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规范习题_第1页
住宅设计规范习题_第2页
住宅设计规范习题_第3页
住宅设计规范习题_第4页
住宅设计规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设计规范习题篇一:住宅设计规范试题住宅设计规范试题 姓名 成绩 填空( 共 45分,每题 3 分) 1、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 、 ( ) 、 ()和( )的上层。 2、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间净距不应大于( )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用( )措施。 3、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外没有阳台或平台,且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小于( )m 时,应设置( )设施。 4、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 )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 )m。 5、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m 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个。 6、十层及十层以上且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 650,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m 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个。 7、 ( )层及(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个。 8、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m。 9、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m,七层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m。 11、 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m。 12、住户的公共出入口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 )布置。 13、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14、卧室、起居室(厅) 、厨房的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 。 15、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 ) 。 选择(多选题,共 20分,错选、漏选每款扣 2 分)1、属下列哪种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 A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m时; B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16m时; C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16m时; D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16m时。 2、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哪些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A 建筑入口; B 入口平台; C 候梯厅; D 电梯轿厢 E 公共走道 F 卫生间。 判断(正确打 、错误打 ; 共 15分 每题3分) 1、住宅的定义是:“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这一定义与“公寓”的定义完全一致。 () 2、 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在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中各有地位和执行侧重点,有必要同时存在。住宅建筑规范全文强制;住宅设计规范的某条规定是不是“强制性条文” ,需要针对具体条文是否黑体字来判断。 () 3、本次规范的修编新增了凸窗的设置要求。同时在术语中对其门窗的性质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并增加了术语的条文说明,对凸窗的设置方法也做了限制。 () 4、如果在设计阶段明确采用封闭阳台,其栏板的高度可按窗台的高度设计。 () 5、住宅的公共部位有关安全防护措施的要求,应严格按照住宅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不能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 简答题( 3题选答 2题,每题 10 分) 1、问:住宅楼的底层公建(商住楼)为什么应执行更加严格的设计标准? 答:2、问:住宅的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住宅的设计有什么区别? 答: 3、问:简单叙述第 8章“建筑设备”的修编要点,并举例说明本章中相关条文与第 5章、第 6章中相关条文相互呼应的必要性。 答: 篇二:住户设计规范考试题住宅设计规范常用条文测试 测试人姓名: 1、住宅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 、等结构构造的面积。 2、住宅层高为上下相邻两层 或与之间的垂直距离。3、地下室为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 的空间。 4、半地下室为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 ,且不超过 的空间。 5、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 m的空间不应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的空间应按 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 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应计算其 面积 6、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 m 时,应对大于 m的所有楼层按其 除以 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 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 m 时,多出部分应按 层计算; 7、层高小于 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 层数; 8、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 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 层数。 9、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 、 、 和的上层。 10、当卫生间布置在套内的、 、和 的上层时,均应有防水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1、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 m,且局部净高的室内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 。 12、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至少有 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13、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14、 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 ,放置 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15、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小于 m;通往卧室、起居室(厅)的过道净宽不小于 m;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 小于 m。 16、 套内楼梯当一边临空时,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m;当两侧有墙时,墙面之间净宽不应小于 m,并应在其中一侧墙面设置扶手。 17、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m;高度不应大于 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中 心 m 处,宽度不应小于 m。18、 窗外没有或 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 m 时,应设置防护设施。 19、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 m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 m; 20、可开启窗扇窗洞口底距窗台面的净高低于 m 时,窗洞口处应有防护措施。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 m; 21、严寒和寒冷地区不 设置凸窗。 22、 户门应采用具备防盗、隔声功能的防护门。向外开启的户门不应妨碍公共交通 及户门开启。 23、各部位门洞的最小尺寸(平开门 宽 x高) 共用外门 户(套)门 厨房门阳台门(单扇) 24、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 m并 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 m。 25、 、及 的栏杆净高, 层及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层及 层以上不应低于 110m。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 的 净距不应大于 m。