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渗油气藏复合压裂技术 汇 报 提 纲 引 言 一、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问题 二、 水力压裂是成功开发低渗透油 田的主要技术 三、 复合压裂技术特点 四、 现场试验情况 五、 认识 及建议 引 言 中原油田属于中低渗透性的断块油气田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51960万吨 动用 41617万吨 中低渗透储量 40482万吨,占 中原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动用情况表 探明含油面积 3 . 7动用含油面积 3 . 7 130动用面积比例% 1960 41617 10343动用储量比例% K 5 . 4单位面积储量104t / K . 6动 用 储 量 统 计 表 渗透性渗透率10渗透 5 0 0 1135 2 . 7中渗透 5 0 0 24502 5 8 . 9低渗透 1 0 10744 2 5 . 8特低渗 50 压裂有效 选层系数 30% F. 变排量:由高到低、 G. 交联:二次交联、延迟交联 H. 破胶:胶囊破胶 、快速破胶 I. 快排:快速放喷、强制闭合 防止粘土膨胀,颗粒运移、沉淀 降低表面张力 强化破胶提高返排率 前置酸和后置酸 裂液粘度低 :污染低 马 19 23井高低浓度聚合物粘温时曲线 浓度 , 交联比为 实验温度为 110C , 剪切速率为 170裂液粘度低 :污染低 桥 66 10井高、低浓度聚合物粘温时间曲线 浓度 , 交联比为 实验温度为 120C, 剪切速率为 170S 1。 裂液粘度低 :污染低 马 26 6井高、低浓度聚合物粘温时间曲线 浓度 , 交联比为 实验温度为 135 , 剪切速率为 170S 1 粘度由高到低 前置液: 携砂液: 200 平均 100 最后 50 粉陶 :100目 (中陶 :20 粗陶 :12陶粒由粉中到粗 7 9200 9150 18350 160000 1637214 8500 9130 17310 158000 15800028 7300 8970 15800 140000 1462742 6000 8600 13700 98000 1257856 4000 7050 12120 25000 6230连续性的闭合压力( M P a )100%100目65%100目35%2000目65%200续性的 00% 液体先通过 100目砂段,紧继进入 20 20100目混合支撑砂的渗透率(毫达西) 实测结果3. 341. 69/011. 1274. 5413. 171. 172. 42铺砂浓度 52 M ( g/ c 积密度 ( g/ c 度球度筛析 , 80 M 28 m 2 2 4 m 15 m . 9 0. 80 0. 9 0. 10 0. 49/ 17. 6/ 65. 490 74. 3 10 8. 9 2. 0 7. 610 . 7铺砂浓度 52 M 1710K g/ 686 M 6指标视密度 ( g/ c 积密度 ( g/ c 度球度筛析 25- 0. 90 m 50- 0. 90 m 45- 0. 90 m 45- 0. 50 m 25 m 0 m 90 m 50 m 最高阶段砂比 60% 由高到低 由高到低再由高到低 二次交联 延迟交联 压裂液的二次交联性能实验曲线 胶囊破胶 快速破胶 压裂井返出液的 井别 桥1 8 6 桥6 6 1 6 马2 6 3 桥2 1 1 7 马1 1 4 5 7粘度(m p a . s )5 3 连续放喷 强制闭合 返排率高 从施工井压裂液的排出情况看 , 一般返排率 80 个别井 ( 如马 11 45、 桥 18 6等 ) 返排率达 90 以上 四、 现场试验情况 1、试验工作量 油井22口 气井3口 25口井 桥口11口 马厂10口 桥 18886661929991 马 26961161192,111徐集: 14城: 97 白庙: 44 施 工 参 数 统 计 表 2、 施工参数及压开情况 总量 单井 总量 单井 总量 单井 总量 单井 平均阶段最高平均阶段最高25 22 59 5 3 70 )排量( m3/井数( 口 )预处理酸液( 陶( 中陶( 粗陶( 口油田压裂井井温结果统计表 2、 施工参数及压开情况 总层数(层)压开层数(层)压开率( % )总厚度(米)压开厚度(米)压开率( % ) 5 27 24 8 8 . 9 3 9 . 4 3 6 . 1 9 1 . 6井数(口)层数压开状况 厚度压开状况层位3、试验效果 压裂油井 22口,目前有产量对比 20口 有效率 100% 平均单井日增油 平均单井增油 426吨 目前已累计增油 8533吨 3、试验效果 新工艺井20 8. 