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年终的工作总结_第1页
环保局年终的工作总结_第2页
环保局年终的工作总结_第3页
环保局年终的工作总结_第4页
环保局年终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局年终工作总结 XX 年,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坚 持生态立市方略,以建设“幸福江山”为目标,以 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护 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工作方针,以体制机 制创新为动力,以“三清一创”为主抓手,积极有 为,克难攻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批 突出环境问题破解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 一、共建共享,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全力攻坚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高标准 编制完成江山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顺利 通过专家会审并经江山市政府颁布实施;高规格召 开生态环保工作会议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攻坚 大会,配套出台江山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工作攻坚实施方案和宣传教育方案;狠抓并完成生 猪养殖整规、采制砂专项整治等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创建十件实事,着力打造彰显环保工作特色示范亮 点。根据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 完成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技术报告 、 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汇报材料及 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宣传选编 ,赴省 厅进行专题汇报,并于 XX 年 1 月中旬顺利通过省 环保厅组织的技术核查。 2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按照国家级生态 市建设总体要求,积极指导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和基 层绿色创建工作。长台镇、新塘边镇被评为国家级 生态乡镇,廿八都南方红豆杉群保护区被授予国家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廿八都古镇景区被评为第三批 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桐岭、乌木山 2 个社区 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新塘边镇日月村、四都镇傅 筑园村、碗窑乡红石桥村三个家庭荣获浙江省“绿 色家庭”称号。大陈乡、清湖镇 2 个乡镇完成新一 轮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全市各乡镇积极参与衢州 市生态村申报,上报浔里、花桥、凤凰 3 个村到衢 州市生态办。 3着力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开展以纪念世界 环境日、浙江生态日和江山市清洁家园日为主题的 系列宣传活动。与双塔街道乌木山社区联办群众环 保时装秀活动,在时代广场开展“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清洁家园”主题宣传活动。邀 请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华林司长做客江山大讲 堂,讲授我国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 措施 。举办一期乡镇(街道)生态监管干部培训 班。加强新闻舆论正面引导,在浙江日报、浙江卫 视和中国环境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算好生态账 清 水出江山 、 切实打好生态环保组合拳 、 “五水 共治”在行动江山:确保一江清水出境 、 为 了江山人民的生态福利等系列报道。 二、牵头抓总,深化推进环境污染整治 1统筹推进“清洁家园”运动。根据省委、 省政府“双清”行动部署,我市结合实际、自我加 压,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从“双清”到“全清” 、从 “行动”到“运动”的清洁家园运动。我局作为牵 头部门,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制定出台“清洁家园” 运动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和专项督查办法,筹办举 行首个“清洁家园日”活动启动仪式;筹办召开 “清洁家园”运动推进会;设立清洁家园曝光台, 组织拍摄暗访曝光专题片;组织开展了 30 多次市 领导系列现场明查暗访督查推进活动。专门下发文 件组织企业开展“清洁家园”运动,扎实开展“清 洁家园”运动环境执法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废品收 购单位违规收购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开展水电站 下泄生态用水流量执行情况专项执法督查。成立专 项督查组,每月集中开展专项督查,并在今日江 山进行结果通报。全市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变化。 2全面推进清洁水源行动。全面推进化工印 染造纸制革四大行业整治提升,完成恒昌制革、美 洁纸厂和 5 家化工企业生产线关停淘汰,17 家企 业完成就地整治提升,全力推进江化、富达等 6 家 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巩固江东工业园环境安全整治 提升成果,基本实现园区污水纳入鹿溪污水处理厂, 并规范建成江东区重点企业污染在线监控系统。基 本完成 30 多家企业酸洗磷化钝化等金属表面处理 行业废水专项整治,启动推进 8 家含汞节能灯企业 整治。扎实推进生猪养殖整规三年行动、采制砂专 项整治,全市关停转迁生猪养殖场 668 个,削减饲 养量 20 余万头,取缔非法采砂场 38 家。新开展了 乡镇交接断面、集镇污水处理站水质监管,大大增 加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江东区、重污染企业等重点 地区重点企业监测频次,全市“清洁水源”行动得 到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扎实推进清洁空气行动。