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规范,site-wenku.baidu.com_第1页
中医骨科规范,site-wenku.baidu.com_第2页
中医骨科规范,site-wenku.baidu.com_第3页
中医骨科规范,site-wenku.baidu.com_第4页
中医骨科规范,site-wenku.baidu.com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骨科规范,site:篇一:中医骨伤科室相关制度中医骨伤科工作制度 一、 中医骨伤科工作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 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 遵守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门诊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的诊 疗。 三、 中医骨伤科医师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等有关医疗证明。根据理、法、方、药 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四、 科学、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五、 承担中医骨伤科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 活动。六、 根据科室情况,应当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诊疗技术分,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及 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骨折整复、外固定、手法、牵引、功能康复等骨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七、 积极弘扬中医骨伤科的特长,如中医骨折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伤膏等。 八、 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九、 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十、 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 治疗的新思路。 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 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更好的配合临床,科研教学需要,特订中药加工炮制室制度如下: 一、 凡进炮制室待加工的药材,必须查明药物来源,药材的真伪、优劣、质量等以保证药 材加工前的质量。 二、 药材加工除去药材内的杂草和泥土,需做制剂的药材快水冲洗,凉(烘)干备用。 三、 需炒制的药材,根据药物性质、掌握加热的温度、按规范进行操作。 四、 炒炭药材必须保证质量不可炭化,操作过程中应用清水喷灭火星,防止复燃,至 24 小时后凉透验收入库。 五、 需加辅料炮制的药材,必须保证辅料的纯净度,按照规定的重量和浓度执行。 六、 需切制的根茎类药材用水冲淋、润湿,按标准厚度切制、凉干。 七、 根据门诊需要,做到加工有计划、认真填写出入库单据和工作量报表。 八、 炮制室内加工间和工作间分开,加工设备应放在干燥通风房间,并备有通风、降湿除 尘、防火设施,对于加工设备做到定期检修。 九、 需加工药材,内服和外用器皿一定要分开,用后冲洗干净。十、 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体检,炮制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对于加工好的药材必须经 二人复核、签字登记方可用于临床。 十一、 以上制度,请给予监督指导,非工作事宜请勿入内。 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一、 调剂人员应凭本不院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调配发药。 二、 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逐项进行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 三、 处方内容如有不妥或错误时,须经开方医生更正并重新签名后,方可调配。调剂人员 不得擅自更改处方。四、 调配时应称量、计数准确,对处方中标明“先煎” 、 “后入” 、 “包煎” 、 “烊化” 、 “冲服” 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特殊处理,并在发药时对病人详细说明。五、 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再次对照处方进行检查,无误后签名,并经他人复核无误 在处方上签名后,方可发药。发药时应将用药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作详细 说明。六、 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急症处方应优先调配。七、 对毒性药品、贵重药品应专柜加锁、专人专帐管理,不得与普通药混放。做到逐日销 存统计,每月清查一次,帐物相符。 八、 保持室内整洁,药品、药物放置有序,调剂用具应经常擦洗,研钵、捣药罐用毕立即 擦净,若调配毒性药品后应彻底洗净。药柜斗应经常清理,杜绝串斗、虫蛀、药品变 质、不洁等现象。九、 由库房领进药品时,应认真检查,对伪品、虫蛀、变质或未按规定进行加工炮制的药 品,不得领进装斗。十、 对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并汇报中心主任处理。重大差错事故应及时汇报上级卫生行 政部门。 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 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经 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二、 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冲 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三、 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袋与处方姓名是否相符,由患者及家属验收领取。四、 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容器。内服、外用药容器应严格 区分。 五、 煎药室要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六、 对患者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取。 中医针灸、理疗、康复操作技术规范 一、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人穴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 二、 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为针具有弯曲变形、脱柄、针尖带钩、生锈者应及时修理或 更换。 三、 对留针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术者不得离开岗位。 四、 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柔,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 漏针。 五、 对发生带针、滞针、折针、出血、血肿等意外情况应立即处理。 六、 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七、 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器械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有无接地装置,治疗完毕应 将开关关闪,输出扭旋至零位。 八、 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并注意地面与患者的隔离。在进行治 疗时患者和操作者切勿与墙壁、水管或潮湿的地面接触。