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 西壮族自治区 地方标准  5/T 2016 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f. (送审稿)    布    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5/T  2016 I 目   次  前言  .  范围  . 1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优树  . 1 外植体  . 1 4 组织培养  . 1 养基配制  . 1 植体处理  . 1 养  . 2 口炼苗  . 2 5 出圃苗培育技术  . 2 地要求  . 2 质  . 3 苗容器  . 3 根瓶苗的移栽  . 3 期管理  . 3 木出圃  . 4 6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培养基配方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6 5/T  2016    言  本 标准按照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博雯、刘海龙、陈晓明、申文辉、覃子海、肖玉菲。   5/T  2016 1 柚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 准规定了柚木 ( f.) 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组织培养、出圃苗培育技术和生产档案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柚木组培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8321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770  桉树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900木培育技术规 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优树  生长量、干形、出材量、抗逆性等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 同一树种其他植株的树木 。  外 植体  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从供体植物上取下来用于培养的细胞、组织或者器官。  4 组织培养  养基配制  柚木各培养阶段的 培 养基 参照  1770的方法配制和 消毒。  植体处理  植体来源  外植体应来源于优树。  植体采集  5/T  2016 2 外 植体宜在每年的 2月 4月且连续放晴 3 0点 12点采集。以树干基部自然或砍伐后生长健壮的的萌芽条, 选择 高 30 50 即采即用。因需长途运输时,用干净湿润的毛巾包扎基部于保温冰壶内储藏或浸于水中。  植体消毒  处理  用 自来水流水冲洗外植体表面尘埃,剪去叶片、老茎段部分,将茎段剪切成带腋芽 1 2个、长 2.5 5.0 蒸馏水或纯净水洗 2 次 3 次后置于超净台上。  毒  用 75酒精浸泡外植体,搅拌 10 s 30 s,无菌水洗 3 次 4 次。用 化汞溶液浸泡外植体 10 15 间 每隔 2  3 菌水冲洗 3 次 4 次,再用无菌滤 纸吸干表面水份。  养  芽诱导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中,将消毒好的外植体两端组织剪去 0.2 0.5 用 基部 直插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见附录 。接种好的外植体置于 500  d 10 d;再置于 2 000 3 000 天光照 8 h 12 h,培养室温度保持 28 2 。接种 3 d 7 除真菌和细菌污染的芽体。  代培养  始芽诱导培养至 2.0 3.0 代 培养基(见附录 ,培养 15 d 20 将继代丛芽分割成拥有 5 株 7 株单芽的小丛芽,每 500  丛 7 丛。丛芽于 800 1 000  d 10 d,待小芽恢复生长后,将继代瓶苗置于光照 3 000 6 000 培养,每天光照 8 h 12 h。培养室温度保持在 28 2 。继代培养周期为 30 d 35 d。重复继代培养时间宜控制 36  代。  根培养  挑选叶片展开 、 叶面光亮、生长健壮、高 2.0 3.5 附录 。每 240 5株。单芽置于光照 3 000 6 000 养,每天光照 8 h 12 h。培养室温度保持在 28 2 。  口 炼苗  组培苗根系长 0.5 1.0 生根瓶苗移至遮光 75% 80%的大棚内炼苗 20 d 30 d,生根瓶苗茎部粗壮 、 叶片舒展 、 根长 1.5 2.0   5 出圃苗培育技术  地要求  5/T  2016 3 苗圃建立选择在远离污染源,海拔 600 风向阳,交通、电源、水源方便的地方。圃地 面积大小,根据培育苗木的需求量而定。圃地宜选择平地或 5 的坡地,均要求排水 良好。  质  选取微生物少、透气性能好 、 保水能力较强 、 入容器内,整齐摆成苗床。苗木移栽前 12 h 24 锰酸钾溶液 淋透 消 毒基质。  苗容器  采用塑料 薄膜袋或无纺布袋 (规格 8 2  9 3 。  根瓶苗的移栽  栽季节  春季、初夏、秋季和冬季移栽。  苗  用水漂洗干净残留的培养基,整齐地摆放入瓷盘中。  栽  用水 淋透基质(含水量 90%),用小木棍 在基质中间插个孔,将小苗栽入孔中,用手指轻轻将小苗四周的基质压实,再淋透定根水。  期管理  间管理  苗木在大棚 移栽 20 d 60  片新叶时 ,搬到室外具备遮阴装置的育苗圃地培育。  度  大棚内温度 保持在 10 35 ,高于 35 时,通风 降温。  度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 维持在 60 80。定植后前 7 d 湿度保持 80% 90,必要时 加装塑料薄膜保湿。  照  定 植后前 7 5 80%, 7 0点下午 4点遮光 75 80%。  肥  基质湿度 应保持在 70 80。  小苗长出新叶起, 用  合肥( N:P:K=15: 15: 15)水溶液喷施叶面,施肥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叶面,每隔 7 d 15  要病虫害防治  5/T  2016 4 以预防为主,做好综合防治,必要时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化学农药时,应参照  8321的规定执行。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B。  木出圃  木分级  苗 高 14 25 径 叶片 5 张,生长健壮 、 外观形态正常、未发生检疫病虫害的苗木可以出圃。参照  1900。  装与运输  苗木出圃前一晚 淋足水分。将容器苗立式或卧式装入竹筐或塑料筐内再装车运输,不宜直接堆放,避免挤压损伤苗木。车辆运输时应遮盖篷布或遮荫网,尽量在夜间进行,避免高温,路途时间不宜超过2d。  装标识  在装载物外表面标上标注有品种名称,质量指标,生产日期,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检疫证明编号,生产单位名称及地址的种子标签。  6 生产档案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生产档案。  5/T  2016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培养基配方  导培养基配方   100 .0 .0 白糖  琼脂  5.5 g/L,  代培养基配方   100 .0 4.0 .0 2.0 白糖  琼脂  4.5 g/L,  根培养基配方  1/2 50 .5 .5 白糖  琼脂  5.5 g/L,  5/T  2016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 主要病虫害农药防治方法  病虫害  防治方法  病害  白绢病  圃地轻度受害时,应拔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