深化巩固锅炉黑 烟整治,基本完成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建设, 拆除或改造 15 台燃煤、柴油锅炉。扎实开展有机 废气异味整改,联达印染助剂公司实施废气风冷处 理和原料储罐废气负压收集改造,江化股份对物料 输送系统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华顺有机硅等 10 多 家化工企业新建或改建废气处理设施,欧派、家园 等木门企业完成喷漆废气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全市 空气异味现象大幅度减少。督促完成何家山水泥 XX 吨/日和虎球水泥 5000 吨/日脱硝工程建设并投 入运行。江山南方水泥、何家山水泥、江山虎球水 泥完成 4 条生产线窑尾除尘器改造,水泥粉尘等空 气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基本完成现有加油站、储 油库、油罐车的油气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机动车环 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出台江山市城区高污 染车辆通行管理实施方案 ,部署“黄标车”限时 限行,推动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建设。 4扎实推进污染减排。配合推进第二污水处 理厂建设,乡镇污水站管网配套、标准化排放口、 流量计监控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水泥企业烟气脱 硝工程建设,督促完成何家山水泥 XX 吨/日和虎球 水泥 5000 吨/日脱硝工程并投入运行。重点加强虎 霸氨法脱硫、南方水泥脱硝、鹿溪污水处理厂等重 点减排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管,巩固现有减排效率。 代表衢州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总量控 制系统试点基本完成,减排项目得到全部认定。深 入开展生猪整规工作,全部关停禁养区生猪养殖场, 生猪出栏总量明显下降;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 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城区高污染车辆限行,加快推 进机动车污染减排。 三、强化监管,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1加强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严格执行“三位 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两评结合”环境决策体系, 严把环境准入关,完成莲花山园区、高新园区规划 环评,完成 224 个项目环评审批,有 32 个项目因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未予审批。加强项目竣工环 保验收管理与试生产审核,全年完成“三同时”验 收项目 80 个,验收合格率 100%。完成新华涂料、 华顺有机硅 2 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其他 13 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了 7 家企业危险废 物双达标创建工作。 2切实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环保 零容忍” 、 “春雷行动” 、 “零点行动” 、氨氮专项行 动、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多项专项执法检 查,强化公安环保联合执法,经常在夜间、凌晨和 周末、节假日进行突击检查,深化环保“全过程” 执法监管,增强了环保执法的威慑力。组织开展河 流专项执法,从严查处污染河流水质行为,对 3 起 采制砂和在河道施工影响河水水质行为进行立案查 处,对 2 起在碗窑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 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开出了我市保护饮用水源的 第一张罚单,填补衢州市和浙江省空白。全年共出 动执法检查 2340 多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34 起, 对 20 多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或关闭,移交公安 机关处理 2 件,处罚金额万元,加倍征收超标排污 费 16 万元。 3. 加强信访调处和风险防控。完善以预防为 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度调 查,对 60 多家环境风险源、7 个敏感源进行全面 调查,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指挥管理数据库,完善规 范的应急程序,大力推进全过程应急管理,妥善处 置环境突发事件,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进一步完善 12369 电话 24 小时举报受理机制,疏 通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各类环境信访和举报,加强 环保信访案件查处。全年办理各类环境信访 574 件, 实现赴京“零”上访,去省“零”集体上访和无非 正常访,到衢“零”集体上访,未因环境矛盾发生 群体性事件。得到省委常委赵一德的批示。 四、开拓创新,不断改善环保工作大环境 1建言献策,破解环保突出难题。一年来, 围绕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问题,深入 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江山 港水环境质量的建议 、 江山市清漾景区水体异味 恶臭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长台溪水环境污 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 、 我市部分乡镇(街道) 交接断面水质超标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开 展城区水网环境整治的建议等调研报告,得到市 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其中个 体工商户注册是否需要环评前置问题的研究获全 省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 关于长台溪水 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获得市二等奖。 