放置 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26、公共出入口台阶踏步宽度不 小于 030m,踏步高度不 大于 015m,并不小于 m,踏步高度应均匀一致,并应采取防滑措施。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 级,当高差不足 级时,应按坡道设置;台阶宽度大于 m时,两侧宜设置栏杆扶手,高度应 为 m。 27、 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 m2,或任一套房 的 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个。 28、 层及 层以上且不超过 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 于 m2,或任一套房的 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个。 29、层及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个。 30、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m。 31、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 方向开启。 32、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的楼梯间 通至屋顶,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平屋面的门 应向 方向开启。33、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的楼梯均通至屋顶,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平屋面的门应向 方向开启。各住宅单元的楼梯间宜在屋顶相连通。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楼梯可不通至屋顶:层及层以下,每层不超过 户、建筑面积不超过 m2,且设有一座共用 的 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住宅; 顶层设有部联系廊的住宅。 34、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m。 35、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 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m。楼梯栏杆间净空不应大于 m。 36、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 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m。 37、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 m。 38、 楼梯井净宽大于 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39、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层及 层以上住宅或 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m 时;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 层及 层以下住宅,其 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m 时;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 层及 层以下住宅,其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时;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 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m 时。40、 层及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 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 电梯不应紧邻 布置。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得不紧邻布置时,应采 取、 的构造措施。 42、 位于、及平台下部的公共出入口,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43、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2 ;3;4 。44、住宅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 m; 供轮椅通行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 m的墙面宽度; 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 高 m 的护门板; 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 m,并应以斜坡过渡。 45、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m,七层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m。 46、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m。 47、 住宅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 48、 设有单元安全防护门的住宅,信报箱的投递口应设置在 以外。当通往投递口的专用通道设置在室内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 060m。 49、 住宅的 、 、 等房间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并不得降低各项指标要求。 50、 住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做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时,其净高不应低于 m。 51、 当住宅的地上架空层及半地下室做机动车停车位时,其净高不应低于 m。 52、直通住宅单元的地下楼、电梯间入口处应设置 级防火门,严禁利用楼、电梯间为地下车库进行自然通风。53、每套住宅应至少有 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54、当楼梯间设置采光窗时,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 55、 采光窗下沿离楼面或地面高度低于 m的窗洞口面积不应计入采光面积内,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 m。 56、 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 。 57、 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直接或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当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 厨房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并不得小于 m2;当厨 房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厨房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 ,并不得小于 m2。58、 起居室(厅)不紧邻电梯布置。受条件限制起居室(厅)紧邻电梯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 和 措施。 59、 下列设施不应设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共用空间内: 公共功能的管道,包括 立管、 立管、 立管、采暖(空调)供回水总立管和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设置在 式阳台的雨水立管除外; 60、 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 61、 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和无水封的地漏与生活排水管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应设存水弯;存水弯和有水封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 mm。 62、 排水通气管的出口,设置在上人屋面、住户平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平台地面 m;当周围 m之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上口 m。 63、 套内安装在 m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64、 当发生火警时,疏散通道上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 解锁或能从内部 解锁。 篇三:住宅设计原理复习题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3、家庭人口构成 1)户人口规模: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通常为 人/户 2)户代际数: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辈分代际数。通常为两代户 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 4、住户的家庭主要生活模式类型:1)家务型 2)休养 3)交际 4)家庭职业 5)文化型 5、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首先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的生理活动需求。