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全套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充值就可以下载原稿,疑问咨询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皮带输送机的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皮带输送机的设计。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散装材料,具有较高的速度,自动连续作业的理想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炭、矿山、港口、食物和许多部门。随着工业的需求 ,带式输送机向长距离、高速度、大运量、大功率等方向发展 ,皮带输送机的动力学问题也越来越多。这需要系统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在设计阶段预测和优化输送机,使带式输送机在经济合理、技术可靠。首先对胶带输送机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选择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规则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 择;然后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检验。普通带式输送机由六个主要部件组成:传动装置,并返回设备的尾架,张紧轮和皮带。最后简单的说明了输送机的安装与维护。 本次皮带运输机的设计,展示设计的一般过程,在选择设计工作的相对价值。 关键词 :皮带输送机;倾斜式;双驱动; f is a in is of is in as of of at in of of it is it is of on is it is of At it is of 录 摘要 . 录 . 前言 .题的意义 . 1 带输送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2 带式运输机的设计计算 .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 2 算步骤 . 3 宽的确定 . 3 送带宽度的核算 . 5 周驱动力 . 5 算公式 . 5 要阻力计算 . 6 要特种阻力计算 . 8 加特种阻力计算 . 9 斜阻力计算 . 10 动功率计算 . 11 动轴功率( 计算 . 11 动机功率计算 . 11 送带张力计算 . 12 送带不打滑条件校核 . 12 送带下 C=. 13 特性点张力计算 . 14 送带强度计算 . 19 3 驱动装置的选用与设计 . 21 速器的选用 . 21 轴器 . 22 4 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用 . 23 辊的作用与选型 . 23 辊的校核 . 26 动滚筒、改向滚筒合张力计算 . 28 向滚筒合张力计算 . 28 动滚筒合张力计算 . 28 动滚筒强度的验算与直径的确定 . 28 . 28 . 29 5 制动装置 .动装置的作用 . 34 动装置的种类 . 34 动装置的选型 . 34 . 35 紧装置行程 . 35 紧力与拉紧装置 . 35 6 其他部件的选用 .架与中间架 . 37 架 . 37 间架 . 38 料装置 . 38 给料装置的基本要求 . 38 料段拦板的布置及尺寸 . 39 料装置 . 39 扫装置 . 39 部漏斗 . 40 气及安全保护装置 . 41 7 结 论 . 谢 .考文献 .第 1 页 1 前言 题的意义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连续运行的无休止的输送带输送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输距离长,生产效率很高。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煤炭、发电厂和工业企业。随着现代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式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它是工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输送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生 产力的提高,社会的需求逐渐增加,对我国矿业企业,全部为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因此,带式输送机技术的提高。总之,我国的带式输送机迅速发展,带式输送机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强大的科技支持,不仅运输距离带式输送机的提高,而且功率提高也非常大,中国新时期的带式输送机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 2 页 2 带式运输机的设计计算 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设计参数及环境 ( 1) 输送物料:散状物料 ( 2) 物料特性: 1) 最 大块度: 400) 散装密度: 1t/) 堆积角: =20 4) 物料温度: 中 n 摩擦力备用系数,取 摩擦系数, 输送带与两个滚筒间的围包角之和, 故摩擦条件满足。 