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_第1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_第2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_第3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_第4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2008 年 6 月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期 评 估 报 告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吴宏项目组主要成员盛华根 陈娟 周晓平 张璟i目 录一、前言 .1(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 1(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1(三)总体框架 1二、 “十一五”中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 2(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22、制造业层次稳步提升 43、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 54、产业发展集聚度继续提高 65、投资消费比例日趋合理 66、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7(二)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 81、三大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 82、 “四沿”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9(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1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112、多措并举,高效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 11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安全农业占比提高 114、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25、农林科教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2(四)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131、制造业发展稳中有升 132、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143、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绩显著 14(五)服务业发展迅速,竞争实力加强 151、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 152、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53、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工作抓手日益明确 154、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155、服务业发展主体不断壮大 15(六)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161、对科技创新的思想认识逐步深化 162、科技创新在江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63、我省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得到解决 164、支撑发展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7三、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分析 17(一)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71、产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17ii2、工业结构不合理 18(二)产业布局不协调与产业集中度不足 181、产业布局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 182、产业集中度依然不足 183、三大区域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 194、外资结构中民营经济总量偏小 19(三)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根本性转变 191、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 192、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 203、产业水平“四个不高”现象突出 204、科教人才的优势远未发挥 20(四)资源、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201、资源消耗较高 202、环境成本较大 213、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21(五)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 221、服务业投资仍然不足,三产倒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222、制造业投资仍偏重于中低端价值链,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欠缺 223、 “两高”项目比重回落缓慢,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234、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项目回升乏力 235、规划指导约束不够,项目布局不尽合理 23(六)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未得到“质”的提升 231、产业竞争力不强 2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53、科教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254、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265、高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266、地方政府及社会的科技投入不相适应 27(七)服务业占比和发展层次不高 271、服务业占比偏低 272、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 273、 “总部经济”发展不充分 28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28(一)抓住人民币升值的契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28(二)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发展 281、明确三大区域产为发展导向,加快形成均衡协调发展新格局 292、加快实施“四沿”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293、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经济集聚度 294、加快大企业集团建设,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30(三)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01、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优势产业 302、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 30iii3、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 31(四)降低资源消耗,确保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 321、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22、严格市场准入条件 323、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324、加大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力度 32(五)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促进经济结构转变的扶持力度 