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城市供水厂工艺设计_第1页
10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城市供水厂工艺设计_第2页
10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城市供水厂工艺设计_第3页
10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城市供水厂工艺设计_第4页
10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城市供水厂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城市供水厂工艺设计系 别: 目 录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 设计原始资料1.1 城市概况1.2 自然条件1.3 设计水量出水水质及水压的要求1.4 工程设计 第二章 总体规划和方案论证2.1 水源论证2.2净水厂厂址选择和方案确定第三章 工程方案内容3.1 设计原则3.2 工程项目规模及内容第四章 净水厂 4.1 取水构筑物4.2 混凝4.3 澄清池4.4 过滤4.6 吸水井4.7 送水泵站(二级泵站)4.8 加药加氯间第五章 净水厂总体布置5.1 净水厂的流程及平面布置5.2 附属建筑物5.3 净水厂绿化与道路第七章 参考资料摘 要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供水厂工艺设计,属于初级设计阶段。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规模的确定、给水系统选择、给水方案比较、净水厂设计、二级泵房设计、水厂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厂区美化等部分组成。设计书由设计资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三部分组成。本设计的两期设计规模是10.0万m3/d,以地表水为水源。采用的给水系统为:原水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搅拌澄清池虹吸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选用碱式氯化铝混凝剂,液氯为消毒剂。水厂出水水质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6) 。关键词: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搅拌澄清池,V型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Abstract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Tianjin jinnan water supply plant, the preliminary part of this design. The key elements of this design include determining the plant size,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supply schemes, water engineering,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he calculation and adjustment, 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the 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 design, the plants plain layout , the plants altitude layout and the greening. Design information from design documents,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of the book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calculation. This design is the size of the two design of 100,000 m3 / d, for the water to groundwater. Used for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source of the water static mixer mechanical roaster clarification tank siphon strainer clean water tank 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s City pipeline. Selection of coagulant aluminum sulfate, liquid chlorine as disinfectant. Water plant to meet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Drinking Water Health Standards (2006). Keywords : static mixer, mechanical roaster clarification tank, clean water tank, the 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设计原始资料1.1 城市概况原有的供水设施的水源均取自海河水,经专家论证,海河水水质目前尚未被污染,且水量也有进一步开采的余地,因此新的给水厂仍以海河为水源。水厂厂址选择在市区东南的河东岸边,紧靠海河,地势平坦,水厂建成后直接供市区南部的生产及生活用水。1.2 自然条件1.21、地理位置及地形新建水厂位于津南北边的海河东岸边,距河岸100米,厂区平均海拔高度3.4米。