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测_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测_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测_第3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测_第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测XX 年高考语文专题达标测评卷-古代诗歌鉴赏1. (XX河南实验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乔 吉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注】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荒甃(zhu):坍塌的砖块。(1)这首曲子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本曲的内容作答。_(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_2. (XX河南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梦 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梦回:梦醒。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_(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 ,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_3. (XX山东日照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端 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1)诗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字?请简述理由。_(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_4. (XX山东宁阳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长门事:指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的故事。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1)词的上片,以“春去”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_(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_5.学阅读下面两首杜甫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注】庾开府、鲍参军:即南北朝诗人庾信、鲍照。当时杜甫、李白分别处于渭北与江东。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从两诗的诗题“忆” 、 “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_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_6. (XX泉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喜雨口号蒲松龄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注】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1)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_(2) 请简要分析“陇头禾黍知何似”中“知何似”用语的妙处。_7. (XX福建龙岩质检)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客发笤溪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舟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注】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_(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8. (XX厦门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_(2)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_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阙题唐 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分析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_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_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古人写诗讲究“炼字” ,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12. (XX山西晋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倦 夜杜 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13. (XX山西太原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 邺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注】女萝:一种蔓生植物。五湖舟: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1)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_古诗语言鉴赏教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情况。2 学会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第一部分 练字一、 真题引路0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尘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案】分别是“明”和“出” ,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 ,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二、考点知识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高考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主要从下面三点来评析。评析“题眼” 。所谓“题眼” ,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 XX 年高考选用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 ,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 ,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评析“诗眼” 。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 ,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 、 “词眼” ,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从军行李 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 “碎铁衣” ,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 “数重围” ,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奇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体会寻常词语的蕴含。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观 猎王 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诗写诗人观看到的将军打猎的情景。 “风劲角弓鸣”,写风用“劲” ,可见风之猛之烈。能在劲风中射猎,这是何等身手!第二句点出主人公和射猎的地点。次联“疾” 、“轻”用得俱妙。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特别迅疾。诗人用“疾”而不用“锐” ,突出发现猎物之迅速;一个“轻”字表现猎骑迅速追踪而至,而绝无滞碍。这“疾” 、 “轻”二字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那射猎的场面、骑猎的乐趣、将军的英姿,如在眼前。第三联写猎罢还归。 “忽过” 、 “还归” ,看似寻常,但它们前呼后应,则见返回营地之疾速,给人以瞬息千里之感,更真切地表现出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尾联以写景作结,但所写并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行猎之处的远景;“千里暮云平” 。这样写,不但首尾呼应,而且形成对照。出猎时风起云涌,回归时风平云定,这与出猎时的紧张、回归时的踌躇满志完全相称。如果我们在读诗时,既能体会全诗语言的风格特色,又能评析积极修辞手法,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那么,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就会比较到位、比较深刻。三、命题形式与解题思路1、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某一词领全诗题型的解题思路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 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3、小结:解说表层含义:字面意义表现景象分析深层含义:表达情感突出主旨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A.练字类: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找出炼的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字的语境含义表达作用或效果如:例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1.写出这首诗的韵脚。2.诗评家认为“西风吹老洞庭波”中“老”字用得好,请分析其妙处。B.鉴赏诗句类:答题思路一般是:指出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作用或效果如:例 2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村即事 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1这首诗的体裁是近体诗中的 ,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个词语或句子,请简要分析理由。或注意: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运用了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C语言特色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思路:用一两个字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四、例题讲解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答案】 “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山行即事 宋王 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蘋:一种水草。酲:Ch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戏耍,玩弄。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案】 “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在结构上, “议”字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3、0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李弥逊,字似之,吴县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五、练习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 分)(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 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天仙子 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注: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这首词上阕写“午醉醒来愁未醒” 二句的感受相仿佛,令人生出“酒过愁肠愁更愁”的感叹。上阕作者心中之“愁” ,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3、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题目。喜雨口号 蒲松龄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注】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 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答:请简要分析“陇头禾黍知何似”中“知何似”用语的妙处。答: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 ,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1)试结合全诗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里。(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回答问题: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 “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 分) 答: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 分)答: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首诗题目是“听筝” ,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诗 词 鉴 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梦 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梦回:梦醒。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_(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 ,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 _2.学阅读下面两首杜甫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注】庾开府、鲍参军:即南北朝诗人庾信、鲍照。当时杜甫、李白分别处于渭北与江东。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从两诗的诗题“忆” 、 “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 _ 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3.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喜雨口号蒲松龄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注】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1)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_(2)请简要分析“陇头禾黍知何似”中“知何似”用语的妙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