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交流的材料_第1页
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交流的材料_第2页
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交流的材料_第3页
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交流的材料_第4页
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交流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交流材料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既是执法、 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工作 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直 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反映着人民群 众满意度的问题,因此,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加 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一、我院开展群众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院着力发挥检察公诉、控申、侦监、 监所、民行等职能部门作用,在执法办案、法律服 务等方面,真心实意、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努 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 本利益。 加强举报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住“举报宣 传周”等活动契机,按照“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初 查力度、维护合法权益”的思路,采取设点宣传、 展板警示、接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通 具有举报、控告、申诉、投诉、咨询、查询等“六 合一”功能的“12309”检察服务电话,鼓励群众 举报职务犯罪,做到“举必查、查必果、果必复” , 既快速有力地惩治腐败,又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 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个确保”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涉检信访问题, 涉检信访 7 年不出县。立足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 和谐稳定、维护人民权益,制定并落实了开展争 创涉检案件“零上访”活动实施方案 “带案下 访”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 检查活动的实施方案等 14 个制度,形成了一整 套处理涉检信访的机制,确保信访处理到位;形成 控申主抓、全院整体联动系统,开展“规范执法行 为,促进执法公正”和“办案质量年”活动,全院 所办理案件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一件错案,确保源头 治理到位;建立“乡镇联系卡和联络员”制度、 “执法监督信息员”制度、 “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三项制度,出台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办法 ,形成 内外部监督体系,确保投诉监督到位;办理刑事和 民行申诉案件,严把“四关”即立案关、复查关、 终结关、息诉关,确保申诉复查到位;落实一把手 负责制、首办责任制、告知责任制、回访责任制等 6 种制度,确保诉求解决到位。近年来,受理来信 来访 420 余件次,均做到正确分流,及时处理,妥 善化解矛盾,连续 7 年没有涉法涉诉积案和新的涉 检信访案件。 加强对民事纠纷的和解力度。检察民行部门以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检察和解优先、调抗结 合”为切入点,通过与司法局、法院联合开展民行 检察和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相结合等举措,将 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延伸,形成 了民行“检调对接”工作机制。近年来,成功息诉 了 35 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其中和解 15 件,所办 案件无一起当事人反悔或涉检信访事件发生,得到 了群众的好评。 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深 入全县各乡镇对所有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全面考察, 对发现的脱管漏管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52 条,对司 法矫正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63 条,全部得到纠正和 整改。出台关于对相对不诉被不起诉人及附条件 不诉拟不起诉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 ,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近年来共办理此类案件 5 件 5 人,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深化检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检务” 。不断 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及工作机制,建立检察 院开放日制度,通过开辟检察门户网站检务公开专 栏,开展“检察宣传周” 、 “法制宣传月” 、 “送法到 基层” 、进社区部门进行法律服务、信访督查督导 等活动,增强干群法律意识,拓宽群众了解检察工 作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 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如 20xx 年,先后深入瓦 室、 、等十余个乡镇及学校,开展“送法下乡” 、 “送法进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8000 余 份,解答法律咨询 210 人次,化解各种矛盾 17 个, 上法制课 15 场次,受教育干群和师生近 2 万余人。 创新人民监督员工作模式。近年来,深化人民 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聘请了 12 名人民监督员, 对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处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 捕决定的“三类案件”监督 38 件,对应当立案而 不立案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 扣押冻结等“五种情形”案件监督 4 件。同时创新 人民监督员工作模式,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所办理的 自侦案件适时介入,将监督关口前移,实行“案中 监督” ,近年来共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 59 人,促进 了规范、文明办案。 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抓好扶 贫帮困工作。积极响 XX 县委号召,把帮扶工作作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 要举措。如 20xx 年,我院干警为“”洪灾陈河乡 灾区捐款 2 万元,为甘肃舟曲灾区捐款 5 千元,为 公路建设筹款 7 万余元。