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滑囊炎PPT课件_第1页
尺骨鹰嘴滑囊炎PPT课件_第2页
尺骨鹰嘴滑囊炎PPT课件_第3页
尺骨鹰嘴滑囊炎PPT课件_第4页
尺骨鹰嘴滑囊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尺骨鹰嘴滑囊炎 1 定义 通常因肘部因经常受外力撞击使尺骨鹰嘴 皮下的滑囊受挤轧损伤、发炎肿胀,产生 病变,成滑囊炎。 多发于体力劳动者,既 往多见于矿工,故称矿工肘。 2 【相关解剖】 肘后皮肤松弛,皮下组织较薄。浅静脉和 皮神经多为从前面绕行而来,计有臂后皮 神经、前臂后皮神经(均为桡神经分支) 、头静脉、贵要静脉的属支。当屈肘时, 在肘后方的最突出部为尺骨鹰嘴骨凸,可 以明显看到并触及。它是肘后部的重要骨 性标志。鹰嘴下续尺骨后缘。鹰嘴尖端有 肱三头肌腱附着。 3 肱三头肌腱可分为深、浅层肌腱。浅层肌 腱集聚为长方形的腱板,会同深层纤维共 同止于鹰嘴尖、后面及侧缘,并与尺骨骨 膜及前臂背侧深筋膜融合。因此,肱三头 肌腱宽、厚而有力。 尺骨鹰嘴部有两个滑液囊(图 2-042), 一在鹰嘴后方,肱三头肌腱扩展部与皮肤 之间为鹰嘴皮下囊;另一在肱三头肌腱深 浅两头(即内、外侧头与关节囊)之间, 为腱下滑液囊。这些滑液囊都有缓冲机械 刺激与滑润腱的作用。 4 5 【病因病理】 鹰嘴因反复摩擦和创伤,可引起鹰嘴滑囊炎。鹰 嘴滑囊炎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损伤多为鹰 嘴部突然触地,或肘尖部突然受到撞击而致伤, 使滑囊,特别是皮下囊因受撞击而产生积血、积 液等无菌性炎症;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则可转为 慢性。 慢性劳损也是重要原因。经常用鹰嘴部用力与磨 擦等也可形成慢性滑囊炎,矿工肘便由此而得名 。如在劳动或体育运动中,损伤了肱三头肌腱, 自然会影响到腱围结构,也会产生急、慢性滑囊 炎,从而产生滑囊及周围组织的粘连、瘢痕等病 变。 6 【临床表现及诊断】 鹰嘴滑囊炎,特别是皮下囊的诊断一目了然,根据病史和 症状即可诊断。但应摄肘关节 X线像,除外其他疾病。 1、急性鹰嘴皮下囊滑囊炎 有急性鹰嘴部撞击史,伤后疼 痛,迅速肿胀,有局限性的,边缘比较清晰的园形凸出, 该部有压痛和波动,但肘部活动正常。 此种滑囊炎必须与肘后挫伤所致血肿相区别。肘后挫伤时 的肿胀是弥漫性的,且常向尺骨嵴方向漫延,如未及时处 理,亦可变为滑囊炎样改变。 还必须与肱三头肌腱断裂相鉴别,此种损伤常可致腱下囊 积血、积液,可误诊为单纯腱下囊滑囊炎。只要做肱三头 肌抗阻力和压力试验即可鉴别。 除此而外,必须警惕梅毒性和痛风性滑囊炎,前者有血清 反应阳性,后者为尿酸增高及典型的关节炎发作史,且抽 出之囊液中可检出尿酸结晶。 7 2、肱三头肌腱下囊滑囊炎 此型为慢性损伤型。 可分为二种情况: 第一种为单纯腱下囊滑囊炎。其肿胀症状显示于 肱三头肌腱的两侧,腱两侧的腱旁沟消失,但不 延及鹰嘴部位。 第二种情况为腱下囊与皮下囊同时受累。此种情 况多为肱三头肌腱同时也有慢性损伤。肘关节肿 胀不明显,但囊壁常有肥厚感。此型滑囊炎都有 挤压样疼痛,肘关节抗阻力伸肘时疼痛。但肱三 头肌抗重力试验阴性,且伸肘无碍。晚期, X线 片可见鹰嘴嵴有 “成角 ”样骨质增生。此型滑囊炎 应与肘关节滑膜炎相鉴别。肘关节滑膜炎时,大 多在关节内有积液,鹰嘴周围的沟凹都会因积液 而消失,与局限性肿胀有明显区别。 8 【针刀治疗】 1、适应症与禁忌症 凡确诊为鹰嘴滑囊炎者均为 针刀闭合型手术的适应症,急性、慢性均可及时 治疗。 2、体位 仰卧位,患肢屈肘,将肘放于胸前,屈 肘 90,肘下与胸壁间垫以薄枕,使肘尖暴露清楚 ,施术方便。也可以将患侧手放于脑后,并用垫 将上臂垫稳,使鹰嘴暴露清楚,这样可以不在病 人面前晃动针刀,免得病人紧张。 3、体表标志 尺骨鹰嘴,肘背侧肘尖最突出的骨 凸部即是。如有鹰嘴皮下囊肿胀,则突出更明显 。 9 4、定点 皮下囊滑囊炎,定点于鹰嘴最突出部, 即滑液囊最突出部 1点即可。 腱下滑囊炎,则定点于鹰嘴尖部的稍上 方,鹰嘴与肱骨下端相交处的压痛点上, 定 1点即可。 5、消毒与麻醉 常规皮肤消毒,戴手套, 铺无菌巾,局麻后,行针刀术。 10 6、针刀操作(图 2-043) 鹰嘴皮下囊滑囊炎的操作 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 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再深入有落空 感即已入皮下囊内。提起刀锋,再切开囊壁 24刀即可。 然后,再提起刀锋至皮下层,将刀体向一侧倾斜,几与皮 面平行,向左(或右)推进 1015mm,在皮下层行通透 剥离,皮下层松动后出刀。 鹰嘴腱下囊滑囊炎的操作 刀口线与刀体的位置不变, 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匀速推进,刀锋直达鹰嘴骨面 。调整刀锋到鹰嘴的上(尖)端,并透过肌腱达肱骨下端 骨面。此时,稍提起刀锋,切开 2刀;然后,放开捏持的 刀柄,任其刀体自然 “浮 ”起,再重新在浮起的高度上捏持 刀柄,再行纵行疏通与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出刀。 术毕,创可贴或无菌敷料覆盖刀口,并固定。 11 7、手法操作 术者以双手抱 肘,双拇指正 对皮下囊部位 ,进行挤压, 务使囊液尽量 排出(体外或 皮下),一般 无须做加压包 扎。嘱病人多 做肘关节活动 ,以助炎症吸 收。 12 【注意事项】 1、在鹰嘴部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