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网站链接_第1页
火车站网站链接_第2页
火车站网站链接_第3页
火车站网站链接_第4页
火车站网站链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rograms/view/aHQkxKkUbMU//read94218.htm/read94221.htm/read94224.htm/read94221.htm 法国当代车站设计-枢纽/question/44f5335476faa830阅读深圳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景观浅析 项目名称: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 项目类型:多模式运输中心 竣工时间:2004 年 业主:深圳市政规划局 所获奖项:2006 年亚太城市土地利用卓越奖 题记:利用大五实习期较轻松的国庆七天长假,我独自游览了深圳这座城市,走了几座公园(园博园、欢乐谷和 4 座市中心绿地),逛了两条商业街区,一个客运站(福田客运站),在 CBD 做了较多的资料收集。到深圳和离开深圳的地方都在罗湖口岸的火车站,非常遗憾没能拿出点时间好好拍些照片,但这座规模庞大的火车站确实非常吸引我,想去对它进行一些探究,我特别想学习的其实不是火车站的景观,而是这座庞大的交通枢纽是怎么将深圳发达的交通系统连接起来的,要知道这个重要的交通节点处理了火车、城市公共交通(公交、的士),私人交通、地铁、长途汽车水运和人流之间的流线组织问题;另外该地段与城市空间(周围建筑、环境)怎么进行融合?这两个方面是我特别想去学习的,鉴于自己学识有限和资源有限,一直没法做些学习分析,但收集资料的念头一直没有停止过,在 2007景观设计23 期看到了关于罗湖火车站景观设计的分析,希望在此分享。 注释:深圳以“花园城市”著称,这是该城市设计的主题。在火车站主题建筑旁边的花园中,设计师将成排的数目与草坪交替布置,在公共交通中心的核心区形成了静谧的人行道。 正文 1980 年,中国政府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20 年来,深圳由过去的人口不足 3 万发展到如今人口已经超过了 700万。1982 年,罗湖镇作为深圳市的三个小镇之一,被指定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综合中心区。按照当时的计划,深圳边界线一直延伸至香港,与香港仅一河之隔。如今,罗湖区承担着深圳大部分的航空运输业务,每年大约 3500 万的客流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而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和师姐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深圳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每天迎接和运送约 40 万的旅客。 罗湖口岸火车站属边境控制区,是深圳最繁忙的地区,每天来往客流量达 60 万人次,因此政府决定在此修建一座地铁站。在深圳市政规划局的赞助下,由 8 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对 37.5 万的项目进行了设计及修复,工作首先从研究交通路况开始。 设计小组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才把这片由三个街区组成的人流熙攘的公共空间转变成一个井然有序、时尚的国际性城市设计典范。新的空间可以容纳巨大的客流量,旅客也可以在此换乘各种交通工具。 由于天气炎热潮湿,设计师把所有的通行道路都设计在了地下,旅客在那里也可以看到天空以及附近的花园。 注释:火车站运输中心可以接待乘坐火车、公交、地铁或渡船等各种交通工具的旅客。这些交通工具分布在一座四层复合建筑的不同楼层中。此图为复合建筑表层长 400 米的大广场。 注释:右边一棵魁伟的古榕树启发了下沉式庭园的设计。榕树林一排一排地向下一直延伸到广场。 注释:一棵有 200 年历史的高达的无花果树周围修筑了台阶,设计师将其保护起来,使其挺拔地矗立在广场上方。 注释:在下沉庭园的下方有两处平地,因此树木都种植在通风井或者容器中,国王的旅客可以观赏宁静广场。 注释:在建筑群中种植植物,可以形成阴凉并柔化周围景观。为热闹的走廊增添些许色彩,设计师在广场周围的顶层搭建了许多花架,深圳的市花簕杜鹃像瀑布一样散落下来。 个人心得: (1、 一直认为立体空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空间变化是丰富优质景观的有力保证,在罗湖火车站因为有了丰富的空间设计才有了巧妙的景观设计 (2、 深圳之行最大的感触之一就在于对城市立体空间(地下和空中)的开发,在香港、东京、多伦多等国际大都市城市的立体空间都是十分发达的系统。 