321、把握投资市场的导向 332、强化投资调控的引导 333、发挥投资创新的激励作用 334、健全投资重点建设机制 345、实施投资政策保障机制 34(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351、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352、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 353、注重消化吸收,促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354、强化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的软实力 365、启动人才高地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36(七)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61、抓住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的契机促进产业融合 362、结合不同产业特点寻求产业融合的方式 363、把握产业融合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371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前言受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的委托,本评估报告以“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题,依据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对纲要发布后两年多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执行过程当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 应的对 策建议,供省市有关部 门参考。(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纲要中规定的我省重要战略指标和任务。其执行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我省 坚持与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以来,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些当时未预见到的新情况。人民币不断升 值对原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利润率大幅度降低,外向型企业竞争力下降;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对各行各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特别是对高消耗、高成本企业带来冲击 最大;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秩序, 给资本市 场带来巨大的风险。所有 这些问题,对 我省未来二到三年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我省产业面临的不仅是困难,也好机遇,只有与时俱进 ,加快 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实现“ 十一五”纲要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完成。(二)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报告按照省发改委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对我省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有 针对性地对现代农业、 现代制造业、现 代服务业的发展现 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找出影响我省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汇总分析的研究方法,辅以适当的社会调研。主要的参考文献来源于 2007 年、 2008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省政府各厅局的工作总结报告,市 县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和政府内部工作文件等资料。在具体研究中,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基本数据统计、 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部分数学建模分析等方法。(三)总体框架本报告结构上共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前言,阐述课题的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基本方法、数据来源和报告结 构;二是对我省“十一五 ”期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和成绩进行系统总结;三是对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四是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对策建议。2、 、数 据二、 “十一五”中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到“十一五”中期,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报告从三次产业结构出发,分为五个方面进 行分析总结。、 、概 况、 、 、 、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我省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 构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2007 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1726.1 亿元、14285.8 亿元和9548.2 亿元,三次产业比为 6.7:55.9:37.4,与 2005 年的 8:56.6:35.4 相比,一 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 1.3 和 0.7 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 2 个百分点,第一、第二 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分 别下降了 0.25 和 3.9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上升了4.20 个百分点,三产结构处 于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32001-2007年 江 苏 省 三 次 产 业 增 加 值 趋 势 图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增 加 值 (亿 元 )一 产 增 加 值 二 产 增 加 值 三 产 增 加 值表 1:2005-2007 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对比 %指标 2005 2006 2007 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 8.0 7.1 6.7 -1.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56.6 56.6 55.9 -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 35.4 36.3 37.4 2.0表 2:三产、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年份 2005 年 2007 年第一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 1.7 4.52第二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 61.8 52.33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 36.5 43.15服务业对 GDP 的贡献率 36.6 32.9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11.34 34.94说明:2007 年按当年价格计算。通过计算产业偏离度,可以看出, “十一五” 期间,我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员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下表 显示, 2001 年-2007 年期 间,江 苏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下降,特别 是从“ 十五”中后期开始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开始快速下降,到 2007 年达到42.4,产业结构偏离度下降 18.4%。