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保健指导ppt课件_第1页
产后保健指导ppt课件_第2页
产后保健指导ppt课件_第3页
产后保健指导ppt课件_第4页
产后保健指导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保健 - 产后健康与母乳喂养 产后保健: 延续和拓展产褥期保健项目 无严格的时段限制,一般在产后一年内 产后保健 2 产后保健的发展过程 盆底康复 产后访视 产后 42天体检 增加产后康复 目前产后盆底康复统治了产后康复工作 3 产后保健的工作内容 - 出院后 产后访视 42天体检 婴儿检查 哺乳指导 乳腺保健 盆腔机能康复 肌体形态康复 形体康复 全身恢复 4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5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产褥期产后访视:母乳喂养指导、母婴健康 综合筛查、保健指导与及时转诊 产后 42天 综合体检与健康管理 母乳喂养指导 盆腔康复指导 产后 1年内 母乳喂养指导与促进 形体康复的饮食与运动指导 6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7 时间一般定为 6周 :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 段时期 住院期 间 : 健康监测和母乳喂养指导 至少住院 观 察 24小 时 ,及 时发现产 后出血 监测 孕 产 期合并症和并 发 症的 产 后病情 营 养、心理及 卫 生指 导 ,注意 产妇 心理健康 母乳喂养知 识 和技能、 产 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及 产 后避孕指 导 出院 时 , 进 行全面健康 评 估 产后保健 -产褥期 8 产 后 访视 : 生殖系统恢复和母乳喂养 产 后 3-7天、 28天 分别家庭 访视 1次,出 现 异常增加 访视 次数或指 导 就医 问诊和观察 产妇 精神状 态 、面色和 恶 露情况 (晚期产后出血、感染) 监测 体温、血 压 、脉搏, 检查 子 宫 复旧、 伤 口愈合及乳房有无异常 提供喂养、 营 养、心理、 卫 生及避孕方法等指 导 关注 产 后抑郁等 心理 问题 督促 产 后 42天 进 行母 婴 健康 检查 产后保健 -产褥期 9 产后检查项目通常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 问诊了解病史、母乳喂养情况等 全身检查 主要包括测 体重 、血压、脉搏、血常规、尿常规 乳腺检查:乳房有无疼痛或肿物 剖宫产者检查切口的愈合 产妇若有内科合并症或产科合并症的应作相应检查,如 OGTT等 产后 42天检查 : 健康评估与母乳喂养指导 10 妇科检查: 盆底肌群与生殖系统 是否已经恢复到孕前状态 1、会阴及产道裂伤愈合情况,骨盆底肌群恢复情况、阴道壁有无膨出 2、阴道分泌物的量与颜色 3、子宫颈有无糜烂 4、子宫大小、位置是否正常和有无脱垂 5、附件及周围组织有无炎症、疼痛及包块等 提供喂养、 营 养、心理、 卫 生及避孕方法等指 导 产后 42天检查 : 健康评估与母乳喂养 11 全身检查 -代谢与运动功能相关检查 尿靛甙 体成分 下肢肌肉力量:与盆底肌肉力量正相关 下肢肌肉分布系数 产后 42天检查 : 健康评估与母乳喂养 12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13 子宫肌壁及骨盆的弹性降低 子宫复旧不良 产后内脏器官下垂或子宫位置不正 盆腔压力降低,肌肉收缩无力,导致产后腹腔及盆腔静脉血液滞 留,膀胱及肠管蠕动能力减弱 非感染性慢性盆腔炎 药物无效、疼痛与体位有关 张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膨出、便秘、痔疮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 -生育相关、生物力学 14 产后躯体功能下降原因(分娩导致力学方式急剧变化) 肌体过度拉伸导致损伤 肌体应力集中或失衡 肌体废用导致肌体数量和质量下降,肌力不足 肌体或器官内脂肪增加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康复 原理与 方法 15 运动康复原理 神经 -肌肉 -骨骼的 “用进废退 ”原则 通过增加环境需求加强其功能 关节需要肌肉保护 力量:细胞增长的应力区域 考虑肌群的纤维相关性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康复 原理与 方法 16 盆底肌群康复方法 电、磁、热、红外线等 物理方法 刺激; 被动运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刺激肌细胞生长 主动运动 锻炼肌肉力量: 肌细胞 “ 按需 ” 生长 凯格尔运动 下肢肌肉力量锻炼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康复 原理与 方法 17 模仿生物电的外加电刺激 模仿肌肉收缩的局部振动刺激 模仿局部振动的超声波刺激 模仿电刺激的交变磁场刺激 模仿人体负重跳跃的全身振动 n 电刺激仪 n 局部振动治疗仪 n 超声波治疗仪 n 电磁治疗仪 n 全身振动治疗仪 n 传统中医按摩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康复盆腔肌体常见问题康复 原理与原理与 方法方法 被动运动方法! 