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_第1页
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_第2页
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_第3页
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_第4页
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甲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全国以煤(焦炭)、天然气(油田气、焦炉气) 、重油(轻油、原油)等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技术生产粗甲醇并加工成精甲醇企业的生产指标统计。粗甲醇是指以煤、天然气、焦炉气、油田气、油等能源为原料,经过制气、净化、压缩、合成工序止,生产出以甲醇为主要成分的产品。精甲醇是指经过精馏工序脱除粗甲醇中水、杂醇、醚等杂质,生产出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第一节 甲醇产量1甲醇产量计算的原则1.1 甲醇产量以液态为最终计量状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或合同要求的实物量。1.2 准确度量:准确度量是计算产品产量的重要一环,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计量设备,对产量进行实际度量,甲醇计量应采用仪表计量(对于确有困难没有仪表计量的企业可以液面计计量)。为保证甲醇流量表准确计量,甲醇必须经过中间槽减压解析甲醇中溶解的气体,并要进行温度压力补偿。当企业既有甲醇产量总表,又有各用户的使用量分表时,总表必须与分表平衡,不得超过甲醇流量表允许误差值。1.3 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必须符合规定的国家质量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才可统计产量。1.4 统计时间:产品产量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凡报告期生产的产品都应该计算在报告期产量内。1.5 企业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全部产品产量,不论是要销售的商品量还是本企业的自用量,均应统计产量。1.6 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产量全部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产量中。1.7 产品产量不包括以下几部分:(1)在生产工业产品的同时,产生的废料,不应统计为产品产量;(2)企业从外购进的未经本企业任何加工的工业品,不得作为企业的产品产量统计;1.8 粗甲醇属于半成品,不作为产成品统计,统计半成品产量便于消耗的分摊和成本计算。1.9 销售的粗甲醇应作为商品粗甲醇统计。1.10 外购粗甲醇加工的精甲醇应作为本企业精甲醇产量。2 甲醇产量计算方法2.1 粗甲醇产量(实物量)计算方法流量计在粗醇罐后:粗甲醇产量(吨)=(期末粗甲醇存量- 期初粗甲醇存量)+粗醇罐后各流量计计量之和流量计在粗醇罐前:粗甲醇产量(吨)=粗醇罐前各流量计计量之和没有流量计:粗甲醇产量(吨)=各粗醇罐液面计计量值之和2.2 精甲醇产量(实物量)计算方法流量计在精醇罐后:精甲醇产量(吨)=(期末精甲醇存量- 期初精甲醇存量)+精醇罐后各流量计计量之和流量计在精醇罐前:精甲醇产量(吨)=醇罐前各流量计计量之和没有流量计:精甲醇产量(吨)=各精醇罐液面计计量值之和第二节 甲醇物耗及能耗1 甲醇能源消耗量统计原则1.1 甲醇能源消耗量统计遵循国家能源管理关于“谁消耗谁统计” 的原则。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耗,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耗量。如从外单位购入的蒸汽,其生产蒸汽所耗燃料煤量和电量由生产单位统计,因此在计算外购蒸汽热量时不考虑其锅炉效率。用自产蒸汽生产甲醇产品时,应分摊生产蒸汽消耗的一次能源量。甲醇能源消耗量是指甲醇生产事实的能源消耗或称为生产所必需的能源消耗。既不漏计也不能重复统计。包括原料加工到甲醇进罐入库整个生产系统的消耗以及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的消耗。1.2 单项消耗量(如原料煤耗、燃料煤耗、天然气耗、电耗等)是指生产每吨甲醇实际投入使用或消耗的单项能源消耗量,简称“单耗 ”。生产过程中回收的物料和能源都不能从单耗中扣除,用于本系统时不再计算消耗;向外系统输出时,应计入输出能源从综合能耗中扣除。如:a) 甲醇生产过程中输出的能源(如造气炉的返焦、返炭、造气吹风气、甲醇合成放空气、甲醇贮罐弛放气等),因已不同于投入系统时的状态,不可折标准煤从原料煤单耗中扣除,而应计入综合能耗的输出能源项中。b)利用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废气副产蒸汽时,其蒸汽是甲醇系统废渣、废气的转化能源,不可折成标准煤扣减原料煤、燃料煤耗,该蒸汽用于甲醇系统时也不计入消耗;用于其它用户时应计入甲醇输出能源,从甲醇综合能耗中扣减。1.3 甲醇生产中必须的安全、环保措施所消耗的能源,应计入各项单耗。如:硫磺回收、油回收、污水处理等的消耗。1.4 多用户共享的原料气、公用工程(蒸汽、耗能工质等)应合理分摊各项消耗。1.5 甲醇原材料消耗量以实物量统计,能源消耗量无论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如天然气、煤、电、蒸汽,均按 7000(千卡/千克)(或 29271 千焦/千克)折标准煤。1.6 实际投入消耗,即计算消耗量。一般情况下改变了原材料的形状、形态和性能才能统计消耗。1.7 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耗量。企业的原材料消耗,在时间、工艺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标志,即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就计算消耗,何时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何时计算消耗量。1.8 消耗量只能计算一次。