1.22、气象资料1、气温 年平均: 12.1历年最高:39.5 历年最低:11.92、降雨量 年平均: 593.6mm 历年最大:1002mm 历年最小:300mm 日最大: 160.4mm3、相对湿度 年平均: 57% 历年最高: 79% 历年最低: 35%4、最大积雪深度 220mm5、最大冻土深度 700mm6、年平均蒸发量 102 mm7、主导风向 冬季 西北 夏季 东南8.风速历年平均: 2.8m/s最 大: 8.0m/s1.23、工程地质及地震资料地质结构主要为亚粘土层、粘土层、软塑亚粘土层。亚粘土层埋藏于地下0.5米以下,厚度0.511.5米,粘土层埋藏于地下0.50.8米,厚度0.50.8米,软塑亚粘土埋藏于地下2.58.0米,厚度1.45.0米。地震裂度按8度考虑。1.24、水文资料1、水位 历年平均 3.0m; 历年最高(): 4.8m; 历年最低():2.2m(取水点河床标高 0.5m)。2、流量历年平均:1.6万m3 /s 历年最高:2.5万m3/s 历年最低:0.8万m3/s3、流速取水点最大端面平均流速: 1.6m/s取水点最小端面平均流速: 2.5m/s4、含砂量平均含砂量:0.18kg/m3最大含砂量:0.80kg/m3最小含砂量:0.05kg/m31.25、水质分析结果表1水质分析结果指标maxmin平均指标maxmin平均温度/8.016氰0.003/0.001色度/16砷0.001/浊度80050180汞/PH7.96.17.1Cr6+0.020.0010.005硬度21030100铅/Fe2+0.100.0010.03NH-N0.250.100.14Mn2+/BOD/铜/COD2.001.000.05锌/大肠杆菌112380氟0.750.200.06细菌总数54001.27、设计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在地下0.5米左右。1.3 设计水量出水水质及水压的要求1,31、设计水量 一期工程设计供水量: 5万m3/d;二期工程设计供水量: 5万m3/d。1.32、 出水水质 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33、 水压 管网最大水头损失按0.294 MPa考虑。水厂出厂水压应0.58MPa,以满足最不利点处服务水头0.28MPa的要求。 城市用水逐日时变化如表2。表2 城市用水变化情况Kh=1.22时间变化系数时间变化系数时间变化系数0-13.178-95.0716-174.661-23.079-105.0617-184.792-33.0310-114.8118-194.703-43.0311-124.8119-204.724-53.2312-134.9020-213.965-63.7213-144.7521-223.506-74.6814-154.7722-233.357-84.7315-164.5723-242.911.4 工程设计1.41给水处理工程净水厂场址选择、水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建构筑物型式、尺寸及设备选择计算并绘图1.42、设计任务1、海河水经处理后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2、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实现水厂的自动化控制3、合理布置水厂使水厂设计最优化第二章 总体规划和方案论证2.1 水源论证2.1.1水源选择一般原则水源选择遵循的一般原则有:(1) 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勘察。(2)水源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水量充沛可靠;原水水质符合要求;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具有施工条件。(3)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容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4)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7%。(5)确定水源、取水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6)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2.2 净水厂厂址选择和方案确定2.2.1、水厂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给水系统布局合理;不受洪水威胁;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便于设立卫生防护地带;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2.2.2、水处理方案的选择1、 根据上述论证,津南区供水系统工程可形成两个基本方案:方案一:原水管式静态混合器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泵房用户方案二:原水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搅拌澄清池V型滤池清水池二泵房用户2.2.3方案确定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可见,第二套方案更具有综合优势,近期采用该方案。第三章 工程方案内容3.1 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设计原则有:1.以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水源选择、净水厂位置、输配水管线路等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2.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水资源的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处理各种用水的关系,符合建设节水型城镇的要求。3.给水工程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4.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采用510年,远期规划设计年限采用1020年。5.