18 原理:在肌群或骨骼上施加交变应力 功能:增加肌肉或骨骼受力,替代锻炼 效果:以 30-60倍效率增加应力或负荷 用途:慢性盆腔炎 /痛、关节疼痛、骨质疏松 优势 : 肌肉受力与自身运动受力相同 注意:可独立长期使用、无力学副作用 科室:妇保、产后、康复、骨科 全身振动治疗仪 19 应力式治疗 -振动治疗仪 振动:从脚到头 频率: 32 Hz 振幅: 0.2-0.4 倍体重 副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其它:减少脂肪,增加肌肉 n 强化盆底器官肌体功能 l 预防子宫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 n 全面改善产后机体功能 l 预防肌肉松弛及肥胖症 n 缓解全身韧带关节疼痛 l 增加肌力及关节稳定性 n 沿骨小梁增加骨骼应力 l 有效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 20 物理治疗的作用与副作用 电刺激增加肌肉数量, 在非自然纤维方向 物理治疗停后 2个月内,效果消失 短期解决问题,长期效益无 适宜用途:缓解症状,创造运动康复条件 手段: 电刺激 、仿生振动应力(局部 /全身 ) 物理治疗暂时解决问题 21 产后康复 -盆腔机能康复 生殖系统检查与治疗:关注器质性病变 盆腔疼痛症状物理康复:应力集中 /关节改变 盆腔机体功能运动康复: 调节肌群分布适应产后新的受力状态 恢复盆腔器官适宜位置 恢复关节周围韧带结构保护关节 22 全身肌群锻炼 反式呼吸锻炼 + 23 产后主动锻炼是必要的,决定最终结果 24 产后康复 - 延伸到形体锻炼 主要辅助运动器具 25 检测和评估指标 :脂肪含量、肌肉系数 26 描述形体的临床定量指标 脂肪分布 肌肉分布(系数) 形体比例 直立程度 /免测 肌肉力量 比肥胖更有意义的描述 方法: 饮食 结构调整 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 27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28 29 爱婴医院建设管理相关的卫生部文件爱婴医院建设管理相关的卫生部文件 n 爱婴医院管理指南 n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 n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n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n 婴幼儿喂养策略 30 爱婴医院爱婴医院 n 母乳喂养指导的社会需求 l爱婴医院的课题核心是保障母乳喂养的实现 l代乳品质量问题促使回归母乳喂养 l部分人群开始关注母乳质量 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最理想的天然 食品 任何 代乳品均不能与母乳相媲美 99新生儿具有觅食 、吸吮、 吞咽本能 提倡母乳喂养 31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优 点:最佳 “物 质营 养 ”,最珍 贵 的 “精神 营 养 ” 各种 营 养成分与 热 量最适合 婴 儿需求 易于消化吸收,减少 婴 儿 营 养不良 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多种免疫物 质 有效提高 婴 儿抵抗力 含有多不 饱 和脂肪酸 婴 儿大 脑发 育必需成分 母乳中蛋白 质 属人体蛋白 质 减少 过 敏反 应 促 进 母子交流,有利于 婴 儿情 绪 、智力 发 展 有利母 亲产 后康复,保 护 母 亲 健康 母乳清 洁 、无菌,温度适宜, 经济 方便 对 6 个 月内 健康 婴儿只需母乳,而不必给水和其他饮料 32 v 母亲患危重病症:重症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败血症、癌症等 v 母亲患急性传染病:各类型急性肝炎、活动性结核、艾滋病、伤寒、疟疾等 v 母亲患慢性疾病:癫痫、结缔组织病、精神病等(所服药物会进入乳汁) 或身体过于虚弱 v 小儿患先天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哺喂低苯丙氨酸奶粉、 