第 19 页 送带强度计算 ( 1) 输送带的计算安全系数 由公式 2n 。 ( 2 其中 6S , . =1200 2000=310 n = 32 0 3 9 6 1 (2) 输送带的许用安全系数 由式子 2 ( 2 其中 动载荷系数,一般取 o 查 通用机械设计 选出表 2 2入上式得 1 . 2 1 . 83 . 0 7 . 6 2 40 . 8 5m ( 3)输送带强度验算 m输送带强度满足要求。 o 第 20 页 查 通用机械设计 选出表 2 2d 钢丝绳间距 L 带厚 h 620第 21 页 3 驱动装置的选用与设计 机的选用 电动机的选用根据设计所需要的额定转速而选择,平常所选用的电动机转速不低于 500r/次设计所需要电动机的总功率为 101此选用功率为 110 速器的选用 带宽 1200表得传动滚筒的直径 D=1000工作转速为: 6 0 6 0 2 3 8 . 2 2 / m i 1 4 1 已知电机转速为 1480r/ 则电机与滚筒之间的总传动比为: 0 . 9 6 3 7 . 260v 本次设计选用 15二级硬齿面圆锥 传动比为 机的速度,通过斜齿轮和斜齿轮的第一级减速齿轮,在第二阶段中,第二轴和第三轴中齿轮减速,图示如下: 图 3 1 减速器示意图 电动机 ,减速器 和传动滚筒 依次 都是用联轴器 联结 ,故传动比 全为 1。 第 22 页 轴器 联轴器主要用于将两轴联接在一块,两轴分离时需将机器完全停止。 第 23 页 4 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用 辊 辊的作用与选型 ( 1)作用 带式输送机托辊的结构是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安装带式输送机托辊影响使用寿命和负载的大小和性质。 常见的托辊组是布置是将三个等长托辊放在同一平面内,两侧托辊向前倾 03 或将中间托辊与两侧托辊错开布置。 ( 2)选型 托辊类型有槽形托辊 4平行托辊 4缓冲托辊 4 图 4形托辊 槽形托辊是由三个托辊构成的托辊组,它的形状像,两边高,中间低,适用于运送散状物料,这种构形可防止物料的洒落,且增大运输能力。本次设计的上托辊就是选择 平形托辊倾角为 0 由一个平直的辊子构成,适用于运送成件物品,本次设计的下托辊为回程无承重,为保持皮带的张力选用 行托辊的结构简图如下: 第 24 页 图 4行托辊 缓冲托辊分为橡胶圈式缓冲托辊与弹簧板式缓冲托辊,其结构简图如下所示,主要用来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本次设计选用 图 4冲托辊 a)橡胶圈式 b)弹簧板式 按照胶带在托辊间所产生的挠度尽可能小的原则,将皮带输送机的托辊间距设置为承重上托辊为 程空段下托辊为 3 为使皮带更好的与滚筒进行连接过渡,减小皮带在过渡段的边缘应力保护皮带,所以在皮带运输机的头部和尾部分别设计一组过渡托辊。过渡托辊与端部滚筒的中心距不超过 800 1000过渡托辊的槽角为 010与 020 两种。 皮带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输送带容易跑偏,对于这种现象常采用不 第 25 页 同形式的调心托辊进行修正。由于有载分支有承重不易跑偏所以每隔 10组槽形托辊放置一组调心托辊,回程空载分支易跑偏每隔 610组平型托辊放置一组调心托辊。 回转式调心托辊,槽形调心托辊用于有载分支,其防跑偏原理与前倾托辊相同,这种调心托辊在固定型带式输送机上应用的很多。 托辊的间距设计由带宽 B 1200托辊间距 0a 3m, 35, 0。上托辊 108, L=465承 4个上托辊转动部分质量 =08, L=1400承 4个下托辊转动部分质量 = 表 4托辊技术规格表 托辊直径 辊 轴径 承型号 托辊 长度 辊轴外伸长转 部分质量辊质量 9 20 400 14 50 15 65 00 50 5 450 17 08 25 480 65 00 00 50 第 26 页 05 1150 400 33 25 480 150 59 465 400 托辊的校核 ( 1) 上托辊的校核 本次设计所选用的为槽形前倾托辊 0(35) 上托辊,其结构简图如 4 图 4形前倾托辊 0(35) 结构简图 1)承载分支的校核 式中 有载分支托辊的静载荷( N) 承 载分支托辊间距( m) e 辊子载荷系数,查通运机械设计手册表 2e=0.8 v 带速( m/s),已知 v=2m/s 第 27 页 每米长输送带质量( kg/m),已知 m 输送能力( kg/s) 式 中 :3m / s 三 节 托 辊 槽 形 输 送 带 上 最 大 截 面 积 ( ) ; 带 速 ( ) ;k) 3 倾 斜 系 数 ; 物 料 松 散 密 度 ( kg/ 考 文 献 运 输 机 械 设 计 选 用 手 册 表 2 代入上式得 ks2 1000= s 3 0 0 . 50 . 8 1 . 2 1 3 . 1 2 5 9 . 8 12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表 2,承载能力为 4400N,上托辊直径为 108承型号为 4度为 380于计算所得 0p ,故满足要求。 2)动载计算 承载分支托辊的动载荷为: 0 0 s d ap p f f f 式中: 0p ); 分 支 托 辊 动 载 荷 ( 运行系数,取 冲 击系数,取 工况系数,取 第 28 页 则: 1 =采用悬挂重锤的方式。 第 37 页 6 其他部件的选用 架与中间架 架 机架是支承滚筒及承受输送带张力的装置。 机架 有四种结构如图 6示。可满足带宽 5001400 、倾角000 18 、围包角 00190 210 多种形式的典型布置。并能与漏斗配套使用。 图 6 架 a. 01 机架:用于 000 18 倾角的头部传动及头部卸料滚筒。选用时应标注角度。 