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朝鲜的经济制度_第1页
近代朝鲜的经济制度_第2页
近代朝鲜的经济制度_第3页
近代朝鲜的经济制度_第4页
近代朝鲜的经济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朝鲜的经济制度篇一:朝鲜的近代史十朝鲜的近代史十 朝鲜的近代史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朝鲜沦为殖民地民族受难的历史另一方面是朝鲜人民为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主权而积极斗争的历史。 1866 年 8 月美国派遣武装海盗船“舍门”号侵入大同江。这一事件宣告朝鲜近代史开始。 海盗们乱打枪炮杀害居民闯进江边的村庄干尽了强盗行径。他们甚至提出无理要求说要想叫他们回去就要拿出1000 石大米和大量黄金。这个要求被遭到拒绝后他们扣留了前去谈判的朝鲜官吏干出了种种暴行。 平壤军民为此大为愤慨在金日成同志的曾祖父金膺禹先生的带领下把美国侵略船“舍门”号烧毁了。三一人民起义给人们留下了血的教训:没有卓越领袖的领导就不能把斗争引向胜利。 自从金日成同志的父亲、不屈不挠的革命战士金亨稷先生来领导朝鲜人民的反日民族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才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 金亨稷先生于主体 6 年(1917)3 月 23 日在平壤组织了朝鲜国民会。当时朝鲜国民会是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真正的反日地下革命组织。 朝鲜国民会成员用金亨稷先生的“志远”的崇高意志和先进思想教育无产大众并把他们团结在反日旗帜之下。 朝鲜国民会扩大和加强起来人民的反日斗争越发高涨为此帝国主义深感 恐惧和不安。1917 年秋由于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金亨稷先生同 100 多名会员一道被敌人逮捕。他在狱中深入分析了我国以往反日运动的经验教训。在此期间他更加坚信:只有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之才是真正能够争取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解放的道。1918 年秋金亨稷先生抱着进一步开展反日斗争的信念出狱后很快把战略基地转移到北部国境地区。当时他离开故乡万景台时留下了抒发他那不屈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的一首诗。 朋友啊你知道么! 那南山的郁郁青松 淹没在霜雪之中 历尽世间重重苦难 它重逢阳春必将苏生! 后来金亨稷先生领导了使我国反日民族解放运动从民族主义运动转向共产主义运动的工作。 朝鲜国民会为我国反日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带来了转机。 朝鲜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陷入混乱经受考验。就在这样的时候金日成同志站到了革命队伍的前头。 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同志在主体 1 年(1912)4月 15 日诞生在平壤市万景台一个贫穷的农家。他们一家人世世代代都是热诚的爱国者他的父母是不屈不挠的反日革命战士。 金日成同志从小就具有非凡的睿智和刚强的意 志、超人的才能和豪放的性格。他从早年就得到很好的熏陶教育培养了热诚的爱国者和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他于主体 15 年(1926)6 月进了在中国东北桦甸县的华成义塾。这个华成义塾是民族主义者们以培养独立军干部为目的建立的二年制政治军事学校它的教育内容完全是民族主义的。 金日成同志从一开始就对民族主义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采取了批判的态度独立地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朝鲜的历史和现实从而具有了这样的坚定信念:不应该照赶时髦的分子和宗派分子搞的方法去搞共产主义运动而应该沿着真正的革命轨道踏踏实实地发展共产主义运动。 主体 15 年(1926)10 月 17 日金日成同志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组织-打倒帝国主义同盟。 主体 18 年(1929)秋金日成同志被反动警察逮捕。他被监禁在吉林监狱里在狱中他酝酿成熟了有关朝鲜革命的远大设想。 当时创立朝鲜革命正确的指导思想问题确实是关系到革命命运和发展前途的、当务之急的迫切的历史任务。金日成同志创立了伟大的主体思想胜利地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 主体 19 年(1930)6 月 30 日金日成同志在卡伦举行的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和反帝青年同盟领导干部会议上阐明了主体思想的原理并提出主体的革命线。 这样朝鲜革命得以根据科学的革命线和战略策略沿着正确的胜利道有力地向前发展。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朝鲜人民站在要么拿起武器进行斗争要么坐以待毙的岔口上。就在这样的时刻金日成同志提出了开展以游击战为基本形式的抗日武装斗争的英明方针并全面促进了建立武装队伍的斗争。 他提出“武装要用武装来对付”的战斗口号积极进行建立武装队伍的准备工作。当时只有父亲留给他的两支手枪作为武器。 主体 21 年(1932)4 月 25 日金日成同志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国第一支主体的革命武装力量-反日人民游击队(后来改称为朝鲜人民革命军)的建立。朝鲜人民革命军的建立这是给朝鲜人民的革命斗争带来划时代转机的历史事件。 在历时 15 年的抗日武装斗争中普天堡战斗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主体 26 年(1937)6 月 4 日普天堡战斗的胜利是表明朝鲜人并没有死朝鲜人还活着的宣言是给朝鲜人民带来对光复祖国的坚定信心和民族复生的曙光的永不熄灭的火炬。 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时帝国主义疯狂企图尽快结束中日战争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对朝鲜人民进行了空前的法西斯镇压和掠夺。他们妄图扼 杀朝鲜人民的一切民族特点变朝鲜为他们的永久殖民地。 特别是帝国主义认为不“消灭”威胁其背后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就不能继续侵略大陆为了“完全消灭”朝鲜人民革命军投入了大批兵力。 金日成同志洞察国内外局势在主体 29 年(1940)8 月召开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军政干部会议上科学地阐明了疯狂地扩大侵略战争的帝国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提出了主动地迎接光复祖国大变革的新的战略方针。朝鲜人民无限敬慕将拯救祖国和民族的民族的太阳金日成同志一致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的圣战。 主体 34 年(1945)8 月 9 日金日成同志向朝鲜人民革命军各部队下达了投入解放祖国的圣战的战斗命令。朝鲜人民革命军军人接受命令一举摧毁帝国主义的“攻不破的防线”一势如破竹向前挺进。 主体 34 年(1945)8 月 15 日帝国主义灭亡了朝鲜人民终于迎来了祖国的光复。 