既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耗量,以后反复使用,不得再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消耗量也不计算。1.9 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的消耗,不作能源消耗统计。1.10 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耗量要统计,如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甲醇等。1.11 联醇是指甲醇生产过程中气化、净化、压缩、变换、脱碳等工序不是独立生产甲醇产品的工序,是生产甲醇及其它产品的共有工序。本办法中联醇是指生产合成氨与生产甲醇共有净化、压缩、变换、脱碳等工序。联醇企业原料、燃料、电消耗分摊公式为:粗甲醇耗原料或燃料总量= 粗甲醇耗电总量 = 分摊原理详见附件一合成氨联醇生产能耗分摊计算办法2 粗甲醇物耗及能耗指标计算方法2.1 单位粗甲醇耗实物全煤(焦) (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实物全煤(焦)(千克/吨)= 子项 :粗甲醇耗实物全煤(焦)总量(吨),是指进厂的未筛过的原煤(焦) 的总量,既包括入炉的煤(焦),也包括过筛出不能入炉的粉煤(焦),但不包括途损。按原煤(焦)的实物量计算,不折算成标准煤。沫煤量按季盘库后,不能集中计入当月数据,应该按月均摊,并在当月累计数中调整。未作粗甲醇原料和燃料的粉煤量应单独统计,并以文字注明。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应合理分摊其原料煤耗(见本节 1.11)母项:粗甲醇产量(见第一节粗甲醇产量(实物量)(以下略) 。2.2 单位粗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 / 吨)= 子项:“粗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总量” 是指投入造气炉的实物煤(焦),不包括入炉前筛出的粉煤(焦)、煤矸石。返炭 ( 二炭 )、返焦不再计入消耗,也不从消耗中扣除。回收粗甲醇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 ( 如造气吹风气、甲醇合成放空气、甲醇贮罐弛放气等 ) 作燃料使用时,不能将其热量折成煤(焦)从消耗中扣除。使用焦炭(土焦)、褐煤和煤球、煤棒等型煤的计算方法同上,煤球、煤棒等型煤应扣除所含的粘结剂(如石灰、水泥等)重量。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应合理分摊其入炉原料煤耗(见本节 1.11)2.3 单位粗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吨)= 子项:“粗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 的统计范围与“单位粗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相同(见本节 2.2)。以吨标准煤为单位。粗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总量(吨标准煤 )= “应用基低位发热值”是指单位数量的可燃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热效应。各批次煤的应用基低位发热值以各批入炉煤的实测数据为准。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GB/T213)。标准燃料煤的低位发热值为 7000(千卡 /千克 或 29271 千焦/千克)。2.4 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吨)= 子项:“粗甲醇耗天然气总量 ”包括制气用的天然气、加热转化炉管和辅助锅炉用天然气,还包括粗甲醇正常生产及开工时蒸汽锅炉使用的天然气。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应合理分摊其耗天然气(见本节 1.11)使用油田气、焦炉气、炼厂气、煤田气等制粗甲醇,计算方法同上。2.5 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 (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 子项:“粗甲醇耗天然气总量(折标准煤)”的统计范围同“粗甲醇耗天然气总量”(见本节 2.4)。以吨标准煤为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总量(折标准煤)(吨标准煤)= 天然气应用基低位发热值计算办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GB/T11062-1998)。也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应用基低位热值=(2579H2%)+(3018CO%)+(5585H2S%)+(8555CH4%)+ (15226C2H6%)+(21795C3H8%) + (28338C4H10%) + (34890C5H12%) + (14107C2H4%)+ (20541C3H6%) + (27111C4H8%) + (33528C5H10%) (千卡/标米 3)。使用油田气、焦炉气、炼厂气、煤田气等制粗甲醇,计算方法同天然气。2.6 单位粗甲醇耗重油(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重油(千克/吨)= 子项:粗甲醇耗重油总量,包括制气用的原料重油、也包括蒸汽锅炉使用的重油。使用原油、轻油制粗甲醇等,计算方法同重油。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应合理分摊其耗油(见本节 1.11)2.7 单位粗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 子项:“粗甲醇耗重油总量(折标准煤)”的统计范围同“粗甲醇耗重油总量”(见本节 2.6)。粗甲醇耗重油总量(折标准煤)( 吨标准煤)= 重油的应用基低位发热值以实测为准。使用原油、轻油等制粗甲醇,计算方法同重油。2.8 单位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 /吨) = 子项:“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总量” 是指用来生产蒸汽,以满足粗甲醇生产系统和辅助、附属生产系统用蒸汽所消耗的燃料煤总量折标准煤。