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需要购买对应 纸 咨询 14951605 买对应的 纸 14951605 或 1304139763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设计 (论文 )题目: 型材铆接机机械结构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提交日期: 2016 年 月 日 答辩日期: 2016 年 月 日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 I 目 录 摘 要 . . 绪 论 . 1 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动辗压的定义及优点 . 1 动辗压研究现状及发展 . 2 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 2 总体方案设计 . 4 计要求 . 4 案设计 . 4 术设计路线 . 5 3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6 机的选择 . 6 及轴上零件的设计与校核 . 6 缩液压缸设计 . 9 接头的设计 . 15 座的设计 . 17 架的设计 . 17 4 其他方面 . 19 动辗压变形特征及其力 学分析 . 19 辗件变形时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方法 . 20 5 结 论 . 23 参考文献 . 24 附 录 . 25 致 谢 . 26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摘要 材铆接机机械结构设计 摘 要 所谓摆碾铆接法,就是用铆杆对铆钉局部加压 , 并绕中心连续摆动直至铆钉成形的铆接方法。“摆动辗压”是一种先进的压力加工技术和工艺,与传统压力加工工艺及技术相比,摆 辗工艺及设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 本文讲述了 型材铆接机机械结构 的设计。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现有 铆接机 的 研究及发展现状 ;然后, 在分析 基本原理 基础上 提出了 摆动碾压铆接机 设计方案;接着,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强度校核;最后,通过 图软件绘制了本 铆接机 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 通过本次设计,巩固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公差与互换性理论、机械制图等;掌握了起重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 今后的工作于生活具有极大意义。 关键词: 摆动碾压; 铆接 机 ; 液压缸 ; 设计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of he is by on "is a of of of of to of of in on of is of of of of of be to in is of 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1 1 绪 论 究的背景及意义 摆辗技术的新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过去几年 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也不断有摆辗机展出。可见摆辗技术决不是像西德奥穆科公司所说的“已经销声匿迹” , 而正在大力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 摆辗技术开始提出是为了锻造 , 英国和波兰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 但作为摆辗热锻 , 目前在设备和模具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 还没有大量使用。我国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研究 ,在汽车半轴等的摆辗热锻方面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值得进一步研究。 摆动辗压成形技术能够摆辗其他锻造成形工艺难以成形的零件 , 如汽车的 端面凸轮、差速器锥齿轮、离合器盘毂、汽车半轴 , 摩托车的端面齿轮、启动棘轮、磁电机轴套、单向器飞块、 差速轮 , 扬声器的导磁体 , 枪械的调节塞、转向齿圈 , 高压电器的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片等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部件 , 已经在汽车、摩托车、五金、兵器、电器等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因此 , 应加大研究和推广摆动辗压成形技术力度 , 它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 并而且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动辗压的定义 及优点 所谓摆碾铆接法,就是 用 铆杆对铆钉局部加压 。 并绕中心连续摆动直至铆钉成形的铆接方法。按照这种铆接法的冷碾印进 。 又可将其分为轨道铆接法及径向铘接法。轨道铆接法较易理解,它是在圆周运动范围内进行铆接的。而径向 铆接法较为复杂。它是通过一梅花形的运动而达到碾铆目的铆轷的缈轴在中心使铆钉膨胀,每个梅花形的轨道都通过铋钉中心点 。 铆杆接触面在铆接金属上完成一个类似滚压的运动。 “摆动辗压”是一种先进的压力加工技术和工艺,与传统压力加工工艺及技术相比,摆辗工艺及设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工时,摆辗力只有传统锻造力的 5 20,从而大大减少了设备,厂房,基础,安装的费用并可完成普通压力加工工艺难以完成的薄盘类和复杂形状零件的成形。因此可以用较小吨位设备代替大型设备。一般说来,它可较普通平锻机投资低 5 倍以上;较普通锻锤类设 备效率提高 3 倍以上。同时,摆辗摸具结构简单,换模方便,模具寿命长也是一大优点。摆辗加工后,零件有较好的金属流线,特别是冷摆辗后,由于冷作硬化使抗拉强度和硬度有较大提高,因此可用低碳合金钢,成形后达到高碳合金钢的强度。 ( 1) 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摆碾成形是无冲击的静载成形,成形力较小,设备的相对刚度大。