含蛋白质少的食物) v 暂停母乳喂养:母亲暂时生病,病愈后可哺喂,如乳头皲裂、乳房脓肿等 v 小儿吸吮困难:体弱儿、先天畸形(唇腭裂、舌系带过短), 将母乳挤出后用滴管、勺等哺喂婴儿 母乳喂养禁忌症母乳喂养禁忌症 33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 乳汁 乳腺 喂养 正常、乳汁淤 积 乳腺炎、囊 肿 乳房 肿胀 、疼痛或 发 炎 数量 性状 无、少、多 稀稠度, 颜 色,味道等不正常 哺乳方式 母乳喂养;混合 &配方奶喂养 添加 辅 食 分 类 说 明 分 类 分 类 说 明 说 明 34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喂奶方法不正确 乳母 饮 食 营 养不合理 乳母精神因素 乳母休息不足 乳母不良生活 习惯 乳母疾病 影响因素 指 导 正确喂养 乳母充足、均衡 饮 食 乳母保持愉快心情 乳母保 证 充足睡眠 乳母健康生活方式 治 疗 疾病 中 药调 理 物理治 疗 解决方法 35 孕前保健 全面体检、乳房保健、营养指导、运动和生活方式指导等 孕期宣教内容: 母乳喂养知识、乳房护理知识、母婴异常情况识别等 分娩后病房护理和宣教 建立母乳喂养关键期 正确和成功母乳喂养、乳房护理知识和方法 母婴异常情况识别 产后访视和产后 42天体检等 关注乳汁质和量,乳房保健 36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产后最初几天母乳不足 奶瓶或奶杯喂养新生儿 减少对乳头 乳晕的刺激 未建立正确的 吸吮方式 乳汁分泌不足 乳汁淤积 诱发泌乳抑制 因子 (PIF)产生母亲焦虑 泌乳放射减少 抑制射乳反射 乳汁减少 37 38 乳汁分泌量不足之 吸吮相关问题 1.吸吮时间过 短 、 吸吮无力 2.吸吮姿势不正确 3.喂奶次数过少 4.夜间不喂奶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解决方法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解决方法 5. 不适当添加辅食 6.婴儿舌系带过短 7.乳头错觉 39 母乳喂养指导 -新生儿母乳需要量 40 哺喂母乳观察表 (B-R-E-A-S-T-Feed) 哺乳顺利之表现 哺乳困难之表现 Body position 身 体 姿 势 身体放松而舒服 身体僵硬,身体倾向婴儿 婴儿身体紧贴母亲,脸朝向乳房 婴儿身体离开母亲 婴儿头及身体呈一直线 婴儿颈部扭曲 婴儿下巴贴着乳房 婴儿下巴没有贴着乳房 (婴儿臀部受支托 ) (只托住头或肩膀 ) Responses 反 应 饥饿时婴儿会朝向乳房 对乳房无反应 婴儿以舌头探索乳房 看不到寻乳反射 婴儿接触乳房时平静而清醒 婴儿哭闹或烦躁 婴儿持续含着乳头 婴儿将乳头吐出 喷乳表现 (漏奶、宫缩痛 ) 无喷乳反射 Emotional bonding 情 感 交 流 稳定自 信 的拥抱 神经质的、或松松的抱着 母亲给予脸对脸的注视 母子无眼神接触 母亲给予很多抚摸 摇晃或戳婴儿的嘴角 41 哺喂母乳观察表 (B-R-E-A-S-T-Feed) Anatomy 解 剖 喂奶时乳房看起来圆圆饱满 乳房肿胀 乳头突出有弹性 乳头平或凹陷 喂奶后乳房变软 皮肤发红或有绉褶 皮肤外观健康 喂奶时乳房似乎被拉扯 Suckling 含 乳 嘴巴张开 嘴巴张不够大,嘴巴噘起 下唇外翻 下唇内翻 舌头绕着乳房 看不到舌头 两颊圆鼓 两颊凹陷 婴儿上方之乳晕较多 婴儿下方之乳晕较多 慢而深吸奶 快而急的吸奶 可以看到或听到吞咽 听到啧啧的声音 Time spent suckling 含 奶 时 间 婴儿自己松开乳房 母亲自行将婴儿抱离开乳房 哺乳顺利之表现 哺乳困难之表现 42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43 44 关注母乳成分关注母乳成分 n 不同哺乳时期乳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l 蛋白质在初乳期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至第二个月平稳 l 脂肪含量在初乳最低,过渡乳最高,泌乳一个月后趋于平稳 l 乳糖在泌乳各阶段变化不很大 n 环境污染可通过乳汁对婴儿造成危害 l 铅、 镉、 砷等有害元素 l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POP)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滴滴涕, DDT)、 六氯环己烷 (六六六 , BHC)、六 氯代苯 (HCB)、多 氯联苯 (PCB) 、 二 噁 英 ( PCDDs/PCDFs) 等 12种有机 污染物 关注母乳成分 婴儿体重增加不足、消化不良、厌食等 乳母体重减轻 乳母营养不良、饮食改变等 产后形体康复指导过程中安全评价指标 了解母乳质量 45 初乳 过渡乳 成熟乳 