超高频治疗器材,使用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下班时要切断电源。 九、 要爱护理疗仪器,做到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保养。在搬动和使用时要 避免震动,以免造成机器的损坏。每次使用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 十、 对患者施行手法时,应辩证施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中药库管理制度 一、 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中心主任审查,报院长批准后执行。二、 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 采购、入库。三、 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 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四、 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 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库房应保持整洁。每半年进行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 相符。五、 毒性药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 及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六、 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根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 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药库不得配发处方。七、 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新入库。入库前 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行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八、 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管理。认真执行药价政策。 中医师工作职责 1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医学遗产为宗旨,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 2坚守工作岗位,穿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戴口罩。诊室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 3文明礼貌服务,关心、体贴患者,仔细询问病情、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细致地为病人检查,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转诊。 4、做好门诊日志登记,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结合门诊病历,记录要求完整、准确、整洁, 篇二:骨科疾病诊疗规范二 00 六年十月 一、骨、关节创伤(一) 、 上肢 1、肱骨外科颈骨折 【定义】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 23cm 处骨折,肱骨外科颈相当于 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称为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薄弱点,常易发生骨折。 【诊断依据】 一、 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二、临床症状体征: 1、伤后肩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上臂内侧可见瘀血斑。 2、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 3、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非嵌插型骨折可出现畸形、 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外展型骨折肩部下方稍呈凹陷,在腋窝可触及移 位的骨折端或向内成角。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x 线正轴位片或正位穿胸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 移位情况。 五、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响检查,可明确诊断。 【证侯分类】 一、无移位裂纹骨折 外科颈无移位骨折,多位骨膜下损伤,多为肩部直接暴力所致,有环形 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二、外展型骨折 受外展暴力所致。跌到时患肢处于外展位,骨折近端肱骨头内收,远端骨 干外展,两折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或两者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内侧,两折端形成向内成角畸形或向内前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 受内收暴力所致。跌到时患肢处于内收位。骨折近端肱骨头外展,骨折远 端肱骨干内收,两折端内侧嵌插外侧分离,或两折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外侧,两折端形成向外成角畸形或向外向前成角畸形。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受外旋外展传达暴力所致。肱骨头多向盂下脱位。 【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一)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1、适应证 肱骨外科颈无移位骨折。 2、操作方法 患肢肩关节处于中立位,肱骨超肩夹板固定即可。 (二)牵引治疗(皮牵引或骨牵引) 1、适应证 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手法难以复位,外固定难以维持位置。 2、操作方法 皮牵引将上肢套上皮牵引套,实施牵引。骨牵引行尺骨鹰嘴骨 牵引。患者上臂置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尺骨鹰嘴下 2cm 进针, 实施鹰嘴牵引。外展型骨折,上臂置于中立位,内收型骨折,上臂 置于外展位,使远折端适应近折端位置,牵引重量不宜过大。3-4 周 去除牵引,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1、适应证 相对较稳定的外展型及内收型外科颈骨折。 2、操作方法 手法复位,超肩夹板固定。外展型骨折复位方法:一助手握其腋 窝,屈肘 90 度,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其肘部,拔伸牵引,矫正重 叠移位,术者双手握其骨折部,两拇指按其骨折近端外侧,其余各 指抱骨折远端内侧向外捺正,助手同时牵引下内收上臂即可复位。 内收型骨折复位方法:两助手握其腋窝及肘部,拔伸牵引,矫正重 叠移位,术者两拇指压骨折部向内推,其余各指使骨折远端外展, 助手在牵引下将上臂外展,使其复位。超肩夹板固定。(四)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外固定 (1)适应症 肱骨外科颈不稳定型骨折。 (2)操作方法 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患者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 透视机下操作。麻醉生效后,在透视下,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先采 用手法复位(具体复位方法见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透视下见复位 满意后,维持位置。