给水工程中构筑物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管道及专用设备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按材质和产品更新周期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以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和供水水质,降低能耗、药耗、水耗,节约能源和资源,优化运行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为主旨,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7.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规划、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要求,以及原有给水工程设施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 8.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其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专用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其水质标准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3.2 工程项目规模及内容4.2.1工程规模工程设计规模:50000m3/d,全天连续供水。3.2.2工程内容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水源地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工程、水厂以及相应的供配电、自动化监控、土建工程。参照我省类似城市用水情况和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本工程用水日变化系数取1.1,时变化系数取1.22。各取水构筑物、取水泵联络管道、输水管道按最高日平均时设计,水厂处理构筑物按最高日平均时设计,二级泵房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并能够适应用水量变化。第四章 净水厂4.1 取水构筑物4.1.1取水构筑物选型本设计选用固定式岸边取水构筑物。使用条件:江河岸边较陡,主流近岸,岸边有足够水深,水质和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 由于岸边地质条件较差,分建对结构和施工有利,宜采用分建式。进水间设于岸边,泵房则建于岸内地质条件较好的地点,但不宜距进水间太远,以免吸水管过长。特点:取水可靠,维护管理简单,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投资较大,水下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长。 设计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分建式进水间构造形式。设计流量50000m3/d,进水间横向分成2格。 进水孔面积和格栅尺寸 设计流量Q=500001.05=52500m3/s=0.608m3/s (其中5%为水厂自用水量) 进水孔只设下层一层,按河流最低水位计算下层进水空面积。进水孔设计流速取0.4m/s。栅条采用扁钢,厚度s=10mm,栅条净距采用b=30mm,格栅阻塞系数采用K2=0.75。 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为: 进水孔总面积为: 每个进水口面积: 进水孔尺寸采用:B1H1=0.8m0.6m 格栅尺寸选用: BH=900mm700mm 格网尺寸 采用平板格网。特点:构造简单,所占地位较小,可以缩小进水间尺寸。在中小水量,漂浮物不多时采用较广。但冲洗麻烦,网眼不能太小,因此不能拦截较细小的漂浮物,每当提起格网冲洗时,一部分杂质会进入吸入室。 过网流速采用0.3m/s,网眼尺寸采用10mm10mm,网丝直径d=2mm。格网面积减少系数为: 格网阻塞系数采用K2=0.5,水流收缩系数采用=0.8。 设置5个格网,每个格网需要的面积为3.26m2。进水部分尺寸为B1H1=200001650mm,面积为3.30m2。平板格网尺寸选用BH=21301780mm。根据所确定的取水位置,综合其位置的水深,水位及其变化幅度,采用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形式。4.1.2取水头部选择选用蘑菇取水头部其适用于中小型取水构筑物,有如下特点; 1 头部高度较大,要求枯水期有一定的水深; 2 进水方向系自帽盖底下曲折流入,一般泥沙和漂浮物带入较少; 3 帽盖可做成装配式,便于拆卸和检修; 4 施工较困难;取水头部外形选用菱形a取60度,水力条件较好,施工条件,设备布置和安装方便。5.1.3进水孔的设计1 进水孔布置成侧面开孔;2 进水孔在最低水位下的淹没深度为1.7m,进水孔下缘距河床的距离为0.8m;3 进水孔格栅面积F0=1.07m2分两格高为0.7m宽为0.9m总宽1.8m;4.2 混凝4.2.1混凝与澄清快速混合;适当的絮凝时间;较稳定的沉淀效果.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工程采用静态混合器快速混合。5.2.2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1、根据所给的水源水质确定混凝剂为碱式氯化铝。碱式氯化铝投加量为20mg/l2、加药间和库房:设在投药点的附近;室内有冲洗设施,有5坡度坡向集水坑,通风良好且东季有保温措施。3、调节池溶液池调节容积13.1溶液池设两个,每池容积为 6.5,形状采用矩形长:4米 宽:1米 池高1.7米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板浆式搅拌机搅拌,溶解池和溶液池料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壁衬以聚乙烯板4.2.3混合:为提高混合效果,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加药点设在混合器进口处,并增加药液扩散器,使混凝剂在管道内很好的扩散,形成均匀混合.