人乳成分的动态变化 46 初乳 过 渡期乳 成熟期乳 晚乳 蛋白 质 22.5 15.6 11.5 10.7 脂肪 28.5 43.7 32.6 31.6 糖 75.9 77.4 75.0 74.7 矿 物 质 3.08 2.41 2.06 1.98 钙 0.33 0.29 0.35 0.28 磷 0.18 0.18 0.15 0.13 钠 0.34 0.19 0.11 0.10 钾 0.78 0.59 0.45 0.48 锰 0.06 0.03 0.05 0.04 氯 0.57 0.58 0.35 0.44 各期人乳的成分( g/L) 儿童保健学 母乳营养成分母乳营养成分 47 前奶 与 后奶 配方奶没有变化 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引起儿童肥胖 前奶 “开胃菜 ” “解渴 ” 含大量水和糖 安慰性吸吮主要吃前奶 避免 摄入过多热量 后奶 “正餐 ” “耐饿 ” 含有丰富而高热量的脂肪 饥饿时大量摄入后奶 48 成熟乳蛋白质和脂肪的量( g/L) 第一部分 (前奶) 第二部分 (界限不明显) 第三部分 (后奶) 蛋白质 11.8 9.4 7.1 脂肪 17.1 27.7 55.1 母乳营养成分母乳营养成分 49 检测乳汁质、量 观 察 婴 儿情况, 间 接反映母乳 质 、量: 直接 测 量 婴 儿体重增 长 不足 婴 儿排尿少 婴 儿无 饱 足感 婴 儿消化不良 营 养素 蛋白 质 、脂肪(多不 饱 和脂肪酸) 乳糖、 维 生素、 矿 物 质 免疫物 质 有害物 质 50 蛋白质 0.8-1.05 g/100g 乳糖 6.5-8 g/100g 脂肪 2.5-7.5 g/100g 密度 1025-1035 Kg/m3 母乳营养成分测定母乳营养成分测定 51 微量元素分析仪 钾、钠、氯、钙、镁、磷 锰、铁、铜、锌、铅、碘 母乳质量检测母乳质量检测 原子吸收 光谱 多种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仪的气化室气化后呈气态。 当载气流入时,气化的物质被带入色谱柱内,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不断地进行分配。 由于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所以将一混合样品通过气液色谱柱时,其组分就可分离。 色谱仪 52 实验室检测乳汁 检测项 目 1. 脂肪 2. 乳糖 3. 蛋白 质 4. 密度 5. 非脂乳固体、固形物、温度、冰点等 乳汁 检测仪 、 计 算机、打印机、 废 液清洗液 软 件系 统 (分析、 质 控、定 标 、 报 告、管理) 人乳乳汁分析系 统 HMS-C20 系 统 构成 53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54 婴儿吸吮 能量代谢 中医理论 乳汁产生原理 55 刺激垂体前叶 母 亲 下丘 脑 释 出催乳素 Prolactin 刺激垂体后叶 释 出催 产 素Oxytocin 排乳 泌乳 婴 儿吸吮 乳 头 乳汁产生的过程 婴儿吸吮 56 乳汁产生的过程 能量代谢 子 宫 肌体功能 G 胰 岛 素 吸吮、催乳素、催 产 素 乳腺 结 构 脂肪 恶 露 转换 速度 ATP 代 谢 率 心理活 动 体 质 症状 血液 食物 营 养 乳汁 57 冲脉盛 任脉通 脾胃 肝 乳房肾 胞宫天癸 温煦 冲任 隶属 阳明 肝 为 女 子 先 天 (后天之本 ) 产 后 泌 乳 藏生殖之精 (主疏泄 ) (藏血 ) (统血 ) 物质基础 精神因素 滋润 乳汁产生过程乳汁产生过程 -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 58 乳汁产生过程 - 中医理论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上达乳房 化生乳汁 肝气条达 经 脉 畅 通 女人以血 为 本 乳血同源 脾胃健运 肾 精充足 资 于冲任 气血充盛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行,血行,推动作用 肝主疏泄,乳腺畅通 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 59 1 产后不同时期健康问题及产后保健工作 2 产褥期访视与 产后 42天检查 3 盆腔肌体常见问题与康复方法 4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筛查指导方法( BREAST方法) 5 乳汁营养成分临床定量检测及其应用 6 乳汁产生原理 7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调节方法 8 产后保健专科的建设与运行策略 内容 60 催乳 乳房保健 乳汁营养成分 影响因素 乳母饮食与乳汁成分 乳母饮食结构指导方法 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61 