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之童年期PPT课件_第1页
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之童年期PPT课件_第2页
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之童年期PPT课件_第3页
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之童年期PPT课件_第4页
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之童年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年期是指个体从 6、 7岁 11 、 12 岁的时期,属小学阶段。童年期的个体的生 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 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 和态度,学会学习。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 1 童年期是指个体从 6、 7岁 11 、 12 岁的时期,属小学阶段。童年期的个体的生 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 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 和态度,学会学习。 2 3 学习活动及其特点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间接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 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 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第一,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 第二,由于学习必然发生的变化有时直接见诸行为,有的这种 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 。 第三,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 第四,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4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 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 社会义务。 第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 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进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阶段。 第二,这种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 动。 第三,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 第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因素非常重要。具 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第五,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 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5 学习兴趣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以 下特点: o 由最初的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转向对学 习的内容感兴趣; o 最初的学习兴趣不分化,以后对不同学科内 容有不同兴趣; o 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一定 作用,对中年级以后的学生,这种作用降 低。 6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的发展 1 记忆容量 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2 记忆的主要特点 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小学阶段) 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逐渐) 抽象记忆 形象记忆(增长速度) 7 o 3.记忆策略的发展 n 复述(主动背诵) n 组织 归类:简单联想归类 功能关系归类 按概念 进行分类 系列化(条理化): 8 如向儿童提供一个词表:刀、衬衫、汽车、叉子、轮船、 裤子、袜子、卡车、勺子、盘子,要儿童识记。聪明的 晓晓不是采用复诵的方法机械地识记,而是把同一类别 的项目放在一块记。她还发现这个单词表中按词义包括 三个不同类别:餐具、衣服和交通工具,可以用它们作 为 9 o4.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q 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有关自我的知识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q 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 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10 童年期的思维发展 1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质变(形象思维 形象 逻辑思维)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10岁 (小四)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的转折期 11 2. 思维形式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 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推理能力的发展 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 例题 】 努力 成功 A.生根 发芽 B.耕耘 收获 C.城市 乡村 D.原告 被告 12 3 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掌握守恒(把握本质不变性) 思维具有可逆性: 反演可逆性 ; 互反可逆性 补偿关系的认知 13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 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 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 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仍带有很大的 具体性和绝对性 14 (二)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 独立性日益增长 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评价他人 评价自己; 一分为二 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身体自我 活动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稳定性逐步提高 具体 抽象;外 内 15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 交往 时间 明显减少。 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 问题的类 型 也发生了变化。 父母对儿童的 控制 力量也在变化。 三阶段模式: 父母控制( 6岁以前)。 共同控制( 612 岁)。 儿童控制( 12岁以上)。 16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受欢迎的儿童 不受欢迎的儿童 受忽视的儿童 (二)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一年级):依从教师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二三四年级):团伙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五六年级):依从伙伴 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 17 四、友谊的发展 (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3 5岁) 单向帮助关系:( 6 9岁) 双向帮助关系:( 9 12岁)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12岁以后) (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相互接近 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18 五、欺负与被欺负 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而男生则更多 地使用身体欺负。 “竞争假设 ”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 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 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外部特异性假设 ”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 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 胖、戴眼镜、讲方言等。 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 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 19 o “心理理论 ” ( theory of mind) 是指儿童对他 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 系的推理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形 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 式。 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 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 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 人带来痛苦。 20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o学习态度 o学习习惯 o学习方法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21 学习动机的秘密 22 秘密一:学习动机不是越强越好 耶克斯道得森定律 23 o 耶克斯道得森定律: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的关系呈现 倒 “U”曲线,即动机不是越强越好,也不是越弱越好,而 是有一个最佳水平,在这个水平时行为效果最好。 耶克斯道得森定律 24 秘密二:内部动机好于外部动机 德西效应 25 o “德西效应 ”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 德西发现的。他让大 学生做被试验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 阶 段 均无奖励 第二 阶 段 第三 阶 段 休息 第一组: 一个难题 =1美 元 第二组: 无报酬 休息 26 o 德西效应: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 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 动机。这是因为,当人们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 在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 而会减少和冲淡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和原动力。 o 要珍视内部动机! 27 秘密三:积极的学习动机来源于有 效强化 强化理论 28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o (一)实验 29 o (二)强化理论 o 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 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 o 强化:强化: 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o 强化物:强化物: 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30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 概率,叫惩罚。 v强化的类型 31 常用强化物举例 强化类型 强化例子 消费品 糖果、饮料 娱乐 看电视、唱歌、跳舞 自主 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 成人的赞扬 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 同伴的赞扬 为同伴提供帮助 竞争 考试高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 权利和责任 担任班长,负责班级活动等 头脑风暴:还有什么可以做为强化物? 喜欢 不喜欢 A B C D 32 判断哪种情况下是有效强化物 1.斯库革先生付给比尔 60美元,让他油漆围栏。 比尔觉得 60美元的薪酬对这项工作而言绰绰有 余,所以,他倾尽全力去干,可是,当他干完 后,斯库革先生说,我认为你干的活不值 60美 元,给你 50美元。 2.与上述情形相似,斯库革先生一开始只是答应给 比尔 40美元,当比尔做完后,斯库革先生赞赏 他的出色工作,给了他 50美元。 33 3.大卫和芭芭拉在一个聚会中相遇,双方一见钟情 ,聚会结束后,他们在月光下漫步许久,当走 到芭芭拉家的门口时,大卫说:芭芭拉,跟你 在一起真的很愉快,这里有 50美元,希望你能 接受。 4.玛尔塔的姑姑给了她 50美元,让她下周六教小帕 普打棒球,如果玛尔塔答应了,那么她将错过 参选学校棒球队的机会。 34 秘密四:合理的目标设置至关重要 目标分解法 35 (一)习得性无助 小白鼠的独白 36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鼠 想要跳却怎么样 也跳不高 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能知道 37 (二)目标分解法 o 实例解析 o Skips threshold effect/Foot In The Door Effect 登门槛效应( 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 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 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 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 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38 (二)目标分解法 o 原理: n 目标分解:长景目标、中景目标、近景目标 n 小步子原则 n 及时进行有效强化 39 秘密五:反馈需要具体且有针对性 反馈原理 40 o (一)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1 o (二)反馈的原则 o 1、对 “学生的行为 ”进行评价 n 从 “你真是个了不起的钢琴家。 ”到 “我很喜欢听你弹这首曲 子。 ” o 2、评价要具体 n 从 “弹得真好 ”到 “喜欢他 /她弹琴的节奏、喜欢他 /她弹奏时专 注的神情 ” o 3、使用我信息 n 从 “你把玩具给小朋友玩,真是个好孩子 ”到 “谢谢你和小朋友 分享玩具,他觉得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 o 4、关注学生的感受 n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故事的 ” 42 秘密六:与个体对已有成败经验的解释有关 成败归因理论 43 o你看到了 什么? 44 这个世界上 最难的事之 一,就是学 会从不同的 角度看问 题。 45 可控或不可控 内部或外部 稳定或不稳定 (一)归因的三个维度 46 特莉萨的成绩一向很好,但是有一次考试得了 D。这个成 绩与自我感觉不太一致,这使她很不愉快。为了摆脱这 种不愉快,特莉萨决定更加努力,以保证自己不会再得 那么低的分数。同时,她也试图对自己的低分进行解释 : “考试的题目很难。我当时的感觉不好。老师没有提 前告诉我要考试。我没有十分努力。天气很热。 ”这些 说辞也许能够使特莉萨对这一次的 D有个解释,但是, 假如她得了几次 D,这种解释或许就不奏效了。她也许 会认为自己从来都没有喜欢过这个科目,或者老师偏爱 班级中的男生,或许评分较严。所有的这些观点和原因 解释,都是为了避免两种看法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不快 :即 “我是一个好学生 ”和 “我在班里不够好,这都是我 的错。 ” 特莉萨尽量为自己的低分找一个借口,以使自己作为好学 生的概念不受冲击,她将成绩差归因为哪些自己无法控 制的外部因素。 47 o ( 二)个体归因影响行为动机 内 部 外 部 稳 定 不 稳 定 稳 定 不 稳 定 不可控 天资、能力 心境、疲劳 任务难度 运气 可 控 持久努力 一时努力 他人偏见 他人帮助 成功时认为自己能力强, 趾高气扬;失败时怪脑子 笨,垂头丧气 成功时,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失 败时,相信努力总会成功 成功时提醒自己认真应对;失 败时则归咎客观原因,并期待 后续任务难度降低 成功时认为自己侥幸; 失败时则自认倒霉,祈 求好运降临 48 o 一个控制点(定位)定位于内部的个体会认 为成功和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造成 的。一个将控制点定位于外部的个体倾向于 认为运气、任务难度、他人的行为导致了自 己的成功或者失败。