今年以来,按照县委“深 入沉下去、融洽干群情、做深做细做好群众工作” 的要求,选派群众工作队深入单位所联系乡镇董溪 乡,坚持“政策宣传到位、联系群众到位、服务群 众到位”的原则,将信访工作、计生工作、土地管 理、退耕还林法规 、森林法、惠农政策及该院编印的法制宣传、 检务公开等资料编印成册,深入每个农户召开群众 会、退休党员(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院户 会进行宣传,召开群众工作会议 20 余次,发放法 律宣传资料 1000 余份,现场处理矛盾纠纷 5 件, 化解上访矛盾 1 起,宣传政策达 200 余人次,建立 完善了“民生台帐” ,在院坝村落为村民办理所需 业务,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受当地群众赞 誉和好评。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加强民意 沟通。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主动邀 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对代表、委 员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贯彻意见并 加强督办工作,健全督办机制,狠抓督办落实。近 年来,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 37 次, 督办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41 件。 二、当前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存在的不足与 面临的挑战 注重法律规定,群众意识不浓。受检察机关作 为法律监督业务部门的定势思维影响,少数干警认 为按法律规定办好案是工作的任务和重心,对于积 极主动开展群众工作欠缺主动意识,执法为民意识 不浓,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强。 加之客观上,检察机关在工作职能中处于公安机关 与人民法院的中间环节,并且没有乡镇派出机构, 工作中基本上不直接与群众联系,导致社会上很多 人对检察机关的职能认识模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注重传统思维,时代要求更新不够。不可否认, 检察机关有的干警还在沿袭以前就案办案、坐堂办 案的狭隘思想,这与当前的形式和要求是不相适应 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 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 显,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 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 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 司法领域,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深入影响 也给检察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妥善调处不同利益 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时代 要求和重大任务,这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 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 注重业务工作能力,群众工作本领不强。受办 案程序限制,在案件的处理上,征求群众意见不够; 在工作要求和考核考评上,适应群众要求的内容少, 脱离了现实社会的主流需求。此外,由于基层检察 院工作任务繁重,各项业务工作压力大,检察队伍 常年驻守机关,队伍轮岗和交流机会较少,导致检 察干警学不会群众语言,把握不了群众心理,掌握 不住群众工作方法,做群众工作常常心有余而力不 足。 三、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着力点和突 破口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统一思想认识。 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为载体,普 遍深入地进行群众观念教育,使检察人员牢固树立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 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引导检察干警摆 正与群众的关系,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 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深刻认识到执法活动必须符 合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要求、保护人民的权利, 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真正解决对人民群众的 态度问题,自觉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 众,打牢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甘当人民群众公仆。 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要求,着力树立正确执法理 念。检察机关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应当牢固树立民生司法、和谐司法、权威司法的理 念,准确把握群众司法需求,提高执法能力,确保 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 统一。一是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着力解决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务民 生、保障民生。二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全面把握、区别对待、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尽可 能地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以公正促公信, 以公信树威性,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以群众得实惠为最终目标,着力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发挥检察职能“护”民。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 益的刑事案件及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 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监督纠正群 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法妥善 解决群众诉求。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办理未成 年人犯罪案件,完善办案方式,落实帮教措施。二 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民。加强群众工作能力 培训,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列为检察人员全员 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检察干警多深入基层一 线锻炼,直接面对群众,切实提高沟通与服务群众、 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内部矛盾纠纷、协调各方 妥善处理群众诉求等群众工作本领。同时树立良好 执法作风取信于民,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 事难办” 、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对群众漠不关心 的官僚习气和作风,强化程序意识和效率观念,营 造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三是深入发动 群众“靠”民 。拓宽民意沟通渠道,充分了解和把握社情民 意,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工作决策的重要依 据,转化为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群众反 映的问题;注重把握网络舆情,及时引导网上舆论, 收集群众诉求,及时掌握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涉 检网络舆情,争取主动快速处理。