粗甲醇蒸汽消耗包括范围:原料预处理及加工、造气、变换、脱碳、净化、压缩、甲醇合成等各工序生产和开停车过程用汽,除氧水的制备用汽,自备锅炉房及机、电、仪修车间用汽,以及上述各工序设备、管道保温用汽和车间、分析化验、车间办公室采暖用汽等。计划大、中、小修和事故检修的置换、吹洗用汽,安全生产、三废处理、环保过程的用汽。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总量 (吨标准煤)= 外购蒸汽按进厂时热量折标准煤计入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总量。外购蒸汽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 式中:D(千克)为蒸汽总量,H(千焦/千克)为蒸汽进厂状态下焓值,可根据温度压力查表得到(见附表)。有关燃料煤消耗分摊规定a)掺烧的锅炉炉渣、返炭不计入燃料消耗量,也不从消耗中扣除。掺烧的造气炉返炭、炉渣,当锅炉蒸汽只供甲醇使用时,也不计入燃料消耗量。b) 甲醇生产过程副产的蒸汽,用于甲醇生产时不计算消耗量,放空或输出的蒸汽也不从消耗中扣除。输出蒸汽热量应计入输出能源。c) 蒸汽为多产品使用时,应按各用户的蒸汽热量(蒸汽量 平均焓值)分摊消耗量。d) 蒸汽来自甲醇热电联产系统时,应合理分摊热电联产系统燃料煤消耗,具体分摊办法见附件二甲醇联电生产能耗分摊计算办法。e) 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应合理分摊其燃料煤耗(见本节 1.11)2.9 单位粗甲醇耗电(千瓦时/吨)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电(千瓦时/吨)= 子项:“粗甲醇耗电总量”是指粗甲醇生产系统和辅助、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电量及界区内损失的电量。以电表计量为准,计量单位为万千瓦时。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应合理分摊其耗电(见本节 1.11)1) 粗甲醇耗电总量应包括:a) 粗甲醇生产系统耗电是指从原料开始至粗甲醇进罐入库止所消耗的全部电量,包括:原料场、库运料(煤、焦、油、气)、预处理 原料煤破碎(制煤粉、制水煤浆)、型煤(制煤球、煤棒)等、造气、净化、压缩、甲醇合成、粗甲醇入库以及辅助锅炉各工序用电;上述各工序的车间照明、安全通风、采暖、空调、排风降温、车间办公室、分析化验和烘烤电机等用电;计划中修、小修和事故停修的作业用电 (如起重、电焊) 以及因检修 (含大修) 引起的开停车过程点火、烘炉、升温、热备用、置换等消耗的电量。大修作业用电按全年产量平均分摊。对于焦炉气制甲醇企业焦炉气不分摊焦炭生产中的电耗。b) 粗甲醇辅助、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电量包括:粗甲醇消耗的各种载能工质(如一次水、循环水、化学软水、脱氧水、氧气、氮气、压缩空气等)的制备、提取、运输所消耗的实际电量;粗甲醇生产过程中三废处理的耗电量(硫磺回收、油回收、污水处理等);锅炉耗电(如引风机、鼓风机、送水,冷却循环水泵等用电);机、电、仪修和金加工等工序耗电以及车间照明、通风、降温、车间办公室耗电,按其实际承担粗甲醇生产系统的维修和加工的工时合理分摊用电量。2) 粗甲醇耗电总量不包括:a)扩建和技改工程作业用电。b) 粗甲醇以外的产品消耗的耗能工质和蒸汽,应合理分摊其用电量。对于集中(数月或全年)扣除的(或计入)的用电量(如大修等),不能在当月集中扣除(或计入),应该按月均摊,并在当月累计数中调整,并以文字说明。2.10 单位粗甲醇耗一次水 ( 吨 / 吨 )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耗一次水(吨 / 吨)= 子项:粗甲醇耗一次水总量,是指全厂的取水量分摊给粗甲醇生产的取水量。包括粗甲醇循环水的新鲜补充水和制备软化水、脱盐水的一次水量。软化水、脱盐水多用户使用时,因按粗甲醇的工艺及锅炉用软化水、脱盐水量分摊其一次水量。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参照耗电的分摊办法。2.11 单位粗甲醇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粗甲醇综合能耗系指报告期内粗甲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能源量与粗甲醇生产过程输出的全部能源的差值。计算公式单位粗甲醇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 / 吨) = 单位粗甲醇消耗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之和单位粗甲醇输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单位粗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见本节 2.3)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焦炉气、油田气等)折标准煤(见本节 2.5)单位粗甲醇耗重油(原油、轻油)折标准煤(见本节 2.7)单位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见本节 2.8)单位粗甲醇耗电(见本节 2.9) 电折标准煤系数单位粗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电折标准煤系数 = 0.1229(千克标煤/千瓦时)单位粗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 / 吨)粗甲醇输出能源是指粗甲醇系统向界外输出的,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能源。对于粗甲醇系统中的废气、废液、废渣等未回收使用的、无计量的、没有实测热值以及不作为能源再次利用的(如直接用于修路、盖房等),均不得计入输出能源,输出的耗能工质也不能折标准计入粗甲醇消耗。粗甲醇输出能源有以下形式:a) 粗甲醇放空气、吹出气、弛放气、解析气作为能源(原料、燃料)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包括作为民用燃料气使用的)计入输出能源,并按实测燃料气组成成分计算热值(计算方法见本节 2.5)。b) 粗甲醇系统输出的物料(造气排出的炉渣、干灰、湿灰和锅炉排出的炉渣等)作为能源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如制蜂窝煤,煤球,烧制砖瓦,作热电厂燃料等)按实测低位发热值折标准煤计入输出能源。c)自备电厂全部利用粗甲醇系统余热(含自产的炉渣、废气、热水)、余压发电、产汽时(不掺烧其它外购燃料),其外供蒸汽和外供电量分别折标准煤计入粗甲醇输出能源外供蒸汽折准煤计算方法同外购蒸汽折标准煤。