将 2001 年的三次 产业增加值结构(11.4:51.6:37.0)和就业结构(41.8:30.4:27.8)与 2007 年的对应值相对比,反映出江苏近年来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日趋合理: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和就 业比重持续下降,就 业结 构变动速度高于产业产值变化速度。因此,相对 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就 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三产业成为最具吸纳劳动力的产业领域。4表 3:江苏三次产业构成情况(2005 年-2007 年)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年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偏离度%2001 11.4 51.6 37.0 41.8 30.4 27.8 60.8 2002 10.5 52.2 37.3 39.6 30.3 30.1 58.2 2003 8.9 54.5 36.6 39.0 30.6 30.4 60.2 2004 8.5 56.5 35.0 37.4 31.6 31.0 57.8 2005 8.0 56.6 35.4 31.5 34.3 34.2 47.0 2006 7.1 56.6 36.3 29.8 34.8 35.4 45.3 2007 6.7 55.9 37.4 27.9 35.3 36.8 42.4 增长情况 -4.7 4.3 0.4 -13.9 4.9 9.0 18.4 注:产业结构偏离度被定义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主要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 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表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产值结构与就 业结构愈不对称,反之亦然。(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2-2007))2、制造业层次稳步提升2007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2926.87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59.2%,列全国第三位。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 3891.1 亿元、8582.5 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 年的 1:1.98 调整为 1: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469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27.5%,比 2005 年的 24.3%提高 3.2 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1582 亿元,占全国的 21.4%,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重达到 10%,从业人员约为 180 万人。主要行业规模全国领先,机械、纺织第一,电子信息、石化、医 药、冶金第二,建材第三,轻工第四。2001-2007年 江 苏 省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增 加 值 趋 势 图12926.8710309.228118.996447.484670.593546.722943.45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亿 元52001-2007江 苏 省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产 值占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总 产 值 比 重 趋 势 图27.526.2524.2423.7521.2317.38171517192123252729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下表是应用因素分析法,对全省 13 个市工业经济评价情况。表 4:全省 13 个市工业经济评价地区 因素 1 因素 2 因素 1% 因素 2% 综合得分 排名南京市 0.785 3.097 74.14 96.16 84.25 2无锡市 1.347 -0.309 79.49 63.73 79.32 3徐州市 -0.633 0.638 60.64 72.74 67.26 5常州市 0.543 -0.268 71.84 64.12 73.51 4苏州市 2.489 -1.087 90.37 56.31 85.67 1南通市 -0.418 -0.194 62.68 64.82 66.63 6连云港市 -0.657 -0.371 60.41 63.13 64.39 12淮安市 -0.647 -0.177 60.51 64.98 64.99 10盐城市 -0.570 -0.422 61.24 62.64 64.90 11扬州市 -0.463 -0.095 62.26 65.76 66.56 7镇江市 -0.416 -0.243 62.70 64.35 66.51 8泰州市 -0.577 -0.145 61.17 65.29 65.58 9宿迁市 -0.782 -0.423 59.22 62.64 63.33 13注:因素 1:非国有企业因素 因素 2:国有企业因素因素 1%:非国有企业因素占比 因素 2%:国有企 业因素占比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按市可划分三类,比较高的水平的有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中等水平的有徐州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 镇江市、泰州市,有待加速发展的有 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3、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2007 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9634.84 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比 2005 年增长648.47%,比 2006 年增长 15.9%,快于 GDP 增速 1.1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 37.7%,比 2005 年提高 2.25 个百分点。2001-2007江 苏 省 服 务 业 增 加 值 趋 势 图 9634.847894.526489.145259.114547.823933.433454.9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亿 元服务业增长速度和服务业占 GDP 比重的提升速度 连续两年位居沿海各省市第一位。所有数据显示出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4、产业发展集聚度继续提高到 2007 年,沿沪宁线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值突破 1 万亿元,占全省的 80%以上,沿江产业带冶金、石化等产业产值占全省的 90%以上。全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石化、医药 、冶金、建材、轻工八个主要行业主管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的 93.6%。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82 家。全省已批准设立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1 家,2007 年实现营业收入 3737 亿元,上交利税 85.8 亿元。5、投资消费比例日趋合理“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苏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投资消费比例关系逐步趋向合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升。2007 年,投 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0.3%、44.3%和 15.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了投资。表 5: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投资 49.9% 36.21% 46.21%消费 21.08% 25.11% 25.53%净出口 29.02% 38.68 28.26%说明:以上贡献率均按当年价格 计算所得;净出口按人民币兑美元的年末价计算所得。