积极发动群众拓 展案源,鼓励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控告、申诉, 着重受理人民群众对诉讼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控告, 强化诉讼法律监督。四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亲” 民。认真接受群众对检察执法活动的监督,对群众 反映的执法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坚决纠正检察 机关或者检察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 问题;认真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充分听取人民 监督员意见,规范评议程序,认真执行评议决定。 认真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沟通,探索建立情况通报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如遇 重大紧急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客观事态,表明处 理态度,增强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和权威性。 以群众评价为重要依据,着力完善工作机制。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 求。完善接访制度,坚持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带头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结合履行检察职能开 展以案说法、法律服务等活动,推行案件答疑说理 制度。切实履行诉讼权利告知义务,对于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证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严格依 法执行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绩效 考评和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把检察干警的群众 工作能力,同业务考评、纪律考勤、职业道德按一 定的比例列入其个人与部门考核的内容,进行绩效 考评,实施考评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比表 彰、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既是执法、 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工作 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直 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反映着人民群 众满意度的问题,因此,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加 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一、我院开展群众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院着力发挥检察公诉、控申、侦监、 监所、民行等职能部门作用,在执法办案、法律服 务等方面,真心实意、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努 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 本利益。 加强举报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住“举报宣 传周”等活动契机,按照“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初 查力度、维护合法权益”的思路,采取设点宣传、 展板警示、接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通 具有举报、控告、申诉、投诉、咨询、查询等“六 合一”功能的“12309”检察服务电话,鼓励群众 举报职务犯罪,做到“举必查、查必果、果必复” , 既快速有力地惩治腐败,又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 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个确保”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涉检信访问题, 涉检信访 7 年不出县。立足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 和谐稳定、维护人民权益,制定并落实了开展争 创涉检案件“零上访”活动实施方案 “带案下 访”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 检查活动的实施方案等 14 个制度,形成了一整 套处理涉检信访的机制,确保信访处理到位;形成 控申主抓、全院整体联动系统,开展“规范执法行 为,促进执法公正”和“办案质量年”活动,全院 所办理案件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一件错案,确保源头 治理到位;建立“乡镇联系卡和联络员”制度、 “执法监督信息员”制度、 “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三项制度,出台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办法 ,形成 内外部监督体系,确保投诉监督到位;办理刑事和 民行申诉案件,严把“四关”即立案关、复查关、 终结关、息诉关,确保申诉复查到位;落实一把手 负责制、首办责任制、告知责任制、回访责任制等 6 种制度,确保诉求解决到位。近年来,受理来信 来访 420 余件次,均做到正确分流,及时处理,妥 善化解矛盾,连续 7 年没有涉法涉诉积案和新的涉 检信访案件。 加强对民事纠纷的和解力度。检察民行部门以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检察和解优先、调抗结 合”为切入点,通过与司法局、法院联合开展民行 检察和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相结合等举措,将 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延伸,形成 了民行“检调对接”工作机制。近年来,成功息诉 了 35 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其中和解 15 件,所办 案件无一起当事人反悔或涉检信访事件发生,得到 了群众的好评。 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深 入全县各乡镇对所有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全面考察, 对发现的脱管漏管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52 条,对司 法矫正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63 条,全部得到纠正和 整改。出台关于对相对不诉被不起诉人及附条件 不诉拟不起诉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 ,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近年来共办理此类案件 5 件 5 人,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深化检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检务” 。不断 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及工作机制,建立检察 院开放日制度,通过开辟检察门户网站检务公开专 栏,开展“检察宣传周” 、 “法制宣传月” 、 “送法到 基层” 、进社区部门进行法律服务、信访督查督导 等活动,增强干群法律意识,拓宽群众了解检察工 作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 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如 20xx 年,先后深入瓦 室、 、等十余个乡镇及学校,开展“送法下乡” 、 “送法进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8000 余 份,解答法律咨询 210 人次,化解各种矛盾 17 个, 上法制课 15 场次,受教育干群和师生近 2 万余人。 