其次,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划分空间;2)保证良好的套型空间环境质量:一般每人平均居住容积至少为 25m3 6、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功能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便溺、洗浴、贮藏等,这些功能空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厨卫、交通及其他三大部分。 7、关于开间、进深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开间:两横墙间距离 进深:两纵墙间距离 8、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1)卧室:卧室可分为主卧室、次卧室及客房和工人房等。主卧室的适宜面积大小在 9-15,次卧室的适宜面积在 5-12。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要满 足这一点,其房间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 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 2100mm。 (2)起居室:起居室的设置在我国经历了“卧室兼起居室小方厅(过厅)起居 室”的过程。适宜面积在 10-20。其短边净尺寸宜在 3000mm以上。 (3)工作学习室:有条件的住宅套型中,可将学习空间从卧室分离出来,形成半独 立或独立房间。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 2100mm。 (4)餐室:其最小面积不宜小于 5,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 2100mm,以保证就 餐和通行的需要。另外,居住部分空间要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 1:以内为宜,避免给人空间狭长感。 9、门窗设置 (1)门 房间门 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900mm 厨房门不宜小于800mm 卫生间门不宜小于 700mm 门高均不宜小于 XXmm 阳台门 其门洞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700mm (2)窗通常其下口(窗台)高度距地 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宽度由房间采光面积要求决定。宜居中布置。10、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 我国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XX)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卧室、起居室局部净高不应低于,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 1/3(坡屋顶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 1/2) 。在一般住宅中,层高每降低 100mm,造价可降低 1%-3%。 11、厨卫空间 厨房:我国常用厨房面积在之间为宜。单排布置设备时,其净宽不小于 1500mm;双排布置设备时,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小于 900mm。带餐室的厨房,其面积需扩大至6-8方能满足要求。 卫生间:一户卫生间的总面积以为宜。卫生间门外开时为 900mm*1200mm,门内开时为 900mm*1400mm。 12、交通联系空间: 过道或过厅是户内空间相互联系的枢纽,其目的是避免房间的穿套,可以减少墙面开门洞和维护私密空间。 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其净宽不宜小于 1000mm,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900mm。 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 750m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 900mm。梯级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220mm(一般250-280mm) ,高度不应大于 200mm。扇形踏步转交距扶手边250mm处宽度不应小于 220mm。 13、阳台 A、阳台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 按平面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挑阳台 视野、日照通风好,私密性差 凹阳台 结构简单,安静隐蔽,视野、日照通风差 半凸半凹阳台 兼有凹、凸阳台有点,同时避免挑出深度局限 封闭阳台 可起到日光室、小明厅作用。 B、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内标高 30-150mm,并应有排水坡度引向地漏。阳台栏杆的净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 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 1100mm。 14、住宅内的私密性: 不仅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有所分隔,同时在住宅内部空间的组织上也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应根据室密性的要求对空间进行分层次的序列布置,把最私密的空间安排在最后 ? 合理分室 生理分室:也称就寝分室。孩子(6-8)岁应与父母分室,不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2-15 岁)也应分室,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5-18 岁)也应分室。 功能分室:把不同的功能空间分离出来。包含:寝食分离 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 工作、学习分离 ? 厨房和卫生间布局:用水房间属于不洁区域。从洁污分区的角度来说,应尽量近。 而从公私分区的角度来说,又应当适当分离。 相邻布置:便于干湿分区和管线集中,但卫生间的位置不一定很合理,有时距卧室较远 分离布置:卫生间布置较灵活,利于功能分区和公私分区,但管线不集中。 15、套型的空间组织 1)三维空间组合型: 变层高住宅:住宅内设计两种不同的层高,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较低的层高处,而将家庭活动量较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 复式住宅:分布成不同层高的两层,次要房间布置在较低层,较主要房间布置在较高层,而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则布置在未重叠分隔的另一侧。 跃层住宅:指一户住宅或一套房型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通过户内专用楼梯上下,户内各功能空间可上下灵活布置,空间层次感丰富。内外空间分隔严格。 17、住宅分类 1-3 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 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 10 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18、低层住宅的类型和特点 低层住宅的特点 优点:居住行为方面:室外院子,顶部生活性露台,有利于住户交往 居住心理方面:前院后庭 整体环境协调上 自重较轻 缺点:不利于节约用地 低顶面积多,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影响住宅建设经济性 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 其它设施的使用效益 19、低层住宅的室内空间的充分利用 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阁楼或分段处理阁楼的一半面积不小于,对低处净高不宜小于。 利用楼梯上、下部分空间 20、低层住宅的组合方式:一般分为水平组合和垂直组合A、水平组合: 独立式,即独户式,四周外墙与其他住宅没有任何的拼接关系。建筑四周临空,独户独院。 并联式,即两户住宅并联组合,一面相联,三面临空,两户之间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 联排式,既多户住宅沿一个方向连续拼联,形成一栋建筑。在拼联方式上,可以横向拼联、纵向拼联、斜向拼联等。 聚合式,即多户住宅呈组团式或向心式组合。 21、节约用地:缩小面宽与加大进深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 增加每排建筑群中住宅的数量比增减用地建筑群的“排”数更为有效。 22、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我国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 层及 7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如果顶层是跃层式住宅套型,则建筑可做到7层,不设置电梯。 23、单元的划分与组合 单元:为适应住宅建筑大规模建设,简化大规模,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间,这种标准间叫单元。 单元组合体拼接一栋住宅的设计原则,满足建设规模及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 单元组合拼接的常见方式 1)平直组合 2)错位组合 3)转角组合 4)多向组合 24、楼梯设计: 梯间宽度:规范规定,梯段净宽不小于 1100mm,因此,梯间总宽度一般为 2600mm 休息平台宽度:净宽大于梯段净宽且不小于 1200mm,以 1500mm为宜。 踏步尺寸:一般取踏步高 150-175mm,踏步宽 260-280mm,踏步的宽度应大于人脚的长度,以保证行走时舒适。. 踏步步数:根据楼层的设计高度计算, 楼梯间长度:应为踏步总长度的一半+两端的休息平台长度 楼梯的净空宽度:指下层平台和踏步至上一层平台和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小距离:如下层平台至上层平台梁底应大于 XXmm,以免行走时碰头。一般情况下,净高度均大于 XXmm,但是,在第一层楼梯入口处,当入户门设在楼梯里端,而半层平台下端作行人通道时,其高度往往达不到行人通过的要求,这时就需要作出调整。 25、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