(1)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2007 年江苏投资率为 50.4%,虽然比 2005 年降低了4.55%,但从绝对值上看,投 资仍然是当前拉动经济 增长的主要动力。7表 6: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一览表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001 年 4.14% 43.28% 52.58%2002 年 4.23% 46.41% 49.37%2003 年 1.27% 53.26% 45.47%2004 年 0.41% 53.39% 46.20%2005 年 0.52% 55.75% 43.73%2006 年 0.65% 53.85% 45.50%2007 年 0.68% 54.63% 44.69%与 2005 年比 0.16% -1.12% 0.96%“十一五”中期投资结构变 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2007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 15.77%,比 2005 年提高 2.44个百分点;二是资源性、污 染重、耗能高行 业投资有所下降;三是固定资产在三产投资的分布状况得到改善,与 2005 年相比,第一 产业固定 资产投资占比上升 0.1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下降 1.1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上升 0.96%,第三产业增幅最大。(2)外资投向从 2006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为 1.08 亿美元、281.16 亿美元和 29.2 亿美元,分别增长 27.3%、25.4%和 71.4%。第三产业外资利用增幅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反映我省利用外资的质量开始发生结构性转变,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提高,实际到帐注册外资 保持适度增长,更加注重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管理 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提高。另外,我省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应对贸易争端能力增强。贸 易磨擦涉案金额、涉案数量均有所下降。外向型 经济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2006年 第 一 、 二 、 三 产 业 实 际 引 进 外 资 增 幅27.30% 25.40%71.40%0%10%20%30%40%50%60%70%80%第 一 产 业 第 二 产 业 第 三 产 业6、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2006 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132.4 万吨,较 2005 年减排 4.9 万吨,削减率3.6%;COD 排放量为 93.7 万吨,较 2005 年减排 2.9 万吨,削减率 3.0%。对照年度目8标,我省是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核的全国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的四个省之一。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在 2006 年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又取得积极进展。全省超额完成了年度减排任务: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1.80 万吨,比 2006 年减排 10.60 万吨,削减率 7.96%;COD 排放量为 89.14 万吨,比 2006 年减排 4.56 万吨,削减率 4.87%。(二)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1、三大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十一五”中期,三大区域的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到 2007 年,苏南地区的三产结构比为 2.18:58.65:39.17,二 产的比重仍然超过 50%,三产的比重高于全省水平;苏中地区三产结构比为 8.15:57.19:34.65,二产占比接近于苏南地区,一产占比高于全省水平 1.45%,三产占比低于全省水平 2.75%;苏北地区三产结构比为16.16:48.93:34.91,一产占比高于全省水平 9.46%,反映了苏北地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二产占比低于全省水平 6.97%,三 产占比接近于 苏中地区。表 7:2005-2007 年三大区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 (单位:%)2005 2006 2007苏南 22.49 24.24 21.93苏中 23.01 30.04 23.62苏北 54.51 45.72 54.45表 8:2007 年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单位:%)增加值比重地区一产 二产 三产苏南 2.18 58.65 39.17苏中 8.15 57.19 34.65苏北 16.16 48.93 34.91全省 6.7 55.9 37.4从三大区域三产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来看,2007 年较 2005 年,苏南地区一、二 产比重略有下降,三产比重略有提高;苏中地区一产比重略有下降,二、三 产比重显著提高,苏 中地区出现加速发 展的态势;苏北地区一、二产比重略有提升,三 产比重略有下降。表 9:2005-2007 年三大区域三产增加值占全省比重 (单位:%)2005 2007 差值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苏南 22.91 66.36 64.85 22.76 64.78 65.13 -0.15 -1.58 0.289苏中 24.89 17.52 16.28 24.67 18.35 16.74 -0.22 0.83 0.46苏北 52.2 16.12 18.87 52.57 16.88 18.13 0.37 0.76 -0.74三大区域从固定资年产投资额占全省比重来看,苏中、苏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分别比 2005 提高了 1.27%和 4.26%,同期苏南地区下降了 5.6%。三 大 区 域 投 资 比 重 对 比 图10%20%30%40%50%60%70%苏 南 比 重 苏 中 比 重 苏 北 比 重苏 南 比 重 62.00% 67.70% 67.50% 65.00% 61.70% 59.40%苏 中 比 重 15.50% 13.10% 13.20% 14.20% 15.10% 15.50%苏 北 比 重 22.50% 19.20% 19.30% 20.80% 23.20% 25.10%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从下表可以看出三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占全省比重,苏南地区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苏中、苏北地区提升明显,特别是苏 中地区加快发展的势头全面得到体现,反映了省委省政府振 兴苏北、加速 发展苏中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取得初步成效。表 10:2005-2007 年三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占全省比重 (单位:%)工业增加值 工业用电量 利税 进出口2005 2006 2007 2005 2006 2007 2005 2006 2007 2005 2006 2007苏南 71.64 68.91 67.26 71.00 71.08 70.68 68.80 67.66 66.28 91.80 91.62 91.14苏中 15.95 18.05 19.24 14.76 14.78 15.05 15.99 17.33 18.56 5.81 5.69 6.06苏北 12.41 13.04 13.50 14.24 14.14 14.27 15.21 15.02 15.16 2.38 2.69 2.802、 “四沿”战略取得明显成效2000 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区位优势,先后实施了沿江开发、沿沪宁 线开 发、沿 东陇海线开发和沿海开发四大发展战略,形成了“三横一纵”的全省生产力布局总框架。