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傅信宝内容鼻腔给药的概念和历史1鼻腔的生理2鼻腔给药的优缺点3影响鼻腔给药的因素及新剂型4鼻腔给药的应用领域5效果良好的上市药品6结语7鼻腔给药的概念和历史v鼻腔给药系统指经由鼻腔给药, 经 鼻黏膜吸收 而发挥局部或 全身 治疗或预防作用的一类制剂。概念鼻腔给药的概念和历史v 本草纲目中用巴豆油纸拈 ,燃烟熏鼻 , 治 疗中 风 痰厥、气厥、中毒等病症 。v汉代 伤寒杂病论 即开鼻药治疗急症之先河,其治 “卒死 ”系以 “韭捣汁,灌鼻中 ”,开窍回苏。v中国古代西藏就有把檀香木和芦荟提取物吸入鼻腔止吐的记载。v北美印第安人通过鼻腔吸食一种树叶的粉末来治疗头痛 。v吸毒者通过鼻腔吸食毒品。历史鼻腔的生理v 人的鼻腔长度约 12 15cm,容积约 15ml,鼻粘膜的总表面积约为 150cm2 。v 平均 ph值为 5.5 6.5 。v 鼻粘膜表面有众多纤毛,以1000次 /min左右的速度向后摆动,对鼻粘膜表面物质的清除速率为 3 25mm/min, 平均为6mm/min。 鼻腔的生理v 鼻上皮细胞下有许多大而多孔的毛细血管和丰富的淋巴网。v 鼻腔与颅腔在解剖生理上的独特联系。鼻腔给药的优点v鼻粘膜面积相对较大,粘膜下血管非常丰富,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交织成网状,药液可迅速吸收自血管进入体循环,吸收速度和肌肉注射相似。v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免受胃肠道中酶的破坏和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v胃肠道中容易破坏的药物,极性大而胃肠道难于吸收的药物,鼻粘膜都能很好的吸收。 v分子量大的多肽类、蛋白类药物,也能在吸收促进剂的存在下较好地吸收。 v提高患者的顺应性,用药方便,适合自身给药。鼻腔给药的优点v鼻粘膜给药利用鼻腔与颅腔在解剖生理上的独特联系,使得药物绕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可方便、有效地治疗脑内疾病。鼻腔给药的优点v可实现疫苗免疫 80%的免疫系统在黏膜上;90% 的传染性物质通过黏膜进入我们的体内。鼻腔给药的缺点v纤毛毒性 (药物、附加剂、渗透促进剂和防腐剂 )。v鼻粘膜给药的剂量受限。v药物在鼻黏膜上停留的时间短,这对药物的鼻粘膜吸收有影响。影响鼻腔给药的因素v鼻腔的生理因素包括,鼻黏膜纤毛清除率、鼻腔的病理学状态、环境因素、鼻腔内酶对药物的降解、免疫功能、鼻腔血流量和流速等。v药物剂型因素,包括制剂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黏膜的刺激性、渗透率、黏性、密度、给药浓度和体积、药物的剂型等。v给药装置因素,包括液滴或粉末的颗粒大小、药物的沉积部位和形式、用药后药物从鼻腔的流失等。影响鼻腔给药的因素v药物性质的影响 分子量 药物分子量的大小与其鼻粘膜吸收有着密切关系,分子量在 1000以下能较好地透过鼻粘膜,生物利用度较高。较大的分子在有渗透促进剂的情况下,也能较好的吸收。 脂溶性 pH 药物浓度单剂量干粉鼻腔用药装置多剂量鼻腔喷雾剂OptiNose Breath actuated bi-directional delivery液体给药装置 粉末给药装置鼻黏膜给药雾化装置常见的给药装置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v 加入吸收促进剂v 改变给药剂型v 改变药物结构v 加入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v对吸收促进剂的要求 与药物和其他辅料的相容性好; 用药后能够迅速起到促渗的作用; 对粘膜的作用可逆且时间短暂; 在吸收部位表面仅单向降低粘膜屏障的功能; 无药理活性,无毒并且价格便宜。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v促进剂的作用机制 通过使粘膜磷脂层产生混乱或加速蛋白和磷脂从粘膜中沥滤来加速粘膜的流动性 ,降低粘膜层粘度 ,从而提高粘膜通透性 ,如油酸、辛酸; 抑制药物作用部位蛋白水解酶的作用 ,如胆酸盐和梭链孢酸都能抑制药物的水解; 暂时打开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促进细胞旁通路的药物转运 ; 与细胞内容物发生反应 ,从而改变细胞的理化性质 ,增加细胞间和细胞内的通透性,增加膜流动性; 防止蛋白聚集 , 水杨酸钠能增加胰岛素等蛋白质的热运动; 促进膜孔形成; 加速鼻粘膜处的血流量 ,以提高鼻粘膜中药物浓度的梯度。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新型促进剂 壳聚糖 无毒; 生物可降解; 具有生物黏附性 ;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v含有 68个葡萄糖单元的环状低聚糖 .v可与脂溶性药物形成包含物,以增加它们的水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v而且环糊精可直接作用于上皮细胞,从而增加水溶性药物如肽类和蛋白质对黏膜的通透性 .v由 servier(施维雅)司生产的雌二醇鼻腔给药制剂已在欧洲上市 .环糊精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改变给药剂型脂质体当磷脂分散在水中时形成多层囊泡,而且每一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这种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称之为脂质体。图 脂质体的示意图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改变给药剂型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磷脂由一个亲水的头部和两个疏水的尾部组成。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改变给药剂型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有以下特点: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2.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3.提高药物稳 定性避免药物被酶降解4.有效地减少药物对鼻腔的刺激性和毒性5.并可使药物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控制释放 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Law等研究发现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后明显促进人工合成后叶加压素的吸收。同时还发现正电荷脂质体在鼻腔滞留时间长,药物吸收透过性好。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微球 (microspheres)是指药物被溶解、分散或被吸附在药物载体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中而形成的骨架型 (matrix type)球形微粒。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微囊 (microcapsules)是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形成的药库型 (reservoir type)球形微粒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明胶与阿拉伯胶制备的空白微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照片(每小格代表 1m)。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将分别用 FITC标记明胶与 RBITC标记的阿拉伯胶合用制备的微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照片(每小格代表1m)。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v降低了纤毛毒性 机理是微粒的缓释作用,使药物缓慢释放,同时,释放的药物不断的被鼻黏膜吸收,因此,黏膜局部游离的药物浓度很低。v降低粘膜刺激v提高药物的稳定性v控制药物释放v延长药物滞留时间增加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途径 吸收促进剂鼻粘膜给药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与沟通考核试卷
- 核辐射探测器件设计与优化考核试卷
- 自行车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考核试卷
- 森林防火与安全防护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皮手套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设备制造的能效提升与能源管理考核试卷
- 电子零售的直播销售考核试卷
- 自然科学音像制品的教育价值考核试卷
- 复习时间管理演讲
- 房地产行业信访处理规范制度
- 绿色施工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伙食费管理制度
- 【MOOC】学术英语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应激性心肌病指南解读
- 【水利水电】李想 案例专项班教案 02-案例专项班(二)
- 教室租赁合同范本教程
- 三管三必须-新安法宣贯课件
- 山东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2020-2030年)
- 竞聘医院科室副主任
- 青岛正日软件艺术科目音乐、美术中考学业水平考试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