具有投资较低,无需额外提供能源,易于安装,无需经常维修,混合效果良好的显著优点。按要求在混合器内设置若干固定混合单元,每一混合单元由若干固定叶片按一定角度交叉组成,当加入药剂的水通过混合器时将被单元体分割多次,同时发生分流交流和混凝以达到混合效果。口径和输水管道配合,分流板的级数一般取三级,锥形冒夹角90,锥形冒顺水流方向投影面积为进水管总面积的1/4,孔板的面积为进水管面积的3、4混合时间13秒水头损失0.30.4米管长度不小于500mm。水厂进水管投药口到澄清池距离为10m,进水管采用两条。投药管流量:q为5.83m3/d查水力表得投药管管径d=25mm,v=0.26m/s。4.3 澄清池设计中选择机械搅拌澄清池代替絮凝沉淀设备。因为机械澄清池有以下优点:1、比水力澄清池更能适应流量变化处理效果较稳定;2、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大;3、适用于处理浊度低于50000度的水,而原水浊度最大为800度,大大减小了水厂面积。4.4 过滤 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货的澄清的工艺过程。它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滤池有多种形式,以石英砂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最久。为充分发挥滤料层截留杂质能力,又出现了双层,多层及均质滤料滤池等。现在国内水厂应用较多较多的有普通快滤池、V型滤池、虹吸滤池等。其中V型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又具又表面横向扫洗功能,冲洗效果好,节水。现在正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很多大中型水厂扩建改建大部分采用此种滤池,技术也日臻成熟、完善。适应社会发展,从节水、过滤效果考虑,设计中采用V型滤池。本设计采用V型滤池 V型滤池全称为AQUAZUR V型滤池,是由法国得利满水处理有限公司首创的专利技术。六十年代末期在巴黎奥利水厂首先采用,七十年代逐渐在欧洲广泛使用,受到各国好评,逐步在国际上得到推广。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也认识到国外革新后的气水反冲洗技术的独特冲洗效果,陆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气水反冲洗工艺,用于新扩建水厂中。我国第一座V型滤池1990年7月在南京投产。近年来,设计常 规处理水厂工程时,规模在10万以上(包括10万)的水厂,在工艺 程的构筑物选型中,大多设计了V型滤池,以改善制水工艺,提高水厂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管理水平。 V型滤池是恒水位过滤,池内的超声波水位自动控制可调节出水清水阀,阀门可根据池内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开启程度,以保证池内的水位恒定。V型滤池所选用的滤料的铺装厚度较大(约1.40m),粒径也较粗(0.951.35mm)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当反冲洗滤层时,滤料呈微膨胀状态,不易跑砂。V型滤池的另一特点是单池面积较大,过滤周期长,水质好,节省反冲洗水量。单池面积普遍设计为7090,甚至可达100以上。由于滤料层较厚,载污量大,滤后水的出水浊度普遍小于0.5NTU。 V型滤池的冲洗一般采用的工艺为气洗气水同时冲洗水冲洗+表面扫洗冲洗强度设计为5L/(sm),比双阀滤池的水冲洗强度15 L/(sm),要节约反冲洗用水量2/3,若以一个15万水厂为例,全年可节省反冲洗水量约为60万,若以0.4元/ 水价计算,年节省反冲洗水量费用达24万元之多,可见其经济效益之显著。但实践表明,此种滤池对施工的精度和操作管理水平要求甚严,否则,势必影响正常运行,达不到设计的效果。当前,在部分水厂V型滤池生产运行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反冲洗不均匀,有较严重的短流现象发生;跑砂;滤板接缝不平、滤头套管处密封不严,滤头堵塞甚至发生开裂;阀门启闭不畅等现象时有发生。相信随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种种缺陷会得到不断改进。本设计选双格型滤池,分为并列的2组,每组3格,共6格,每格面积为73.5m,总面积为220.5m。滤速为9.92m/h,强制滤速20m/h。第一步气冲冲洗强度15L/(s.m2);第二步气-水同时反冲,空气强度为13L/(s.m2),水强度为4L/(s.m2);第三步水冲强度为4L/(s.m2)。第一步气冲时间为3min,第二步气-水同时反冲时间为4 min ,单独水冲时间为5 min ,冲洗时间共计12 min = 0.2 h 。冲洗周期为48 h 。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为0.961.35mm,不均匀系数为1.201.60。每格滤池过滤水量为729m3/h。清洁滤料层过滤,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1.2m 。滤池超高为0.3 m,通过控制出水阀门的开启度来保证滤层上的水深为1.5 m,滤料厚度为1.2 m,滤板厚度为0.10m,滤板下布水区高度为0.85 m,滤池总高为3.65 m。水封井平面尺寸为1m2m,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0.3 m,水封井出水堰总高为1.5 m。反冲洗用水量为0.294m3/s。反冲洗配水干管用钢管,DN600,流速为1.3m/s。沿渠长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59个配水孔,共118个,孔中心间距0.178m,每个孔的面积为0.0013m,每个孔口尺寸取0.04m0.04m。反冲洗水过孔流速为0.5m/s。反冲洗用气量为1.10m3/s,反冲洗配气干管用钢管DN200,流速为5.6m/s。布气小孔紧贴滤板下缘,间距与布水方孔相同,共计118个。布气小孔面积为0.0013 m,孔口直径取40mm 。反洗空气过孔流速为9.23m/s。气水分配渠宽取1.0 m,起端高取1.3 m,末端高取0.96 m。两侧沿程各布置59个配气小孔和59个布水方孔,孔间距0.178m ,共118个。