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篇一: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1 器材检验 11 一般规定 111 对光(电)缆及其他线路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应符合设计及订货合同要求。 112 工程所用光(电)缆及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符合标准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光(电)缆和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13 经过检验的光(电)缆及其他线路器材应做好记录。 12 电缆单盘检验 121 全塑电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观检查: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 2密封性能:综合护套全塑电缆充入干燥气体气压应达到 3050 kPa 。气压稳定后 3小时(铠装电缆 6 小时),电缆气压值符合要求。 3全塑电缆芯线色谱或排列端别应符合标准。电缆A、B 端标记要明显。 4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 1211 的规定。 5全塑电缆的绝缘指标应符合表 121-2 的规定。122 物理发泡聚乙烯傈氯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 121 一 l 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1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 2在室温下,同轴电缆内外导体间施加 500V 直流电压,保持 60 s,绝缘电阻5 000Mkm。 3衰减常数、回波损耗、屏蔽衰减等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 GYT 135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人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的规定。 13 光缆单盘检验 131 光缆外皮应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应良好。 132 单盘光缆的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133 光缆中铜导线的电气指标应符合设计或相关规定。 134 光缆 A、B 端标记要明显。 14 其他线路器材及设备检验 141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结构应为锥形体,锥度为175。 2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1)环向裂缝宽度超过 05 mm;2)有可见纵向裂缝的; 3)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 200mm2。 142 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及其偏差符合表 143 要求。 表 142 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 143 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应符合表 144 规定。 表 143 镀锌钢绞线的规格 144 铁件的规格型号均应符合 YDT 2061YDT 20629 的要求。 145 电缆接线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应符合表 146 的规定;2接线子外壳对芯线的绝缘电阻应1105 M(205,相对湿度 6080)。 146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147 规定。 表 146 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 表 147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 148 光纤配线架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 mm2。 2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l 000 M500 V( 直流),机架 间的耐压3 000 V( 直流),1 min 内不击穿、无飞弧现象。149 光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交接箱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开启灵活可靠;箱门开启角度120 。经涂覆的金属构件其表面涂层附着力牢固,无起皮、掉漆等缺陷。 2光缆交接箱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mm2。 3光缆交接箱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问的绝缘电阻20 000 M500 V( 直流),箱体问的耐压3 000 V( 直流),1 min 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4室内光缆交接箱防护性能应达到 GB 4208 标准中的 IP53 级要求,室外光缆交接箱防护性能应达到 GB 4208 标准中的 IP65 级要求。 1410 光纤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插入损耗应05 dB(重复性和互换性)。 2回波损耗:PC 型40 dB 、UPC 型50 dB 、APC 型60 dB 。 1411 电缆交接箱检验廊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缆交接箱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意一个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绝缘电阻0 000M,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意一个端子与接地点之间在接通V 交流电时,1min 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2. 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应x10-3,接线端子可断弹簧片处的接触电阻x10-,机器使用寿命试验后x10-。接线模块的卡接簧片和可断簧片重复使用次数次。 141塑料子管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塑料子管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其颜色,孔径,壁厚及其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的负偏差应mm 141 同轴电缆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连接器内到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00l,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00,电缆线与连接器的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应00l。 2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100 M。参照 GB11313 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中 145 条款。 3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应能经受 1 000 V(50 Hz 有效值)的试验电压,作用 1 min 而无 击穿和飞弧现象。参照 GB 11313 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中 146 条款。 4连接器的传输损耗、反射损耗及带内平坦度等指标参照 GB11313 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 。 2 杆路工程 21 立杆 211 电杆洞深应符合表 211 的规定,洞深允许偏差50 mm 。 表 211 电杆洞深 注:1、本表适用于中、轻负荷区新建的通信线路,重负荷区的杆洞深度应按本表规定值增加 100-200mm。 2、 12m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 212 按设计规定的标称杆距立杆(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为 3540 m,郊区杆距为 45 50 m) 。 213 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要求: 1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 50 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2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0150 mm,木杆内移值为 200300 mm 。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3 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mm 22 接杆 221 应按设计规定的长度、方式、方法进行电杆接长。 222 水泥杆接杆必须采用“等径水泥电杆”叠加接长,两杆间用法兰盘或钢板圈接续。 