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睛疾病ppt课件_第1页
黑睛疾病ppt课件_第2页
黑睛疾病ppt课件_第3页
黑睛疾病ppt课件_第4页
黑睛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02-03 1 黑睛疾病 教材 156页 2006-02-03 2 黑睛,又名黑珠、黑仁、乌珠、乌睛等 位于眼珠前部正中央,周边与白睛相连,透明 具有透光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在五轮中为风轮,内应于肝,肝与胆相表里, 黑睛疾病常与肝胆有关。 黑睛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 2006-02-03 3 眼眼 球球 壁壁 外层(纤维膜) 由纤维组织构成 坚韧而有弹性 厚度 : 角膜中央约 0.5 0.55mm 角膜周边约 1mm 2006-02-03 4 角膜横经 11.5 12mm 角膜垂直经 10.5 11mm 2006-02-03 5 角 膜 纤维膜的前面 1/6, 角膜生理特点 透明、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 组织学从前至后分 5层 上皮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层 其中上皮层损伤后可修复,基质层损伤后为 瘢痕组织代替而影响视力 2006-02-03 6 黑睛疾病主要病因 1 外感六淫、肝经风热 2 脏腑内损:肝胆实火、肝胆湿热、肝阴不足 3 外伤 黑睛疾病常见症状 羞明、流泪、疼痛、视力下降 黑睛疾病常见 体征 抱轮红赤 睫状充血 、白睛混赤 混合充血 黑睛出现程度不同、形态不一病灶 2006-02-03 7 愈合 黄液上冲、瞳神紧小 侵蚀黑睛 蟹睛 化脓性眼内炎 角 膜 病 理 改 变 黑睛溃破 愈合 遗留癍痕 眼球萎缩 失明 病程发展或失治 影响视力 致 病 因 素 角膜恢复 透明 2006-02-03 8 黑睛疾病治疗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 祛除邪气,消退翳障,控制发展,促进早愈, 以减少疤痕形成 早期: 疏风清热 中期: 清肝泻火、通腑泻热、清热利湿 后期: 退翳明目 2006-02-03 9 常见的黑睛疾病 1 聚星障: 病毒性角膜炎 2 凝脂翳: 细菌性角膜溃疡 3 花翳白陷:角膜炎 4 湿翳:真菌性角膜溃疡 5 混睛障 :角膜基质炎 抗原 -抗体在角膜基质内的免 疫反应 ,如梅毒、结核、麻风和带状疱疹等有关 6 疳积上目 :角膜软化症 7 暴露赤眼暴翳:暴露性角膜炎 8 宿翳:角膜翳 2006-02-03 10 常见的黑睛疾病 1 聚星障 (病毒性角膜炎) 2006-02-03 11 常见的黑睛疾病 1 凝脂翳(化脓性角膜溃疡炎) 2006-02-03 12 3 花翳白陷:角膜溃疡 常见的黑睛疾病 - 3 花翳白陷(角膜溃疡) 角 膜 病 理 改 变 2006-02-03 13 常见的黑睛疾病 - 4 湿翳:真菌性角膜溃疡 2006-02-03 14 第一节 聚星章 树枝状角膜炎 2006-02-03 15 定义 聚星障是指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或融合 或团聚,伴有磨痛、畏光、流泪的外障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树枝状角膜炎 地图状角膜炎 盘状角膜炎 2006-02-03 16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风热 侵袭于目 入里化热 肝经伏火 上炎于目 肝肾阴虚 阴虚火旺 热病伤阴 2006-02-03 17 临床表现 1.症状 (1) 沙涩疼痛 (2) 畏光流泪 (3) 视物模糊 2.体征 (1) 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 (2) 黑睛起细小星翳 (树枝状、散在细点状) (3) 2%荧光素钠液染色 (+) 病程长 ,易反复 ,愈后不留瘢痕或留轻微瘢痕 2006-02-03 18 眼部检查 重则前房积脓 初起角膜表层可有多个如针尖大小的 点状浸 润 混浊,很快形成小泡,小泡破溃后即相互融合 形成条状溃疡,用荧光素着色后呈典型的 树枝状 形态。进一步发展,即溃疡向深部与边缘发展、 扩大,相互融合如 地图状 2006-02-03 19 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 溃疡底部之基质混浊,后弹力层皱褶多 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 愈后常留有瘢痕 实验室检查 角膜组织刮片作病毒分离 2006-02-03 20 蟹睛 角膜穿孔虹膜嵌顿 2006-02-03 21 眼部三种充血的鉴别 充血类型 结膜充血 (白睛红赤) 睫状充血 (抱轮红赤) 混合充血 (白睛混赤) 充血部位 愈近穹隆部愈明显 愈近角膜愈明显 两者具备 血管来源 及形态 浅层结膜血管,明显 看到分支能随球结膜 移动 深层前睫状血管 不能明见其形态 不随球结膜移动 两者具备 血管颜色 鲜红色 暗红或紫红 两者混合 滴 1盐酸 肾上腺素液 可暂时消退 不消退 结膜充血消退, 睫状充血不消退 2006-02-03 22 树枝状角膜炎 2006-02-03 23 地图状角膜炎 2006-02-03 24 诊断依据 1 可有感冒、发热等病史 2 患眼磨痛、畏光、流泪、视力不同程度障碍 3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4 角膜上出现点状混浊、或发展成片状或树枝 状或地图状 2006-02-03 25 治疗 1.