2借势借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积 极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争取,主动向人大、政 协进行汇报对接,主动策划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饮用 水源保护 “一法一条例”检查和生猪养殖污染整 治调查,配合实施市政协开展饮用水源保护、餐饮 油烟污染等专项调研与专题协商,并借助人大、政 协的提议案等渠道,为环保工作发声讲话,争取更 多的理解和支持,推进了生态环保工作,改善生态 环保工作环境,促进了碗窑、峡口水库环保所的成 立。成立了由 20 多位环保热心人士参加的市民环 保检查团,主动邀请网民参与环境执法监管活动, 开辟环保公众参与新平台。 3积极探索,构建长效管理的新机制。为切 实增强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和污染减排等工作的执行 落实率,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江山市清洁家 园运动实施方案 、 江山市“共建生态家园”干部 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方案 、 关于全面实施“河 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江山市 XX 年污染减排目 标责任计划 、 江山市 XX 年环境污染整治方案 、 江山市城区高污染车辆通行管理实施方案 ;完 成起草关于建立三大水库库区生态补偿(助)机 制的若干意见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探索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同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开展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若干意见 。明确市农办牵头 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市环 保局牵头负责工业污水治理、市农业局牵头负责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市住建局牵头负责城镇污水治理, 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河道整治等职责分工,生态环保 长效管理新机制基本得到确立。 4创新管理,服务绿色发展。积极开展“三 走进” 、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建立江山环保对企服 务 qq 群,为企业做好环保方面的解困、扶持、答 疑等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为市“四大百亿工程” 等市重点项目做好服务或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深化 扩面自 XX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环保管理标准化企 业创建,全年共组织 64 家企业参与创建,三年累 计参与创建企业达到 100 家。完成 XX 年度环保信 用等级评定并及时向全社会发布,共评出绿色企业 12 家,蓝色企业 87 家,黄色企业 15 家,红色企 业 2 家。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成排污费万 元,开展排污申报企业 105 家,发放排污许可证 60 份。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争取上级资金取 得历史性突破,争取到省环保专项资金 1100 万元, 是上年的二倍。 五、强化保障,夯实环保基础能力建设 1.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 、省委“六个严禁” 、 市委“十个不 准”等要求,及时出台江山市环保局进一步改进 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 ,进一步规范内 部管理。针对本局干部出现的廉政的问题,积极开 展“廉政、执法、效能”三项监察,继续开展岗位 廉政风险排查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六个 一”活动(观看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片、签订一份遵 守廉政纪律承诺书、旁听一次干部违法案件庭审、 听一堂党风党纪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廉政知识测试、 撰写一篇廉政心得体会) ,确保全局干部职工思想 基本稳定和业务工作平稳。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信 息公开制度,扎实推进阳光工程网站建设,公开重 点公开事项 4 大类,行政权力事项 156 项,提高行 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为的透明度。 2.加强队伍机构建设。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 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3 名、参公人员 1 名, 推荐一名干部到环保部挂职学习。加强内部管理机 制创新,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建立健全“师傅带 徒弟”等人才培养机制,推行 ab 岗制度,开展环 境执法监测“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 展岗位业务交叉培训,开展典型执法案例剖析,强 化科室联动,提高干部工作悟性和参与宏观决策、 监管服务、综合协调、运用媒体、社会组织动员等 能力。柴明武代表衢州市参加全省执法大比武取得 好成绩,并与朱伟一道获得衢州环境执法能手称号。 3.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投资 180 万元的 XX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气复合污 染监测系统升级改造任务,城区 2 个空气自动监测 站分别添置分析仪、能见度仪、臭氧分析仪、黑炭 分析仪等设备,形成、臭氧、一氧化碳、黑炭等污 染因子的监测能力,11 月 1 日起正式向社会公布 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完 善优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投资 100 多 万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购买添置了必须的监 测设备和环保应急、现场执法装置,环境监测与执 法能力得到稳步加强。 