内部控制点通常认为是 自我效能感,即认为自己的行为起决定的作 用。 o 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内部控制点较高者会 取得更好的成绩。 o 控制点是学生学业成绩的第二个重要的预测 源(第一个是能力) 49 (三)应用: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o 积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二句) ( 1) 成功 能力强 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愿 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 2)失败 / 。 o 消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三句) ( 3)成功 / 。 ( 4) 失败 缺乏能力 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 的 期望 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50 o 参考答案 ( 2)失败 缺乏努力 内疚对成功的相 对的高期望 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 务 。 ( 3)成功 运气好 不在乎很少增强对 成功的期望 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期 望。 51 秘密七:教师家长的期望有神奇的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 52 o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 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 53 o 秘密一:学习动机不是越强越好(耶克斯道得森定律 ) o 秘密二:内部动机好于外部动机(德西效应) o 秘密三:积极的学习动机来源于有效强化(强化理论) o 秘密四:合理的目标设置至关重要(目标分解法) o 秘密五:反馈需要具体且有针对性(反馈原理) o 秘密六:与个体对已有成败经验的解释有关(成败归因 理论) o 秘密七:教师的期望有神奇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 54 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 习惯 说起小强,爷爷最无奈的就是这孩子好像从来不 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每天起床、写作 业、放学按时回家这些日常的事情,都需要不 停地念叨,弄的大人孩子都烦。 发现的问题:上学后,学习负担加重,睡眠时间 减少;假期生活安排不科学,孩子除了写作业 ,大部分时间就是看电视。地震后,生活环境 变得恶劣,由于活动场所少,加之家长的担心 ,孩子户外活动明显减少。 55 o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将终生受益。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每 天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家庭作为孩子最早和最长久的生活 环境,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教育者,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影响最 大。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充分的运动和游戏,不仅 使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使孩子终生受益。 o ( 1)规律生活,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一 日生活制度,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养成有规律生活 的习惯。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学习负担重,减少孩子 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保证 8-10小时的睡眠。睡眠不足不仅影 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精神状态。 o ( 2)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家长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特别是要让 孩子吃好早餐,精力充沛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在寄宿制 学校上学的孩子,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饮食情况,教育孩子不要 随便在街头买东西吃、不吃不卫生食品、吃饭不挑食。 56 o ( 3)创设干净、卫生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卫生习 惯。家庭卫生是全家人健康的保证。创设清洁、卫生的 家庭环境,常打扫卫生,清洗、晾晒衣服、被褥,经常 开窗通风,家长不要在家里吸烟,避免孩子成为吸烟的 受害者。 o ( 4)保证孩子充足的运动时间,鼓励孩子多参加运 动。多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动 作的发展,增进孩子的健康,而且有助于孩子在运动中 培养毅力,增加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建 立友谊。运动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同伴的认可,运 动有易于孩子学会适度地宣泄情绪,有助于孩子心理健 康。 57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东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爸爸最苦恼的就是 孩子学习时,一定要守在旁边,只要大人不 在身边,他就玩的不亦乐乎。自己本来就很 忙,还要每天陪着孩子写业。作业时间成了 家长和孩子痛苦的时间。发现的问题:家长 特别苦恼的是,孩子学习缺乏 “不自觉 ”,不 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时磨蹭,学习效 率低。 58 与学龄前儿童相比,上学后,儿童面临的最大变 化就是学习成为主要的活动。学习也是孩子面 临的最大挑战。研究发现,对小学生而言,影 响他们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是否养成了良好 的学习习惯,而不是谁更聪明。对于家长而言 ,重要的不是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学习、辅导孩 子学习,也不是花钱请家教、上课外辅导班, 家长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到的是培养孩子独 立、认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好习惯。 59 o (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独立、专心完成学习任 务。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一件重要 而严肃的事情。因此要避免家长的包办代替。孩子需要家 长的指导,但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最终放开 手,不是为了陪着孩子一辈子。 o 学习前,让孩子先喝水、吃点东西、上厕所,做好各种准 备工作,以免在学习过程中,被这些事情打断; o 孩子学习时应专心,不吃东西,不看电视、不玩玩具; o 培养孩子自己准备、整理学习用品,家长不要代劳; o 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鼓励孩子尽量自己独立 解决,大人的帮助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启发孩子 自己解决; 60 o 每次学习时间在 40分钟左右,避免疲劳带来的 分心; o 及时表扬孩子的专心学习的行为,让孩子体验 成功; o 养成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的习惯。家长要信任 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要代替孩子检查作业,可 以在孩子检查之后,再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 况; o 不要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 61 o ( 2)制定合理、明确、严格的时间表,帮助孩子 形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意 o 识,养成守时、有序、有效率的好习惯 。 o 安排合理。一日生活时间的安排中,除了保证必 要的学习时间,要安排适当的玩耍时间和孩子自 主安排的时间,保证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与同伴 游戏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