通常冷摆碾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可以达到 面粗糙度 可以达到 ( 2) 省力:摆辗是通过连续局部塑性变形累积实现整体塑性成形,其变形力通常为整体锻造变形力的 1/51/20。与整体锻造工艺相比,成形同样大小的工件,摆辗所需的变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2 形力显著减小,因而所需摆辗设备吨位小。 ( 3) 适合成形薄盘类零件:摆辗工艺能成形高径比 H/D 很小、普通锻造不能成形的工件,特别适合成形薄盘、圆饼、法兰、半轴类和勾销等零件,显著地扩大了锻造产品的范围。 ( 4) 生产效率高:摆辗生产率可达到 1015 件 / ( 5) 工作条件好:摆辗属静压成形,无振动,噪声低,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环境好。 动辗压 研究 现状 及发展 辗设备研究 目前国内已设计、制造了公称压力达 36, 100, 300, 1000, 1600, 2000, 3000, 4000, 6300 规格的立式摆辗机 , 公称压力从 1000 4000 卧式摆辗机 , 以及用于冷铆接工艺的摆辗铆接机。此外还制成了多用途摆辗机、横轧 摆辗复合机、转动辗压机等。 摆辗机身结构与国外差异较大 , 除有框架式、四柱式外 , 还有焊接结构 ; 摆头结构除有滚动轴承式外 , 还有球面静压轴承式和平面静压轴承式。国外摆辗机的摆头运动轨迹是由内、外两个偏心圆环的转动来获得的 , 而国内摆辗机的摆头运动轨迹主要是采用偏心楔形块来获得的。 周德成、王家 勋、张猛、陆其仁、刘汉贵等对摆辗机摆头驱动电机功率的计算以及摆辗机设备吨位的计算进行了大量研究。 裴伟才、胡亚民、裴兴华、程培源、刘汉贵、王广春等对摆辗机摆动机构的运动学及其运动轨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辗成形理论研究 采用电测法、密栅云纹法、光塑性法、网格法以及小孔流入法等方法研究了摆动辗压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分布 , 以及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分布、切向应力分布 , 并从模拟实验中得到了摆动辗压的变形规律 , 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结合 , 得出了摆动辗压金属薄件时中心拉薄的判据。采用主应力法、能量法 、上限元法、有限单元法等方法研究了圆柱体、圆环件摆动辗压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 , 缺陷形成与产生原因 , 摆辗变形力和力矩计算。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 采用几何分析与工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 对圆柱体、圆环件摆动辗压的接触轮廓、接触面积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 辗机的设计理论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 ,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摆辗机机身、 支架 、摆头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3 辗成型发展 摆辗技术的新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过去几年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也不断有摆辗机展出。可见摆辗技术决不是像西德奥穆科公司 所说的“ 已经销声匿迹” , 而正在大力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 摆辗技术开始提出是为了锻造 , 英国和波兰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 但作为摆辗热锻 ,目前在设备和模具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 还没有大量使用。我国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研究 , 在汽车半轴等的摆辗热锻方面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摆辗锻造方面 , 其发展倾向是冷温锻造 , 就连多年来一直研究热辗的英国 司也有向冷温辗方向发展的趋势 , 这一点是应当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 辗铆装技术的发展 , 给摆辗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 , 它比冲击铆接和静压铆接具有更大 的优越性 , 已为各国所重视 ,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包括如下: ( 1)家用铆接机的设计计算; ( 2)家用铆接机装配图绘制 ; ( 3)家用铆接机零件图绘制 。 金陵科技学院学 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 4 2 总体方案设计 计要求 完成摆碾式液压铆接机的机械结构和电机传动系统设计。包括底座、立柱、电动机、铆接和液压缸等几个部分。电机可带动铆接头旋转,以降低铆压阻力和提高铆钉头的品质。 案设计 案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 ,提出如下设计方案: 图 2案 简图 作原理 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油缸杆连接,电机转动时可带动油缸杆旋转,油缸杆在液压油作用金陵科技学院学 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 5 下可上下移动,铆接头有一定角度实现摆动辗压 术设计路线 技术设计路线如下: 调研摆动辗压铆接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方案设计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画出 配图拆画各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6 3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机的选择 合理地确定 铆接旋转 电机 的电动机功率,若功率选的过大,则消耗电力多,造成浪费;选用的过小,则又使 清洗头 使用效能受 到限制。 