(见本节 2.8);发电输出能源 外供电量( 千瓦时)0.1229 千克标煤/千瓦时。d) 利用粗甲醇生产中的余热来预热物料(或生产用水),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 按回收热能量)。回收热能量计算公式为:Q DC (T 出T 入); 式中:D被预热的物料量(千克);C为被预热物料的比热(千卡/千克度); T 出、 T 入为被预热物料出、入粗甲醇系统的温度;e) 粗甲醇系统外送冷凝液(热水)供其它产品或用户使用的(包括用于生活目的),可作为输出能源按其利用热量从综合能耗中扣除(向外输送冷凝液或热水所耗用的电力也应扣除)。计算公式:Q = W (T 出T 环) 式中: W为粗甲醇系统外送冷凝液(或热水)量;T 出 外送冷凝液(热水)温度T 环 为报告期平均环境温度。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参照原料煤、燃料煤、电的分摊办法。3 精甲醇消耗分摊及能耗指标计算办法(一)本办法适用于生产的粗甲醇未全部用于加工精甲醇和外购粗甲醇加工精甲醇的企业。3.1 精甲醇消耗粗甲醇系数精甲醇消耗粗甲醇系数= 子项:粗甲醇消耗量是指精馏工段加工的精甲醇所消耗的粗甲醇量,包括本单位生产的粗甲醇或外购的粗甲醇。母项:精甲醇产量(吨)(见第一节 2.2)(下同)3.2 单位精甲醇耗实物全煤(焦) (千克/吨)单位精甲醇耗实物全煤(焦)(千克/吨)=单位粗甲醇耗实物全煤(焦) (千克/吨)(见本节 2.1)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3.3 单位精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吨)单位精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 / 吨)= 单位粗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 / 吨)(见本节2.2)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3.4 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粗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 /吨)(见本节 2.3)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3.5 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吨)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吨)=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 /吨)( 见本节 2.4)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3.6 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 (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粗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 (千克标准煤/吨)(见本节 2.5)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3.7 单位精甲醇耗重油(千克/吨)单位精甲醇耗重油(千克/吨)=单位粗甲醇耗重油(千克/吨)( 见本节 2.6)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使用原油、轻油制精甲醇等,计算方法同重油。3.8 单位精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精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粗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 (千克标准煤/吨)(见本节 2.7)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使用原油、轻油等制精甲醇,计算方法同重油。3.9 单位精甲醇精馏工段耗蒸气(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精馏工段耗蒸气(千克/吨)= 精馏工段耗蒸汽包括该工段工艺、设备、管道保温用汽和车间、分析化验、车间办公室采暖用汽等。计划大、中、小修和事故检修的置换、吹洗用汽,安全生产、三废处理、环保过程的用汽。3.10 单位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吨)单位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 /吨) =单位粗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吨) (见本节 2.8)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 + 精馏工段耗燃料煤包括该工段工艺、设备、管道保温用汽和车间、分析化验、车间办公室采暖用汽等。计划大、中、小修和事故检修的置换、吹洗用汽,安全生产、三废处理、环保过程的用汽所分摊的燃料煤。3.11 单位精甲醇耗电(千瓦时/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电(千瓦时/吨)=单位粗甲醇耗电(千瓦时/吨)( 见本节 2.9)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 精馏工段耗电量包括该工段的工艺用电、车间照明、安全通风、采暖、空调、排风降温、车间办公室、分析化验和烘烤电机等用电;计划中修、小修和事故停修的作业用电 (如起重、电焊) 以及因检修 (含大修) 引起的开停车过程点火、烘炉、升温、热备用、置换等消耗的电量。大修作业用电按全年产量平均分摊。对于集中(数月或全年)扣除的(或计入)的用电量(如大修等),不能在当月集中扣除(或计入),应该按月均摊,并在当月累计数中调整,并以文字说明。3.12 单位精甲醇耗一次水 ( 吨 / 吨 )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一次水(吨 / 吨)= 单位粗甲醇耗一次水(吨 / 吨(见本节 2.10)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 精甲醇耗一次水总量,是指全厂的取水量分摊给精甲醇生产的取水量。