辨证论治 辨治要点 (1)病因分内外 辨证应分感受外邪、脏腑失调或复感外邪 。局部症状要结合全身症状进行辨证 (2)治疗 外邪:疏散外邪 早期多实证 肝火:清泻肝火 湿热:清利湿热 后期虚实夹杂: 扶正祛邪,不能一味攻伐 (3)配合外治,以清热解毒 ,退翳明目为主 2006-02-03 26 1 风热客目证 症 状 初起,黑睛出现点状或树枝状混浊,甚 至出现圆盘状混浊,色灰白,抱轮红赤, 羞明流泪,隐涩不舒。可伴有头痛鼻塞; 苔薄黄,脉浮数 治 法 疏风散热 方 药 银翘散加减 2006-02-03 27 加 减 抱轮红赤、热邪较重:加赤芍、丹皮、 板蓝根、大青叶、菊花、紫草; 胞睑微红肿、羞明多泪:加蔓荆子、防 风、桑叶 2006-02-03 28 2 肝胆火炽证 症 状 黑睛混浊扩大加深,形成地图状或圆盘状, 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畏光流泪。全身可伴 有小便黄短,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 法 清肝泻火 方 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泻青丸 加 减 小便黄赤者,加车前草、瞿麦、萹蓄 2006-02-03 29 3 湿热犯目证 症 状 黑睛出现树枝状、地图状或圆盘状混 浊,迁延不愈,时轻时重,头重胸闷, 溲黄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 法 清热除湿 方 药 除湿汤加减 教材龙胆泻肝汤 加 减 抱轮红赤显著者,加黄连 黑睛肿胀甚:加银花、秦皮、乌贼骨 2006-02-03 30 4 阴虚夹风证 症 状 病情日久,时愈时发,眼内干涩明显, 轻度抱轮红赤,星翳疏散,或于痊愈的瘢痕上又出 现星翳;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 治 法 滋阴祛风 方 药 加减地黄丸加减 加 减 气短乏力、眼干涩者,加太子参、麦 冬。抱轮红赤较明显者,加知母、黄柏。 2006-02-03 31 2. 外治 (1)中药眼液 (2)西药 抗生素、抗病毒滴眼液交替点眼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环胞苷、碘苷( 疱疹净) 阿昔洛韦 + 干扰素 疗效较佳 (3) 扩瞳 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药膏 重症 (4)湿热敷 大青叶、板蓝根、秦皮等煎水湿热敷 2006-02-03 32 3.其他治法 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适用于风热客目和肝胆火炽证 抗病毒冲剂:适用于风热客目证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则 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溃疡禁用 盘状角膜炎,特别是合并虹膜睫状体炎者,可以 慎重使用,必须同时与高效的抗病毒药联合使用 2006-02-03 33 德庆 蝴蝶 2006-02-03 34 第四节 凝脂翳 细菌性角膜溃疡 细菌性角膜溃疡 正常角膜 2006-02-03 35 概述 定义 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细菌性角膜炎 (匐行性角膜溃疡和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年老体弱者易发病。一般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 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造成角膜穿孔,虹膜脱出 严重障碍视力,甚至失明 少数情况,还可引起眼内炎或全眼球炎,毁坏整个眼球 甚至出现颅内并发症,危及生命 2006-02-03 36 病因病机 黑 睛表层损伤 风热邪毒入侵 花翳白陷 聚星障 迁延不愈,复感邪毒 气血瘀滞蒸灼黑睛 黑睛失养 蓄腐成脓 黑睛溃烂 脏腑热盛 肝胆火炽 2006-02-03 37 临床表现 1.症状 轻 : 灼热疼痛,羞明流泪,眵多黏稠,视力模糊 重:头目剧痛,羞明难睁,热泪如汤,视力障碍 2.体征 轻:抱轮红赤,黑睛生翳,边缘不清,中央凹 陷,上覆薄脂 重 :白睛混赤、壅肿,黑睛凹陷扩大加深,甚延 及整个黑睛,上覆凝脂,可伴黄液上冲 2006-02-03 38 眼部检查 黄液上冲: 正面观如指甲甲半月观 眼睑红肿,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角膜上见灰黄色浸润灶,组织坏死脱落,形成 溃疡,若治不及时,则病变向周围和深部发展,可 迅速扩大,可蔓延整个角膜组织。向后发展,出现 角膜后沉着物、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大量白细 胞及纤维素渗入前房而形成前房积脓。 