XX 年,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坚 持生态立市方略,以建设“幸福江山”为目标,以 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护 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工作方针,以体制机 制创新为动力,以“三清一创”为主抓手,积极有 为,克难攻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批 突出环境问题破解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 一、共建共享,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全力攻坚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高标准 编制完成江山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顺利 通过专家会审并经江山市政府颁布实施;高规格召 开生态环保工作会议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攻坚 大会,配套出台江山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工作攻坚实施方案和宣传教育方案;狠抓并完成生 猪养殖整规、采制砂专项整治等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创建十件实事,着力打造彰显环保工作特色示范亮 点。根据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 完成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技术报告 、 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汇报材料及 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宣传选编 ,赴省 厅进行专题汇报,并于 XX 年 1 月中旬顺利通过省 环保厅组织的技术核查。 2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按照国家级生态 市建设总体要求,积极指导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和基 层绿色创建工作。长台镇、新塘边镇被评为国家级 生态乡镇,廿八都南方红豆杉群保护区被授予国家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廿八都古镇景区被评为第三批 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桐岭、乌木山 2 个社区 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新塘边镇日月村、四都镇傅 筑园村、碗窑乡红石桥村三个家庭荣获浙江省“绿 色家庭”称号。大陈乡、清湖镇 2 个乡镇完成新一 轮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全市各乡镇积极参与衢州 市生态村申报,上报浔里、花桥、凤凰 3 个村到衢 州市生态办。 3着力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开展以纪念世界 环境日、浙江生态日和江山市清洁家园日为主题的 系列宣传活动。与双塔街道乌木山社区联办群众环 保时装秀活动,在时代广场开展“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清洁家园”主题宣传活动。邀 请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华林司长做客江山大讲 堂,讲授我国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 措施 。举办一期乡镇(街道)生态监管干部培训 班。加强新闻舆论正面引导,在浙江日报、浙江卫 视和中国环境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算好生态账 清 水出江山 、 切实打好生态环保组合拳 、 “五水 共治”在行动江山:确保一江清水出境 、 为 了江山人民的生态福利等系列报道。 二、牵头抓总,深化推进环境污染整治 1统筹推进“清洁家园”运动。根据省委、 省政府“双清”行动部署,我市结合实际、自我加 压,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从“双清”到“全清” 、从 “行动”到“运动”的清洁家园运动。我局作为牵 头部门,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制定出台“清洁家园” 运动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和专项督查办法,筹办举 行首个“清洁家园日”活动启动仪式;筹办召开 “清洁家园”运动推进会;设立清洁家园曝光台, 组织拍摄暗访曝光专题片;组织开展了 30 多次市 领导系列现场明查暗访督查推进活动。专门下发文 件组织企业开展“清洁家园”运动,扎实开展“清 洁家园”运动环境执法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废品收 购单位违规收购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开展水电站 下泄生态用水流量执行情况专项执法督查。成立专 项督查组,每月集中开展专项督查,并在今日江 山进行结果通报。全市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变化。 2全面推进清洁水源行动。全面推进化工印 染造纸制革四大行业整治提升,完成恒昌制革、美 洁纸厂和 5 家化工企业生产线关停淘汰,17 家企 业完成就地整治提升,全力推进江化、富达等 6 家 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巩固江东工业园环境安全整治 提升成果,基本实现园区污水纳入鹿溪污水处理厂, 并规范建成江东区重点企业污染在线监控系统。基 本完成 30 多家企业酸洗磷化钝化等金属表面处理 行业废水专项整治,启动推进 8 家含汞节能灯企业 整治。扎实推进生猪养殖整规三年行动、采制砂专 项整治,全市关停转迁生猪养殖场 668 个,削减饲 养量 20 余万头,取缔非法采砂场 38 家。新开展了 乡镇交接断面、集镇污水处理站水质监管,大大增 加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江东区、重污染企业等重点 地区重点企业监测频次,全市“清洁水源”行动得 到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扎实推进清洁空气行动。深化巩固锅炉黑 烟整治,基本完成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建设, 拆除或改造 15 台燃煤、柴油锅炉。