包括精甲醇循环水的新鲜补充水和制备软化水、脱盐水的一次水量。软化水、脱盐水多用户使用时,因按精甲醇的工艺及锅炉用软化水、脱盐水量分摊其一次水量。3.13 单位精甲醇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精甲醇综合能耗系指报告期内精甲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能源量与精甲醇生产过程输出的全部能源的差值。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 / 吨) = 单位精甲醇消耗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之和单位精甲醇输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见本节 3.4)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焦炉气、油田气等)折标准煤(见本节 3.6)单位精甲醇耗重油(原油、轻油)折标准煤(见本节 3.8)单位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见本节 3.10)单位精甲醇耗电(见本节 3.11) 电折标准煤系数单位精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电折标准煤系数 = 0.1229(千克标煤/千瓦时)单位精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单位粗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 / 吨) 精甲醇消耗粗醇系数+ 精馏工段输出能源4 精甲醇物耗及能耗指标计算办法(二)本办法适用于粗甲醇全部加工成精甲醇且没有外购粗甲醇加工精甲醇的企业。计算精甲醇消耗时,不需要计算粗甲醇的消耗。4.1 单位精甲醇耗实物全煤(焦) (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实物全煤(焦)(千克/吨)= 子项 :精甲醇耗实物全煤(焦)总量(吨),是指进厂的未筛过的原煤(焦) 的总量,既包括入炉的煤(焦),也包括过筛出不能入炉的粉煤(焦),但不包括途损。按原煤(焦)的实物量计算,不折算成标准煤。沫煤量按季盘库后,不能集中计入当月数据,应该按月均摊,并在当月累计数中调整。未作精甲醇原料和燃料的粉煤量应单独统计,并以文字注明。母项:精甲醇产量(见第一节精甲醇产量(实物量)(以下略) 。4.2 单位精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千克 / 吨)= 子项:“精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总量” 是指投入造气炉的实物煤(焦),不包括入炉前筛出的粉煤(焦)、煤矸石。返炭 ( 二炭 )、返焦不再计入消耗,也不从消耗中扣除。回收精甲醇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 ( 如造气吹风气、甲醇合成放空气、甲醇贮罐弛放气等 ) 作燃料使用时,不能将其热量折成煤(焦)从消耗中扣除。使用焦炭(土焦)、褐煤和煤球、煤棒等型煤的计算方法同上,煤球、煤棒等型煤应扣除所含的粘结剂(如石灰、水泥等)重量。4.3 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千克标准煤/吨)= 子项:“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 的统计范围与“单位精甲醇耗入炉实物原料煤”相同(见本节 4.2)。以吨标准煤为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总量(吨标准煤 )= “应用基低位发热值”计算见本节 2.3。4.4 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标准立方米/吨)= 子项:“精甲醇耗天然气总量”包括制气用的天然气、加热转化炉管和辅助锅炉用天然气,还包括精甲醇正常生产及开工时蒸汽锅炉使用的天然气。使用油田气、焦炉气、炼厂气、煤田气等制精甲醇,计算方法同上。4.5 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 (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 子项:“精甲醇耗天然气总量(折标准煤)”的统计范围同“精甲醇耗天然气总量”(见本节 4.4)。以吨标准煤为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总量(折标准煤)(吨标准煤)= 天然气应用基低位发热值计算见本节 2.3。使用油田气、焦炉气、炼厂气、煤田气等制精甲醇,计算方法同天然气。4.6 单位精甲醇耗重油(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重油(千克/吨)= 子项:精甲醇耗重油总量,包括制气用的原料重油、也包括蒸汽锅炉使用的重油。使用原油、轻油制精甲醇等,计算方法同重油。4.7 单位精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重油(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吨)= 子项:“精甲醇耗重油总量(折标准煤)”的统计范围同“精甲醇耗重油总量”(见本节 4.6)。精甲醇耗重油总量(折标准煤)( 吨标准煤)= 重油的应用基低位发热值计算见本节 2.7。使用原油、轻油等制精甲醇,计算方法同重油。4.8 单位精甲醇精馏工段耗蒸气(千克/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精馏工段耗蒸气(千克/吨)= 精馏工段耗蒸汽包括该工段工艺、设备、管道保温用汽和车间、分析化验、车间办公室采暖用汽等。计划大、中、小修和事故检修的置换、吹洗用汽,安全生产、三废处理、环保过程的用汽。4.9 单位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 (千克标准煤 /吨) = 子项:“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总量” 是指用来生产蒸汽,以满足生产系统和辅助、附属生产系统用蒸汽所消耗的燃料煤总量折标准煤。精甲醇蒸汽消耗包括范围:原料预处理及加工、造气、变换、脱碳、净化、压缩、甲醇合成、精馏工段至入库等各工序生产和开停车过程用汽,除氧水的制备用汽,自备锅炉房及机、电、仪修车间用汽,以及上述各工序设备、管道保温用汽和车间、分析化验、车间办公室采暖用汽等。计划大、中、小修和事故检修的置换、吹洗用汽,安全生产、三废处理、环保过程的用汽。