在确定电动机功率时,选用公式: N N N切 损电 ; 式中: 动机功率 , 切 率 , 损 据对设计提出的要求,本设计 铆接头 采用 偏心摆动铆接 ,线速度 V=35 m/s; 取 铆接进给量 t 从 0.5 代入计算公式计算: . 0 . 6 * 3 5 0 . 7 * 3 5 0 . 2 0 . 2 31 0 2 1 0 2 1 0 2 切 据经验公式,估计空载时所消耗的功率 则 N N N切 损电 =w 根据上述的估算,并考虑 装备 的效率,应选用 W 的电动机比较合适。 选取电动机型号: 海革新电机厂。 防护等级 作方式 1S ,冷却方法 绝缘等级 E 级。 及轴上零件的设计与校核 寸与结构设计计算 1)高速轴上的功率 转速 转矩 T1 , 601 , 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式3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 45 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表 112C ,于是得: 1 考虑到铆压时有较大压力,为提高轴刚度 选 51 , 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 联轴器处的直径 1d 。取 01 。 3)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 a)为了满足 大带轮 的轴向定位的要求 2 轴段左端需制出轴肩,轴肩高度轴肩高度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7 ,取 故取 2 段的直径 82 ,长度 02 。 (b)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 只 受径向力的作用,故选用深沟球轴承。根据82 ,查机械设计手册选取 0 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深沟球轴承 6206,故073 ,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轴肩高度轴肩高度 ,取 ,因此,取 64 。 4)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查机械设计表,联接 联轴器 的平键截面 278 。 度校核计算 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轴承支点位置时,从手册中查取 a 值。对于 6206 型深沟球轴承,由手册中查得 a=17此,轴的支撑跨距为 2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作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可以看出截面 C 是轴的危险截面。先计算出截面 C 处的 M 的值列于下表。 载荷 水平面 H 垂直面 V 支反力 F H 11431 , H 12622 V 22371 , V 15162 C 截面弯矩 M 8 5 1 8 532 1 4 5 5 5 1 32 总弯矩 168 646145 551851 85 2222m a 105770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8 3)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式 (15上表中的数据 ,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取 ,轴的计算应力 M p aM p 32222 已选定轴的材料为 45质处理。由表 15得 70 1- 。因此 1 ,故安全。 的选择 与校核 采用圆头普通平键 A 型( 10961979)连接,联接 大带轮 的平键截面578 , 10 。齿轮与轴的配合为 76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过渡配合保证的,此外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 6m 。 校核键联接的强度 : 键、轴材料都是钢,由机械设计查得键联接的许用挤压力为 20 键的工作长度 8282221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9 P 0577021021311,合适 承 的选择与校核 ( 1) 按承载较大的滚动轴承选择其型号,因支承跨距不大,故采用两端固定式轴承组合方式。轴承类型选为深沟球轴承,轴承的预期寿命取为 : L'h 29200h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有轴承受的径向力为 轴向力为 ( 2) 初步选择深沟球轴承 6206,其基本额定动载荷为 本额定静载荷为 ( 3) 径向当量动载荷 221211 222222 动载荷为 查得 ,则有 NP r 由 3 31066 满足要求。 缩 液压缸 设计 定主要参数 ( 1) 工作压力的确定 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可以根据负载循环图中的最大负载来选取,也可以根据主机的类型了确定(见表 3表 3 表 3负载选择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 负载 / 0 工作压力 / , 要产生“蘑菇效应”;当 O | ),又因上模处磨擦小 , 故 r 上 > r 下( |r 上 |> | r 下 |), 可见工件上接触面的塑性条件易先得到满足 , 故易形成“ 蘑菇头形”。 1 上蘑菇形:当工件较厚,进给量较小时,因上下模和工件接触面积不同(上边小、下边大), 靠近上模工件上的轴向单位压力较大,下模处较小,工件上接触面的塑性条件易先得到满足 , 先产生流动,故易形成“ 上蘑菇头形”。 2 下蘑菇形:当工件较厚,进给量很大时,上模接触面积大,接触压力大,故摩擦力也增大,这严重阻碍坯料表面金属的流动。所以开始辗压时,上接触区发生塑性变形,上模与坯料的接触面积增大 ,继而坯料粘合在上模上,成为上模的延伸部分,则坯料在下模接触区的部分开始发生塑性变形,而且下模与坯料开始部分接触,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小,坯料与下模接触的部分变形快,易形成下蘑菇形。 3 滑轮形:当坯料的变形部分高径比较小,且辗压时有失稳现象的发生时,坯料产生了轴向弯曲,使得坯料与下模也是部分接触,这部分金属单位面积压力增大,达到了材料的屈服极限,因而产生了塑性变形,形成了上下模相对应的上下塑性变形区,坯料两头变形快,中间变形慢,形成了滑轮形。