扎实开展有机 废气异味整改,联达印染助剂公司实施废气风冷处 理和原料储罐废气负压收集改造,江化股份对物料 输送系统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华顺有机硅等 10 多 家化工企业新建或改建废气处理设施,欧派、家园 等木门企业完成喷漆废气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全市 空气异味现象大幅度减少。督促完成何家山水泥 XX 吨/日和虎球水泥 5000 吨/日脱硝工程建设并投 入运行。江山南方水泥、何家山水泥、江山虎球水 泥完成 4 条生产线窑尾除尘器改造,水泥粉尘等空 气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基本完成现有加油站、储 油库、油罐车的油气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机动车环 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出台江山市城区高污 染车辆通行管理实施方案 ,部署“黄标车”限时 限行,推动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建设。 4扎实推进污染减排。配合推进第二污水处 理厂建设,乡镇污水站管网配套、标准化排放口、 流量计监控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水泥企业烟气脱 硝工程建设,督促完成何家山水泥 XX 吨/日和虎球 水泥 5000 吨/日脱硝工程并投入运行。重点加强虎 霸氨法脱硫、南方水泥脱硝、鹿溪污水处理厂等重 点减排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管,巩固现有减排效率。 代表衢州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总量控 制系统试点基本完成,减排项目得到全部认定。深 入开展生猪整规工作,全部关停禁养区生猪养殖场, 生猪出栏总量明显下降;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 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城区高污染车辆限行,加快推 进机动车污染减排。 三、强化监管,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1加强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严格执行“三位 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两评结合”环境决策体系, 严把环境准入关,完成莲花山园区、高新园区规划 环评,完成 224 个项目环评审批,有 32 个项目因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未予审批。加强项目竣工环 保验收管理与试生产审核,全年完成“三同时”验 收项目 80 个,验收合格率 100%。完成新华涂料、 华顺有机硅 2 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其他 13 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了 7 家企业危险废 物双达标创建工作。 2切实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环保 零容忍” 、 “春雷行动” 、 “零点行动” 、氨氮专项行 动、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多项专项执法检 查,强化公安环保联合执法,经常在夜间、凌晨和 周末、节假日进行突击检查,深化环保“全过程” 执法监管,增强了环保执法的威慑力。组织开展河 流专项执法,从严查处污染河流水质行为,对 3 起 采制砂和在河道施工影响河水水质行为进行立案查 处,对 2 起在碗窑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 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开出了我市保护饮用水源的 第一张罚单,填补衢州市和浙江省空白。全年共出 动执法检查 2340 多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34 起, 对 20 多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或关闭,移交公安 机关处理 2 件,处罚金额万元,加倍征收超标排污 费 16 万元。 3. 加强信访调处和风险防控。完善以预防为 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度调 查,对 60 多家环境风险源、7 个敏感源进行全面 调查,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指挥管理数据库,完善规 范的应急程序,大力推进全过程应急管理,妥善处 置环境突发事件,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进一步完善 12369 电话 24 小时举报受理机制,疏 通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各类环境信访和举报,加强 环保信访案件查处。全年办理各类环境信访 574 件, 实现赴京“零”上访,去省“零”集体上访和无非 正常访,到衢“零”集体上访,未因环境矛盾发生 群体性事件。得到省委常委赵一德的批示。 四、开拓创新,不断改善环保工作大环境 1建言献策,破解环保突出难题。一年来, 围绕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问题,深入 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江山 港水环境质量的建议 、 江山市清漾景区水体异味 恶臭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长台溪水环境污 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 、 我市部分乡镇(街道) 交接断面水质超标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开 展城区水网环境整治的建议等调研报告,得到市 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其中个 体工商户注册是否需要环评前置问题的研究获全 省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 关于长台溪水 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获得市二等奖。 2借势借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积 极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争取,主动向人大、政 协进行汇报对接,主动策划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饮用 水源保护 “一法一条例”检查和生猪养殖污染整 治调查,配合实施市政协开展饮用水源保护、餐饮 油烟污染等专项调研与专题协商,并借助人大、政 协的提议案等渠道,为环保工作发声讲话,争取更 多的理解和支持,推进了生态环保工作,改善生态 环保工作环境,促进了碗窑、峡口水库环保所的成 立。