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 概述 生长与发育 遗传与环境 生长发育的规律 体质的生长发育 生长 ( Growth ) 细胞之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大, 因而出现形态上的变化。 发育 ( Development ) 细胞脏器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 u遗传 ( Heredity ) 为生物体的特性,在亲子代之间存 在着形态和结构上的相似点。 u环境 ( Environment ) 为生物体在出生后生长发育所需要 的各种条件,如:营养、运动、季 节、地区差异、生活方式等。 生长发育的规律 构成生物体的各部位和脏器,在同一时期 并非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直到成熟为止。 第一型 : 一般型 第二型 : 神经系型 第三型 : 性器官型 第四型 : 淋巴型 体质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u(一 ) 出生前的颅面部发育 u(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第二节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u(一 ) 出生前的颅面部发育 u(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u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u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u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 u六、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1. 骨的表面增生 2. 骨缝的间质增生 3.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婴儿颅面部的 主要透明软骨分布区 u鼻骨的一部分 u颅底 蝶、枕骨之间 枕骨各部分之间 u下颌髁状突软骨 (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u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u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u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 u六、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颅底线 ( 平面 ) : Bolton- 鼻根平面 u面 横 平 面 : Frankfort 平面 (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u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u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u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 u六、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1. 颅部的生长发育 2. 颅底的生长发育 3. 头颅指数 1. 颅部的生长发育 u生长方式: 骨缝的间质增生 骨的表面增生 u宽度的增加 u高度的增加 2. 颅底的生长发育 u颅底的生长发育 受颌面部和脑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u主要的生长方式软骨生长 前颅底 ( S-N ) 蝶间软骨结合 ( 出生时钙化 ) 蝶 筛软骨结合 ( 出生后 7 年钙化 ) 后颅底 ( S-Ba ) 蝶枕软骨结合 ( 1820岁左右 ) 软骨结合的生长发育异常 颅底的生长发育的异常 颅 畸 形 征 : 软骨营养障碍 (Chondrodystrophy )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 ( Cleidocranial dysostosis ) 克汀病 ( Cretinism ) 伸舌性白痴 ( Mongolism ) 3. 头颅指数 头宽 头长 100 u长头型 ( dolicocephaly ) 75 u中头型 ( mesocephaly ) 75 80 u短头型 ( braehycephaly ) 80 (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u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u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u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 u六、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1. 出生前面部的生长发育 面部的发生 硬腭的发育 u2. 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 ( 1 ) 面高度 ( 2 ) 面宽度 ( 3 ) 面深度 ( 4 )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2. 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 u( 1 ) 面高度 u( 2 ) 面宽度 u( 3 ) 面深度 u( 4 )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 1 ) 面高度 J 全面高 J 前面高 J 后面高 2. 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 u( 1 ) 面高度 u( 2 ) 面宽度 u( 3 ) 面深度 u( 4 )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 2 ) 面 宽 度 u上面宽 ( 颊弓间距 ) 2岁时已完成成人的 85%, 10岁时 90 u下面宽 ( 下颌角间距 ) 主要在出生后 5年间完成, M1萌出时 85 下面宽的增加比上面宽略大 上面宽与上牙弓、下面宽与下牙弓无相关 关系 2. 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 u( 1 ) 面高度 u( 2 ) 面宽度 u( 3 ) 面深度 u( 4 )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 3 ) 面深度 u面深度的增加 : 面下部面中部面上部 从儿童到成人侧貌由突变直。 u正畸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 : 面下部对面中部的关系的变化 2. 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 u( 1 ) 面高度 u( 2 ) 面宽度 u( 3 ) 面深度 u( 4 )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 4 )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u平均的生长发育 u个体的生长发育 (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u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u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u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 u六、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 及比例变化 ( Brodie ) 1. 颅面部的生长型在儿童早期即已确定,以后的增 长基本按定型的轮廓而扩大。 2. 在增长过程中,头部的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3. 鼻腔底、牙弓 面、下颌体下缘与 Bolton 平面 保持恒定不变的角度 . 4. 由 S 点通过上颌第一恒磨牙到颏部所画的直线 , 代表向前下增长的综合方向 . 5.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 , 较面部其他部分变异 较少而恒定 . 6. 