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道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道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道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道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篇一:市政及公路常用现行技术规范规程篇二: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XX0330 DBJ/T50-100-XX J11558-XX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slope engineering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前 言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科字 XX 年第 21 号文的要求,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汇同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检测和施工单位共同编制了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XX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施工验收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在重庆市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检测、监督和施工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在施工质量验收方面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相关结构施工规范及已有的检测技术规范等规范相协调。 本规范共 10 章和 4 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基础分项工程、锚杆(索)分项工程、桩基分项工程、挡土墙分项工程、附属工程、边坡变形监测、边坡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等,规定了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所对应的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二村 50 号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理组(邮政编码:400020)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分公司 重庆市涪陵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文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天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工程质量监督站 重庆市荣昌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工程质量监督站 主编人:刘兴远,雷用 参编人:陈建光,李琪锦,王平,李天华,卓勇刚,孔凡林,李成芳,况龙川,陈志平,林润钟,陶佳能,胡擎宇,倪良位,董倩,张丽卿 审查专家:陆新,汤启明,武志刚,唐秋元,周忠明,周尚永,龙盛军 目 次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地基基础工程 一般规定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墙后回填土 挡土墙基础 5 锚杆(索)工程 一般规定 质量检验 不合格锚杆(索)处理 验收 6 桩基工程 一般规定 施工前检验 施工检验 施工后检验 桩基工程验收 7 挡土墙工程 一般规定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 喷射混凝土挡土墙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 砌体挡土墙 8 附属工程 排(截)水沟 护栏 护坡 9 边坡变形监测 一般规定 监测 10 边坡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边坡工程实体检验 边坡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附录 A 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 B 锚杆(索)抗拔试验 附录 C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制作方法 附录 D 边坡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 总 则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市政工程边坡和岩石基坑工程可参考使用。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应与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配套使用。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篇三:路基技术规范要求4 机械组合压实工艺 风积沙路基压实机械的选择除满足压实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场地大小、压实机械效率及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选择在沙漠中能自由行走的前后轮驱动的振动压路机或履带式推土机.建议振动压路机自重20t,推土机功率不小于 140 马力. 当填筑的路基较高时,可利用挖方段的自然坡度作为便道运送土料.在路基上,可利用公路路面的分隔带作为土料的运送便道.当在平原地带五挖方段时,可利用路基边坡与征地界限之间的空间建设施工便道,以便解决运送土料问题. 振动压路机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的分层碾压压实工艺. 此种施工工艺适用于振动压路机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的分层碾压或洒水状态下的分层碾压,也适用于小到中雨后风积沙的压实. 施工工艺: (1)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放样、清除填方路段原地杂草、树根及借方位置原地面杂草、树根等. (2) 原地表处理.填方地段清除原地表杂物后,采用140 马力以上的推土机碾压,碾压时直线段应从路基边缘向内侧逐轮碾压,半径较小的曲线段从内侧向外侧逐轮碾压.沿一个方向压过后,沿原轮迹返回,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 1/2 单轮宽度.当其中一侧碾压带压过一个轴距的距离时,将推土机向内移动一个轴距后继续碾压,单侧轮迹布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可采用纵向、横向交错的方式碾压,一般碾压 3 遍以上(注意碾压一遍的定义),检测压实度,应达到本规程规定的压实度标准,否则应补压直到合格.(3) 推送填料.当采料场距离施工段较近时,直接用装载机运输,否则用自卸车运输.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 35 厘米,可采用填料前后定点测量高程控制松铺厚度. (4) 估计含水率.对摊铺后的填料的含水率进行初步估计.初始的估计可用经验方法.经验方法如下:用手抓一把沙,用劲捏,如果成团,并在摔出这团沙时,手上仅有少量沙预留在手掌上,而无水珠留在手掌上,此时沙的含水率基本在我们建议的范围之内.建议的含水率在 5%左右,最小是%,最大是 7%.如果含水率低于建议的最小含水率,用洒水车洒水,并通过洒水车的容积控制洒水量和洒水速度. (5) 摊铺填料.对推云至填方段内的填料采用推土机推铺并整平,或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整平. (6) 推土机稳压.推土机稳压按照一把土方路基的压实工艺,从路基边缘向内侧逐轮碾压,沿一个方向压过后,沿原轮迹返回.