肩关节部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自肱骨大结节 进入一枚克氏针,经折线固定折端。再自远折端,折线下 2cm 处进 针,交叉固定折端。术后石膏或超肩夹板固定。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外科颈骨折合并脱位,或手法复位失败,或陈旧骨折。2、操作方法 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固定。患者采用颈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麻醉生效后,取肩关节前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游离 皮瓣,自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注意保护头静脉。将三角肌自锁骨 止点处切断,翻转。切断肩胛下肌,切开关节囊,显露肩关节,骨膜 下剥离肱骨上段,显露肱骨外科颈骨折端。复位,解剖板固定或交叉 克氏针固定。冲洗伤口,清点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包扎,石膏固定。 三、药物治疗 (一) 、中药治疗。骨折初期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可内服活血灵, 外用展筋酊。中期淤血肿胀虽消而未尽,骨折未连接,治宜和营生 新,接骨续新。可内服三七接骨丸,养血止痛丸。后期宜养气血, 补肝肾,壮筋骨,亦可配合推拿按摩。可内服筋骨痛消丸,加味益 气丸,外用展筋丹,配合外洗药外洗。 2、西药治疗 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及脱水药物,消除肿胀,术前半小时预防性 运用抗生素,一般不超过 3 天。 四、康复治疗 (一) 、功能锻炼 治疗期间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适当的练功活动。初期先让患者握 拳,屈伸肘腕关节,舒缩上肢肌肉等活动。后期可练习肩关节各个 方向活动,可进行大云手小云手活动,进行爬墙锻炼。活动范围应 循序渐进。 (二)物理疗法 可进行中药熏洗,或理疗等。 【疗效评定标准】 一、治愈:骨折愈合,对位对线满意,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二、好转:骨折愈合对位尚满意,或骨折复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三、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局部疼痛,功能障碍。 。 2、尺桡骨骨折 【定义】 尺桡骨骨折是常见前臂损伤之一。包括尺骨桡骨均发生骨折的尺桡骨双 骨折,单纯尺骨骨折,或单纯桡骨骨折,且上下尺桡关节正常。 【诊断依据】 一、明显外伤史。直接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骨折,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 旋转暴力所造成。 二、 临床症状体征: 1、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活动时疼痛加重。2、局部可见瘀血斑,前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前臂不能旋转。 3、局部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触之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4、有移位尺桡骨骨折,前臂可有断缩、成角及旋转畸形,青枝骨折有成角 畸形。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 篇三:中医骨伤技术操作规范中医骨伤科技术操作规范 1、中药贴敷治疗: 依据所选取物的功用不同,对肿疡起到消肿定痛,对溃疡起到提脓 祛腐、生肌收口的作用。 【适应证】 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用法】 1、告知患者中药贴敷治疗的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患 者应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贴敷部位大小准备厚纱布或棉垫 3、在上面均匀地涂一层软膏 4、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掺药并均匀掺入。 5、单层纱布覆盖以防止药物撒落并用少量液体湿润后贴敷在 患处。 6、胶布固定或包扎。 【注意点】 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摊贴油膏应薄而勤换, 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干燥。目前调制油膏大多应用凡士林,凡 士林系矿物油,也可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如见此等现象应改用植物 油或动物油;若对药物过敏者,则改用其他药。油膏用于溃疡腐肉 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摊贴宜薄,若过于厚涂则使肉芽生上长过剩 而影响疮口愈合。 2、箍围法 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 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若毒已结聚,也能促 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 消,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适应证】 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 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 【用法】 由于箍围药的药性有寒、热的不同所以在应用时应 分别使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金黄散、玉露散可用于红肿热痛 明显的阳证疮疡;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微红微热,属半阴半 阳证者,可用冲和散;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属阴证者,可用回 阳玉龙散。箍围药使用时,是将药粉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 调制液体有多种多样,临床应根据疾病的性质与阶段不同,正确选 择使用。以醋调者,取其散瘀解毒;以酒调者,取其助行药力;以 葱、姜、韭、蒜捣汁调者,取其辛香散邪;以菊花汁、丝瓜叶汁、 银花露调者,取其清凉解毒而其中用丝瓜叶汁调制的玉露散治疗 暑天疖肿效果较好;以鸡子清调者,取其缓和刺激;以油类调者, 取其润泽肌肤。如上述液体取用有困难时,则可用冷茶汁加白糖少 许调制。总之,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半阴半阳 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制,阴证多用醋、酒调敷。用于 外疡初起时,箍围药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若毒已结聚,或溃后余 肿未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不要完全涂布。敷贴应超过肿势范围。 【注意点】 凡外疡初起,肿块局限者, 一般宜用消散药。阳证不能用热性药敷贴,以免助长火毒,阴证不能用寒性药敷贴,以免寒湿凝滞不化。箍围药敷后干燥之时,宜时时用液体湿润,以免药物剥落及干板不舒。3、切开法 切开法就是运用手术刀把脓肿切开,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的。这里所讲的切开法仅指脓疡的切开。 【适应证】 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 【用法】 运用切开法之前,应当辨清脓成熟的程度、脓肿的深浅、患部的血脉经络位臵等情况,然后决定切开与否,具体运用如下: (1)选择有利时机 (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中医骨科规范,site:) 即辨清脓成熟的程度,准确把握切开的有利时机。当肿疡成脓之后,脓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