通过几年的实践, “四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表 11:“四沿”地区生产总值及占全省比重07 年 GDP 占全省比重2005 年GDP占全省比重10沿江开发区域 12788 亿元 50% 8974 亿元 49%沿东陇海地区1487.94 亿元 6% 1272 亿元 7%沿沪宁线地区10866.66 亿元 42.51%7976.2 亿元 43.57%沿海地区 4094 亿元 16% 2597 亿元 14%表 12:“四沿”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占全省比重2007年占全省比重2005年占全省比重沿江开发区域4084 45% 3038.7148.77%沿东陇海地区870.75 9.5% 541.04 8.68%沿沪宁线地区4433.16 48.38% 3274.4252.55%沿海地区 1380.93 15.07% 787.76 12.64%(1)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沿江各地依托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大力发展大运输量、大 进大出的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物流等基础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内湾型区域开发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沿江开发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2788.3 亿元,增长 16.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0%以上,新开工建 设 1 亿美元或 10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 100 多项。提前三年实现了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中的目标任务。(2)沿沪宁线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沿沪宁线各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业 、生物医 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促 进了产业结构升 级。大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扶持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 产品市场服务业等生产服务发展,一大批辐射广、影响力大的现代服 务业集聚区逐步形成。2007 年,沿沪宁 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13722.9 亿元,占 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 36.6%。(3)沿东陇海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连云港、徐州两市依托港口和区域性商贸中心优势,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一批以资源加工、机械、化工、医药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新兴的加工业生产基地和内外贸基地逐步形成。东陇海线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正加速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2007 年,沿东陇海线地区生 产总值达到 1487.94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上升到 6.7%左右。(4)沿海产业发展不断加速。沿海三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按照省沿海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和部署,加速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新能源、化工、造船、物流等临港产业加速集聚,海洋食品、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产业优 化提升,沿江地区的基 础产业向资源环境具有比较优势的11沿海地区转移之势已经形成。积极开展沿海围海造地建港工程,创造条件打造新型产业、人口集聚空间,沿海正在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7 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094 亿元左右,约占全省的比重为 16.4%。(5)“四沿”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省的生产力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区域产业结构上看, “四沿”生产力布局具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和传导性。以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为 主的苏南地区,成 为我省 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体 现了江苏的竞争力,成为我省工业 化的先导区;以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沿江地区,在我省工业化过程中,承南启北,成为南北产业转移的主要传导区;以资源加工产业为主的沿东陇海地区,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和接受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目前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二是从地区 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看,由于发展基础不同, “四沿”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非均衡性。沿沪宁线和沿江在上升,分别比 2003 年上升 1.7 个百分点和 0.6 个百分点;沿海和沿东陇海在下降,分别下降 0.6 个百分点和 0.3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目前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仍然是我省生产力发展的骨干地区;沿东陇海线由于以传统资源加工业为主, 产业层次低, 产品附加 值低, 虽然近年来区域经济总量有所提升,但总体占比仍在下降,成为我省生产力发 展的重点区域尚需时日;沿海地区作为“四沿 ”生产力布局的新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应该成为未来我省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三是从吸纳生产要素的情况看, “四沿”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而言,沿沪宁线和沿江在从 业人员和固定资产的投入上都高于其他“二沿 ”,特别是沿沪宁线 2007 年比 2003 年在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上分别提升 4.4 个百分点和 17 个百分点。这说明沪宁线和沿江仍具有较强的吸纳生产要素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东陇海线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相对较弱,发展潜力受到制约;沿海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较大,短期内加以引导,吸 纳生产要素将成加速之势。(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 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外向 农业,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 年全省农林牧渔业 增加值达 1726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18.93%;新增高效农业面积 309 万亩,高效农业面积累计 1874 万亩(不含水产),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 26%;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45%、69%、66%、75%,分别比上年底提高 8、8、7、5 个百分点;农业招商规模以上项目投资额 446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3.12 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 16.4 亿美元,比 2005年增长 58.45%和 18.69%。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2007 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61 元,同比增加 748 元,增长 12.