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李伟父亲的单位近半年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曾国藩热。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同事手中有好几种,还有几种专写曾国藩的小说。李伟父亲对这些不感兴趣。但他听说曾国藩是家庭教育的行家, 曾国藩家书是做父亲必读的书,他十分重视自己独生儿子李伟的教育,又不想看那厚厚的曾国藩家书 ,想让我给您介绍一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以便汲取有益的成分。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蒋介石都崇奉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虽然忠于封建王朝,仇视太平军的思想特别突出,但他也很注重我国传统道德的教育,有不少可取之处。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 330 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 曾文正公家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等,共 10 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导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1.祖传的治家之法。其祖父曾玉屏善于经营,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治家方法,为“八字,三不信” 。八字的具体内容是:考,即诚修祭祀祖先。宝,即善待亲族邻里。早,即每天早起。扫,即打扫屋室、院落。书,即要多读书,刻苦读书做学问。蔬,即要自己种菜。鱼,即养鱼。猪,即养猪。三不信是:曰僧巫,曰地仙,曰医药,皆不信也。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向子弟灌输这些内容并身体力行,率先贯彻之。2.曾国藩的治家之法。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写给纪泽、纪鸿的家书中指出:“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二、教育子弟读书做学问1.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2.要刻苦读书做学问。曾国藩利用自己好学的行为勉励儿子说:“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3.读书做学问要讲究方法。曾国藩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给儿子的信中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4.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他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三、教育子弟勤劳俭朴,不要懒惰奢华曾国藩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夜给儿子写信:“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 ”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勤劳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四、教育子弟要谦恭谨慎曾国藩是赫赫有名的大官,职务比当今王宝森之类飞扬跋扈的人高得多,但他对子弟做人要求极严格。他的家属久居乡间,他要求不要有官家风味。“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门外挂匾不可写侯府 、 相府字样,天下多难,此等均未必可靠。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 ”在曾国藩的指导下,其长子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次子研究古算学有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钧那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那样的教育家和学者。显然,曾国藩对子弟的教导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摆事实,讲道理,以身作则,要求具体的教育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作者:魏书生李伟父亲的单位近半年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曾国藩热。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同事手中有好几种,还有几种专写曾国藩的小说。李伟父亲对这些不感兴趣。但他听说曾国藩是家庭教育的行家, 曾国藩家书是做父亲必读的书,他十分重视自己独生儿子李伟的教育,又不想看那厚厚的曾国藩家书 ,想让我给您介绍一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以便汲取有益的成分。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蒋介石都崇奉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虽然忠于封建王朝,仇视太平军的思想特别突出,但他也很注重我国传统道德的教育,有不少可取之处。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 330 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 曾文正公家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等,共 10 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导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1.祖传的治家之法。其祖父曾玉屏善于经营,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治家方法,为“八字,三不信” 。八字的具体内容是:考,即诚修祭祀祖先。宝,即善待亲族邻里。早,即每天早起。扫,即打扫屋室、院落。书,即要多读书,刻苦读书做学问。蔬,即要自己种菜。鱼,即养鱼。猪,即养猪。三不信是:曰僧巫,曰地仙,曰医药,皆不信也。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向子弟灌输这些内容并身体力行,率先贯彻之。2.曾国藩的治家之法。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写给纪泽、纪鸿的家书中指出:“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二、教育子弟读书做学问1.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2.要刻苦读书做学问。曾国藩利用自己好学的行为勉励儿子说:“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3.读书做学问要讲究方法。曾国藩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给儿子的信中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4.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他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三、教育子弟勤劳俭朴,不要懒惰奢华曾国藩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夜给儿子写信:“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 ”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勤劳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四、教育子弟要谦恭谨慎曾国藩是赫赫有名的大官,职务比当今王宝森之类飞扬跋扈的人高得多,但他对子弟做人要求极严格。他的家属久居乡间,他要求不要有官家风味。“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门外挂匾不可写侯府 、 相府字样,天下多难,此等均未必可靠。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 ”在曾国藩的指导下,其长子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次子研究古算学有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钧那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那样的教育家和学者。显然,曾国藩对子弟的教导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摆事实,讲道理,以身作则,要求具体的教育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作者:魏书生李伟父亲的单位近半年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曾国藩热。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同事手中有好几种,还有几种专写曾国藩的小说。李伟父亲对这些不感兴趣。但他听说曾国藩是家庭教育的行家, 曾国藩家书是做父亲必读的书,他十分重视自己独生儿子李伟的教育,又不想看那厚厚的曾国藩家书 ,想让我给您介绍一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以便汲取有益的成分。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蒋介石都崇奉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虽然忠于封建王朝,仇视太平军的思想特别突出,但他也很注重我国传统道德的教育,有不少可取之处。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 330 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 曾文正公家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等,共 10 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导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1.祖传的治家之法。其祖父曾玉屏善于经营,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治家方法,为“八字,三不信” 。八字的具体内容是:考,即诚修祭祀祖先。宝,即善待亲族邻里。早,即每天早起。扫,即打扫屋室、院落。书,即要多读书,刻苦读书做学问。蔬,即要自己种菜。鱼,即养鱼。猪,即养猪。三不信是:曰僧巫,曰地仙,曰医药,皆不信也。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向子弟灌输这些内容并身体力行,率先贯彻之。2.曾国藩的治家之法。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写给纪泽、纪鸿的家书中指出:“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二、教育子弟读书做学问1.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2.要刻苦读书做学问。曾国藩利用自己好学的行为勉励儿子说:“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3.读书做学问要讲究方法。曾国藩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给儿子的信中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4.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他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三、教育子弟勤劳俭朴,不要懒惰奢华曾国藩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夜给儿子写信:“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 ”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勤劳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四、教育子弟要谦恭谨慎曾国藩是赫赫有名的大官,职务比当今王宝森之类飞扬跋扈的人高得多,但他对子弟做人要求极严格。他的家属久居乡间,他要求不要有官家风味。“莫作代代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站点抵押合同范本
- 钢结构签合同范本
- 染料销售合同范本
- 监理合同范本 酬金
- 开公司 投资 合同范本
- 办公座椅购买合同范本
- 施工企业施工合同范本
- 员工集资合同范本
- 面地板装修合同范本
- 联合中标epc合同范本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机械制图教学通用课件(全套)
- 天星择日的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