创新人民监督员工作模式。近年来,深化人民 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聘请了 12 名人民监督员, 对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处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 捕决定的“三类案件”监督 38 件,对应当立案而 不立案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 扣押冻结等“五种情形”案件监督 4 件。同时创新 人民监督员工作模式,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所办理的 自侦案件适时介入,将监督关口前移,实行“案中 监督” ,近年来共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 59 人,促进 了规范、文明办案。 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抓好扶 贫帮困工作。积极响 XX 县委号召,把帮扶工作作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 要举措。如 20xx 年,我院干警为“”洪灾陈河乡 灾区捐款 2 万元,为甘肃舟曲灾区捐款 5 千元,为 公路建设筹款 7 万余元。今年以来,按照县委“深 入沉下去、融洽干群情、做深做细做好群众工作” 的要求,选派群众工作队深入单位所联系乡镇董溪 乡,坚持“政策宣传到位、联系群众到位、服务群 众到位”的原则,将信访工作、计生工作、土地管 理、退耕还林法规 、森林法、惠农政策及该院编印的法制宣传、 检务公开等资料编印成册,深入每个农户召开群众 会、退休党员(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院户 会进行宣传,召开群众工作会议 20 余次,发放法 律宣传资料 1000 余份,现场处理矛盾纠纷 5 件, 化解上访矛盾 1 起,宣传政策达 200 余人次,建立 完善了“民生台帐” ,在院坝村落为村民办理所需 业务,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受当地群众赞 誉和好评。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加强民意 沟通。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主动邀 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对代表、委 员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贯彻意见并 加强督办工作,健全督办机制,狠抓督办落实。近 年来,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 37 次, 督办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41 件。 二、当前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存在的不足与 面临的挑战 注重法律规定,群众意识不浓。受检察机关作 为法律监督业务部门的定势思维影响,少数干警认 为按法律规定办好案是工作的任务和重心,对于积 极主动开展群众工作欠缺主动意识,执法为民意识 不浓,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强。 加之客观上,检察机关在工作职能中处于公安机关 与人民法院的中间环节,并且没有乡镇派出机构, 工作中基本上不直接与群众联系,导致社会上很多 人对检察机关的职能认识模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注重传统思维,时代要求更新不够。不可否认, 检察机关有的干警还在沿袭以前就案办案、坐堂办 案的狭隘思想,这与当前的形式和要求是不相适应 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 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 显,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 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 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 司法领域,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深入影响 也给检察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妥善调处不同利益 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时代 要求和重大任务,这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 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 注重业务工作能力,群众工作本领不强。受办 案程序限制,在案件的处理上,征求群众意见不够; 在工作要求和考核考评上,适应群众要求的内容少, 脱离了现实社会的主流需求。此外,由于基层检察 院工作任务繁重,各项业务工作压力大,检察队伍 常年驻守机关,队伍轮岗和交流机会较少,导致检 察干警学不会群众语言,把握不了群众心理,掌握 不住群众工作方法,做群众工作常常心有余而力不 足。 三、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着力点和突 破口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统一思想认识。 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为载体,普 遍深入地进行群众观念教育,使检察人员牢固树立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 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引导检察干警摆 正与群众的关系,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 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深刻认识到执法活动必须符 合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要求、保护人民的权利, 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真正解决对人民群众的 态度问题,自觉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 众,打牢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甘当人民群众公仆。 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要求,着力树立正确执法理 念。检察机关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应当牢固树立民生司法、和谐司法、权威司法的理 念,准确把握群众司法需求,提高执法能力,确保 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 统一。一是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着力解决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务民 生、保障民生。二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全面把握、区别对待、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尽可 能地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以公正促公信, 以公信树威性,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以群众得实惠为最终目标,着力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发挥检察职能“护”民。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 益的刑事案件及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 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监督纠正群 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法妥善 解决群众诉求。