排水集水槽顶端高出滤料层顶面0.5 m,排水集水槽起端高为1.21 m,末端高为1.08m,排水集水槽底坡为0.02。集水槽超高0.3 m ,槽内水位高0.21 m ,槽宽1.0 m ,水流速度为0.7m/s。排水槽设一个电动蝶阀,DN200。 进水总渠宽0.41m ,水面高1.0m 。中间孔口面积为0.0192 m,孔口宽0.16 m ,高0.12m ,两个侧孔的面积均为0.0192 m,侧孔宽0.16m,高0.12m,侧孔与中间孔口的间距为0.4m。V型槽槽底设表扫水出水孔,直径取0.040 m ,间隔0.40m ,取V型槽槽底的高度低于表扫水出水孔0.07 m。表面扫洗时V型槽内水位高出滤池反冲洗时液面0.50 m 。V型槽倾角50度,垂直高度0.34m ,壁厚0.08 m ,反冲洗时V型槽顶高出池内液面的高度为0.5m 。反冲洗时选用两台型号为14sh-28A单级双吸离心泵,一用一备流量为240350L/s,扬程为1610m,转速为1470转/分。根据反冲洗系统对空气的压力、风量要求选三台LG40风机,风量40m3/min,风压49KPa,电机功率55 kw ,两用一备,正常工作鼓风量为80m3/min。4.5 清水池拟建两个清水池,池子有效水深取 hu = 4.0 m,超高取0.3m,覆土厚取0.7m,采用方形清水池,清水池尺寸为25m40m。进水管:DN700; 出水管:DN700; 溢流管:DN700; 排水管:DN700通风管:取DN200,每池设7根,上配滤网检修孔:每个清水池上设两个检修孔D1000。4.6 吸水井吸水井应满足吸水管的布置安装和检修要求,吸水井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分钟出水量,经计算为66立方米,经以上考虑20m4m。4.7 送水泵站(二级泵站)4.7.1 选泵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选择水泵的型号和数量,选用4台350S75A(三用一备)流量Q=22593343m3/h扬程H=70-60m的水泵。电动机型号:Y355L-4。 4.7.2 泵房布置水泵机组的排列是泵房布置的重要内容,它决定泵防建筑面积的大小,机组的间距以不能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因所选的泵的是S型水泵是侧向进水和侧向出水的水泵,所以采用横向排列可能要适当曾加泵房的长度,但跨度小,进出水管顺直,水利条件好,可减少水头损失,省电。 1 水泵凸出部分到墙的净距A1=2.00m; 2 出水侧水泵基础与墙的净距B1=3m(包括一个止回阀和一个闸阀的长度); 3 进水侧水泵基础与墙的净距D1=3.0m(包括一个闸阀的长度); 4 电动机凸出部分与配电设备的净距应保证电动机转子检修时能拆卸,并保持一定的距离C1=1.9m; 5 水泵基础之间的净距E1=C1=1.9m;选用BL=36.5m8m 矩形泵房。4.7.3 起重设备的选型与布置采用CD15-6D型电动葫芦,起升高度6米,起升速度8m/min,运行速度20m/min,主起升电机ZD141-4,功率7.5kw,转速1400r/min,运行电机ZDY121-4功率0.8kw,转速1380r/min.钢丝绳径15mm,绳长度18.5m.4.7.4 泵房高度 水泵采用自灌引水方式,其泵心低于吸水井的最低水位,泵房的高度在有吊车起重设备时,其高度通过计算确定(起吊物底部与吊运越过的固定物顶部应有净距0.5m以上)单轨吊车梁地下式泵房:单轨吊车梁高度a=0.28m滑车高度b=0.80m起重葫芦在钢丝绳绕紧情况下的长度c=0.50m起重绳的垂直长度d=1.21.3=1.56m最大一台水泵或电机的高度e=1.07m吊起物底部和最高一台机组顶的距离f=0.5m最高一台水泵或电机至室内地坪高度g=1.4m吊起物底部与泵房进口处室内平台的距离h=0.5m泵房高度 4.8 加药加氯间5.8.1 加氯 采用容量为500kg的焊接液氯钢瓶,起外形尺寸为600mm,H1800mm。一共8个,在氯瓶和加氯机之间安装中间氯瓶,液氯经过中间氯瓶会化成氯气再进入加氯机。这既可以沉淀氯气中的杂质,又可在加氯机损坏时防止水倒流入氯瓶。 加氯机选用J-ZM500/2.0型加氯机。每台加氯量为2kg/h选用3台,2台使用,1台备用。5.8.2 加药选用碱式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20mg/L,碱式氯化铝的浓度15,采用计量加药泵,泵型号JZ-640/25,选用三台其中一台备用。加药间的平面尺寸为10.0m7.0m。4.9取水构筑物 本设计选用固定式岸边取水构筑物。使用条件:江河岸边较陡,主流近岸,岸边有足够水深,水质和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 由于岸边地质条件较差,分建对结构和施工有利,宜采用分建式。进水间设于岸边,泵房则建于岸内地质条件较好的地点,但不宜距进水间太远,以免吸水管过长。特点:取水可靠,维护管理简单,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投资较大,水下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长。 设计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分建式进水间构造形式。设计流量50000m3/d,进水间横向分成2格。 1、进水孔面积和格栅尺寸 设计流量Q=500001.05=52500m3/s=0.608m3/s (其中5%为水厂自用水量) 进水孔只设下层一层,按河流最低水位计算下层进水空面积。进水孔设计流速取0.4m/s。栅条采用扁钢,厚度s=10mm,栅条净距采用b=30mm,格栅阻塞系数采用K2=0.75。 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为: 进水孔总面积为: 每个进水口面积: 进水孔尺寸采用:B1H1=0.8m0.6m 格栅尺寸选用: BH=900mm700mm 2、格网尺寸 采用平板格网。特点:构造简单,所占地位较小,可以缩小进水间尺寸。在中小水量,漂浮物不多时采用较广。但冲洗麻烦,网眼不能太小,因此不能拦截较细小的漂浮物,每当提起格网冲洗时,一部分杂质会进入吸入室。 过网流速采用0.3m/s,网眼尺寸采用10mm10mm,网丝直径d=2mm。格网面积减少系数为: 格网阻塞系数采用K2=0.5,水流收缩系数采用=0.8。 设置5个格网,每个格网需要的面积为3.26m2。进水部分尺寸为B1H1=200001650mm,面积为3.30m2。平板格网尺寸选用BH=21301780mm。第五章 净水厂总体布置5.1 净水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