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 充足休息、适量运动、随婴儿睡眠时同步休息 * 轻松愉快,避免疾病与精神刺激 科学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及各种营养素 * 每日摄入食物量比平时约多 1/4 * 每日摄入水分应增多 10001500ml * 平衡膳食(蔬菜、水果、深海鱼),忌烟酒、咖啡、辛辣等食品 * 不宜过于油腻、少油炸,避免母亲肥胖、婴儿腹泻 * 催奶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汤类:猪蹄汤、排骨汤、牛肉汤、鲫鱼汤、黄豆汤 等 母乳量 不足指导 62 中医理论缺乳病因病机 缺乳定义: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也称 “ 乳汁不行 ” , “ 乳汁不足 ” 。 根据乳汁分泌量是否足够喂养婴儿为标准 痰气壅阻 肝气郁结 气血虚弱 冲任不充 气滞 缺乳 痰阻 气虚 气血 津亏 肾气不足 精血亏虚 肺气虚弱 宣降失司 乳汁化源不足 乳脉乳络不畅 63 辩证 施治 主证 1.泌乳量:无乳;乳少;乳汁自出、淋漓不尽;排乳困难 2.乳汁浓度:乳汁稀;乳汁稠 乳汁成分检测,以脂肪含量为标准 3.乳房情况:柔软无胀感;哺乳前有胀奶感,哺乳后柔软;持续有胀奶感, 哺乳后仍无缓解 次证 面色苍白、心慌、疲乏无力、口苦、情绪差、食欲不振、嗓子干、便秘、头 晕、胸闷、恶心等 中医药方法促进母乳喂养中医药方法促进母乳喂养 64 证型 中药治疗方 针灸治疗方 药膳方 虚证 当归补血鸡汤 实证 鲫鱼通草汤 虚实夹杂 豆腐丝瓜猪蹄汤 , 花生猪蹄汤 气血虚弱 加减通乳丹 少泽,膻中,足三里,脾俞 当归黄芪猪蹄汤 肝郁气滞 下乳涌泉散 少泽,膻中,肝俞,太冲 猪蹄通草汤 痰气壅阻 加减漏芦散 少泽,屋翳,乳根,脾俞 猪蹄葱白煮豆腐 缺乳(无乳、乳少、排乳困难)情况下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中医药方法促进母乳喂养中医药方法促进母乳喂养 65 中医药方法促进母乳喂养中医药方法促进母乳喂养 乳汁自出、淋漓不尽(有别于正常的喷乳反射或生理性溢乳) 中医药治疗方案 证型 中药治疗方 针灸治疗方 药膳方 虚证 黄芪羊乳芡实饮 实证 海蜇荸萕莲子饮 虚实夹杂 蒲 公英粥 , 益母草粥 气血虚弱 补中益气汤加减 足三里、内关 黄芪莲子粥 肝经郁热 丹栀逍遥散加减 光明、足临泣 秦皮粥 66 67 物理方法催乳物理方法催乳 n乳房按摩 n乳房热敷 n其它 电疗、磁疗、光疗等物理治疗设备 乳房护理指导 戴上合适的棉制胸罩,以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 环 。 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或用 热 毛巾敷一下乳房。 忌用肥皂或酒精之 类 物品擦洗乳 头 ,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 皲 裂。如有需要,只 许 用清水的擦奶布清 洁 乳 头 和乳 晕 。 正确含接,如 婴 儿吸吮姿 势 不正确或母 亲 感到乳 头 疼痛, 应 重新 吸吮,予以 纠 正。 哺乳 结 束中断哺乳, 应 先把自己小指 轻轻 从 婴 儿嘴角放 进 口中, 使其停止吸吮。 每次哺乳 应 两 侧 乳房交替 进 行,并 挤 空剩余的乳汁。 学会手工 挤 奶和恰当使用吸奶器。 68 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 乳头凹陷 乳头疼痛 乳头皲裂 乳头炎 乳汁淤积 乳房硬块 乳房异常:处理不当影响乳汁排出 乳腺炎 乳房湿疹 乳腺囊肿性质待查 乳腺肿块性质待查 其它 69 体重增长: 0 3个月 800克 /月(生病除外) 4 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 500 1000克 第一个月内体重平均周增长 112 200克 一昼夜排尿(无饮水): 8 10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少, 新生儿期每日 300ml以上 喂前:奶胀感,常有奶水溢出 喂时:下奶感,听到吸吮咽奶声 喂后:排空感,小儿松口入睡 23小时 乳房感觉 乳汁充足的表现: 70 乳汁充足的表现: 生理性体重下降:排出 摄入 生 后 3 4天体重 (减少部分 出生体重的 8) 7 10天恢复后,体重日增长 30 50克 满月 时增长 800克以上 71 乳汁质量影响因素 哪些因素影响乳汁的分泌与成分 不同哺乳 时 期乳汁 营 养成分不同 产 后身体不适、 婴 儿生病、剖腹 产 乳母 营 养不良 乳母年 龄 、疾病、 遗传 乳母情 绪 、心理、 压 力因素 环 境因素 某些 药 物如麦角新碱、可待因 72 乳母营养状况影响乳汁数量和质量非常肯定 