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办理未成 年人犯罪案件,完善办案方式,落实帮教措施。二 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民。加强群众工作能力 培训,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列为检察人员全员 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检察干警多深入基层一 线锻炼,直接面对群众,切实提高沟通与服务群众、 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内部矛盾纠纷、协调各方 妥善处理群众诉求等群众工作本领。同时树立良好 执法作风取信于民,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 事难办” 、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对群众漠不关心 的官僚习气和作风,强化程序意识和效率观念,营 造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三是深入发动 群众“靠”民 。拓宽民意沟通渠道,充分了解和把握社情民 意,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工作决策的重要依 据,转化为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群众反 映的问题;注重把握网络舆情,及时引导网上舆论, 收集群众诉求,及时掌握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涉 检网络舆情,争取主动快速处理。积极发动群众拓 展案源,鼓励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控告、申诉, 着重受理人民群众对诉讼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控告, 强化诉讼法律监督。四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亲” 民。认真接受群众对检察执法活动的监督,对群众 反映的执法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坚决纠正检察 机关或者检察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 问题;认真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充分听取人民 监督员意见,规范评议程序,认真执行评议决定。 认真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沟通,探索建立情况通报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如遇 重大紧急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客观事态,表明处 理态度,增强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和权威性。 以群众评价为重要依据,着力完善工作机制。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 求。完善接访制度,坚持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带头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结合履行检察职能开 展以案说法、法律服务等活动,推行案件答疑说理 制度。切实履行诉讼权利告知义务,对于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证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严格依 法执行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绩效 考评和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把检察干警的群众 工作能力,同业务考评、纪律考勤、职业道德按一 定的比例列入其个人与部门考核的内容,进行绩效 考评,实施考评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比表 彰、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既是执法、 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工作 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直 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反映着人民群 众满意度的问题,因此,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加 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一、我院开展群众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院着力发挥检察公诉、控申、侦监、 监所、民行等职能部门作用,在执法办案、法律服 务等方面,真心实意、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努 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 本利益。 加强举报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住“举报宣 传周”等活动契机,按照“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初 查力度、维护合法权益”的思路,采取设点宣传、 展板警示、接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通 具有举报、控告、申诉、投诉、咨询、查询等“六 合一”功能的“12309”检察服务电话,鼓励群众 举报职务犯罪,做到“举必查、查必果、果必复” , 既快速有力地惩治腐败,又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 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个确保”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涉检信访问题, 涉检信访 7 年不出县。立足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 和谐稳定、维护人民权益,制定并落实了开展争 创涉检案件“零上访”活动实施方案 “带案下 访”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 检查活动的实施方案等 14 个制度,形成了一整 套处理涉检信访的机制,确保信访处理到位;形成 控申主抓、全院整体联动系统,开展“规范执法行 为,促进执法公正”和“办案质量年”活动,全院 所办理案件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一件错案,确保源头 治理到位;建立“乡镇联系卡和联络员”制度、 “执法监督信息员”制度、 “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三项制度,出台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办法 ,形成 内外部监督体系,确保投诉监督到位;办理刑事和 民行申诉案件,严把“四关”即立案关、复查关、 终结关、息诉关,确保申诉复查到位;落实一把手 负责制、首办责任制、告知责任制、回访责任制等 6 种制度,确保诉求解决到位。近年来,受理来信 来访 420 余件次,均做到正确分流,及时处理,妥 善化解矛盾,连续 7 年没有涉法涉诉积案和新的涉 检信访案件。 加强对民事纠纷的和解力度。检察民行部门以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检察和解优先、调抗结 合”为切入点,通过与司法局、法院联合开展民行 检察和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相结合等举措,将 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延伸,形成 了民行“检调对接”工作机制。