主体 39 年(1950)6 月 25 日美国强加于朝鲜人民的战争对朝鲜人民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当时我们共和国还处在摇篮期人民军发展成为正规武装力量只有两年我国的经济力量还很薄弱。但是朝鲜人民下定了宁死也不再做殖民地奴隶的决心满怀对胜利的信心投入到祖国解放战争。 人民军各部队全线转入反攻到处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在战争开始后的第三天即 6 月 28 日就解放了汉城。 在英勇的人民军的胜利进攻面前惊恐万状的美国一方面大量投入用最新武器武装起来的陆海空军兵力另一方面在联合国安理会(当时苏联、中国和当事者朝鲜代表没有参加此非法会议)炮制了一项派出“联合国军”的不正当的“决议” 。根据这个决议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司令”美军戴上“联合国军”帽子公开地参加了朝鲜战争。 但是朝鲜人民在这次殊死的战争中充分发挥崇高的忘我精神和集体英雄 篇二:七十年代朝鲜的经济发展七十年代朝鲜的经济发展 朝鲜解放后,于 1946 年 2 月成立人民政权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金日成为委员长。同年 3 月,朝鲜开始对工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民主改革。3 月 5 日,朝鲜“颁布?关于土地改革的法令?,没收了日本人和朝鲜人地主占有的土地,共计 100 多万町步(一町步约合十五市亩) ,占耕地总面积 53,占原出租土地的 95。政府将 98 万多町步土地无偿地分给 72 万多户无地或少地农民,万町步作为国有土地。1946 年 8 月又颁布?关于重要产业国有化的法令?,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及买办资本家经营的企业 1034 个,其产值占当时工业总产值的 90。 ”(世界经济年鉴 19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0)因此可以说,朝鲜对工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解放的第二年就基本完成。 经过民主改革后的几年发展,朝鲜“1949 年的工业总产值比 1946 年增长倍,有些工业部门的生产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1949 年,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工业中达,在农业中占,在零售商品流通中占。 ”(顾铭学等朝鲜知识手册辽宁民族出版社)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爆发。美军强大的火力,对比较窄小的朝鲜国土狂轰滥炸了三年多,使朝鲜城乡成为一片废墟,朝鲜经济和人民生活受到极大摧残。朝鲜停战后,朝鲜实行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19541956) , “结果提前四个月完成了三年计划。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比 1953 年增长倍,比 1949 增长倍,比1944 年增长 1 倍。1956 年的粮食总产量达万吨,比 1955年增长 23,比 1949 年增长 8。1956 年,国民收入比1953 年增加倍,比 1949 年增加 40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58。此外,1956 年,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己达到 98,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己占农户总数的” 。 (朝鲜知识手册328)朝鲜在“1958 年 8 月实现了农业合作化,205 万农户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当时农业合作社的平均规模为 80 户左右,耕地有 137 町步。同年底,以?里?(当时朝鲜的基层政权单位)为单位并社,将合作社的平均规模扩大到 300 户,500 町步耕地。1962 年将农业合作社改称?合作农场?”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3) 朝鲜曾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计划(19611967) ,但因为一些原因,朝鲜把计划期限延长 3 年。 “于 1970 年完成了七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70 年同 1956 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倍,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倍,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倍。1970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600 万吨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1970 年同 1956 年相比,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收入提高倍,农民的实际收入提高倍。19611969 年期间,在城市和农村新建住宅 80 万户,进一步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 ”(朝鲜知识手册330)1970 年,朝鲜生产生铁和粒铁240 万吨,钢产量 220 万吨,钢材产量 130 万吨,化肥产量150 万吨,化纤万吨,塑料和树脂万吨,发电量 165 亿度,纺织品 4 亿米,鞋 4 千万双。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1153) “1970 年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达到 65。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主要工业品产量为:电力 1184 度,煤1975 公斤,钢 158 公斤,化肥 108 公斤,水泥 287 公斤”(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0) 19711976 年,朝鲜执行发展国民经济六年计划。1975 年主要工业品产量,生铁和粒铁 408 万吨,钢产量330 万吨,化肥产量 300 万吨,化纤万吨,塑料和树脂万吨,发电量 281 亿度,纺织品亿米,鞋 8800 万双。肉类产量达到 55 万吨,水产品产量 160 万吨,蛋类产量 30 亿个(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1154) 。最后,六年计划“工业总产值提前一年零四个月完成。1976 年与 1970 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倍,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倍。1976 年工业的年生产水平(“生产水平”而不叫产量,根据其他资料印证,应是生产能力或产量笔者注)已达到:电力 330 亿度(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各国概况 1979 年版中,电力产量是 280 亿度,所以 330 亿度应是生产能力笔者注) 、煤炭 5000 万吨、钢 400 万吨、机床 3 万台、拖拉机 3 万台、化肥 300 万吨、水泥 800万吨、纺织品 6 亿米。农业技术革命有了较大的发展,粮食指标提前二年达到了。