头颅增长的速度 , 随年龄而递减 . (二 ) 出生后的颅面部生长发育 u一、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u二、颅面部的划分标准 u三、颅脑部的生长发育 u四、面部的生长发育 u五、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 u六、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人 体 的 增 长 u快速期 5、 6岁 青春发育期 女性 1416岁,男性 1618岁 u缓慢期 颌面部的增长 u 四个快速期分别为 : 三周 7月 乳牙萌出 4 7岁 第一恒磨牙萌出 11 13 岁 第二恒磨牙萌出 16 19岁 第三恒磨牙萌出 u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的存在 u 快速期的运用有利于错 的矫治 第三节 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二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 四 ) 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异常 u( 五 ) 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上颌骨 : 前颌骨 上颌本体 u上颌复合体 : 额突、腭突、颧突、上颌突 硬腭后份 u上颌复合体的四条骨缝 : 额颌缝、颧颌缝、 颧颞缝、翼颌缝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上颌骨的生长发育主要为 : 骨缝间的发育 上颌结节的骨质增生 牙槽突的发育 u不同学者的观点 Enlow Koski: 骨缝并非生长中心 Scott: 鼻中隔起重要作用 Moss: “功能基质 ”理论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1. 上颌牙槽骨弓及硬腭 u2. 颧骨弓附近的变化 u3. 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4. 鼻部附近 u5.眼窝底部 1. 上颌牙槽骨弓及硬腭 uEnlow的 “V”字形原理: 骨内面骨质吸收,外面骨质增生 u水平向: 上颌牙槽弓向后方 V字形扩大 u垂直向: 硬腭向下方生长 u牙槽骨的长度 增加以磨牙区最多,从新 儿 ( 5mm)到成人可增加 20mm。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1. 上颌牙槽骨弓及硬腭 u2. 颧骨弓附近的变化 u3. 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4. 鼻部附近 u5.眼窝底部 2. 颧骨弓附近的变化 u颧突 向后方的生长 与上颌结节、眼窝、鼻、颅底保持相对恒定的位置 u颧骨突 侧方的生长 增加面部的宽度 u颧弓上缘 的骨质增生 使颧弓眼窝、颅底保持相对恒定的位置 u颧弓下缘 的骨质增生 上颌牙槽弓向下的扩大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1. 上颌牙槽骨弓及硬腭 u2. 颧骨弓附近的变化 u3. 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4. 鼻部附近 u5.眼窝底部 3. 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切牙部 u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1. 上颌牙槽骨弓及硬腭 u2. 颧骨弓附近的变化 u3. 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4. 鼻部附近 u5.眼窝底部 4. 鼻 部 附 近 u构成:上颌骨的额突与相邻的鼻骨 u鼻部的外面 ( 侧面、前面、上面 ) 使鼻整 体前移,侧向移动,深度增加。 u硬腭下移和额颌缝的生长使鼻部 垂直向扩大。 (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1. 上颌牙槽骨弓及硬腭 u2. 颧骨弓附近的变化 u3. 切牙部附近的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4. 鼻部附近 u5.眼窝底部 5.眼窝底部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包括上颌 复合体的多数骨的一系列复杂的变 化,既向下前方生长移动,也向上 向后移动。 第三节 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二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 四 ) 上、下颌骨的生长异常 u( 五 ) 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 下颌骨发育的总体特征 u主要的生长方式 骨表面增生 软骨成骨 u下颌骨整体向前下方移动, 而其本身向后上方生长。 u长、宽、高的三向生长 ( 二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u1. 关节部 u2. 喙突 u3. 下颌升支 u4. 下颌体 u5. 颏部 1. 关节部 : 髁状突的生长发育 u生长方式: 软骨成骨 u外侧骨表面吸收,内侧骨质增生, 按 Enlow 的 V字形原理 生长。 2. 喙突的生长发育 u喙突的舌侧骨增生,外侧骨吸收 喙突顶端向上、侧向移动,使突起的 水平距离增加 喙突基底向内侧移动,两侧距离减少 u喙突的下方因舌侧骨吸收,唇颊侧增生 而向唇颊移动。 3. 下颌升支的生长发育 u垂直向: F下颌支的下部为颊面骨质增生, 舌侧骨质吸收。 F下颌支的上部则为舌面增生,颊面吸收 u水平向: F下颌支的后缘骨质增生,前缘吸收, 使下颌支向后移动。 4. 下颌体的生长发育 u长度的变化: 随下颌支向后方移动,下颌 体沿牙槽弓的弓形向后移动而使长度增加。 u宽度的变化: 下颌体的舌侧部 下颌的后三角区 双尖牙后部 ( 上、下 ) 双尖牙前部 下颌体的唇侧部 向唇侧移动 ( 除尖牙间附近 ) 5. 颏部的生发发育 u颏部的特征是灵长类特有的。 u从幼儿到成人颏部突度逐渐增加。 K颏部的基底部和牙根尖部 K颏部的上部 ( 尖牙槽附近 ) u颏部突度是左右面部侧貌的因素。 第三节 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二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 四 ) 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异常 u( 五 ) 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 (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下颌角 F人种 : Izard的研究 F年龄递增的变化 F性别差异 u颏部突度 不同人种的下颌角的生长变化 u爱斯基摩人 110度 u美洲印第安人 115125度 u非洲黑人 120125度 u欧洲人 125度 下颌角随年龄递增的变化 u新生儿 140 160度 钝 u乳牙 建 ( 3岁) 130 140 u恒牙 建 ( 12岁) 120 125 u成人( 20岁) 125 锐 u老年人 钝 下颌角 生长发育的 性别差异 女 性 男 性 (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下颌角 人种 : Izard的研究 年龄递增的变化 性别差异: 女性 男性 u颏部突度 (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下颌角 人种 : Izard的研究 年龄递增的变化 性别差异 u颏部突度:因人种而异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第三节 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一 )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二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u( 三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征 u( 四 ) 上、下颌骨的生长异常 u( 五 ) 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 ( 四 ) 上、下颌骨的生长异常 - 长、宽、高的三向生长异常 u上颌骨的生长异常: 上颌骨的生长异 长面型和狭面型 短面型和宽面型 上颌骨骨缝闭合异常 上颌腭中缝 颅骨骨缝 前颌骨的正中缝 ( 四 ) 上、下颌骨的生长异常 - 长、宽、高的三向生长异常 u下颌骨的生长异常 小下颌畸形:侧貌呈鸟嘴 下颌前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8、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浙教版
- 2025合同样例:ODM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商场租赁合同样本
- 2025企业合作伙伴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智能电子书租赁合同
- 化肥厂成品分类存放规定
- 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插上想像的翅膀接龙精美的童话》说课稿 语文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居民燃气安全使用合同书
- 亚麻籽油在营养保健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
- 2024铁路营业线作业人员北斗安全预警防护系统技术条件
- 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
- 羊水异常课件
- 煤矿“冬季四防”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小儿链球菌感染护理查房
- 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 竞聘医疗组长
- 路易斯·康获奖课件
-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学设计 湘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