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改革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1页
水利局改革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2页
水利局改革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3页
水利局改革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4页
水利局改革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水利局改革工作总结及 XX 年工 作计划 XX 年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第一年,XX 市水 利局全面贯彻落实根据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指导 意见 、省委省政府深化水利改革专项方案以 及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 加快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各项 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提高认识,健全领导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 深化水利改革的部署要求,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 动保山水利发展。市水利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 长任组长,所有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科室负 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深化水利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 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水利改革的总体设计, 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主要职责是:贯 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研究确定保山 水利重大改革意见和方案,统一安排部署全市水利 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全市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 环节的重大改革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全市水利 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二、明确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 市水利局在多次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把贯彻落 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和市委、市 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与保山实际相结合, 代市委拟定了深化水利改革专项方案 ,明确了 全市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细化实化了 XX 年 2020 年水利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并将各项改革的 责任具体划分到了各位局领导和各责任科室。我市 深化水利改革重点为: (一)深化水利投融资及市场化改革。在继续 争取中央及省市县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协调落 实市、县级水利配套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坚 定不移执行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 5%计提专项水利 建设资金等水利投入政策,形成公共财政对水利的 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县区水利投融资 平台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构建多 元化水利投资格局,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开展水源工程确权划界工作, 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快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水 价形成机制。积极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bt 模式、 代建制等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和融资模式,带动社会 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二)全面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 做好省级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做好“接、放、管” 的工作,做好减少、下放和整合水利审批事项,进 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加强 水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三)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 度为抓手,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 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提升全市水 资源宏观管理水平。推进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深化取水许可制度,实行限批禁批制,创新社 会化管理,提高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探索推进水 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权利责任。积极推进涉水 事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四)建立健全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 深化水利工程运行体制改革。积极建立民生水利项 目群众全程参与管理模式,让群众全程参与山区 “五小水利” 、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民生水利项 目的选择、布局、建设和管理全过程,逐步建立重 大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群众有序参与、有效监督机制。 (五)建立健全水利安全发展保障体制改革。 进一步落实各级水利(水务)部门党委(党组)党 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基本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 务、新要求的水利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强化水 利工程质量安全与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 量与安全管理机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 开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 惩戒机制,认真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 立防汛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大幅提升水利安全保障 能力。 三、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效益初显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减灾取得全 面胜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生态文明 建设持续加强,今年 110 月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 产投资亿元,占省水利厅下达投资任务亿元的%。 完成投资与去年同期亿元相比增亿元,增幅 8%。 全市争取上级水利补助资金亿元,比去年同期亿元 增加亿元,增幅 46%,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增有 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0 万亩,改造中 低产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完成干 支渠防渗公里。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完成水利固定资 产投资 20 亿元,可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固定资 产投资计划。水利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深入,按年 初的预定计划,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 (一)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协调市、 县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今年市、县两级财政投 入水利建设 8333 千万,初步建立公共财政对水利 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创新 突破,XX 县旧寨水库采用 bt 模式建设,解决了地 方筹资难题。积极推行龙陵段家坝水库设计施工总 承包建设管理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二)有序推进水价改革。XX 年,全市水价 改革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十二五”规划 ,按照市场调节、政府补贴、促 进节约的差别化水价政策,全市分类别、分区域、 分步骤的有序推进水价改革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水 价改革工作支持,加大力度申报 XX 区农业水价改 革综合试点和昌宁枯柯河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 革示范建设项目,并指导试点单位开展供水资产核 算、水价测算、农民用水组织建设和水费管理等改 革基础工作。 (三)全面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 简政放权,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下放基 层的审批事项逐步增加。经清理,市水利局由原来 的 29 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保留为 21 项,取消 8 项,部分下放 19 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 审批效率提高,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对行政审 批流程进行了优化。我局对审批程序进行了精心梳 理,明确了保留的 21 项政审批事项的职权名称、 内容、法律依据、办理条件,准确、全面,涵盖从 受理到办结的全过程。 (四)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改善民生 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落实“三条红线” 和目标责任考核“四项制度” ,着力推进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等建设,努力推进用水总量、用水效 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制度建设。底出台 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 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和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开展 XX 区、XX 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省级试点县建设, XX 县水生态文明建设省级试点县建设工作进展顺 利。 (五)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有 突破。今年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山区水利整村推 进项目、重点县建设项目、 “五小水利”工程和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面推行公众参 与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 机构和工作制度,保障群众全过程参与管理,把参 与式管理落实在工程选项、设计、招投标、建设施 工、工程验收与评估、后期管护的全过程各环节中,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鼓励群众积极性、全面地参与 项目实施全过程。今年,我市小地方水库还被选为 群众参与前期工作省级试点。 (六)加快完善河道管理与保护体系。健全工 作机制,改进管理方式,规范涉水活动,维护河道 健康。XX 县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河 道“河长制”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负 责”的管理工作责任制,维护河道水环境健康发展。 XX 区成立河道管理所,核定编制 16 人,现在编 12 人,为 XX 区水务局股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 要负责辖区河道的日常维护、保洁、管护等管理工 作。XX 县为巩固右甸河河道综合整治的建设成果, 改善水生态环境,对右甸河建立长效保洁管理制度, 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 河岸无垃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 总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进过一年的深入推进实施,我市水利改革取得 了阶段性成效,有了初步的效益显现,但我们也清 醒的认识到,在深化水利改革上,还存在着一些困 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我市目前依然存在工程性 缺水问题,水利工程设施的长期“欠账”,制约着 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农田水利基础 设施依然薄弱,防洪体系需要完善,城市防洪标准需 要提高,病险水库需要加固,贫困地区缺水问题需要 解决,加快水利建设发展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 作重心。二是水利建设投入依然严重不足,融资渠 道不多,水利投融资平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水利 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重建设,轻 管理”问题依然存在,水渠配套不健全,连通工程 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化水利建管体制改革,打通 水利工程毛细血管,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足额落 实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经费,健全良性运行 机制。四是需要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化解水资源供需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快推进水 价改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和效率使 用。 五、XX 年深化水利改革工作计划 XX 年全市水利系统将继续贯彻落实省水利厅 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部署要求,用 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动保山水利发展。在上一年度 改革取得初步进展的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要在继 续深化、推进、巩固以往各项水利改革的基础上, 全面加快深化水利投融资及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 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 革、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建 立健全水利安全发展保障体制改革等“五大改革” 。 具体计划为: (一)加快推进水价改革。XX 年,开展 1 个 县级水价改革试点,实行市场调节、政府补贴、促 进节约的差别化水价政策。重要城市供水水源要按 照供水全成本核定水价,力争计量全额收取水费。 (二)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继续加大公共财 政对水利的投入,严格执行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 5%计 提专项水利建设资金等水利投入政策。XX 年前建 立健全市、县两级水利投融资平台,或以其他融资 平台为依托进行水利融资贷款。加快推进财政资金 在水利发展中的资本化运作,通过水利投融资平台 引导和放大财政资金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三)大力推进水利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设 计施工总承包、bt 模式、代建制等水利建设管理 模式和融资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引 入竞争机制,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市场主体。XX 年在水库维修养护、灌区干渠维修养护、山洪灾害 非工程措施体系维护等项目上试行水利公共服务向 社会力量购买。 (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规划和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把水资源论证作为产业 布局、城市建设、区域发展等规划审批和项目建设 的重要前置条件。建立和严格执行水资源、水生态、 水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机制。推进水资源配置制 度改革,全面落实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 意书制度、洪水影响评价制度。 (五)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行政 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好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实现责权同步下放,放管同步到位。XX 年,推进 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分类合并实施,初步实现水利水 电项目并联审批。 (六)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 制。在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群众参与,在 重大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建立群众和社会有序参与、 有效监督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水 利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农民用水户协会,支持有条件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承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他农用水业务。 XX 年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第一年,XX 市水 利局全面贯彻落实根据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指导 意见 、省委省政府深化水利改革专项方案以 及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 加快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各项 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提高认识,健全领导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 深化水利改革的部署要求,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 动保山水利发展。