1 20. 5 426. 6 20 100常规工艺井20 3. 3 10. 8 230. 1 12 62. 5差值 0 4. 8 9. 7 156. 2 8 37. 5压后有效率( % )压后平均日增液( 井别井数(口)压后平均日增油( t )压后平均累计增产油( t )有效期仍在持续的井数(口)六厂新工艺与常规工艺效果对比表 新工艺单井压裂效果数据表 初期 目前1 桥 18- 6 沙二下 2. 9/ 2 2723 . 2 5. 28 关井 5. 3 2 4. 22 桥 66- 16沙三中 23/ 6 3621 . 3 7. 5 0. 1 4 2 2. 93 桥 66- 10 沙三中 2 4. 0/ 1 3396 . 6 7. 27 0. 5 7. 8 3 3. 54 桥 21- 17 沙二下 17. 0/ 12 2495 . 5 8. 22 1 14. 8 11. 5 11. 55 桥 29- 1 沙二下 10. 0/ 6 2538 9. 19 0. 9 16. 7 9 9. 96 桥 29- 35 沙二下 8. 2/ 4 2498 . 8 10. 1 2. 8 2. 9 5. 1 3. 27 桥 18- 4 沙二下 9. 5/ 11 2490 . 3 10. 12 1. 5 18. 8 16. 1 14. 58 桥 29- 44 沙二下 9. 4/ 7 2498 . 6 10. 19 1. 7 3 7. 3 4. 99 桥 29- 8 沙二下 12. 8/ 10 2545 . 6 11. 5 1. 6 1 3 2. 310 马 26- 3 沙三下 5 4. 7/ 3 3908 . 9 7. 8 3 14 6. 4 5. 311 马 19- 23 沙三中 3 8. 6/ 3 2945 . 7 8. 2 0. 2 8 10 10. 712 马 11- 45 沙三下 2 10. 2/ 3 2772 . 6 8. 23 报废井 2 5. 2 4. 213 马 26- 4 沙三下 5 11. 8/ 5 3883 . 8 9. 1 1. 5 12. 2 3. 3 6. 514 马 26- 6 沙三下 4 4. 3/ 2 3911 . 7 9. 26 0 4. 6 3 3. 215 马 11- 48 沙三下 2 3. 8/ 2 2790 . 4 10. 4 关井 1. 3 11 9. 516 马 19- 10沙三中 3 13 日 2842 . 4 10. 13 2. 5 7. 1 10. 5 717 马 62 沙三中 3 11. 0/ 2 2849 . 5 10. 31 2 3 3. 1 1. 818 马 11- 141沙三中 38/ 16 2745 . 6 10. 29 3. 1 20. 1 19 13. 419 马 11- 146沙三下 24. 4/ 3 2954 11. 12 1. 4 9. 9 10. 5 8. 620 徐 14- 14沙三中 29/ 12 2776 . 8 11. 14 0. 1 2. 6 5. 5 4. 521 濮 8- 10沙三下 12/ 8 3499 7. 26 气井 3 2 2. 522 白 44沙三下 34. 0 3945 . 4 11. 19 气井压后日增油( t )3m m ,日产气 8500 m )压裂日期压前日产油( t )压后日产油( t )厚度 / 层数( m / n )层位井号3、试验效果 3、试验效果 3、试验效果 2001 年 10 月 10 月 11. 0589 - 62 - 11. 59 - 时 间年产液( 104t )综合含水 ( % )综合递减 ( % )自然递减 ( % )年产油( 104t )年注水量( 104厂油田 2002年 10月份与去年同期开发指标对比表 单 井 实 例 桥 21 61 桥 21 1、 井史:该井于 92年 5月 16日射孔投产; 97年 10月 10日 102枪弹 4孔 /米重炮补孔 。 该井已累计采油 25917吨 。 压前日产油 1吨 , 不含水 。 2、 选层:经过分析 , 决定对 246817m/12 虽然该层段已累计采油 8000多吨 , 注水不见效 , 通过压裂引效 ,可以提高该井产能 。 3、 规模:应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 , 优化设计支撑半逢长为 110m, 加砂量是粉陶 +中陶 +粗陶: 12+35+3 名称 数据 数据来源层位 小层数据厚度 / 层数( m/ 层) 12 月 17 日 小层数据目前地层压力( M p a ) 25 估算有效渗透率( 10m )0. 5 估算孔隙度( % ) 15. 