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其他方面 20 图 4动辗压工件变形情况 当 工件较薄时 , 由测试知,上下接触面上的轴向单位压力接近,上、下模处金属可同时满足塑性条件,金属可同时沿径向及切向流动,加上拉弯变形有径向伸长,于是变形比较均匀,不产生“蘑菇头形” 。 ( 2)薄件中心开裂 普通圆盘件摆辗过程中 , 工件中心区域在水平方向所受正应力均为拉应力 , 而且该区域的拉应力值大于工件其他区域 , 工件心部的变形方式为切向和径向伸长、轴向缩短。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 , 工件中心发生凹陷 , 形成了工艺缺陷。 由塑性条件: 1s 可以判定,当 3= 则: 1= ( s,因 =l 知 10 ,即在工件的中心部位存在拉应力( r=z, 1 = 0)。单位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在工件中心处轴向单位压力较低,大约是流动应力 s 的 1/4。计算结果中心压力 p/2变形时往往要产生滑轮形状,继续变形就要产生折迭。若摆辗法兰长杆件 (如辗压汽车半轴、勾舌销件 ),由于露出端过长,摆辗时往往要产生失稳 , 使工件弯曲、折迭,进而报废。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蘑菇效应” 的两重性,来加速头部成形,杆部可采用夹紧或选用合适模具间隙办法 , 限制纵向弯曲来生产合格锻件。我国生产汽车半轴时 , 杆部均用夹紧机构 , 以缩短自由端的长度;而生产勾舌销法兰长 杆件 , 则是用限制插入下模中杆与模壁间隙办法 , 防止辗压头部时杆部的弯曲。取单面间隙为 , 摆辗头部成形良好 , 而杆部不发生弯曲。 为了提高生产率和防止折迭的产生 , 应尽量加大每转进给量 , 以增大面积接触率。 件锻不透 摆辗变形具有表面性质,摆辗变形首先在头部发生。当摆头与工件接触弧长 a<H 时 , 会发生锻不透的现象。摆辗成型适合于薄件,只有当高径比小于 形程度在 20 % 左右时,可使变形渗透到整个工件。 为了使变形深透,摆辗时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应当尽量加大进给量。如果采用恒功率泵,在热 辗初期,进给量大,当温度降低,抗力增大时,进给量可自动减少,从而发挥摆辗省力的优点,又可减少锹弯,防止折迭的产生。 模中心易龟裂、塌陷 摆辗时,由于压力分布呈山形规律,且靠近模具中心较大,因此模具中心受力条件较差,特别是热辗时更是如此。为了提高热辗模具寿命,减少龟裂和塌陷,可以采用银块模,中心采用特殊材料如 金、 属陶瓷材料或 温合金。同时要用食盐水进行模具冷却。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 位论文 第 5 章 结论 23 5 结 论 这次毕业设计几乎用到了我们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课程,可以说是我们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考察和评 定 我们对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融会贯通 。 例如我们在设计过程当中需要用到所学的工程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极限配合与公差以及 算机辅助制图等基础的专业知识 。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使我们熟悉了旧的的知识点,还使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注意的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问题恰恰是决定我们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技术人才的关键所在。 此外,我感觉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多学的专业知识 于需要 用到课本外的知识,这要求我们上网或者到图书馆等查阅资料。例如在设计方案时就需要我们对 型材铆接机机械结构设计 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能力等由一定的了解才能选用合适的方案。由于以前没有注意此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实践认识和查阅资料才能做到更好。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 胡亚民 , 伍太宾 , 赵军华 M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08. 2 李良福 J 1999(4):313 李良福 艺和设备 J 1999(4):334 张如怀 , 付建华 , 梁秀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纳米技术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用电安全与隐患治理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车辆行人识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品牌国际化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与社区护理模式融合001
- 湖南省双峰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复习全真试卷
- 现代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现代化沙发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一线班组质量奖申报材料
- 蜜雪冰城加盟合同(2025年版)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ACS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策略
-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H公司订单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 精益管理看板
- 汽车产品初期流动管理计划
- 《战略资源稀土》课件
- 《过程审核讲义》课件
- 中医内科学虚劳培训课件
- DB41T 2086-2020 加油加气站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