市水利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 长任组长,所有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科室负 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深化水利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 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水利改革的总体设计, 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主要职责是:贯 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研究确定保山 水利重大改革意见和方案,统一安排部署全市水利 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全市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 环节的重大改革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全市水利 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二、明确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 市水利局在多次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把贯彻落 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和市委、市 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与保山实际相结合, 代市委拟定了深化水利改革专项方案 ,明确了 全市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细化实化了 XX 年 2020 年水利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并将各项改革的 责任具体划分到了各位局领导和各责任科室。我市 深化水利改革重点为: (一)深化水利投融资及市场化改革。在继续 争取中央及省市县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协调落 实市、县级水利配套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坚 定不移执行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 5%计提专项水利 建设资金等水利投入政策,形成公共财政对水利的 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县区水利投融资 平台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构建多 元化水利投资格局,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开展水源工程确权划界工作, 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快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水 价形成机制。积极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bt 模式、 代建制等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和融资模式,带动社会 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二)全面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 做好省级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做好“接、放、管” 的工作,做好减少、下放和整合水利审批事项,进 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加强 水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三)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 度为抓手,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 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提升全市水 资源宏观管理水平。推进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深化取水许可制度,实行限批禁批制,创新社 会化管理,提高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探索推进水 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权利责任。积极推进涉水 事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四)建立健全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 深化水利工程运行体制改革。积极建立民生水利项 目群众全程参与管理模式,让群众全程参与山区 “五小水利” 、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民生水利项 目的选择、布局、建设和管理全过程,逐步建立重 大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群众有序参与、有效监督机制。 (五)建立健全水利安全发展保障体制改革。 进一步落实各级水利(水务)部门党委(党组)党 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基本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 务、新要求的水利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强化水 利工程质量安全与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 量与安全管理机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 开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 惩戒机制,认真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 立防汛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大幅提升水利安全保障 能力。 三、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效益初显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减灾取得全 面胜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生态文明 建设持续加强,今年 110 月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 产投资亿元,占省水利厅下达投资任务亿元的%。 完成投资与去年同期亿元相比增亿元,增幅 8%。 全市争取上级水利补助资金亿元,比去年同期亿元 增加亿元,增幅 46%,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增有 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0 万亩,改造中 低产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完成干 支渠防渗公里。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完成水利固定资 产投资 20 亿元,可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固定资 产投资计划。水利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深入,按年 初的预定计划,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 (一)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协调市、 县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今年市、县两级财政投 入水利建设 8333 千万,初步建立公共财政对水利 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创新 突破,XX 县旧寨水库采用 bt 模式建设,解决了地 方筹资难题。积极推行龙陵段家坝水库设计施工总 承包建设管理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二)有序推进水价改革。XX 年,全市水价 改革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十二五”规划 ,按照市场调节、政府补贴、促 进节约的差别化水价政策,全市分类别、分区域、 分步骤的有序推进水价改革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水 价改革工作支持,加大力度申报 XX 区农业水价改 革综合试点和昌宁枯柯河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 革示范建设项目,并指导试点单位开展供水资产核 算、水价测算、农民用水组织建设和水费管理等改 革基础工作。 (三)全面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 简政放权,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下放基 层的审批事项逐步增加。经清理,市水利局由原来 的 29 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保留为 21 项,取消 8 项,部分下放 19 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 审批效率提高,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对行政审 批流程进行了优化。我局对审批程序进行了精心梳 理,明确了保留的 21 项政审批事项的职权名称、 内容、法律依据、办理条件,准确、全面,涵盖从 受理到办结的全过程。 (四)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改善民生 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落实“三条红线” 和目标责任考核“四项制度” ,着力推进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等建设,努力推进用水总量、用水效 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制度建设。底出台 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 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和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开展 XX 区、XX 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省级试点县建设, XX 县水生态文明建设省级试点县建设工作进展顺 利。 (五)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有 突破。