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 1/2 单轮宽度,当其中一侧碾压带压过一个轴距的距离时,将推土机向内移动一个轴距后继续碾压,单侧轮迹布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稳压一遍. (7) 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应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采用前后轮驱动的自重 20t 的沙漠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采用弱振进行碾压,压路机必须满足以下技术性能: A、振动频率在 3040Hz B、振幅在之间 C、碾压速度6km/h D、路基干压时,采用高频低幅原则 用压路机直接在风积沙路基上碾压时,碾压遍数一般为:填方段 34 遍,挖方段 23 遍,碾压速度2km/h 为宜(碾压遍数不宜过多,过多则将使颗粒重新分布组合,达不到压实效果) 压路机的碾压行使速度不超过 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应纵向重叠以上,达到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均匀. 为了保证沿同一个方向振动,规定振动压路机沿一个方向振动后,沿原轨迹在振动返回.碾压时轮迹重叠不应小于 1/3;轮迹布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在本规程中,根据最大干密度确定最佳的压实遍数. 当最大干密度小于/cm3,对标准压实度 94%的要求,最少碾压遍数不小于 3 遍;对标准压实度 96%的要求,最少压实遍数不小于 5 遍. 当最大干密度在/cm3 之间时,对标准压实度 94%要求,最少碾压遍数不小于 4 遍;对标准压实度 96%的要求,最少压实遍数不小于 6 遍. 当最大干密度小于/cm,对标准压实度 94%的要求,最少压实遍数不小于 5 遍;对标准压实度 96%的要求,采用加大含水率或水坠法施工,并增加现场压实度的检测数量(见条 10 检测部分),最少压实遍数不小于 7 遍. 推土机终压.推土机终压压实工艺与推土机稳压相同,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 1/2 单轮宽度,终压 1 遍. 分层洒水.当第一层的碾压结束后,在路基面洒适量的水,此时洒水车速度不大于 4km/h.在晴天时,应分别在填筑下一层在路面洒水;在填料摊铺前在填料上洒水;在稳压后在路面洒水. 检测.压实度检测采用环刀法测定风积沙干密度,计算压实度.压实度质量以压实度控制.压实度应达到本规程规定的标准.若不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补压,直至合格为止,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作业.检测取样位置、深度也应符合本规程有关条款之规定. 当最大干密度小于/cm3 ,检测数量应增加 30%. 推土机在天然含水量状态下分层碾压的压实工艺. 此种压实工艺适用于采用推土机在天然含水量状态下分层或洒水状态下的分层压实风积沙的填方路段,也适用于小到中雨后风积沙的压实. 6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取沙和弃沙 沙区路基施工取沙必须到规定的采料场采取. 应尽可能以挖作填,减少弃方.确需废弃时应纵向就近弃于线路两侧沙丘低洼地,并予整平.当连续段挖方较长(大于 100m)且挖方边坡高度在以内时,可就近横向弃于两侧堑顶的平整带内;挖方边坡高度超过 2m 时,2m 以下部分应用推土机或铲运机沿纵向运出. 弃方处理前,应提出弃方的施工方案报高级监理工程师驻地办公室批准后实施(该方案包括弃沙方式、调运方案、弃沙位置、坡脚加固处理方案,排水系统的布置及计划安排等).方案改变时,应报批准单位复查. 涵洞、通道及桥头附近不宜进行取、弃,确保取、弃土时,应单独报高级监理工程 3 师驻地办公室批准,并做好排水和防护,不得影响原有天然沟渠的排水功能或对路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季节、路堑横断面形状、纵坡、横坡等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特别是夏季暴雨较集中时应防止雨水对路堤、路堑的冲刷.弃沙和借沙时应尽量减少破坏天然地貌,破坏的要是及时恢复. 尽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线路两侧原有植被和地表硬壳.对因施工作业汲取、弃沙等造成原地表植被破坏的部分,路基成型且边坡整理后,应采取柴草网格屏障或粘土压盖等措施,对新出露的沙面及时防护,并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施工机械要求与选择 沙区路基施工应选择在沙漠中能自由行走的机械,如履带式推土机、履带式铲运机和前后轮驱动的振动压路机等. 施工机械的配备应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量大小、取弃沙运距、工期要求及设备能力等综合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切实的可行的机械施工作业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机械产量的要求,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沙区路基采用机械化施工,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管理: (1) 、制定机械使用与管理制度和油料供应制度. (2) 、制订机械调配措施. (3) 、编制机械施工组织、技术方案和综合机械流水作业程序,按不同的工程内容,指导机械施工. (4) 、制定机械的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和机械保修制度,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 (5) 、设置临时机修厂房和就机械修理场地,安装安全防护措施,并按机械数量、完好程度恰当配置检修人员. 填方路堤的施工 填方路堤施工前的原地面处理,应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 、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风积沙或沙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3) 、对填方高度小于 1m 的流动沙丘路段,应先将厚沙丘推平,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 定压实度后进行填筑施工.(4) 、对填方路堤地基应充分碾压,确保地表面以下30cm 范围内沙层压实度达到本规程的要求. 路堤填料应符合下述规定: (1) 、填方路基施工,应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或树根、生活垃圾和含有腐植物质的土,采用盐泽土、黄土填筑应是遵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中特殊地区路基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2) 、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时,各分层不得夹杂粘土、植物及树根等杂质,必须数纯风积沙. 路基施工同时用风积沙和土做填料时,必须分层填筑,不得将风积沙和土在一层中混合填筑,也不得分层间隔填筑,用土填料累计压实厚度不小于 50cm. 对风积沙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的不同确定.若采用自重在 20t 以上前后轮驱动的自行 4 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时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 35cm,若采用 140 马力以上的推土机分层碾压时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 30cm. 用风积沙填筑路基附近取水方便时,也可采用水坠碾压法分层填筑.填筑时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 35cm.所设围堰每层应相互错开,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时应分段坠水,相邻段水坠重叠宽度不小于 1 米.填筑表面水头高度应保持在 20cm 以上. 路堤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设计宽度 30cm(已包含在设计工程数量中). 填筑路堤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按照横断面全宽度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检测压实度符合规定后,在填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