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总量 (吨标准煤)= 外购蒸汽按进厂时热量折标准煤计入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总量。外购蒸汽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 式中:D(千克)为蒸汽总量,H(千焦/千克)为蒸汽进厂状态下焓值,可根据温度压力查表得到(见附表)。有关燃料煤消耗分摊规定a)掺烧的锅炉炉渣、返炭不计入燃料消耗量,也不从消耗中扣除。掺烧的造气炉返炭、炉渣,当锅炉蒸汽只供甲醇使用时,也不计入燃料消耗量。b) 甲醇生产过程副产的蒸汽,用于甲醇生产时不计算消耗量,放空或输出的蒸汽也不从消耗中扣除。输出蒸汽热量应计入输出能源。c) 蒸汽为多产品使用时,应按各用户的蒸汽热量(蒸汽量 平均焓值)分摊消耗量。d) 蒸汽来自甲醇热电联产系统时,应合理分摊热电联产系统燃料煤消耗,具体分摊办法见附件二甲醇联电生产能耗分摊计算办法。4.10 单位精甲醇耗电(千瓦时/吨)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电(千瓦时/吨)= 子项:“精甲醇耗电总量”是指生产系统和辅助、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电量及界区内损失的电量。以电表计量为准,计量单位为万千瓦时。1) 精甲醇耗电总量应包括:a) 精甲醇生产系统耗电是指从原料开始至精甲醇进罐入库止所消耗的全部电量,包括:原料场、库运料(煤、焦、油、气)、预处理 原料煤破碎(制煤粉、制水煤浆)、型煤(制煤球、煤棒)等、造气、净化、压缩、甲醇合成、精馏、精甲醇入库以及辅助锅炉各工序用电;上述各工序的车间照明、安全通风、采暖、空调、排风降温、车间办公室、分析化验和烘烤电机等用电;计划中修、小修和事故停修的作业用电 (如起重、电焊 ) 以及因检修 (含大修) 引起的开停车过程点火、烘炉、升温、热备用、置换等消耗的电量。大修作业用电按全年产量平均分摊。对于焦炉气制甲醇企业焦炉气不分摊焦炭生产中的电耗。b) 精甲醇辅助、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电量包括:精甲醇消耗的各种载能工质(如一次水、循环水、化学软水、脱氧水、氧气、氮气、压缩空气等)的制备、提取、运输所消耗的实际电量;精甲醇生产过程中三废处理的耗电量(硫磺回收、油回收、污水处理等);锅炉耗电(如引风机、鼓风机、送水,冷却循环水泵等用电);机、电、仪修和金加工等工序耗电以及车间照明、通风、降温、车间办公室耗电,按其实际承担精甲醇生产系统的维修和加工的工时合理分摊用电量。2) 精甲醇耗电总量不包括:a)扩建和技改工程作业用电。b) 精甲醇以外的产品消耗的耗能工质和蒸汽,应合理分摊其用电量。d) 外购粗甲醇加工为精甲醇所消耗的电应扣除(外购粗甲醇加工为精甲醇所消耗的电按进入精馏工序的粗甲醇比例分摊精馏工序消耗的电量)。对于集中(数月或全年)扣除的(或计入)的用电量(如大修等),不能在当月集中扣除(或计入),应该按月均摊,并在当月累计数中调整,并以文字说明。4.11 单位精甲醇耗一次水 ( 吨 / 吨 )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耗一次水(吨 / 吨)= 子项:精甲醇耗一次水总量,是指全厂的取水量分摊给精甲醇生产的取水量。包括精甲醇循环水的新鲜补充水和制备软化水、脱盐水的一次水量。软化水、脱盐水多用户使用时,因按精甲醇的工艺及锅炉用软化水、脱盐水量分摊其一次水量。4.12 单位精甲醇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精甲醇综合能耗系指报告期内精甲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能源量与精甲醇生产过程输出的全部能源的差值。计算公式单位精甲醇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 / 吨) = 单位精甲醇消耗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之和单位精甲醇输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单位精甲醇耗入炉标准原料煤(见本章节 4.3)单位精甲醇耗天然气(焦炉气、油田气等)折标准煤(见本节 4.5)单位精甲醇耗重油(原油、轻油)折标准煤(见本节 4.7)单位精甲醇耗标准燃料煤(见本节 4.9)单位精甲醇耗电(见本节 4.10) 电折标准煤系数单位精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电折标准煤系数 = 0.1229(千克标煤/千瓦时)单位精甲醇输出能源折标准煤(千克标准煤 / 吨)精甲醇输出能源是指精甲醇系统向界外输出的,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能源。对于精甲醇系统中的废气、废液、废渣等未回收使用的、无计量的、没有实测热值以及不作为能源再次利用的(如直接用于修路、盖房等),均不得计入输出能源,输出的耗能工质也不能折标准计入精甲醇消耗。精甲醇输出能源有以下形式:a) 精甲醇放空气、吹出气、弛放气、解析气作为能源(原料、燃料)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包括作为民用燃料气使用的)计入输出能源,并按实测燃料气组成成分计算热值(计算方法见本节 2.3)。b) 精甲醇系统输出的物料(造气排出的炉渣、干灰、湿灰和锅炉排出的炉渣等)作为能源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如制蜂窝煤,煤球,烧制砖瓦,作热电厂燃料等)按实测低位发热值折标准煤计入输出能源。c)自备电厂全部利用精甲醇系统余热(含自产的炉渣、废气、热水)、余压发电、产汽时(不掺烧其它外购燃料),其外供蒸汽和外供电量分别折标准煤计入精甲醇输出能源外供蒸汽折准煤计算方法同外购蒸汽折标准煤。(见本节 4.9);发电输出能源 外供电量( 千瓦时)0.1229 千克标煤/千瓦时。d) 利用精甲醇生产中的余热来预热物料(或生产用水),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 按回收热能量)。回收热能量计算公式为:Q DC (T 出T 入); 式中:D被预热的物料量(千克);C为被预热物料的比热(千卡/千克度); T 出、 T 入为被预热物料出、入粗甲醇系统的温度;e) 精甲醇系统外送冷凝液(热水)供其它产品或用户使用的(包括用于生活目的),可作为输出能源按其利用热量从综合能耗中扣除(向外输送冷凝液或热水所耗用的电力也应扣除)。计算公式:Q = W (T 出T 环) 式中: W为粗甲醇系统外送冷凝液(或热水)量;T 出 外送冷凝液(热水)温度T 环 为报告期平均环境温度。