确处理汉字规范工作中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再及时优化已有的规范标准,使汉字在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汉字规范的重点 国家推行汉字规范的重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这些现象的存在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推行规范汉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篇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 1北方话是汉语中覆盖地域最广的方言, 组都属于北方话。 (C) A. 沈阳话、成都话、杭州话、西安话 B. 贵阳话、南京话、长沙话、太原话 C. 天津话、武汉话、昆明话、桂林话 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都是翘舌声母的是 组。(B) A. 成人、手术、暂时、展示 B. 师生、战术、顺畅、生产 C. 神州、注释、珠算、申诉 3下列 3 组词语中,韵母完全相同的是 组。 (B) A. 进行、亲近、清新、信心 B. 风筝、奉承、升腾、逞能 C. 轰动、冷冻、生动、工农 4下列 3 组词语中,儿化和不儿化的意义不同的是 。 (B) A. 上班、上班儿 B. 火星、火星儿 C. 小孩、小孩儿 5下列 3 组词中,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 (C) A. 学生 B. 西瓜 C. 运气 6“她唱得真好啊!“啊“在此处应当读作 。 (C) A. a(啊) B. ia(呀) C. wa(哇) 7下列每个字的笔画全是 4 画的一组是 。 (A) A. 丰、长、互、内 B. 世、升、书、乌 C. 去、以、勿、专 8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的一组是 。 (B) A. 万、力、勿、我 B. 芳、乃、伤、另 C. 叨、匕、易、才 9下列 3 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项是 。 (A) A. 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开诚布公 B. 三顾茅庐、永往直前、戮力同心C. 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 10国家于 1997 年发布了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对 20 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下列 3 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 (C) A. 海里、英两、升 B. 盎司、公司、哩 C. 加仑、英寸、千瓦 111988 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字为规范字,“粘“不再表示“黏“的意义。下列 3 组词语中“粘、黏“两字通用的一组是 。 (B) A. 黏液、粘土、粘连、黏贴 B. 这种胶很黏,可以把瓷砖粘得结结实实 C. 他刚糊完窗户,两只手上都是粘糊糊的糨糊。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 (B) A. 由简趋繁 B. 由繁趋简 C. 表音化 13将“路、鲁、吕、栾、刘、梁、罗、龙“这八个姓氏按音序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A. 梁、刘、龙、鲁、路、吕、栾、罗 B. 梁、刘、龙、路、鲁、吕、栾、罗 C. 梁、刘、龙、鲁、路、栾、罗、吕 14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 共 5 部分。 (B)A. 声调表、隔音符号 B. 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 声调表、注意事项 15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 ,正确的是 。 (C) A. helongjiang sheng B. Heilongjiang sheng C. Heilongjiang Sheng16国务院 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 A. 新闻出版 B. 语言文字工作 C. 广播电视 17“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拼写正确为 。 (C) A. li qing zhao shi song dai zhu ming de ci ren. B. li Qingzhao shi songdai zhuming de ciren. C. Li Qingzhao shi Songdai zhuming de ciren. 18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 时期。(A)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19 是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 (C) A. 隶书 B. 草书 C. 楷书 D. 行书 20历代都有简体字流行在民间。当时的统治阶级把简体字看作是“俗体“、“破体“,没有合法地位。但是 就采用并创造了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 80%以上已被汉字简化方案采用。 (D)A. 秦国 B. 元朝 C. 明朝 D.太平天国 21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的“六书“说法,概括了汉字特有的构造规律,但是一般把 看成是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 (D) A. 指事、假借 B. 象形、转注 C. 会意、形声 D. 假借、转注 22“蜻、郊、园、芬“都采用了 的造字方法。 (B) A. 象形 B. 形声 C. 指事 D. 会意 23秦始皇用 字体统一了汉字,达到“书同文“。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