1976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800 万吨。1974 年同 1970 年相比,肉类增长 40,蛋类增加80。76 年各种蔬菜的产量比 1970 年增长 60,六年计划期间,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人、职员每户平均实际收入增加 70,农民每户平均实际收入增加 80。这期间,商品流通工作也有较大的发展。1974 年零售商品流通额比1970 年增长 80以上。此外,在六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新建了万户城市多层住宅和万户农村新式住宅,更好地满足了劳动者对住宅的需要。 ”(朝鲜知识手册331)朝鲜经济发展较快,朝鲜国民收入以 1946 年为100,1975 年则为 2733(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982三联书店 525) 。即朝鲜虽经三年多的美军狂轰滥炸,但不到 30年(包括 3 年多的残酷战争) ,国民收入就增长 26 倍多。29 年中,朝鲜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朝鲜“1979 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折合 1920 美元。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1)朝鲜“工业发展速度较快。1957 年到 1970 年平均每年增长,1970 年到 1979 年平均每年增长。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1)工业生产指数以 1949 年为 100,则 1956 年为 183,1975 年为4670。 (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982525)即朝鲜工业生产,1975 年比朝鲜战争之前增长了倍。19491975 的 26 年中,工业年均增长。 “1982 年朝鲜工业总产值比 1946 年增米400 多倍。1980 年与 1946 年相比,钢增长 1019 倍、电力增长倍、机器增长 1217 倍、布匹增长倍、粮食增长倍。1982 年,粮食产量达 950 万吨。 ”(朝鲜知识手册332) 据说,朝鲜“原料和燃料的自给率已达 70以上”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1) ,即还有近 30的原料和燃料要靠进口,这看来是朝鲜经济的一个弱点。当社会主义苏联存在时,通过社会主义国家间合作,这些原料和燃料进口能得到保证。但当苏联消失,美国封锁加剧时,这个经济弱点就凸现出来了。 朝鲜“从停战后到 1970 年,先后提高职工工资 7 次,1970 年提高工资,以后又陆续将一些部门的低工资提高1024。1970 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70 元。从 1970 到 1979年,职工实际收入增加倍,农民实际收入增加倍。农民收入己和城市工人收入差不多。从 1961 年到 1970 年,朝鲜降低工业品价格 10 次。1974 年又降低 2 万多种工业品价格,平均降低 30。朝鲜不断扩大集体福利事业,目前己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免费医疗制,还给工人和农民免费提供住房。国家从农民手里高价收购粮食,低价卖给职工,仅这一 项每年就为职工每户平均补贴 560 元。1979 年,对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免费供应外衣、内衣和鞋等生活必需品,还向全体农民无偿供应了棉上衣。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1976 年朝鲜人民的平均寿命达到 73 岁,比解放前增加 35 岁。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5、156)从以上资料看,二战后到 80 年代初这段时间,朝鲜工业发展速度可列世界最快之一。例如,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从 1948 年的 24,增长到 1975 年的 126,即 1975 年是1948 年的倍;号称高速增长的日本,从 1948 年的 4 增长到1975 年的 110,即 1975 年是 1948 年的 28 倍(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97897):而朝鲜虽遭 19501953 年战争摧残,1975 年工业生产也是 1949 年的倍。 由于我没有掌握朝鲜和韩国在对应年份的统计资料,不好一一对比。但可以说,上世纪 50 到 80 年代初这段时间中,朝鲜经济增长速度是高于韩国的。例如,韩国“1953 年至 1961 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世界经济年鉴 1981157) 。1961 年朴正熙政变上台后,从 1962 年起搞了几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使其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但纵观 50 年代到 80 年代初的经济发展速度,可知这段时间内,朝鲜经济发展快于韩国。韩国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6 年) ,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韩国第二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71971 年) ,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韩国第三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721976 年) ,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韩国第四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771981 年) ,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朝鲜知识手册388391) 19461975 年的 29 年中,朝鲜国民收入年均增长。而韩国 19531981 年间,19721976 年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最快,也只是年均增长。当然,我的文章中,朝鲜国民收入增长资料只到 1975 年,但韩国 19771981 年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仅,这个速度,朝鲜在 70 年代末是肯定能达到。即使退一万步讲,朝鲜在 70 年代末的经济发展速度低于韩国这一时期的,纵观 80 年代初以前几十年的数据也可知道,80 年代初以前,朝鲜经济发展速度快于韩国。 篇三:经济学题库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选择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B)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2、稀缺性问题(C)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至少有某些物品价格特别高 3、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高速公路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经济适用房。