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7,比 2005 年增长 24.36%。这是自 1997 年以来增加最多、增 长最快的一年。2007 年全省农民增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 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家庭经营“ 一产”收入呈恢复性增长。2007 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 815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35.83%,首次跃入全国第五位。江苏以占全国 0.7%的林地, 实现了占全国 7%的林业产值。2、多措并举,高效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122007 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林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外向型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全省 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利用外资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2007 年,全省 农产品出口 1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6%。二是 农业利用外 资有序推进, 2007 年,全省累计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 390 个,增资项目 114 个, 协议 注册外资 27.87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 13.12 亿美元,同比增 长 24.4%。三是 苏台农业 合作取得新进展。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安全农业占比提高2006 年以来,全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2007 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 3000 万亩以上,总产 330 亿斤以上。通 过抓住油料市场较好的有利时机,适当恢复油料种植面积。加快新技 术新品种推广,全省 优质 稻品种种植达 85%以上,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种植达 90%以上,优质油菜品种种植达 95%以上。2007 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 450 个、绿色食品 350 个,有机食品 100 个,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 92%以上,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上。2007 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能源工作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省政府农村新五件实事,加 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扎实 做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推进绿色江苏林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大力推 进。全省 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 4000 万亩,太湖流域化肥投入总量降低 5%,化学农药投入总量降低 7%。4、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32007 年,我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共安排财政投入 23.7 亿元,其中中央资金 11.4 亿元,省 级资金 9.1 亿元。 (2007 年财政投入 5 亿元,其中中央投入 2.6 亿元,省级投入 1.6 亿元。 )据初步统计,五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 858 万亩(其中2007 年 113 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345 万亩,增加除涝面积 125 万亩, 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此外,项目区新增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 13 亿公斤,棉花 700万公斤,油料 5000 万公斤,并建设了 160 万亩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物资消耗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统计数据显示, 2007 年,化肥使用量首次出 现持平,2007 年全省化肥使用量比上年下降 1.6%,低于 2005 年。 农药和农用柴油使用量有所下降。2007 年全省 农药和农用柴油使用量分别较上年下降 1.8%和 0.8%。2007 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建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 1329 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07 年,全省自来水受益村占 91.6%,比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村数占 94.9%,比上年提高 3.9 个百分点;通电话村数已达 100%。5、农林科教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07 年全省农林科教工作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狠抓关键环节,强化措施落实,取得良好成效。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农民素质得到新提高。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 11 万人,有效 转移 90%以上;完成农业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3.2 万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据统计,小麦科技示范 户平均亩增产 13%,亩增效 27%;水稻示范户平均亩增产 8%,亩增效 10.5%;棉花亩增产 12%,增效 16%;畜禽平均综合增效 26%;园艺平均亩增产 8%,增效 15%。13大力推进农业三项工程,农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健全。以提升优势农产品产业科技竞争力为重点,向全省推介发布 35 个主导品种和 20 项重大技术,通过项目支持取得显著成效;以提升我省农业品种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安排专项经费1000 万元支持 15 个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引进 750 个优新品种,新选育出 18 个品种,一批优新品系进入到生 产试验,全省 农业品种创 新能力显著提升;以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为平台,通过基地的技术展示,将 农业科教 单位的最新成果进行熟化组装,对一些不能进行集中展示示范的技术,专门安排 92 项专项技术示范项目加以示范推广。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逐步正常运转,改革到位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公益性岗位责职管理制度明确并得到有效执行;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得到稳定,财政转移支付县改革到位。积极探索新型农技推广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服 务能力。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和农业新品种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取得新成效。加 强转基因生物田间试验安全监管工作,管理工作得到农业部转基因办高度评价。进 一步加强农业新品种保护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制定江苏省农业新品种保护战略报告,作为全省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一个专题。