第三节 销售量、销售退回、企业自用量及其他1 甲醇销售量的核算原则1.1 产品销售量是指报告期内实际销售的由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实物量,不包括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实物量和已开票但未生产的产品。1.2 产品销售量的统计应以产品销售实现为原则。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据作为销售实现,统计产品销售量。按照企业采取的销售方式不同,产品销售量统计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2.1 采用送货制销售的,产品如由本企业运输部门发运,以产品出库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如委托专业运输部门发运,则以运输部门的承运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1.2.2 采用提货制销售的,以给用户开具的发票和提货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1.2.3 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产品,以企业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为准。1.2.4 采用预收货款销售的,在发出产品时作为销售。产品尚未生产出来,已预收货款或预开提货单的,不应算作销售。1.2.5 企业出口销售的商品,陆运以取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空运运单,并向银行办理出口交单的数量、日期为准。企业出口的产品,在委托外贸代理出口实行代理制的情况下,以收到外贸部门代办的运单和银行交单凭证的数量、日期为准。2 产品销售量的统计范围2. 1 按合同向需用单位的供货量,包括交本期合同,补交上期和预付下期合同;2.2 按照市场需求,企业销售的产品;2.3 售予物资部门和商业部门等经营部门的产品;2.4 售予外贸部门供出口或企业自行出口的产品;2.5 供给国家储备的产品。3 售出产品退货的处理办法3. 1 退回报告期内销售的产品,应从销售量中扣除;如退回报告期内生产的不合格品,还要同时扣除生产量。3. 2 退回报告期以前售出的不合格产品,不再调整销售量和生产量;如退回合格品,则作为其他收入计入产成品库存量中。4 企业自用量及其他企业自用量及其他,分为“企业自用量 ”、“盘盈或盘亏” 和“其他”三项。4.1 企业自用量:也称企业自产自用量,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已作本企业产量统计的产品又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所使用的数量。例如:本企业生产的粗甲醇或精甲醇直接用于本企业生产甲醛的数量,应作企业自用量统计。但是,由本企业验收合格入成品库后,作为商品出售给本企业生产用、基建用或行政部门用的产品数量,不作自用量统计,而作销售量统计。例如:企业将本企业生产的精甲醇用于行政部门的产品数量作销售量统计。4.2 盘盈或盘亏:是指工业企业的库存产品经过盘点发现帐面记载与实物不一致时,实物大于帐面的差额为盘盈,小于帐面的为盘亏。不论盘盈或盘亏,也不论盘亏数量是否已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都应以盘点后实际发生的数量填报。4.3 其他: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将产品用于展览、捐赠、借出、报废等方面的数量和价值。5 甲醇销售量统计指标甲醇产品销售量统计指标包括:粗甲醇销售量、精甲醇销售量。第四节 甲醇库存量1 甲醇库存量核算的原则1.1 产品库存量指报告期初或期末某一时间点上,尚存在企业产成品库中而未售出的产品实物数量。1.2 产品库存必须是处于“实际库存” 状态的产品。有的产品虽已结束了生产过程,但还没有验收合格,还没有办理入库手续,不能作为产品库存统计。有的产品已经售出,但按提货制要求还没有办妥货款结算手续;按送货制的要求未办理承运手续,仍应视作本企业的产品库存统计。1.3 计入产品库存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有权销售的。对于已经销售并已办妥各项手续,但尚未提货的产品,本企业无权支配,这种产品虽然仍存在本企业仓库中,但不应统计。凡企业有权销售的产品,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均应统计。1.4 产品库存不能出现负数。如果产品还没有来得及入库就已售出,应将售出的这部分产品补填入库和出库凭证,并相应计入产品产量中。2 计入本企业产品库存量中的产品2.1 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经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2.2 库存产品虽有销售对象,但尚未发货的;2.3 非工业企业和境外订货者来料加工产品尚未拨出的。2.4 盘点中的帐外产品;2.5 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产品。3 不应计入本企业库存中的产品3.1 属于提货制销售的产品、已办理货款结算和开出提货单,但用户尚未提走的产品;3.2 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3.3 已结束生产过程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4 甲醇库存量统计指标甲醇库存量统计指标:精甲醇库存量。粗甲醇不计算库存量。第五节 甲醇企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总产值(现价) 、甲醇销售收入、应交增值税、甲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甲醇制造成本(不含税)和甲醇销售成本(含税)、原材料平均实际进厂价(原料煤、天然气、电、油、水等含税价格)、产品平均实际出厂价(粗甲醇、精甲醇含税价格)1、精甲醇平均出厂价(含税)= 2、粗甲醇平均出厂价(含税)= 3、成本甲醇单位制造成本(元)从会计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取得数据。