成立了由 20 多位环保热心人士参加的市民环 保检查团,主动邀请网民参与环境执法监管活动, 开辟环保公众参与新平台。 3积极探索,构建长效管理的新机制。为切 实增强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和污染减排等工作的执行 落实率,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江山市清洁家 园运动实施方案 、 江山市“共建生态家园”干部 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方案 、 关于全面实施“河 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江山市 XX 年污染减排目 标责任计划 、 江山市 XX 年环境污染整治方案 、 江山市城区高污染车辆通行管理实施方案 ;完 成起草关于建立三大水库库区生态补偿(助)机 制的若干意见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探索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同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开展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若干意见 。明确市农办牵头 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市环 保局牵头负责工业污水治理、市农业局牵头负责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市住建局牵头负责城镇污水治理, 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河道整治等职责分工,生态环保 长效管理新机制基本得到确立。 4创新管理,服务绿色发展。积极开展“三 走进” 、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建立江山环保对企服 务 qq 群,为企业做好环保方面的解困、扶持、答 疑等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为市“四大百亿工程” 等市重点项目做好服务或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深化 扩面自 XX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环保管理标准化企 业创建,全年共组织 64 家企业参与创建,三年累 计参与创建企业达到 100 家。完成 XX 年度环保信 用等级评定并及时向全社会发布,共评出绿色企业 12 家,蓝色企业 87 家,黄色企业 15 家,红色企 业 2 家。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成排污费万 元,开展排污申报企业 105 家,发放排污许可证 60 份。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争取上级资金取 得历史性突破,争取到省环保专项资金 1100 万元, 是上年的二倍。 五、强化保障,夯实环保基础能力建设 1.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 、省委“六个严禁” 、 市委“十个不 准”等要求,及时出台江山市环保局进一步改进 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 ,进一步规范内 部管理。针对本局干部出现的廉政的问题,积极开 展“廉政、执法、效能”三项监察,继续开展岗位 廉政风险排查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六个 一”活动(观看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片、签订一份遵 守廉政纪律承诺书、旁听一次干部违法案件庭审、 听一堂党风党纪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廉政知识测试、 撰写一篇廉政心得体会) ,确保全局干部职工思想 基本稳定和业务工作平稳。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信 息公开制度,扎实推进阳光工程网站建设,公开重 点公开事项 4 大类,行政权力事项 156 项,提高行 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为的透明度。 2.加强队伍机构建设。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 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3 名、参公人员 1 名, 推荐一名干部到环保部挂职学习。加强内部管理机 制创新,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建立健全“师傅带 徒弟”等人才培养机制,推行 ab 岗制度,开展环 境执法监测“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 展岗位业务交叉培训,开展典型执法案例剖析,强 化科室联动,提高干部工作悟性和参与宏观决策、 监管服务、综合协调、运用媒体、社会组织动员等 能力。柴明武代表衢州市参加全省执法大比武取得 好成绩,并与朱伟一道获得衢州环境执法能手称号。 3.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投资 180 万元的 XX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气复合污 染监测系统升级改造任务,城区 2 个空气自动监测 站分别添置分析仪、能见度仪、臭氧分析仪、黑炭 分析仪等设备,形成、臭氧、一氧化碳、黑炭等污 染因子的监测能力,11 月 1 日起正式向社会公布 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完 善优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投资 100 多 万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购买添置了必须的监 测设备和环保应急、现场执法装置,环境监测与执 法能力得到稳步加强。 