今年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山区水利整村推 进项目、重点县建设项目、 “五小水利”工程和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面推行公众参 与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 机构和工作制度,保障群众全过程参与管理,把参 与式管理落实在工程选项、设计、招投标、建设施 工、工程验收与评估、后期管护的全过程各环节中,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鼓励群众积极性、全面地参与 项目实施全过程。今年,我市小地方水库还被选为 群众参与前期工作省级试点。 (六)加快完善河道管理与保护体系。健全工 作机制,改进管理方式,规范涉水活动,维护河道 健康。XX 县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河 道“河长制”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负 责”的管理工作责任制,维护河道水环境健康发展。 XX 区成立河道管理所,核定编制 16 人,现在编 12 人,为 XX 区水务局股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 要负责辖区河道的日常维护、保洁、管护等管理工 作。XX 县为巩固右甸河河道综合整治的建设成果, 改善水生态环境,对右甸河建立长效保洁管理制度, 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 河岸无垃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 总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进过一年的深入推进实施,我市水利改革取得 了阶段性成效,有了初步的效益显现,但我们也清 醒的认识到,在深化水利改革上,还存在着一些困 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我市目前依然存在工程性 缺水问题,水利工程设施的长期“欠账”,制约着 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农田水利基础 设施依然薄弱,防洪体系需要完善,城市防洪标准需 要提高,病险水库需要加固,贫困地区缺水问题需要 解决,加快水利建设发展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 作重心。二是水利建设投入依然严重不足,融资渠 道不多,水利投融资平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水利 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重建设,轻 管理”问题依然存在,水渠配套不健全,连通工程 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化水利建管体制改革,打通 水利工程毛细血管,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足额落 实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经费,健全良性运行 机制。四是需要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化解水资源供需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快推进水 价改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和效率使 用。 五、XX 年深化水利改革工作计划 XX 年全市水利系统将继续贯彻落实省水利厅 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部署要求,用 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动保山水利发展。在上一年度 改革取得初步进展的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要在继 续深化、推进、巩固以往各项水利改革的基础上, 全面加快深化水利投融资及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 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 革、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建 立健全水利安全发展保障体制改革等“五大改革” 。 具体计划为: (一)加快推进水价改革。XX 年,开展 1 个 县级水价改革试点,实行市场调节、政府补贴、促 进节约的差别化水价政策。重要城市供水水源要按 照供水全成本核定水价,力争计量全额收取水费。 (二)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继续加大公共财 政对水利的投入,严格执行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 5%计 提专项水利建设资金等水利投入政策。XX 年前建 立健全市、县两级水利投融资平台,或以其他融资 平台为依托进行水利融资贷款。加快推进财政资金 在水利发展中的资本化运作,通过水利投融资平台 引导和放大财政资金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三)大力推进水利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设 计施工总承包、bt 模式、代建制等水利建设管理 模式和融资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引 入竞争机制,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市场主体。XX 年在水库维修养护、灌区干渠维修养护、山洪灾害 非工程措施体系维护等项目上试行水利公共服务向 社会力量购买。 (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规划和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把水资源论证作为产业 布局、城市建设、区域发展等规划审批和项目建设 的重要前置条件。建立和严格执行水资源、水生态、 水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机制。推进水资源配置制 度改革,全面落实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 意书制度、洪水影响评价制度。 (五)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行政 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好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实现责权同步下放,放管同步到位。XX 年,推进 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分类合并实施,初步实现水利水 电项目并联审批。 (六)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 制。在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群众参与,在 重大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建立群众和社会有序参与、 有效监督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水 利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农民用水户协会,支持有条件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承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他农用水业务。 XX 年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第一年,XX 市水 利局全面贯彻落实根据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指导 意见 、省委省政府深化水利改革专项方案以 及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 加快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各项 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提高认识,健全领导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 深化水利改革的部署要求,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 动保山水利发展。市水利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 长任组长,所有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科室负 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深化水利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 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水利改革的总体设计, 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主要职责是:贯 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研究确定保山 水利重大改革意见和方案,统一安排部署全市水利 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全市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 环节的重大改革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全市水利 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二、明确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 市水利局在多次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把贯彻落 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和市委、市 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与保山实际相结合, 代市委拟定了深化水利改革专项方案 ,明确了 全市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细化实化了 XX 年 2020 年水利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并将各项改革的 责任具体划分到了各位局领导和各责任科室。我市 深化水利改革重点为: (一)深化水利投融资及市场化改革。