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粮 食 安 全 问 题.docx_第1页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问 题.docx_第2页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问 题.docx_第3页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问 题.docx_第4页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问 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问 题 (1.渤海大学高职学院;2.渤海大学商学院,辽宁 锦 州 121000 摘 要:本文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中国粮食 安全问题的现状,指出了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由 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了中国粮食进口 的策略。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现状;进口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XX)050002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突 出的地位。对于 13 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全国人 民的吃饭问题,并保证粮食安全,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政 治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1 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际概念。所谓“粮食安全”,按照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1974 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的定义,指 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 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 年 4 月,世界食品组织(WFO, World Food Organization) 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 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 本食品”。这一新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要生 产足够的粮食;二是要把生产的粮食及时供应到消费者手 里;三是消费者能买得起所需要的粮食。而且,按照可持 续发展的要求,粮食安全还应考虑满足后代人对粮食的需 要。 我国粮食安全不仅要杜绝粮食短缺,供不应求,价格 暴涨,社会不稳的现象,防止供过于求,市价低落,粮农 亏本,耕地撂荒的现象,还要抵御我国粮食经济中可能出 现的各种不测事件和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粮食封锁、禁运 的能力。 2 中国粮食现状 2.1 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和粮食总产量波动式减少 耕地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也 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1998XX 年期间,由 于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城镇化共计占用耕地 约 0.08 亿 hm2,平均每年减少耕地约 0.009 亿 hm2,使全 国耕地面积降低到 XX 年的 1.218 亿 hm2。这造成 1998XX 年间中国粮食总产量呈现波动式减少的态势(图 1)。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资料来源:1.XX 年中国统计年鉴;2.XX 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1998XX 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2.2 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粮食进口压力逐步加大 加入 WTO 这几年的过渡期,我国粮食进口压力逐步加 大,进出口总量和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XX 年粮食进口 总量 1 469.3 万 t,其中大豆占 71%,出口总量为 2 742.25 万 t,以谷物和玉米为主,净出口量为 1 272.95 万 t。XX 年粮食进口总量达到 3 798.2 万 t,出口则降至 907 万 t, 净出口量-2 891.2 万 t。XX 年和 XX 年净出口量分别为-1 672.42 万 t 和-2 760.1 万 t。这表明,我国明显正在逐步 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在净进出口总量变化的同时,粮食进 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XX 年大豆进口 1 042 万 t,XX 年 升 2827 万 t,而出口没有太大变化,XX 年为 21 万 t 到 XX 年仅增为 38 万 t。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反映了我国食用油和 饲料用大豆需求的增长。XX 年玉米出口量为 1047 万 t,到 XX 年降为 310 万 t,进口量由 XX 年的 0.3 万 t 增加到 XX 年的 6.5 万 t,这反映出玉米的深加工量和饲料用玉米量在 逐渐增加。可见,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在上升,粮食进 口的压力在加大。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资料来源:1XX 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2 中国农业 年鉴 XX 3 中国粮食进口的策略 很多人对传统的粮食自给自足还持双手赞同的态度, 不少人对我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还存有不解和疑虑。 但无论“粮食进口”遭遇多少的非议,可以肯定的是,从 “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成为粮食 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就能够清楚的告诉国人:进口粮食不 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对于粮食进口 所带来的种种风险,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相反的,我们应 制定巧妙的策略,使粮食进口的风险小些,成本低些,效 益大些。现提出如下进口策略: 3.1 努力使世界粮食市场成为买方市场 全球粮食供应量的不断增加是世界粮食市场向买方市 场转变的必要条件。要做这一点,前提是我们要正视国情, 准确定位,即把自己定位成“粮食净进口国”。在适当的 时候,让世界各国知道中国将进口多少万吨粮食。我们要 公开自己的进口意图,向世界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不这 样做,就无法刺激所有的粮食出口国竞相增产粮食,挤进 中国市场。粮食产量一旦被刺激起来,出口国的农民是不 可能“同步收缩”粮食生产的。世界粮食供应充足了,其 价格的稳定性就增加。所以,公开宣布“中国要增加粮食 进口”可以增强出口国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但不会增加 进口的风险,反而可以减少风险。 3.2 粮食进口量应当足够大 一般人也许认为粮食“少进口保险”,笔者的意见正 相反,应当使进口量达到“足够大”。在世界粮食市场转 向买方市场之后,进口量的大小关系到对世界粮食市场影 响力的大小。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世界粮价受到美国等出 口国的影响;同理,在买方市场里,世界粮价将受主要进 口国进口行为的影响。粮食进口如果只有几十万吨、几百 万吨,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无足轻重,难以对出口国施加 大的影响力。在 21 世纪,当我国成为世界强国之时,应当 在世界粮食市场上掌握相当大的操纵力和影响力。那时, 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3.3 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出口国之间的竞争,发展同所有粮食 出口国的友好关系,即要“投资于友谊”。要善于利用发 达国家间的利益矛盾,特别要让美国看到在中国巨大的商 业利益,让美国明白它与其他粮食出口国存在着竞争关系; 美国若退让出来,其空白会迅速被其他几个出口国所填补。 要使美国懂得:谁同我国不友好,谁就会失去中国大宗粮 食订货合同,使美国不敢轻举妄动。那时候,美国的农场 主会变成有利于中国的利益集团,他们会为自己在中国的 利益向政府(或国会)施加压力。 3.4 增加中长期贸易合同的比例 中长期的进口合同有利于减少风险。80 年代初,美国 即使对原苏联实施“粮食禁运”时,还是履行了已有的贸 易合同。我们自己的经验表明,临时性的调剂,“随行就 市”,是被动的行为,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反而受市场的 摆布,会在被迫增加进口的时候付出高价。 从我国 21 世纪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立足国内,基本 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可以看出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是 时刻不能松懈的。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 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把粮食安全置于整个 国家战略框架中考虑,要在促进其他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 上来实现粮食安全,谋求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提高国家整体 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杰,聂振绑,马晓河21 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