XX 年,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坚 持生态立市方略,以建设“幸福江山”为目标,以 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护 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工作方针,以体制机 制创新为动力,以“三清一创”为主抓手,积极有 为,克难攻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批 突出环境问题破解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 一、共建共享,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全力攻坚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高标准 编制完成江山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顺利 通过专家会审并经江山市政府颁布实施;高规格召 开生态环保工作会议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攻坚 大会,配套出台江山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工作攻坚实施方案和宣传教育方案;狠抓并完成生 猪养殖整规、采制砂专项整治等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创建十件实事,着力打造彰显环保工作特色示范亮 点。根据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 完成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技术报告 、 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汇报材料及 江山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宣传选编 ,赴省 厅进行专题汇报,并于 XX 年 1 月中旬顺利通过省 环保厅组织的技术核查。 2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按照国家级生态 市建设总体要求,积极指导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和基 层绿色创建工作。长台镇、新塘边镇被评为国家级 生态乡镇,廿八都南方红豆杉群保护区被授予国家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廿八都古镇景区被评为第三批 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桐岭、乌木山 2 个社区 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新塘边镇日月村、四都镇傅 筑园村、碗窑乡红石桥村三个家庭荣获浙江省“绿 色家庭”称号。大陈乡、清湖镇 2 个乡镇完成新一 轮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全市各乡镇积极参与衢州 市生态村申报,上报浔里、花桥、凤凰 3 个村到衢 州市生态办。 3着力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开展以纪念世界 环境日、浙江生态日和江山市清洁家园日为主题的 系列宣传活动。与双塔街道乌木山社区联办群众环 保时装秀活动,在时代广场开展“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清洁家园”主题宣传活动。邀 请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华林司长做客江山大讲 堂,讲授我国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 措施 。举办一期乡镇(街道)生态监管干部培训 班。加强新闻舆论正面引导,在浙江日报、浙江卫 视和中国环境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算好生态账 清 水出江山 、 切实打好生态环保组合拳 、 “五水 共治”在行动江山:确保一江清水出境 、 为 了江山人民的生态福利等系列报道。 二、牵头抓总,深化推进环境污染整治 1统筹推进“清洁家园”运动。根据省委、 省政府“双清”行动部署,我市结合实际、自我加 压,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从“双清”到“全清” 、从 “行动”到“运动”的清洁家园运动。我局作为牵 头部门,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制定出台“清洁家园” 运动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和专项督查办法,筹办举 行首个“清洁家园日”活动启动仪式;筹办召开 “清洁家园”运动推进会;设立清洁家园曝光台, 组织拍摄暗访曝光专题片;组织开展了 30 多次市 领导系列现场明查暗访督查推进活动。专门下发文 件组织企业开展“清洁家园”运动,扎实开展“清 洁家园”运动环境执法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废品收 购单位违规收购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开展水电站 下泄生态用水流量执行情况专项执法督查。成立专 项督查组,每月集中开展专项督查,并在今日江 山进行结果通报。全市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变化。 2全面推进清洁水源行动。全面推进化工印 染造纸制革四大行业整治提升,完成恒昌制革、美 洁纸厂和 5 家化工企业生产线关停淘汰,17 家企 业完成就地整治提升,全力推进江化、富达等 6 家 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巩固江东工业园环境安全整治 提升成果,基本实现园区污水纳入鹿溪污水处理厂, 并规范建成江东区重点企业污染在线监控系统。基 本完成 30 多家企业酸洗磷化钝化等金属表面处理 行业废水专项整治,启动推进 8 家含汞节能灯企业 整治。扎实推进生猪养殖整规三年行动、采制砂专 项整治,全市关停转迁生猪养殖场 668 个,削减饲 养量 20 余万头,取缔非法采砂场 38 家。新开展了 乡镇交接断面、集镇污水处理站水质监管,大大增 加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江东区、重污染企业等重点 地区重点企业监测频次,全市“清洁水源”行动得 到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扎实推进清洁空气行动。深化巩固锅炉黑 烟整治,基本完成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建设, 拆除或改造 15 台燃煤、柴油锅炉。扎实开展有机 废气异味整改,联达印染助剂公司实施废气风冷处 理和原料储罐废气负压收集改造,江化股份对物料 输送系统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华顺有机硅等 10 多 家化工企业新建或改建废气处理设施,欧派、家园 等木门企业完成喷漆废气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全市 空气异味现象大幅度减少。督促完成何家山水泥 XX 吨/日和虎球水泥 5000 吨/日脱硝工程建设并投 入运行。