在地面景观中,中央广场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旅客要经过这里去往香格里拉大饭店,旧港口大楼、火车站和设有零售店的新公交车站。带有水景、沙砾和紫竹的几处下沉式庭园增强了空间感,是旅客能在紧张繁忙的旅途中得到片刻的放松。 复合建筑的表层有一处 400m 的广场和一个玻璃中厅,该广场可以容纳巨大的客流量。广场路面由褐色与炭黑色花岗岩相互交错铺设而成。宽阔的散步区周围设有一排排花岗岩座椅,步行区的中心是一座巨大的玻璃底座的池塘,光线可以投过底座射到玻璃中厅下方,池塘的四壁由浅色花岗岩制成。池塘的尽头有各玻璃扶梯,扶梯四周被水幕环绕,水幕最终也落入池塘中。10m 高的圆柱形玻璃灯柱表面采用了特殊处理,好似附着着一层薄薄的冰霜。夜晚,玻璃灯透出的灯光给空间增添了一缕冷艳。烧结的毛玻璃形成巨大的幕墙,旁边还设有供人们行走扶靠的栏杆;标识牌和桥梁为空间增添了朦胧感,使植物的结构和颜色更加醒目。所有的玻璃均采用浅绿色调,周围配以丰富的水景,带给人们一种凉爽的感觉。 深圳素有“花园城市”之称,所以在策划初期,景观设计师把“花园城市”这一概念作为设计导向。酷热的天气和过低的地基使植物种植收到限制,因此其主体设计以硬景观为主,偶尔通过穿叉一些植物进行简单的调色。大片的竹林覆盖在步行区,深圳的市花勒杜鹃沿着广场顶层的花架像瀑布一样散落下来,为热闹的走廊增添了一些色彩和一丝阴凉。 注释:为了避开潮湿的天气,设计者把人行道设计在地下并安装上空调,使行人倍感凉爽。 注释:广场全长 400 米,复合建筑坐落在广场的中心地带,一座巨大的玻璃中厅将其与地下设施连接起来。 注释:步行区的中心有一座巨大的玻璃池塘,光线可以透过玻璃照到中厅的下方。 注释:所有的玻璃均采用浅绿色调,周围配以丰富的水景,使整个区域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个人心得: “花园城市”这样的定位是深圳发展城市新文化的一个目标之一,在游走深圳几天的时间里,这样的城市印象已经在我脑海里渐渐烙下印记(特别在新区,统一的简洁的是我对深圳的第一印象)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神速发展对城市建设带来了膨胀式的冲击,一直以来深圳给我的印象就是浮华。但当这样的建设热潮结束之后,经济发展堆积下来的城市建设问题,导致人居环境质量的下降,物质生活的泛滥,精神生活的匮乏,城市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城市的远见性在哪里? 在深圳的几天和好友 JACK 聊了很多,他说其实深圳在前期的经济建设之后,累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已经作用到城市的建设上了,每年深圳市规划设计院都会联合国内外的设计公司对深圳城市空间设计进行调整深化,其方案的远近度和超前性是在世界前沿的,现在就在一步一步地实施当中,深圳不像北京、上海或是苏、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设计上能够延续文化来建设发展,深圳就像是白手起家的年青人,虽然背景是白纸一张,但这就是它的优势,积累不嫌早晚,得到了重视和行动才是关键,或许现在还不太明显,但深圳的“新文化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中心区域主要的绿色景观是庆典广场东侧的花园。一棵有着 200 年历史的、高大的无花果树是东侧的交通路标,设计师在其周围修筑了台阶,将其保护起来。旁边有一面光亮的黑色花岗岩曲面墙,一直呈螺旋状延伸到下沉庭园边。花岗岩曲面墙流畅的曲线在视觉上扩大了草坪间榕树的范围。一条宽阔的道路从对角处将林荫道分开,道路与下方的地铁线相对应,把车站与罗湖贸易中心连接起来。车站的复合式建筑中还有一座开放式公园,可供游客休息、就餐等。 在设计时,设计师重点考虑了旅客的舒适度和清晰的方向感,开发了一套新颖的制图系统,为新中心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导航。新的道路识别系统取代了原先火车站里混乱的路牌、采用了色码分类方案,简化并统一整个运输系统。将公交车篷漆成黄色用金属架罩起来,以此象征公交系统;出租车区则采用红色导向标识。 设计师为深圳居民和前来观光的旅客创造了世界级的公共福利设施,这是亚洲最具创新意义的作品之一,也是城市设计的典范之作。 注释:景观设计师设计的道路识别系统简化了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路线标识。 玻璃观光电梯、电动扶梯、玻璃幕墙以及天窗使光线和空气可以进入地下,旅客在里同样可以看到天空和附近的花园。榕树林中斜向的林荫道与下方的地铁线相对应,将罗湖火车站和罗湖贸易中心连接了起来。竹林与散步区相衔接,通道边缘的玻璃幕墙把竹林包围了起来,光线可以沿着该通道一直照射到底部。经历了 14 年的等待,Newry 终于等来了由 Robinson McIlwaine 事务所设计的火车站。