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3页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4页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东、中、西差异一、东、中、西差异(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划分依据: 第第 14页页 “ 探究活探究活动动 ”12浙江省属于浙江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3工业升级、工业升级、第三产业继续发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展。中国政区练习中国政区练习例例 1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例例 2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例例 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 吉林、辽宁、浙江吉林、辽宁、浙江 东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B 内蒙古、陕西、西藏内蒙古、陕西、西藏 西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C 江西、福建、上海江西、福建、上海 东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D 安徽、湖南、山西安徽、湖南、山西 中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图图 1 1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三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三个地带的国内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三个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错误错误错误错误D2产业结构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图图 1 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第第 15页页 “思考活动思考活动 ”1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改进对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各地经改进对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济的发展。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大的比重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业相对发达以重型产业为主以重型产业为主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过渡性特征“南轻北重,东轻西重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2( 1)该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该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很快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很快。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图图 1 17,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加值结构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加值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相当于东部地带的,中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相当于东部地带的 1/3,而西,而西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相当于东部的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相当于东部的 1/6,这说明东、,这说明东、中、西部地带的工业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部地带的工业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3 工业化工业化 与与 城市化城市化 差异差异第第 17页表格,页表格,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分布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从表中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大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4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 。图图 1 18,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 1980年设立的年设立的 4个经济特区;至个经济特区;至 1984年年迈出第二步,开放迈出第二步,开放 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1992年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 从沿海的点从沿海的点 (经济特区和(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到沿海的片到沿海的片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 再向中西部推进再向中西部推进 ;但目前;但目前 中西部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 (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会开放城市),在 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中、西部地 带 东 部地 带对 外开放 时间对 外开放程度外 资 吸收能力较晚较晚 较早较早较低较低 较高较高较弱较弱 较强较强小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小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 带 东 部地 带自然因素地形 海拔 较 高,地形复 杂, 对 工 农业 生 产 和交通建 设 极 为 不利属于我国地 势 最低的第三 级阶 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 发 利用气候 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 对农业发 展极 为 不利基本上位于 东 部季 风 区内,气候湿 润 ,雨 热 同期,有利于 农 作物生 长自然 资 源 能源和 矿产资 源具有明 显优势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 资 源短缺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 低 高科技、教育和文化低 高对 外开放程度 低 高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 带 东 部地 带经济因素发 展基础发 展基 础 薄弱, 20世纪 30年代后才一度出 现工 业 向西推移的 趋势历 史上形成的社会 经济 基 础较 好, 19世 纪 40年代后,近代工 业 首先出 现 在沿海产业结 构第一 产业 比重相 对较大, 乡镇 企 业 不 发 达,生 产 力水平 较 低,经济发 展相 对迟缓产业结 构相 对较优 ,第二、三 产业 比重都在 35% 以上,远 大于第一 产业 , 农 村工 业化程度 较 高,生 产 力水平 较高交通运输 状况交通 线 路 较 少,运 输条件 较 差交通 设 施 齐 全,网 络 稠密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 带 东 部地 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距海 较远 , 长 期 处 于较 封 闭 的状 态 ,缺少东 部地 带 的区位 优势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 为发 展开放型 经济 提供了 优 越的区位条件民族心理人 们 的思想 观 念比 较保守, 经济竞 争的危机感和 紧 迫感 较 差人 们 的思想 观 念比 较 开放,在 经济竞 争面前有 较 强 的危机感和 紧 迫感国 际 化程度内部 联 系和 对 外交流较 少,社会 经济 比 较封 闭国 际 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 经济 和技 术联系例例 4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三个地带的 GDP、 人均人均 GDP和人口比重(和人口比重( 1999年)年)材料二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 )(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_的差异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这种差异表现为 _。(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_的差异,这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种差异表现为 _。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 ) 人口比重( % ) 人均 GDP( 元)东部 58.8 41.2 7594中部 27.4 35.7 4426西部 13.8 23.1 3456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东部 52.3 52.9 53.7 58.3 58.8 6.5中部 31.2 31.1 29.9 27.6 27.4 3.8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材料一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三个地带的 GDP、 人均人均 GDP和人口比重(和人口比重( 1999年)年)材料二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 )(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 GDP的人均差异要比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总量差异 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 GDP所占比所占比重只有重只有 _在逐年增加,而在逐年增加,而 _和和 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的差异在进一步拉大。