江山南方水泥、何家山水泥、江山虎球水 泥完成 4 条生产线窑尾除尘器改造,水泥粉尘等空 气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基本完成现有加油站、储 油库、油罐车的油气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机动车环 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出台江山市城区高污 染车辆通行管理实施方案 ,部署“黄标车”限时 限行,推动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建设。 4扎实推进污染减排。配合推进第二污水处 理厂建设,乡镇污水站管网配套、标准化排放口、 流量计监控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水泥企业烟气脱 硝工程建设,督促完成何家山水泥 XX 吨/日和虎球 水泥 5000 吨/日脱硝工程并投入运行。重点加强虎 霸氨法脱硫、南方水泥脱硝、鹿溪污水处理厂等重 点减排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管,巩固现有减排效率。 代表衢州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总量控 制系统试点基本完成,减排项目得到全部认定。深 入开展生猪整规工作,全部关停禁养区生猪养殖场, 生猪出栏总量明显下降;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 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城区高污染车辆限行,加快推 进机动车污染减排。 三、强化监管,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1加强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严格执行“三位 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两评结合”环境决策体系, 严把环境准入关,完成莲花山园区、高新园区规划 环评,完成 224 个项目环评审批,有 32 个项目因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未予审批。加强项目竣工环 保验收管理与试生产审核,全年完成“三同时”验 收项目 80 个,验收合格率 100%。完成新华涂料、 华顺有机硅 2 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其他 13 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了 7 家企业危险废 物双达标创建工作。 2切实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环保 零容忍” 、 “春雷行动” 、 “零点行动” 、氨氮专项行 动、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多项专项执法检 查,强化公安环保联合执法,经常在夜间、凌晨和 周末、节假日进行突击检查,深化环保“全过程” 执法监管,增强了环保执法的威慑力。组织开展河 流专项执法,从严查处污染河流水质行为,对 3 起 采制砂和在河道施工影响河水水质行为进行立案查 处,对 2 起在碗窑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 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开出了我市保护饮用水源的 第一张罚单,填补衢州市和浙江省空白。全年共出 动执法检查 2340 多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34 起, 对 20 多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或关闭,移交公安 机关处理 2 件,处罚金额万元,加倍征收超标排污 费 16 万元。 3. 加强信访调处和风险防控。完善以预防为 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度调 查,对 60 多家环境风险源、7 个敏感源进行全面 调查,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指挥管理数据库,完善规 范的应急程序,大力推进全过程应急管理,妥善处 置环境突发事件,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进一步完善 12369 电话 24 小时举报受理机制,疏 通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各类环境信访和举报,加强 环保信访案件查处。全年办理各类环境信访 574 件, 实现赴京“零”上访,去省“零”集体上访和无非 正常访,到衢“零”集体上访,未因环境矛盾发生 群体性事件。得到省委常委赵一德的批示。 四、开拓创新,不断改善环保工作大环境 1建言献策,破解环保突出难题。一年来, 围绕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问题,深入 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江山 港水环境质量的建议 、 江山市清漾景区水体异味 恶臭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长台溪水环境污 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 、 我市部分乡镇(街道) 交接断面水质超标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开 展城区水网环境整治的建议等调研报告,得到市 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其中个 体工商户注册是否需要环评前置问题的研究获全 省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 关于长台溪水 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建议获得市二等奖。 2借势借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积 极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争取,主动向人大、政 协进行汇报对接,主动策划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饮用 水源保护 “一法一条例”检查和生猪养殖污染整 治调查,配合实施市政协开展饮用水源保护、餐饮 油烟污染等专项调研与专题协商,并借助人大、政 协的提议案等渠道,为环保工作发声讲话,争取更 多的理解和支持,推进了生态环保工作,改善生态 环保工作环境,促进了碗窑、峡口水库环保所的成 立。成立了由 20 多位环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