b 02 机架:用于 000 18 倾角的尾部改向滚筒或中间卸料的传动滚筒。 c 03机架:用于 000 18 倾角的头部探头滚筒或头部卸料传动滚筒,围包角小于或等于 0180 。 d 04机架:用于传动滚筒设在下分支的机架。可用于单滚筒传动,也可以用于双滚筒传动(两组机架配套使用 )。围包角大于或等于 0200 。 第 38 页 e 01, 02 机架适于带宽 500140003, 04 机架适于带宽8001400 本次设计的带式输送机选择 02机架。 间架 中间架的作用主要是安装托辊。 本次设计的 支腿。 料装置 给料装置的基本要求 输送机中的给料装置对皮带输送机相当重要,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输送带的使用期限。因此给料装置需要达到以下要求:当物料从给料装中到达输送带 时,它的速度应与带速接近,给料时从皮带的中心进行,这样可以确保物料均匀的给到输送带上,同时给料设施与输送带的拦板不要太紧连接,以减少物料落差。输送物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与运输材料或条件改变时,可以调整材料的速度和更好的性能,尤其是当运输提供了强大的粘性材料,无堵塞,结构紧凑,可靠,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等。 运输散装材料时,应先将小块和粉末卸在传送带上形成垫层,以防止运输散装物料的损伤;当输送尖锐,具有磨损性物料时,应将皮带受料段布置为水平;当在倾斜段装料时,防止撒料,需要装栏板装的高且长。 给料漏斗的宽度 不可以超过输送带宽度的 23。同时输送物料也有严格要求。 第 39 页 料段拦板的布置及尺寸 大块物料输送时需要将栏板下缘设置的与输送带间的间隙逐渐的增大,以方便挤压在拦板下面的物料随着输送带向前,从拦板下面被带出,这样可避免输送带被划伤。 为了让物料在前期不从栏板与输送带间的间隙滑出,在栏板外侧装厚8 16密封用硬橡胶面,或将托辊组侧托辊倾角增大到 045 060 , 这时仅用金属拦板导流就能形成稳定的物流。 栏板的长度依据物料速度与皮带速度两者之间的速度之差大小而决定。拦板间的距离一般为 12 23之间。 料装置 带式输送机卸料可以在末端也可以在中间,当在末端卸料时不需要专门的卸料装置,但在中间卸料时需要卸载挡板或 卸载小车。 平直卸载挡板与 对输送带的影响十分严重,还会增加带条运行阻力,因此不建议采用。 本次设计在末端卸料,所以不需要专门的卸料装置。 扫装置 输送机皮带在运行中有些物料无法卸净,致使表面粘有物料,皮带在通过下托辊或改向滚筒时,粘在皮带表面的物料会加剧托辊和输送带的磨损,引起输送带跑偏。所以清扫装置也是皮带输送机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保证输带的正常工作且提高输送带的的寿命。 清扫装置有以下几种,如重锤清扫装置,弹簧清扫器,合金橡胶清扫器,空段清扫器 ,水力清扫器。本次设计采用弹簧清扫器和空段清扫器。 ( 1)弹簧清扫器 常用的清扫装置是弹簧刮板清扫器,如图 6示: 第 40 页 图 6簧清扫器 1 2弹簧清扫器是固定方式是刮板架两端靠弹簧压紧。可以安装在卸料滚筒的下部或者卸料滚筒与增角滚筒之间的输送带下部。 ( 2)空段清扫器 为防止运输过程中散料粘结在改向滚筒表面,造成张力不均,影响输送带,所以需要在回程段改向滚筒进口处安装清扫器。利用橡胶条或输送带做成的“人”字形或“ / ”形刮板清扫器安装在与输送带适当的距离上,然后将其固定。 同时在回空 输送带的上表面且靠近机尾换向滚筒外也安装空段清扫器。 部漏斗 头部漏斗主要是为了使物料更好的到达皮带并控制运输方向,同时也可以起防尘作用。 (1) 本系列漏斗有普通型和调节挡板型两种。其中普通型又可分为不带衬板和带衬板两种。 带速范围: 2 5m s, 3 15m s,调节挡板式带速范围 1 65m s;带衬板漏斗在水平运输时可达 4m s。 第 41 页 因为本次设计的带速为 2m/s,所以选择 号的调节挡板型漏斗。 气及安全保护装置 为保护人身安全,监测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需要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以防止意外发生,并及时报警。 (1)所有安全保护监测设备才应当依照有关国家标准或者专业标准要进行设计及使用。 (2)电气设备的保护:主回路要求有电压、电流仪表指示器,并有断路、短路、过流 (过载 )、缺相、接地等保护及声、光报警指示,指示器应灵敏、可靠。 (3)安全保护和监测;按照皮带输机的工作情况和工艺情况及系统选择,一般用到的保护,监测装置如下所示: a输送带跑偏监测:监测装置安装在输送机头部、尾部,中间及易跑偏的点, 5带宽偏移量时为轻度跑偏引发信号和报警,重度跑偏量达l 0带宽偏移 量时为重跑偏,引发延时动作,报警、正常停机情况。 b打滑监测:对于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两者的线带速度进行监测,若两者的的线速度之差超过一定值就会引发报警、自动张紧皮带或下常停机。 c超速监测:适用于向下运输时速度的监测,当超越到均规定带速的 报警并紧急停机。 d沿线紧急停机用拉绳开关,沿输送机全长在机架的两侧每隔 60 组开关,动作后自锁、报警、停机。 e其它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第 42 页 7 结 论 本次设计主要是根据现有的设计标准进行仿形设计,严格依据设计标准和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与计 算。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