23 杆根装置 231 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应按设计要求。232 水泥电杆杆根装置应用混凝土卡盘,以“U”字形抱箍固定。木杆杆根装置应用横木,以 40 mm 钢线缠绕固定。 233 卡盘及底盘装置的规格应符合图 2331 的要求,电杆杆根装置位置容差应为50 mm,横木式杆根装置的规格应符合图 233-2 的要求。杆根垫木,其规格应符合图233-3 的要求。 图 2331 卡盘式杆根装置图 233-2 木杆横木装置 24 拉线 241 拉线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扎固方式以设计的材料为准。 242 靠近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根据设计规定加装绝缘子。绝缘子距地面的垂 直距离应在 2 m 以上。拉线绝缘子的扎固规格应符合图 242 的要求。 图 242 拉线绝缘子的扎固 243 人行道上的拉线宜以塑料保护管、竹筒或木桩保护。 244 架空电缆线路的拉线上把在电杆上的装设位置及安装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杆上只有一条电缆吊线且装设一条拉线时,应符合图 244l 要求。 图 2441 单条拉线装设位置 2杆上有两层电缆吊线且需装设两层拉线时,应符合图 2442 要求。 图 2442 双条拉线装设位置 245 拉线上把的扎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另缠法:应符合图 2451 的要求,缠扎规格见表 2451。 2夹板法:应符合图 2452、图 2453 及图 2454 的要求。 3卡固法。应符合图 2455 的要求。 4上述三种方法,规格允许偏差4 mm,累计允许偏差 mm篇二: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新)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通 信 线 路 工 程 施工技术规范 一、施工测量 1.各施工班组进场后,根据初步设计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 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 45米、大于 55米; 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 3.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 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路界 10米外立杆,测量时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 4.测量时杆距为 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 ,120 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 米电杆) 。 二、打洞、立杆、挖沟 1.立杆,附注洞深:7 米杆综合土米,软石米,坚石米;8米杆综合土米,软石米,坚石米;9 米杆综合土 米,软石米,坚石米;10 米杆综合土米,软石米,坚石米; 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米,另做石护墩保护; 3.立杆应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4.立杆人员 8-10人; 5.准备好立杆工具; 6.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7.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 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 5厘米; 8.角杆杆根必须内移 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 25度; 9.与高压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 10.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 11.跨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 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 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 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米,过公路不得低于米,过铁路不得低于米; 4.双方拉每隔 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 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 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 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 6.角深在 7米以下装 7/拉线一条,7 米以上装 7/拉线两条。 四、光缆敷设 1.杆路每隔 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 2.挂钩间隔为 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 3.过杆预留 20公分,用 32 塑料管保护;4.接头盒两侧电杆各预留 10-15米; 5.配盘光缆不得少于 500米; 6.布放光缆时不可以打小圈,布放好后不能有水波浪形状; 7.直埋出土引上部分用 32塑料管及钢管保护; 8.布放光缆、钢绞线跨马路、电源线等地方都应做好安全标志。 五、吊牌、喷杆号 1.过公路、放炮、易燃、村寨等地应挂宣传牌和警示牌; 2.喷杆号规定,宽:25 厘米、长:75 厘米、离地面高:米,每根杆号颜色必须一致,杆号面向公路。 六、直埋光缆 1.直埋光缆在布放时,应先穿好保护管,过公路及塌方的地方应用水泥和钢管保护; 2.回填后应夯实,夯实后应高于地面 10-15厘米; 3.转弯、过村庄、公路、铁道等应埋设标石,直线距离每隔 100米埋标石,并喷好标志; 4.做好护墩、护坎及(长途直埋需埋设排流线)等,并在上面喷上标志。 七、后序及施工图 为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施工队必须以安全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如工程确需变更,必须严格按施工程序申报并经 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范,必须经现场监理员和管理员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以上未尽事宜,请遵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5051-97执行,及详见后附施工图。 篇三: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光缆及器材检验2 第三章 路由复测3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光缆配盘6 安装工艺7 中继段测试21 竣工验收22 附则24 第一章 总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省内干线、城域传送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光缆线路工程。 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应按信息产业部部颁的邮电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省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通信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安移动网?XX?142 号) 、本规范以及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验收项目、内容和标准按本规范的要求办理。 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各级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通过监理单位或随工代表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和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和设计规范要求。 本规范主要包括安徽移动使用较多的管道、架空光缆和硅管管道的敷设。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 本规范未尽事项应执行 YD5121XX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5138XX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5043-XX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和 GB50374-XX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 光缆及器材检验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对运到工地的光缆、硅管、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可以采取每批次抽测形式) 。 光缆、光纤连接器应有传输特性参数的出厂测试记录。 单盘光缆检验: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长度应符合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