近年来,成功息诉 了 35 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其中和解 15 件,所办 案件无一起当事人反悔或涉检信访事件发生,得到 了群众的好评。 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深 入全县各乡镇对所有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全面考察, 对发现的脱管漏管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52 条,对司 法矫正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63 条,全部得到纠正和 整改。出台关于对相对不诉被不起诉人及附条件 不诉拟不起诉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 ,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近年来共办理此类案件 5 件 5 人,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深化检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检务” 。不断 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及工作机制,建立检察 院开放日制度,通过开辟检察门户网站检务公开专 栏,开展“检察宣传周” 、 “法制宣传月” 、 “送法到 基层” 、进社区部门进行法律服务、信访督查督导 等活动,增强干群法律意识,拓宽群众了解检察工 作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 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如 20xx 年,先后深入瓦 室、 、等十余个乡镇及学校,开展“送法下乡” 、 “送法进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8000 余 份,解答法律咨询 210 人次,化解各种矛盾 17 个, 上法制课 15 场次,受教育干群和师生近 2 万余人。 创新人民监督员工作模式。近年来,深化人民 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聘请了 12 名人民监督员, 对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处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 捕决定的“三类案件”监督 38 件,对应当立案而 不立案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 扣押冻结等“五种情形”案件监督 4 件。同时创新 人民监督员工作模式,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所办理的 自侦案件适时介入,将监督关口前移,实行“案中 监督” ,近年来共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 59 人,促进 了规范、文明办案。 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抓好扶 贫帮困工作。积极响 XX 县委号召,把帮扶工作作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 要举措。如 20xx 年,我院干警为“”洪灾陈河乡 灾区捐款 2 万元,为甘肃舟曲灾区捐款 5 千元,为 公路建设筹款 7 万余元。今年以来,按照县委“深 入沉下去、融洽干群情、做深做细做好群众工作” 的要求,选派群众工作队深入单位所联系乡镇董溪 乡,坚持“政策宣传到位、联系群众到位、服务群 众到位”的原则,将信访工作、计生工作、土地管 理、退耕还林法规 、森林法、惠农政策及该院编印的法制宣传、 检务公开等资料编印成册,深入每个农户召开群众 会、退休党员(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院户 会进行宣传,召开群众工作会议 20 余次,发放法 律宣传资料 1000 余份,现场处理矛盾纠纷 5 件, 化解上访矛盾 1 起,宣传政策达 200 余人次,建立 完善了“民生台帐” ,在院坝村落为村民办理所需 业务,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受当地群众赞 誉和好评。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加强民意 沟通。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主动邀 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对代表、委 员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贯彻意见并 加强督办工作,健全督办机制,狠抓督办落实。近 年来,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 37 次, 督办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41 件。 二、当前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存在的不足与 面临的挑战 注重法律规定,群众意识不浓。受检察机关作 为法律监督业务部门的定势思维影响,少数干警认 为按法律规定办好案是工作的任务和重心,对于积 极主动开展群众工作欠缺主动意识,执法为民意识 不浓,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强。 加之客观上,检察机关在工作职能中处于公安机关 与人民法院的中间环节,并且没有乡镇派出机构, 工作中基本上不直接与群众联系,导致社会上很多 人对检察机关的职能认识模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注重传统思维,时代要求更新不够。不可否认, 检察机关有的干警还在沿袭以前就案办案、坐堂办 案的狭隘思想,这与当前的形式和要求是不相适应 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 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 显,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 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 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 司法领域,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深入影响 也给检察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妥善调处不同利益 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时代 要求和重大任务,这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 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 注重业务工作能力,群众工作本领不强。受办 案程序限制,在案件的处理上,征求群众意见不够; 在工作要求和考核考评上,适应群众要求的内容少, 脱离了现实社会的主流需求。此外,由于基层检察 院工作任务繁重,各项业务工作压力大,检察队伍 常年驻守机关,队伍轮岗和交流机会较少,导致检 察干警学不会群众语言,把握不了群众心理,掌握 不住群众工作方法,做群众工作常常心有余而力不 足。 三、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着力点和突 破口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统一思想认识。 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为载体,普 遍深入地进行群众观念教育,使检察人员牢固树立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 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引导检察干警摆 正与群众的关系,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 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深刻认识到执法活动必须符 合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要求、保护人民的权利, 进一步增进对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