在继续 争取中央及省市县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协调落 实市、县级水利配套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坚 定不移执行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 5%计提专项水利 建设资金等水利投入政策,形成公共财政对水利的 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县区水利投融资 平台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构建多 元化水利投资格局,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开展水源工程确权划界工作, 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快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水 价形成机制。积极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bt 模式、 代建制等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和融资模式,带动社会 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二)全面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 做好省级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做好“接、放、管” 的工作,做好减少、下放和整合水利审批事项,进 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加强 水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三)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 度为抓手,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 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提升全市水 资源宏观管理水平。推进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深化取水许可制度,实行限批禁批制,创新社 会化管理,提高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探索推进水 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权利责任。积极推进涉水 事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四)建立健全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 深化水利工程运行体制改革。积极建立民生水利项 目群众全程参与管理模式,让群众全程参与山区 “五小水利” 、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民生水利项 目的选择、布局、建设和管理全过程,逐步建立重 大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群众有序参与、有效监督机制。 (五)建立健全水利安全发展保障体制改革。 进一步落实各级水利(水务)部门党委(党组)党 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基本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 务、新要求的水利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强化水 利工程质量安全与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 量与安全管理机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 开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 惩戒机制,认真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 立防汛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大幅提升水利安全保障 能力。 三、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效益初显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减灾取得全 面胜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生态文明 建设持续加强,今年 110 月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 产投资亿元,占省水利厅下达投资任务亿元的%。 完成投资与去年同期亿元相比增亿元,增幅 8%。 全市争取上级水利补助资金亿元,比去年同期亿元 增加亿元,增幅 46%,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增有 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0 万亩,改造中 低产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完成干 支渠防渗公里。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完成水利固定资 产投资 20 亿元,可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固定资 产投资计划。水利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深入,按年 初的预定计划,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 (一)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协调市、 县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今年市、县两级财政投 入水利建设 8333 千万,初步建立公共财政对水利 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创新 突破,XX 县旧寨水库采用 bt 模式建设,解决了地 方筹资难题。积极推行龙陵段家坝水库设计施工总 承包建设管理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二)有序推进水价改革。XX 年,全市水价 改革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十二五”规划 ,按照市场调节、政府补贴、促 进节约的差别化水价政策,全市分类别、分区域、 分步骤的有序推进水价改革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水 价改革工作支持,加大力度申报 XX 区农业水价改 革综合试点和昌宁枯柯河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 革示范建设项目,并指导试点单位开展供水资产核 算、水价测算、农民用水组织建设和水费管理等改 革基础工作。 (三)全面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 简政放权,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下放基 层的审批事项逐步增加。经清理,市水利局由原来 的 29 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保留为 21 项,取消 8 项,部分下放 19 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 审批效率提高,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对行政审 批流程进行了优化。我局对审批程序进行了精心梳 理,明确了保留的 21 项政审批事项的职权名称、 内容、法律依据、办理条件,准确、全面,涵盖从 受理到办结的全过程。 (四)着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改善民生 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落实“三条红线” 和目标责任考核“四项制度” ,着力推进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等建设,努力推进用水总量、用水效 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制度建设。底出台 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 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和XX 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开展 XX 区、XX 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省级试点县建设, XX 县水生态文明建设省级试点县建设工作进展顺 利。 (五)群众参与式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有 突破。今年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山区水利整村推 进项目、重点县建设项目、 “五小水利”工程和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面推行公众参 与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 机构和工作制度,保障群众全过程参与管理,把参 与式管理落实在工程选项、设计、招投标、建设施 工、工程验收与评估、后期管护的全过程各环节中,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鼓励群众积极性、全面地参与 项目实施全过程。今年,我市小地方水库还被选为 群众参与前期工作省级试点。 (六)加快完善河道管理与保护体系。健全工 作机制,改进管理方式,规范涉水活动,维护河道 健康。XX 县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河 道“河长制”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负 责”的管理工作责任制,维护河道水环境健康发展。 XX 区成立河道管理所,核定编制 16 人,现在编 12 人,为 XX 区水务局股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 要负责辖区河道的日常维护、保洁、管护等管理工 作。XX 县为巩固右甸河河道综合整治的建设成果, 改善水生态环境,对右甸河建立长效保洁管理制度, 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 河岸无垃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 总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进过一年的深入推进实施,我市水利改革取得 了阶段性成效,有了初步的效益显现,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