(四)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1、制造业发展稳中有升制造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加工制造是我省工业的一大特点,占工业总量的 95%左右,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 60%。2007 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1897 家, 净资产 14896.23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52.61%,从 业人员 829 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 15.5 万元、比 2005 年增长 34.43%,销 售利润率 5.24%、同比提高 0.64 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 2012 亿美元、占全省商品出口比重 98.8%。从下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全省的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全面提升。新产品产值达到 14770 亿元。与 2005 年比,新 产品产值增长 88.7%,利税 总额增长 85.3%,综合效益指标增加 92.6。表 1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指标 单位 2005 年 2007 年 增长轻工业增加值 亿元 2726.92 3966.83 45.5%重工业增加值 亿元 5392.07 8960.04 66.2%新产品产值 亿元 2086.83 3937.73 88.7%出口交货值 亿元 7880.65 12706.74 61.2%工业产销率 % 98.20 98.30 0.10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32098.5 52594.30 63.9%利税总额 亿元 2387.07 4423.16 85.3%资产总计 亿元 25488.9 38011.22 49.1%资产负债率 % 61.66 60.78 -0.88 14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 2.55 2.77 0.22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15287 154781 34.3%工 业 经 济 效 益 综 合 指 数117.8116.6111.5113.9117.8170.9209.28010012014016018020022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2、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迅速我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增长快,多数 产品已在国内占重要地位。内燃机、交流电动机、 变压器、电力电缆、呢绒等产量全国第一,家用洗衣机、家用吸尘器、纱、化学纤维、 钢和钢材、水泥等产量全国第二。 2007 年,我省生产钢材 7276 万吨、原油加工 2238 万吨、金属切削机床 74114 台、微机 5887 万台、集成 电路 128.4 亿块、服装 33.7 亿件、水泥 11787 万吨。 纺织、轻工、冶金、建材产业全国领先,在全省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 年,四大 传统产业销售收入 22881.7 亿元,占全省工 业经济 43.5%,增长 25.5%。表 14:2005 年与 2007 年主要工业品占全国比重2007 年产量 占全国比重(%)产品名称 单位 全国 江苏 2005 年 2007 年增长率*粗钢 万吨 48966 4720.99 9.32 9.64 43.72钢材 万吨 56894.4 7276.33 10.90 12.79 68.11原煤 万吨 253600 2480.20 1.29 0.98 -11.97发电量 亿度 32777.2 2674.43 7.23 8.16 49.45原油加工量 万吨 18700 2237.85 0.91 11.97 1258.74硫酸 万吨 5500 469.49 7.85 8.54 31.99化肥 万吨 5786.9 259.93 5.45 4.49 -8.68汽车 万辆 888.7 26.94 5.36 3.03 -11.87轿车 万辆 479.8 12.53 5.39 2.61 -16.13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12073.4 5098.41 37.06 42.23 70.17集成电路 万块 4116000 1283921 30.84 31.19 56.53彩色电视机 万台 8433 574.82 4.88 6.82 42.35卷烟 亿支 21413.8 896.98 4.17 4.19 9.88家用电冰箱 万台 4397.1 494.34 10.67 11.24 55.2315房间空调器 万台 8014.3 707.98 8.06 8.83 29.91化学纤维 万吨 2390 803.35 28.34 33.61 75.22水泥 万吨 136000 11787.42 9.04 8.67 23.053、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绩显著节能减排指标作为“ 十一五 ”纲要中的约束性指标,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通过“工程减排”、 “结构减排”和“ 管理减排” 的有力措施,加大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省政府先后出台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 江苏省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 对污染减排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将减排指标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和重点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狠抓减排措施的落实。“十一五”的头两年,我省先后淘汰了大批落后的电力、炼铁、炼钢、建材、 电解铝产能,从而降低了高耗、高污染、高成本行 业的比重;关 闭所有的石灰法制浆企业,淘汰化学制浆、酒精、淀粉企业的生产线,大幅消减 污 染物排放;全面开展化工生产企业的专项整治,对一批污染 严重的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全省累计关闭了 2713 家污染严重的“ 小化工” ;关停小火 电机组 105.9 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286.2 万吨,分别完成“十一五 ”淘汰目 标的 35.3%和 26.0%。(五)服务业发展迅速,竞争实力加强“十一五”中期,我省服务业发展状态良好,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处于全国前列,总量位居全国第二,服务业 增长速度和服务业占 GDP 比重的提升速度连续两年位居沿海各省市第一位。2007 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9634.84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48.48%,高出 GDP 增速 8.85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 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69%,比 2005 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1、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正确部署。省服务业领导小组强化目标任务分解和考核,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全省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 实,确保 “三个提高” :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投资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税收占全省地税收入的比重;实现“三个突破 ”:生产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服务业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做到“ 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力度到位和政策措施到位。全省服务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 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发展态势,服务业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