由于地处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边境上,Newry 常常被誉为北爱尔兰的“通北关口”。Newry 第一次提出改造破败的火车站是在 1990 年代中期,2002 年因为获得市级地位而更需重建车站。但是由于车站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和周围地形的复杂,这个项目被一拖再拖。 Robinson McILwaine 事务所设计了车站改造计划,并新建步行桥和改善周围地区的道路等。根据这家位于贝尔法斯特的事务所的说法,火车站的设计取自于当代欧洲风格的审美观念,认识到“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独特关系,尤其是与背后山脉之间的联系。 ”北爱尔兰 Newry 火车站 -1 查看大图 北爱尔兰 Newry 火车站 -2 查看大图 北爱尔兰 Newry 火车站 -3 查看大图 北爱尔兰 Newry 火车站 -4 查看大图 霍尔茨基尔辛纳火车站位于慕尼黑中心车站,其改造计划中也包括了一个独立前庭的建造。前庭被设计成为两层结构:前庭的上部种植了树木,起到了一个候车室的作用,也是整个前庭的入口和标志。整个候车室被围墙围绕着,形成了一个围合的空间,石灰华墙里整齐地镶嵌着石块,在一列列石块的中间生长着蕨类植物和苔藓,为墙面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意,喷雾式的灌溉器定时为这些植物浇灌。在石灰华墙前的地面上,错落地交替排列着石灰华石块、蓝色板岩和不锈钢板,排水管也被安置其中,人们能清楚地听到潺潺的水流声。装饰材料鲜艳的颜色和有序的高度制造出了有趣的光影效果。同时在临街面也有一面石墙和木制长椅将前庭与街道隔开,形成了独立的景观。 霍尔茨基尔辛纳火车站前庭-1 查看大图 霍尔茨基尔辛纳火车站前庭-2 查看大图 霍尔茨基尔辛纳火车站前庭-3 查看大图 霍尔茨基尔辛纳火车站前庭-4 查看大图 霍尔茨基尔辛纳火车站前庭-5 查看大图这是由 HASSELL 事务所与 Parsons Brinckerhoff 联合设计的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巴拉腊特西侧的 Wendouree火车站,新建火车站在 2009 年九月份正式开始运行,预计将为 27000 名当地居民提供服务。设计旨在缩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距离,同时为游客提供宜人舒适的环境,并与周围当地的景观和特性相配合。材料的选用重在耐用,从而减少耗费,新建火车站将融合可持续性于设计当中,包括汽车公园内部的水保护城市设计机制。 HASSELL, in collaboration with Parsons Brinckerhoff, undertook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documentation of a new railway station and associated infrastructure at Wendouree, in the west of Ballarat. The new station, which opened in June 2009, is expected to serve more than 27,000 people living in the Wendouree, Alfredton and Lake Wendouree areas and the nearby townships of Learmouth and Miners Rest. The design seeks to minimize travel distance between transport modes, and provide an attractive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while responding to local landscape and character. Material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long-term durability to reduce ongoing costs. The new station has been designed to incorporate best practice in sustainability, including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initiatives within car park areas. Wendouree 火车站-1 查看大图 Wendouree 火车站-2 查看大图 Wendouree 火车站-3 查看大图 Wendouree 火车站-4 查看大图 上传网友:liujing1989 上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