甲醇单位销售成本=甲醇单位制造成本(元)+(管理费用(元)+财务费用(元) 甲醇制造成本占全部产品制造成本的比例+甲醇销售费用(元) 甲醇产量(吨)管理费用(元)、财务费用(元)从会计报表会工 02 表中取得数据;4、甲醇利润总额甲醇产品利润=甲醇产品主营业务利润+甲醇生产中副产品利润-管理费用(元)+ 财务费用(元) 甲醇制造成本占全部产品制造成本的比例 第六节 甲醇质量指标1、粗甲醇平均甲醇含量(% )= 2、精甲醇平均水分含量(% )= 3、精甲醇优等品率(% )= 4、精甲醇一等品率(% )= 5、精甲醇合格品率(% )= (注:优等品率 + 一等品率 + 合格品率 = 100%)GB338-2004表 1 工业甲醇的品级指标 工业甲醇项目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色度/Hazen 单位(铂-钴色号) 5 10密度(20)/(g/3 ) 0.7910.792 0.7910.793沸腾(0,101.3kPa,在 64.065.5 范围内,包括 64.60.1 )/ 0.8 1.0 1.5高锰酸钾试验min 50 30 20水混溶性试验 通过试验(1+3) 通过试验(1+9) -水分含量% 0.10 0.15 -酸的质量分数(以 HCOOH 计)% 或碱的质量分数度(以 NH3 计)% 0.00150.00020.00300.00080.00500.0015羰基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以 CH2O 计)% 0.002 0.005 0.010蒸发残渣的质量分数% 线 0.001 0.003 0.005硫酸洗涤试验Hazen 单位(铂-钴色号) 50 -乙醇的质量分数% 供需双方协商 -第七节 甲醇下游产品产量下游产品包括: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甲醚(DME)、二甲基甲酰胺(DMF)、乌洛托品、季戊四醇等,该类产品产量统计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计算。附件一:合成氨联醇生产能耗分摊计算办法1 合成氨联产甲醇生产中原料消耗分摊单位合成氨原料消耗量:单位粗甲醇(100%)原料消耗量1 : 1.06 推导如下: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原料消耗分摊通过生成合成氨和粗甲醇的化学方程式推导得出分摊系数。合成氨联醇生产中,合成氨和粗甲醇化学方程式如下:N2+3H22NH3 (1 )CO+2H2CH3OH (2)CO2+3H2CH3OH+H2O (3)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可知,忽略不同程度变换、脱碳带来的差异,生成 2 个 NH3 与 1 个 CH3OH所消耗的有效气体(H2 、CO)相同。则单位产品原料消耗的分摊比例为:单位合成氨原料消耗量:单位粗甲醇(100%)原料消耗量=32 : 34=1 : 1.0625式中:34 为 2 个 NH3 的分子量, 32 为一个 CH3OH 的分子量为计算方便,将上式比例简化为 1 : 1.06。则:粗甲醇耗原料消耗总量= 此分摊办法适合各类原料。2合成氨联醇生产燃料(蒸汽)消耗的分摊办法合成氨联醇生产燃料(蒸汽)消耗的分摊办法同原料消耗分摊办法。即:单位合成氨燃料消耗量:单位粗甲醇(100%)燃料消耗量=1 : 1.06粗甲醇耗燃料消耗总量= 3合成氨联醇生产电力消耗分摊单位合成氨耗电:单位粗甲醇(折 100%)耗电1 : 0.8推导如下:合成氨联醇生产中耗电需考虑分摊的工段有:造气工段、净化工段脱硫、变换、变脱、碳化(脱碳)、压缩工段耗电、循环水工段。3.1 造气工段耗电分摊(包括空分、型煤、制粉煤过程)造气工段合成氨、粗甲醇电耗分摊与原料煤分摊相同,则:造气工段粗甲醇耗电总量= 3.2 净化工段耗电分摊由上述合成氨联醇生产的化学方程式(1)、(2 )、(3)可知,生成 2 份合成氨要处理 3 份有效气和 1 份氮气,而生成 1 份粗甲醇要处理 3 份有效气和生成水相对应的一定量二氧化碳气。单位合成氨耗电:单位粗甲醇(100%)耗电 = :( )=1: m式中:x 为粗甲醇含甲醇的重量%,1x 为含水量%m = 净化工段粗甲醇耗电总量= 3.3 压缩工段耗电分摊由于合成氨与甲醇合成压力不同,耗电量比重较大的压缩机电耗应按压缩机中合成气的压缩段数分摊计算。假设系统压缩机为六段压缩,可将压缩工段总耗电量均分为六段。由于粗甲醇生产只到五段,因此压缩机电耗有六分之一划入合成氨消耗,另外六分之五按净化工段的比例分摊消耗。压缩工段粗甲醇耗电总量=压缩工段耗电总量 3.4 循环水耗电分摊循环水粗甲醇耗电总量= 3.5 单位合成氨耗电实际分摊比例测算经企业按以上办法分工段计算合成氨与粗甲醇(折 100%)电耗,得出当粗甲醇含水量为 3-8%时,单位合成氨耗电与单位粗甲醇(折 100%)耗电的比近似为 1:0.8,则: 粗甲醇耗电总量 = 4. 综合能耗分摊办法合成氨综合能耗为各项单耗折标准煤后相加再减去输出能源。以上已对各单项能源消耗分摊进行了说明,输出能源可按原料分摊系数(1 : 1.06)分摊后再扣减。附件二:甲醇联电生产能耗分摊计算办法本分摊办法适用于热电锅炉全部或部分用外购燃料的装置或蒸汽供多用户的锅炉系统。1 甲醇联产热电的企业热、电能耗的分摊办法1.1 界区的输入能源包括锅炉燃料和热电公用电量锅炉燃料包括:入炉烟煤、原料煤沫、煤矸石、以及甲醇系统排出的造气灰、造气炉渣等(注:因本系统独立于甲醇系统,所以应将生产甲醇产生的灰和渣计入锅炉燃料) 。热电公用电包括:锅炉用电、水处理用电、锅炉输灰输渣用电、燃料的加工及皮带输送用电、热电联产机组的油泵,凝结水泵等电等。不包括热电联产机组的循环水用电。1.2 界区的输出总能源界区的输出总能源 Q 总= Q1 +Q2 +Q3 +Q4 式中:Q1 为锅炉直接对外工序输出的蒸汽热量Q2 为经过减温减压装置对外工序输出的蒸汽热量Q3 为热电联产机组抽汽或背压对外工序输出的蒸汽热量Q4 为发电耗热量(以汽轮机发电所耗蒸汽热量表示,考虑发电的热损失)Q4 发电耗热量汽轮发电机组输入蒸汽热量(千焦)Q0汽轮机主抽汽蒸汽热量(千焦)(或背压蒸汽热量)Q3 汽轮发电机组抽汽供锅炉系统自用蒸汽热量 Q 自(除氧抽汽蒸汽热量及高、低加热器抽汽热量等)Q 自(千焦)。其它如轴封用汽忽略不计。式中,Q 自抽汽供除氧蒸汽量蒸汽焓值+锅炉给水量 高加热器进出水焓差(抽汽供高加热量)+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量加热器进出焓差(抽汽供低加热量)。所有输出蒸汽均以出热电联产界区的蒸汽流量(必须有压力和温度补偿装置)为计量依据。所有蒸汽热量计算均使用以下计算公式:蒸汽热量(千焦)蒸汽量(千克)工况下的蒸汽焓值(千焦/千克)。1.3 分摊系数计算在不考虑入锅炉界区给水温度和其它未测量的如汽轮发电机组轴封用汽热量的情况下,系统输出的蒸汽热量占输出能源的比例为分摊系数,即:输出给某用户的蒸汽热量 Qn/界区的输出总能源 Q 总。热电供某用户的蒸汽分摊锅炉耗燃料煤= 式中 Qn 为 Q1,Q2 ,Q3 等。2 甲醇热电联产燃料煤、电计算规定2.1 甲醇热电联产的燃料消耗分摊单位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