2006-02-03 39 若病情继续进展,溃疡加深,可出现后弹力 层突出,进而角膜穿孔,虹膜堵塞溃口。若细菌 乘穿孔部进入眼内,可形成眼内炎,最终导致眼 球萎缩。 绿脓杆菌 引起的角膜溃疡,则溃疡表面附有 黄绿色分泌物,症状剧烈,发展迅速,可 2 3天 内毁坏整个角膜或眼球 2006-02-03 40 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细菌培养可发现 肺炎双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 绿脓杆菌生长 2006-02-03 41正常角膜 细菌性角膜溃疡 早期病灶周围浸润 细菌性角膜溃疡 早期病灶周围浸润 细菌性角膜溃疡 2006-02-03 42 初期浸润期 溃疡进行期 溃疡退行期 溃疡修复 葡行性角膜溃疡病变过程 2006-02-03 43 前房积脓 (黄液上冲 ) 2006-02-03 44 2006-02-03 45 诊断依据 1.有角膜外伤史 2.角膜溃疡灶形成 3.角膜刮片、涂片及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 2006-02-03 46 鉴别诊断 聚星障(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感冒、高热后 初起为多个针尖样细小 点状浸润 ,继则相互融 合成溃疡,形如 树枝状 或 地图状 。分泌物呈水样。 凝脂翳(细菌性角膜炎) 角膜外伤后 初起为单个灰白色或灰黄色致密浸润灶,溃疡 呈葡行性,表面有坏死组织。分泌物呈脓性 2006-02-03 47 治疗 1.辨证论治 辨治要点 (1)本病起病急 ,来势猛,发展快,变化多,治疗须及 时有效 (2)治疗以清泻法为主,但苦寒药不可久用,以防伤 阴败胃 ,正伤邪留及翳膜凝聚不退 (3) 佐以活血化瘀 ,祛风之品 (4) 后期以退翳明目为主 ,尽量减少疤痕形成 2006-02-03 48 1 风热壅盛证风热壅盛证 症 状 病初起,黑睛生翳,溃陷小而浅,其上覆病初起,黑睛生翳,溃陷小而浅,其上覆 盖薄脂,抱轮红赤,羞明流泪,眼痛头痛盖薄脂,抱轮红赤,羞明流泪,眼痛头痛 苔薄黄,脉浮数。苔薄黄,脉浮数。 治 法 祛风清热祛风清热 方 药 新制柴连汤加减新制柴连汤加减 加 减 白睛混赤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白睛混赤者,加金银花、蒲公英 2006-02-03 49 2 肝胆火炽证 症 状 黑睛溃陷扩大加深,凝脂大片,黄液上冲,白睛 混赤,胞睑红肿,头目疼痛剧烈,热泪如汤;兼口苦咽 干,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 法 清肝泻火 方 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加 减 黄液上冲明显,加寒水石、石膏、大黄以泻胃火 大便秘结 : 加大黄以泻火通便 2006-02-03 50 3 热盛腑实证 症状 黑睛溃陷大而深,凝脂大片,黄液 上冲,瞳神紧小,胞睑红肿,白睛混赤,头目 疼痛剧烈,羞明难睁,热泪如汤,眵多色黄或 黄绿;全身可兼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舌 红苔黄厚,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泻火 2006-02-03 51 方 药 四顺清凉饮子加减 加 减 眵呈黄绿色加银花、蒲公英 以清热解毒 赤热肿痛者加丹皮、生地、水牛角 以清热凉血 前房积脓者加石膏、知母、大黄 以泻胃热 2006-02-03 52 4 气阴两虚证 症 状 病情日久,黑睛溃陷不敛,白睛微红 或红赤不显,眼干微痛,羞明流泪较 轻;舌淡,脉弱 治 法 偏阴虚者,滋阴退翳 偏气虚者,益气退翳 2006-02-03 53 方 药 偏阴虚者用滋阴退翳汤加减 偏于气虚者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加 减 用本方时,多去皂角刺、桔梗 加菊花、刺蒺藜、蝉衣以退翳 若黑睛有赤脉伸入:加丹参、红花以活血消瘀 余毒未尽: 加黄芩、夏枯草以清热 阴伤:加玄参、麦冬以滋阴 2006-02-03 54 2.外治 ( 1)滴眼药水: 频点抗生素滴眼液,如 0.3氧 氟沙星 滴眼液 或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小时 2次 用 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点眼,每日 3次,瞳孔 扩大后,每日 1次。 ( 2)涂眼药膏: 晚上涂抗生素眼膏 ( 3)球结膜下注射: 庆大霉素 2万 u 2006-02-03 55 ( 4) 洗眼及湿热敷: 用荆芥、防风、银花、 黄芩、菊花、大青叶等祛风清热药煎水,或内服 药渣煎水,先熏后洗。或作湿热敷,每日 3次。 ( 5) 手术: 有角膜穿破危险时,可采取板 层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 如角膜已穿孔,眼球内容物脱出,行眼内容 物剜出术 2006-02-03 56 ( 6) 西药 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预防与调护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