乳汁物质来源 食物摄入合成代谢 母体组织分解代谢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73 营养状况良好 节制饮食迅速 能量摄入很低 至 40 50 营养状况较差 泌乳量 补充营养,尤其是 能量和蛋白质 孕前营养不良 孕期和哺乳期 摄入不足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74 个案分析 节 食 对 乳汁的影响 脂肪 蛋白 质 碳水化合物 矿 物 质 非脂乳固体 冰点 均 值 2.94 1.04 7.82 0.16 9.03 -0.572 乳母 A 4.41 1.15 8.56 0.21 9.92 -0.629 乳母 B 0.92 0.95 7.18 0.12 8.25 -0.518 A变 化 +50% +10% +9% +31% +10% +10% B变 化 -69% -9% -8% -25% -9% -10% A 食物 摄 入丰富、体形略胖 B 正 节 食减肥中、体形消瘦 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乳汁稀稠 济南 75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蛋白 质 母乳中蛋白质是新生儿建造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 母乳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通常为 1.2,故乳母平均每 天需要共给 10-15克的蛋白质,以保证乳汁的成分 健康且 营 养状况良好的母乳乳汁中蛋白 质 含量比 较 恒定 不受膳食蛋白 质 偶 尔 减少的影响 乳母膳食蛋白 质 量 较 差、 摄 入 严 重不足 转变为 乳汁 蛋白 质 的效率降低影响乳汁中蛋白 质 含量和 组 成 76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脂肪 母乳喂养儿约 50的能量来自乳汁中的脂肪 脂类于婴儿脑发育密切相关 母乳中脂肪含量低,可能对新生儿的智能及视觉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乳汁中 脂肪酸、磷脂含量 受乳母膳食 摄 入的影响 乳母能量 摄 入和消耗相等 时 乳汁中脂肪酸与膳食脂肪酸 组 成相似 77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 所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大,且供能快 氧化最终产物产物为 CO2和水,对机体无害 乳母膳食 摄 入 对 乳糖含量 影响不明 显 乳母患乳腺炎 时 乳糖含量下降 78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维 生素 乳汁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不同程度受乳母膳食摄入的影响 母体维生素处于缺乏状况时将更为明显 需要高度优先考虑的 VA、 VB1、 VB2、 VB6、 VB12 维生素 B、维生素 E的摄入对泌乳有影响摄入不足时泌 乳量小(服用足量鲫鱼汤、猪蹄汤后奶量仍不足,要 考虑是否维生素缺乏) 79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矿 物 质 Ca 膳食钙不足时首先动员母体钙 长期膳食缺钙将致乳汁钙降低 补充钙对母体的益处大于婴儿 Fe、 Cu、 Mg、 K、 P 母体摄入和储备对乳汁中浓度影响甚微 补充该营养素对母体的益处大于婴儿 Se、 Zn、 I 需要高度优先考虑 80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缺点 脂肪、 钙 、 DHA含量低 氯 化 钠 含量高 检 出有害物 质 优 点 蛋白 质 含量高 氨基酸、低聚糖成分好 中国母乳与西方母乳比 较 国民 饮 食 习惯食品安全 现 状 81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肉、蛋、奶、黄油比例低 钙、脂肪量低 粮食、豆类比例高,多食汤汁 蛋白量高,氨基酸、低聚糖成分好 深海鱼比例低 DHA低 盐、酱油量高 氯化钠高 中国乳母与西方乳母比 较 82 乳母饮食对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动员 母体 储备 牺 牲母体 组织 维 持乳汁 营 养 影响母体健康 乳汁 营 养差 母 亲 身体受 损 产妇 肥胖 乳汁 营 养未必均衡 长 期 营 养不良 盲目 进补短期 营 养不良 乳母 营 养状况 乳汁 营 养素含量母体 营 养素含量 婴 儿生 长发 育与健康 母 亲 自身健康 乳母要平衡膳食 合理 营 养 83 乳汁质量控制工作步骤 1、母乳喂养指导 正确哺乳、乳房健康、乳汁充足 2、乳汁成分分析 