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_第1页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_第2页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_第3页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_第4页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篇一:76 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七十六、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1.目的 规范输血器和辅助设备的使用,保证输血安全和输血过程的畅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输血的科室。 3.职责 物流中心负责输血器采购及普通输血器的配送; 输血科负责特殊功能性输血器的发放; 临床科室负责输血器的使用。 4.操作规程 检测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 仔细阅读输血器上的使用说明,并按说明操作。在操作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产生大量的气泡混入液体。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应以 2/3 为宜,最低不可低于 1/2 高度。 输血前、后用只能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冲洗输血器后连接血袋,根据输血原则调节低速。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血液不滴、莫菲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一次性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规范化操作及时毁形、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 输注全血、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时,输血器至少每12 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气温很高其更换频率应该更高。输血小板时应该使用生理盐水预冲过的输血器或血小板专用输血器输注。 去白细胞输血器的使用范围:对血液制品中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要求,选择/发放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材(输红细胞) ,滤除白细胞输血器材 (输血小板) 。一次性血液过滤器(SQ40SKLE,直径 40m)的使用范围:对一些外伤、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和反复多次大量输血的患者,可选择/发放 SQ40SKLE 一次性血液过滤器。 原因是血液保存在冷藏箱中,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由于血小板的死亡、慢慢衰老死亡的白细胞以及纤维蛋白的析出,产生大量的微聚体。据国外研究报告,保存两周的血液中,一个单位血液制品中含有40m 的微聚体有160 万个。微聚体进入人体内后,可能堵塞肺小动脉(因为人的肺部小动脉的直径在 40m) ,成为临床常见的输血后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肺功能障碍等的诱发因素,严重的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使用一次性血液过滤器(SQ40SKLE)可以滤除血液中的40m 微聚体,大大降低呼吸窘迫症的发病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次性血液过滤器(SB1KLE)使用范围:用于自体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血液。使用 SB1KLE 过滤器,可以大大降低伤口回收血液中的脂肪滴,同时又可以滤除 71%激活的白细胞。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原因是通过自体血液回输机来收集术中或术后丢失的血液,虽然经过充分的洗涤,但血液中仍然含有脂肪、微聚体以及被激活的白细胞。脂肪进入人体会导致脂肪栓塞,严重可导致脂肪栓塞综合症,出现肺功能抑制,神经系统紊乱或瘀点性皮疹-;微聚体/碎片,停留在肺部肺小动脉引起栓塞;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出很多氧自由基,蛋白酶,脂质调节物造成再灌注损伤,降低肺功能。 5.注意事项 输血器无菌、无热源、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 灭菌之日起,无菌有效期 3 年,在有效期内使用。 贮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 80%,无腐蚀气体、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的环境内。 包装破损,保护套脱落,禁止使用。 参考文献: 输血器操作流程 篇二:一次性输血器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一次性输血器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一、操作步骤如下: 1、检查每支产品小包装密封完好,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2、撕开小包装,拔出插瓶针保护套,将插瓶针插入经消毒过的输血瓶塞内。 3、倒挂输血瓶,放松流量调节器,排尽导管内空气后,关闭流量调节器。 4、把静脉针(注射针)按无菌操作方法刺入静脉血管,并固定下来。 5、逐渐松开流量调节器,观察血滴情况,直至所需的速度。 二、操作方法: 用止血钳将塑管根部夹紧,常规消毒,自胶皮套下 1cm处用无菌剪刀剪断,然后将输血器粗针全部插入断端,将胶皮管撸下.塑料管外用胶布固定一周即可。2 塑管末端插人法 操作方法:将塑管常规消毒,以末端为中心,将输血器的粗针头沿塑管末端插入,然后将胶皮套撸下固定针头。 这二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袋装血小板、袋装血浆等血液制品。 三、注意事项: 1、本品无菌、无热源、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2、灭菌之日起,无菌有效期 3 年,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 一次性输血器的操作规范和流程3、贮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 80%,无腐蚀气体、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的环境内。 4、包装破损,保护套脱落,禁止使用。 输血实施: 1)滴斗应可以连续观察液滴。液体应经过一插入滴斗的滴管进入滴斗滴管端部至滴斗出口的距离应不小于40mm,或滴管和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网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滴斗内壁与滴管终端的外壁距离应不小于 5mm。在232,流速为 50 滴/min 的条件下,滴管滴下 20 滴或60 滴蒸馏水应为 1mL(1g)。 2)滴斗应能借助其弹性将输血容器中血液引入输血器。3)流量调节器应能调节液流从零至最大,其调节行程应不小于 30mm。 4)输血器在 1m 静压头下,在血温 232下,30min 内应能输出不少于 1000mL 的血液。在高于大气压30kPa 的压力下,2min 内还应能输出不少于 500mL 的血液。篇三:一次性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 操作规范如下: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2.检查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3.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即三查八对) 。 4.在输血过程中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输血器的莫菲氏滴管,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应以 2/3 为宜,最低不可低于 1/2 高度。 5.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包括溶血反应、发热反应、避免引发各种传染病等)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