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动物多样性进化_第1页
第25章动物多样性进化_第2页
第25章动物多样性进化_第3页
第25章动物多样性进化_第4页
第25章动物多样性进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第 25章 动物多样性进化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要内容 动物种系的发生 动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动物多样性划分依据 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进化的主要类型 多空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 脊索动物多样性进化的主要类型2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为食。 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神经、肌肉系统等)、生理功能 (兴奋、抑制、自稳态等 )、行为(取食、求偶) 有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移动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 包括原生动物 (单细胞)和后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苔藓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3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后生动物后生动物指所有多细胞动物细胞的形态有分化、细胞的机能有分工分类依据: 体型:多数动物的体形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不对称(多孔动物门) 辐射对称(腔肠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后者的对称是次生的、栉水母和某些珊瑚是左右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卵裂:受精卵的分裂随不同动物而有不同的方式:辐射乱烈或螺旋卵裂分类简介 动物4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胚层: 低等多细胞动物只有两胚层,高等动物有三个胚层,但发育过程要经历一个两胚层阶段; 口: 动物的口有两种来源:由胚孔产生口:原口动物由胚孔的另一端产生口:后口动物 体腔: 有无次级体腔及次级体腔的发育方式 无体腔(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和扁形动物门) 假体腔(线形动物门) 真体腔(环节动物以后的所有动物门类)次级体腔的发生有两种方式: 肠腔:后口动物体腔的产生方式; 裂殖腔:原口动物的体腔产生方式。动物的类群5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多孔(海绵)动物门 Porifera 最原始 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体壁由二层细胞组成,其间为中胶层。有中央腔。 雌雄同体(也有异体),异体受精。 可供沐浴或吸收血液等 附在贝类上会致其死亡 Sponges后生动物的主要门类6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腔肠动物门 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辐射对称:水螅型(圆桶型,口向上)、水母型(伞型,口向下) 网状神经系统 水螅纲、水母纲、珊瑚纲 食用(海蜇:伞部海蜇皮,口脘部海蜇头);药用(海葵:降血压,血脂,抗癌);装饰品 腔肠动物的体型为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具有原始消化腔和原始神经系统。7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动物的类群几种代表动物水螅8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扁形动物门l多数进入谈水,甚至土壤l体型为 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具三胚层,无体腔。 爬行(水生到陆生)l中胚层发育成肌组织l有口无肛门l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大神经结为 “脑 ”)l雌雄同体,体内受精9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约有 2,100年,此病曾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多少年来,这个 “ 瘟神 ” 致使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千村荒芜,万户灭绝。日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雌雄合抱涡虫纲:水中石块下吸虫纲: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 绦虫纲:猪绦虫10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线虫动物门 为寄生种类或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兼有的种类。 体型多为长筒形,两侧对称,三胚层。 体表有角质膜。 具原体腔(假体腔)。似蚓蛔线虫成虫(雌雄)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雌虫11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蛔虫是人体常见寄生虫,人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或有呼吸器官炎症及肠功能障碍。有时虫体进入胆道、肝脏、阑尾等器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是寄生人体的主要钩虫之一,由于钩虫口囊内含锐利切器,可损伤宿主肠粘膜并吸食血液和组织液,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造成严重危害。动物的类群蛔虫12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环节动物为两侧对称,三胚层,身体分为体节(同律分节),具真体腔。 蚯蚓是以体节伸缩而向前爬行,它吃进泥土和枯枝败叶。据统计,一天所排出的粪便量可相当于其体重,一年内排出的粪土量可达 9吨。13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动物的类群蚯蚓14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软体动物门与 环节动物有共同的祖先两侧对称;雌雄同体分:头、足、内脏团有外套膜和贝壳出现专职呼吸器官(鳃和肺)有心脏, 1心室;血液无色,含变形虫状血细胞15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门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牡蛎、鲍、蚶、文蛤、乌贼、章鱼、田螺、螺丝、河蚌、蜗牛、珍珠虎斑宝贝,腹足纲大红蜗牛 Cepea hortensiss 长枪乌贼 (头足纲 )16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占动物总数的 85,群体大(蜂 3万),起源于环节动物。 异律分节 身体分部:头、胸、腹 具分节的附肢(感觉、口器、运动、呼吸、生殖) 发达坚硬的外骨骼 强有力的横纹肌 真体腔退化,血液无色17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甲壳纲招潮蟹 :隐藏在深深的洞穴之中,而它的两只眼睛却露在洞外,搜寻着猎物。 寄居蟹肢口 纲:海生大型节肢动物鲎 :“血液是蓝色的 ” 蛛形纲 :头胸部、腹部长金蜘蛛 18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多足纲:头部躯干部马陆蜈蚣昆虫纲 :棉蝗虫19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品:虾、蟹等;饵料;观赏(促织) 药用:抗菌肽、乙肝疫苗、抗肿瘤制剂 工业原料:蝉丝、蜂蜡;甲壳素 100亿 T/Y(300多种产品,化妆、药物载体、食品、医药、添加剂、轻纺) 传纷 环保:蜣螂清除动物粪便(澳洲);生防 危害:农作物、建筑、人和动物健康20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棘皮动物体型为辐射对称(多为五辐射对称) , 体腔发达 , 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独有的水管系统,另一部分形成围血系统。海参海星、海盘车、海胆、海参21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脊索动物 最高等的一门动物,共有 45000种; 主要特征:脊索:由结缔组织构成,消化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榜状结构。贯穿身体长轴;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以后被脊柱所代替。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部的中空管状结构,包括脑和脊髓,是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鳃裂:位于消化管的前段、咽的两侧、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缝,22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动物的类群文昌鱼 分类头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23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尾索动物亚门 Urochordata脊索在尾部红海鞘 Halocynthia aurantium头索动物亚门 Cephalochordata 头索动物终生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文昌鱼 Branchiostoma belcherii 24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明显的头部。 N管分化为 5部脑和脊髓 脊柱代替脊索 (除圆口类外)具有上下颌 完善的循环系统: 1房 1室 2房 2室 6纲: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 鸟纲和哺乳纲。 25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圆口纲 Cyclostomata 圆口动物无上下颌而具口吸盘,只有奇鳍而无偶鳍,单个鼻孔,营寄生生活或半寄生生活。 日本七鳃鳗 Lampetra japonica鱼纲 Pisces: 1房 1室非洲肺鱼 Protopterus annectens 长江鲟 Acipenser dabryanus26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两栖纲 Amphibia 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 大树蛙 Rhacophorus dennysi27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两栖纲的适应特点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陆地:温度,氧气,密度,湿度等 需解决:运动,呼吸,水分蒸发,繁殖,体温,神经系统,感官等问题。 适应:五趾型附肢,肺呼吸,颈椎, NS, 感官 未解决:水分蒸发,陆地繁殖 (有抱对现象)28 XiongYanf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爬行纲 Reptilia 陆上繁殖,胚胎具有羊膜的变温脊椎动物 雄性交接器(阴茎)普遍:适应陆地繁殖 羊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