婴儿体重增长不足、消化不良、厌食等 了解乳汁质量 了解乳汁成分变化,评价饮食调节效果 3、乳母饮食指导 84 如何调整乳母饮食结构 v 饮 食 结 构均衡均衡的 营 养来源于均衡的 饮 食 v 供 给 充足 优质 蛋白 质 蛋、水 产 、禽、大豆 v 多食含 钙 丰富食品乳制品 v 预 防缺 铁 性 贫 血肝 脏 、肉、 鱼 v 摄 入足 够 新 鲜 蔬菜、水果、海藻 类 v 多 摄 入 DHA 深海 鱼 v 注意食品 卫 生、 远 离 污 染 环 境烟、酒、咖啡 v 注意烹 调 方法蒸、煮、煨、 汤 汁,少油炸烤 饮 食原 则 在整个哺乳期保 证 良好 营 养,而非只有 产 后一个月 85 如何调整乳母饮食结构 v 红 糖 糖分供 给 能量;含丰富 钙 、 锌 、 铁 (其他糖的 3-10倍 ) v 鸡 蛋 蛋白 质 丰富且利用率高 脂肪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v 小米 Fe, VB1, VB2比大米高出一倍至数倍 纤维 素高出 2倍 v 芝麻 富含蛋白 质 、脂肪、 钙 、 铁 、 VE等 v 汤类 可溶性氨基酸、 维 生素、 矿 物 质 刺激胃液分泌,改善食欲,促 进 泌乳 传统饮 食 86 如何调整乳母饮食结构 v 寒凉生冷食物 荞 麦、薏苡仁、 绿 豆、螃蟹、 蜗 牛、田 螺、蚌肉、 乌鱼 、柿子、柚子、 猕 猴桃、甘蔗、西瓜、 甜瓜、苦瓜、慈姑、蕹菜等, 产妇应 尽量不吃或少吃 v 辛辣食品 v 刺激性食品如 浓 茶、咖啡、酒精,会影响 产妇 睡眠及 肠 胃功能,亦 对婴 儿不利 v 过 咸食品 过 多 盐 分会 导 致浮 肿 v 回奶食品如麦芽 不利于乳汁分泌的食物 87 根据个体体质确定不宜食物(非空腹大量) 筛查并指出目前缺乏的食物 促进营养均衡 根据尿靛甙水平确定蛋白质数量(缺 /超) 根据目前食物结构确定油脂类均衡来源 根据肥胖程度确定食物适宜 GI 结构及吃法 如何调整乳母饮食结构 88 饮食结构 筛查与指导 饮 酒 问题 : 哺乳期母 亲 戒酒措施 疑似 摄 入失衡 : 橄 榄 油或茶籽油 深海 鱼 海 带 /紫菜 蔬菜 水果 禽畜肉 鸡 蛋 补 充蛋白粉 措施 个体化 饮 食 营 养分析 保 证摄 入 结 构合理 过 度 饮 酒影响乳汁分泌,酒精 会 进 入母乳影响 婴 儿生 长发 育 89 蛋白质含量低 情况一: 母亲长期(从孕期至今)因疾病、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身体虚弱,造乳机制不 能正常建立,且体内可供生成乳汁的营养成分缺乏。应逐步改善母亲体质与营 养状况,适时为婴儿补充其他乳品。若因母亲疾病所致,一时难以纠正,出于 保证母婴双方健康的考虑,应人工喂养婴儿。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0 蛋白质含量低 情况二: 产后母亲身体虚弱,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尚在恢复中,因此造乳功能暂 时不成熟。母亲应多休息、科学饮食、保持良好心情、适度运动,并按需哺 乳、让婴儿勤吸吮。伴随母亲身体逐步康复,造乳机制会逐步成熟,母乳营 养成分可逐步得到改善。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1 蛋白质含量低 情况三: 母亲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膳食蛋白质质量较差,导致体内氨基酸转变 为乳汁蛋白质的效率降低,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应增加母亲对 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蛋、肉、豆类等,多食富含蛋白质的汤类,如猪蹄 汤、排骨汤、牛肉汤、鲫鱼汤、黄豆汤等。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2 情况四: 同一次哺乳过程中,乳汁营养成分会随哺乳过程变化,越是后吸吮出的乳汁, 蛋白质含量越低。若送检样品为后奶,或挤出时与上一次哺乳时间间隔较短, 则母乳中蛋白质含量偏低。 蛋白质含量低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3 蛋白质含量低 喂养注意事项: 前奶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一次哺乳过程中,最初吸吮出的乳汁为前奶,呈 微绿色水样液体,常被误认为 “ 灰奶 ” 而丢弃),应让婴儿吃到前奶,以保证 蛋白质的摄入。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4 蛋白质含量高 情况一: 母乳中的营养成分随产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其中以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最明 显。