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32个文言虚词_第1页
xx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32个文言虚词_第2页
xx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32个文言虚词_第3页
xx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32个文言虚词_第4页
xx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32个文言虚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32 个文言虚词一、安1、怎么,哪里。例:尔安敢轻吾射!又安敢毒邪?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2、安全,安定。例:谢庄遂安。可以为富安天下。3、安逸。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哪里,什么。例:君谓计将安出?沛公安在?6、安抚。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7、平静。例: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恬然自安。敬亭亦无所不安也。二、而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 、 “可是” 、 “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 、“地”等,或不译。例:朝而往,暮而归。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 、“假使”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 、 “又” 、 “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秦师轻而无礼。、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 、 “并且” 、 “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余闻而愈悲。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灭滑而还。6、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7、通“尔” ,你,你的。例:而翁归。若欲死而父。而母立于兹。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如是而已。而后才,方才。例:三月而后成。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三、尔1、同“耳” ,罢了。例:无他,但手熟尔。非死则徒尔。以头抢地尔。2、你的,你们的。例:尔安敢轻吾射!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3、那。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4、作助词。例:始尔未为久呼尔而与之子路率尔而对曰、如此,这样。例:君尔妾亦然。作计乃尔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四、夫1、丈夫。例: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2、成年男子。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一夫夜呼,乱者四应。3、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例:夫战,勇气也。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夫秦王有虎狼之心。4、这,那。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嗟夫!大阉之乱,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夫子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例:夫子积学,当“目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例:愿夫子辅吾志。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同“子” ,旧指被役使的劳动者。例: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论语中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例:夫子哂之。夫婿丈夫。例: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谢家辞夫婿。夫人官员之妻。例:公夫人甚爱女。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贵族之妻。例: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诸侯之妻。例:夫人请之,吾舍之矣!五、盖1、遮日挡雨的用具。例:日初出大如车盖,今已亭亭如盖矣。2、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盖音谬也。盖借寨墙为蔽也。盖以此得名也。3、遮盖,掩盖。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枝枝相覆盖。4、大概,大约。例: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盖五六百人也。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发语词。例: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6、胜过,超过。例:英才盖世。7、通“盍” ,何。例:技盖至此乎?8、通“盍” ,何不。例:盖亦反其本矣。六、故1、原因,缘故。例:既克,公问其故。何故而至此?2、本来,原来。例:两狼并驱如故。宋将军故自负。此物故非西产。3、旧的。例:温故而知新。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君安与项伯有故?暮去朝去颜色故。故国神游。故垒西边。4、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今公子故过之。、所以,因此。例:故尝与过宋将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故治国无法则乱。故木受绳则直。6、故意。例:广故数言欲亡。则再拜,故迟不起。7、仍然。例: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8、事。例:乡园多故。故乡家乡。例:送儿还故乡。故人老朋友。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指前夫。例外:知是故人来。故事先例,前例。例: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故尔因此,所以。例: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七、何1、什么。例:子何而往?大铁椎,不知何许人。2、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3、哪里。例:豫州今欲何至?4、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为什么。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怎么。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徐公何能及君也?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8、何:通“呵” ,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如怎么样,怎样。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今日之事何如?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何为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作什么。例:客何为者?何意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何由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八、乎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 “呢” 。例:若毒之乎?君将哀而生之乎?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 “呢” 。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同“于”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