的差异在进一步拉大。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 ) 人口比重( % ) 人均 GDP( 元)东部 58.8 41.2 7594中部 27.4 35.7 4426西部 13.8 23.1 3456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东部 52.3 52.9 53.7 58.3 58.8 6.5中部 31.2 31.1 29.9 27.6 27.4 3.8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小小东部东部 中部中部 西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材料一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三个地带的 GDP、 人均人均 GDP和人口比重(和人口比重( 1999年)年)材料二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 )(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列合理的是A 经济发展速度、人均经济发展速度、人均 GDP、 GDPB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 GDP、 GDPC 人均人均 GDP、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GDPD GDP、 人均人均 GDP、 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 ) 人口比重( % ) 人均 GDP( 元)东部 58.8 41.2 7594中部 27.4 35.7 4426西部 13.8 23.1 3456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东部 52.3 52.9 53.7 58.3 58.8 6.5中部 31.2 31.1 29.9 27.6 27.4 3.8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A再 见二、南方与北方二、南方与北方通常是针对通常是针对 _地区而言,以地区而言,以 _一线作为分界线。一线作为分界线。阅读第阅读第 20、 21页内容,理解南方和北方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别:页内容,理解南方和北方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别:气候、地形、自然资源、限制性因素、面临问题等方面。气候、地形、自然资源、限制性因素、面临问题等方面。例例 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一般情况下,河流 RA 只有春汛只有春汛B 只有夏汛只有夏汛C 只有秋汛只有秋汛D 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个汛期( 2)城市)城市 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A 水电站水电站 B 油田油田 C 天然气田天然气田 D 煤矿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 单位面积产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B 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大C 交通发达交通发达 D 水热条件好水热条件好东部东部 秦岭淮河秦岭淮河DBB( 4)城市)城市 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原料产地原料产地B 消费市场消费市场C 廉价劳动力廉价劳动力D 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第第 21页页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A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 为 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 温 带 季 风 气候植被 常 绿阔 叶林及 热带 季雨林土壤 红 壤、 砖红 壤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钙质土、黑土棕壤、钙质土、黑土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 产以旱作 为 主, 东 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工 业生 产产业结 构交通运 输对 外开放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品棉基地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地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以公路、铁路为主以公路、铁路为主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便利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 对外开放较早,开发程度高对外开放较早,开发程度高三、三、 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阅读第阅读第 22、 23页内容,理解西部大开发的页内容,理解西部大开发的 背景、目的、范围、优势、劣势、意义。背景、目的、范围、优势、劣势、意义。第第 23页页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1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因此,我国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经济比较落后,因此,我国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地区的经济差距。2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强调公平。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强调公平。例例 6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A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B 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业的转化和扩散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通、运输紧张等问题D 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全国动力基地练习:练习: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双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双选)A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C 湿润去与半湿润区的分界湿润去与半湿润区的分界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CCD2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A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B 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D 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基本吻合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基本吻合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C 重庆市位于东部经济地带重庆市位于东部经济地带D 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平4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A 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B 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C 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 27% 41% 之间之间D 中、西部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中、西部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ADA5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A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B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C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D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C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地带 西部 中部 东部范围(省级行政单位,暂不含港澳台)划分依据辽、冀、京、津辽、冀、京、津、鲁、苏、沪、鲁、苏、沪、浙、闽、粤、桂浙、闽、粤、桂、琼等、琼等 12个个川(蜀)、渝、贵(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黔)、云(滇)、藏、陕(秦)、甘(陇、陕(秦)、甘(陇)、宁、青、)、宁、青、新等新等 10个个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较差较差薄弱薄弱低低较低较低黑、吉、内黑、吉、内蒙古、晋、蒙古、晋、豫、鄂、湘豫、鄂、湘、皖、赣等、皖、赣等9个个较优越较优越较薄弱较薄弱较低较低较低较低优越优越雄厚雄厚较高较高高高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中、西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低,发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展速度相对较慢较低较低较低较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显加快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度快较高较高较高较高20世纪世纪 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抓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