这说明了 (C) 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机会成本的概念 D最优化的概念 4、封闭经济是(B) A政府严格控制生产的经济 B同其他国家没有经济联系的经济 C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境的经济 D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5、开放经济是(D) A允许言论自由的经济 B富裕、发达的经济 C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经济 D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 6、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B)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 7、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B)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8、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B)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 A反映了递增的机会成本的存在 B反映了递减的机会成本的存在 C是由于技术进步 D是由于随着某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消费减少了 10、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 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自给自足制度 二、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混合经济是既有国内贸易又有国外贸易的经济。( ) 3、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 4、理发师理发用的剪刀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的例子。( ) 5、在经济模型中建立假说是规范分析的一个例子。() 6、由于经济危机使得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显著增加了。( ) 7、在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都面临着权衡问题。( ) 8、XX 年 12 月 31 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 ) 9、XX 年 12 月 31 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 10、宏观经济学包括对通货膨胀原因的研究。() 三、论述题 1、解释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的区别答:生产效率是指以可能的最低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状态;配置效率是指生产反映出消费者偏好的状态,每一种产品或服务被生产至最后一单位产量给予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 2、各举一个实证陈述和规范陈述的例子。 答:实证陈述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实证要回答的是“是什么” ,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陈述,如:温家宝是中国的国务院总理。规范陈述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观点,如: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应该由一位少数民族的女性来担任。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0 题,每题 1 分) 1、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C ) A、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 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牛排价格从每千克 3 美元上升到每千克美元 D、汉堡包价格从每千克 2 美元下跌到每千克美元 2、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B )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2,要增加销售收入,则( A ) A、必须降价 B、必须提价 C、保持价格不变 D、在提价的同时,增加推销开支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 D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5、低于均衡价格的现象,说明( C ) A、市场需求旺盛 B、市场过于疲软 C、市场供不应求 D、市场供过于求 6、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B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 7、所谓单元价格弹性是指( B ) A、需求曲线的斜率是常数 B、需求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与需求数量的反方向的百分比变化正好相等 C、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成正比例变化 D、需求曲线的斜率不仅是常数,而且等于 1 8、某销售者打算通过提高 X 商品的价格,以达到获取更多销售收入的目的,但结果却是销售收入的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 ) A、富有弹性 B、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无限弹性 9、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 A ) A、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B、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C、消费者愿意在此价格购买所有产品 D、在此价格上生产者无法收回生产成本 10、政府无论调高或调低价格,其结果( D ) A、都会使消费者受到好处 B、都会使生产者得到好处 C、都会使供求失衡现象消失 D、都可能使供求失衡现象持续存在二、判断题(10 题,每题 1 分) 1、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此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 ( ) 2、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品的需求将上升。 ( ) 3、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 ( ) 4、购买某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价格弹性就越小。 ( ) 5、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会使短缺现象发生。 ( ) 6、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 ) 7、X 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 Y 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互替品。 ( ) 8、汽车的价格下降,会使汽油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 ) 9、垂直的供给曲线说明消费者出价再高也不会使供给数量增加。 ( ) 10、某商品价格下降没有引起销售量增加,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上需求完全无弹性。 ( ) 三、论述题(2 题,每题 20 分) 1、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答案: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5 分)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5 分)一般地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3 分) ,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3 分)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3 分)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 (1 分) 2、试用供求理论及弹性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答: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弹性。 (4 分)当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降低产量即减少石油供给时,会导致石油价格上升。 (4 分)而石油为需求缺乏弹性商品,在价格上升时,价格上升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幅度。 (4 分)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 (4 分)若该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成员国将因为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 (4 分) 第三章 效用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D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2、 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B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无差异曲线上 C 预算约束曲线上 D 需求曲线上 3、 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 )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不动 D 绕着一点移动4、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D )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B 边际效用为正 C 边际效用为负 D 边际效用为零 5、 商品的收入不变而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可能线( D )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不动 D 绕着一点移动 6、 已知商品 X 的价格为 2 元,商品 Y 的价格为 1 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 ,商品 Y 的边际效用是 30,商品 X 的边际效用是(D ) A 20B 30 C 45 D 60 7、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D )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8、 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将(D ) A 购买更少的低档商品 B 增加消费 C 移到更高无差异曲线 D 以上都是 9、 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 D ) A 商品 X 的价格下降 B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 C 商品 Y的价格下降 D 商品 X 和商品 Y 的价格同一比率下降 10、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 D )个单位 X 而获得 1 个单位 Y A 5B 1 C 1/4 D 4 二、判断题 1、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答案:错 2、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相应下降。 ()答案:错 3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U=XY,那么他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半花在 X 上。答案:对 4预算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了当收入一定时,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答案:对 5、对所有人来说,钱的边际效用是不会递减的。答案:错 6、消费者总是首先购买对他来说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商品。答案:错 7、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花在这两种商品上的最后 1 元钱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答案:对 8、吉芬商品是一种低等品,但低等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答案:对 9、价格变化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的变化。答案:对 10、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答案:错 三、论述题 1、如果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已经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律? 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完整的商品单位,它是边际效用递减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车轮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