7 小层数据杨氏模量( M p a ) 47500 计算泊松比 25 计算裂缝闭合压力( M p a ) 42 计算支撑剂上的闭合压力( M p a )38 计算支撑渗透率( 1- 101压裂方式 卡封 , 合压 设计泵注排量( m i n )5 设计平均砂液比( % ) 34 设计压裂液流态指数 0. 489 室内试验压裂液稠度系数( 0. 658 室内试验桥 21 设 计 参 数 压开缝长( m ) 128压开最大缝宽( 1 8 . 2压开裂缝高度( m ) 4 6 . 5支撑缝长( m ) 112支撑缝高( m ) 4 4 . 8缝 内 支 撑 剂 平 均 浓 度( k g / . 8压裂液效率( % ) 45无因次导流能力 4 . 4模拟计算结果 用量 砂比 砂量 排量 泵压(m 3 ) (%) (m 3 ) (m 3 / m i n ) (M P a )活性水 2前置酸 后置酸 3(高粘液) 冻 胶 305 比 例 加 2 号 降滤失剂;冻 胶 20 3 胶 30 6 胶 40 9 胶 50 12 6冻 胶 12 10 胶 14 15 胶 16 25 4冻 胶 24 35 胶 34 45 胶 7 55 胶 5 63 性水 3 2 9 . 9 1 2 + 3 5 + 3程序 液体名称 备注预前置液 正替,一个油管容积后正挤,酸液由酸泵车供液到一台主压车上水端;挤完关井10 分钟前置液17025 8 04 . 5 8 低 粘 压 裂 液 , 粒 35观 测45 砂 比 进 地 层情 况 确 定 下 步 措施 , 尾 追 2 m m 陶粒3 m 3桥 21井 泵 注 程 序 设 计 桥 21 施 工 曲 线 设计实际设计实际设计实际设计实际设计实际桥 2170 112 103 5 5 50 50 34 3 6 . 6比较井号排量( m i n )加砂量( 均砂比( % )0 ( + ) 9 0 0 ( + ) 2 . 7前置液( 砂液( 21 压裂效果评价 水力裂缝的历史拟合 造缝半长 支撑半长 最大缝宽( m ) ( m ) ( 拟合 126 108 浓 度( K g / 因次导流能力桥 21及其设计值比较 压裂效果评价 压后井温测试 压后井温测试结果是压开裂缝高度40m,2 1 - 1 7 井压后效果曲线图05101520压 前 压 裂3 713 18 21 26 30 34 40 44 47 52 58 65 73 78 82 87生产时间( 天)压后效果(产液日产油压后初期日增油 已增油 1132吨 压裂效果评价 生产情况 桥 61 井 序号 层位 井段 厚度 孔数 声波时差 孔隙度 油饱 结论99 层101 层102 沙三 层103 沙三 层电测解释数据表 桥61井电测曲线 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地层温度表皮系数渗透率 . 7 1 . 6 2 169 1 8 . 3 8 1 . 1 * 1 01 井试井解释成果表评估系数 58 压裂有效 施工日期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车安全知识讲解考核试卷
- 双十一玩家购买心理
- 宁夏回族银川市西夏区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市栾城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西班牙语词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周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南昌航空大学《建筑设计A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理工大学《微波与天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学院《中国民俗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计划和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
- JGT471-2015 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辩论赛过程
- 初中英语词汇表(带音标)
- 顺丰快递人员奖惩制度
- 2022版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建设指导指南
- 2023年高速公路收费员面试
- 家长课堂(预防接种)
- 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