伴随产后时间的推移,母乳依次被称为初乳、过渡期乳、成熟期乳和晚乳 ,产后时间越长,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越低。人乳成分分析仪以成熟期乳的普遍 营养含量统计结果为检测标准。如果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可能因为该个体母 亲尚处于初乳和过渡期乳时期,此时的乳汁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因此蛋白质含 量高。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5 蛋白质含量高 情况二: 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还可能因为母亲营养状况极佳,体内氨基酸转变为乳汁蛋 白质的效率极高。对于正常营养、身体健康的乳母,乳汁中蛋白质含量很稳定 ,蛋白质浓度正常值范围窄,即使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标准,通常也是略微有 所增多,不影响婴儿的营养摄入。如已发生母婴肥胖、婴儿消化不良等情况, 应适度提高母亲膳食中的素食比例。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6 乳糖含量低 乳糖在人乳中含量相对稳定,基本不受母亲膳食等因素影响,因此乳糖的正常 值范围较窄。在母亲患乳腺炎情况下,人乳中乳糖含量会明显下降。其他情况 下,即使乳糖含量低于正常标准,通常也是略微有所减少,不影响婴儿的营养 摄入。产后母亲身体虚弱,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尚在恢复中,因此造乳功 能暂时不成熟。母亲应多休息、科学饮食、保持良好心情、适度运动,并按需 哺乳、让婴儿勤吸吮。伴随母亲身体逐步康复,造乳机制会逐步成熟,母乳营 养成分可逐步得到改善。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7 乳糖含量高 乳糖在人乳中含量相对稳定,基本不受母亲膳食等因素影响,因此乳糖的正常 值范围较窄。即使乳糖含量高于正常标准,通常也是略微有所增多,不影响婴 儿的营养摄入。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8 脂肪含量低 情况一: 母乳中脂肪含量受母亲膳食影响较大,母亲摄入脂肪多,母乳中脂肪含量就多 ,母亲摄入脂肪少,母乳中脂肪含量就少。因此,可适当增加母亲膳食脂肪的 摄入,如橄榄油、茶籽油、三文鱼、鳕鱼等,但不宜吃肥肉。更多的时候是保 证脂肪酸的平衡。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99 脂肪含量低 情况二: 产后母亲身体虚弱,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尚在恢复中,因此造乳功能暂时 不成熟。母亲应多休息、科学饮食、保持良好心情、适度运动,并按需哺乳、 让婴儿勤吸吮。伴随母亲身体逐步康复,造乳机制会逐步成熟,母乳营养成分 可逐步得到改善。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100 脂肪含量低 情况三: 母乳中的营养成分随产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伴随产后时间的推移,母乳依次 被称为初乳、过渡期乳、成熟期乳和晚乳。从初乳到成熟期乳(产后第一个月 ),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而人乳成分分析仪以成熟期乳的普遍营养含量统计结 果为检测标准。如果母乳中脂肪含量低,可能因为该个体母亲尚处于初乳或过 渡期乳时期。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101 脂肪含量低 喂养注意事项: 后奶中脂肪含量高(一次哺乳过程中,先吸吮出的乳汁为前奶,后吸吮出的乳 汁为后奶),每次哺乳应保证婴儿吸空乳房,以尽可能多的摄入脂肪。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102 脂肪含量高 情况一: 母乳中脂肪含量受母亲膳食影响较大,母亲摄入脂肪多,母乳中脂肪含量就多 ,母亲摄入脂肪少,母乳中脂肪含量就少 。 减少和调整脂肪 摄入: 适当 减少母亲 膳食 饱和 脂肪 的 摄入,保证 脂肪酸的 平衡 , 橄榄油、茶籽油、三文鱼、鳕鱼的摄入应保证 。 选择 低 GI食物: 控制餐后血糖、体重、体脂 提高乳汁质量提高乳汁质量 103 脂肪含量高 情况二: 同一次哺乳过程中,乳汁营养成分会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